閱文集團校招 說說《慶餘年》、《琅琊榜》等網絡小說作者的成名地

2021-02-06 青青灣求職

「青青灣求職」提醒:想要不錯過高質量求職信息,請將我們公號加「星標」或「置頂」,麼麼噠~  

這幾天,閱文集團開啟了2020春季校園招聘(具體網申地址,點擊本文文末「閱讀原文」)。

據「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可能不少同學對閱文集團這家公司不是很了解,但如果說起《慶餘年》、《琅琊榜》、《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網絡小說,大家應該都如數家珍。

事實上,閱文集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等平臺,孕育了一代網絡小說作者,很多網文作家就是從這裡起步,開啟自己的寫手生涯的。

而且,現在的網文圈,閱文集團屬於一家獨大的狀態。這和他們家的控股股東是騰訊,有著密切的關聯。這家公司原來就是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併後,為了拆分上市,而更名為現在的名號的。

不過,雖然有騰訊這個「大腿」,閱文上市後的股價卻仍然一波三折,其盈利模式至今仍有瓶頸。

那麼,今天,「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跟大家聊聊閱文集團,以及他們家的校園招聘項目,需要指出的是,我之前還寫過相關的求職指導文章,想要複習的同學,猛戳:

虎撲招實習生 說說懟吳亦凡而爆火的「直男社區」,是否還有初心?

阿里釘釘招實習生  疫情期間下載量一度超過微信

知乎開啟春招  「遍地精英  年入百萬」,知乎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

 

 

中國第一的網絡文學平臺

說到閱文集團的前身,「青青灣求職」(微信公號ID:qqwjob)青青君要提到的不是騰訊,而是另一家已經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公司——盛大集團。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曾經的中國首富陳天橋。

盛大集團的在線文學業務起點是2004年收購起點中文網,此後又陸續收購了晉江文學網50%股份、紅袖添香60%的股份。

4年後,盛大文學從盛大集團獨立出來。通過不斷收購各類網文平臺,盛大文學集結了93萬名作者,累計500億字的內容儲備。

所以,業內曾經有種說法,那就是如果沒有盛大創始人陳天橋,也就沒有如今的網絡文學。

除了通過併購,不斷做大網文平臺,陳天橋還找到了一名得力幹將侯小強,將網文的影響力和價值運作到最大化。

陳天橋任命侯小強為盛大文學CEO,彼時,侯已經在新浪工作八年,推動了新浪博客的建立。

在當時的盛大高管看來,盛大文學是個版權公司,核心業務就是運營版權。圍繞這個核心,盛大隻做兩件事情,第一是把盛大文學變成一個版權的生產基地,第二是做好版權的分銷。

不過,不管高管的願望有多麼美好,盛大文學最大的「搖錢樹」卻是付費閱讀。截至2011年末,盛大文學的總付費用戶是110萬,提供了該平臺的最大現金流。

後來,由於身體原因,陳天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一手主導的盛大文學也以50億人民幣的身價賣身給了騰訊。

就「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所知,現在的閱文集團,就是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併後的產物。騰訊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閱文集團背後的「大腿」。


作為中國第一網絡文學平臺,且有騰訊光環加持,在香港上市後的閱文,市值一度逼近千億(928億港元)。

但最近這幾年,閱文的市值卻縮水了近三分之二。原因在於,它賴以生存的盈利途徑遭遇了天花板。

閱文集團營收由兩部分構成:「在線業務」收入,包括付費閱讀、網絡廣告及分銷第三方遊戲;「版權運營及其它」收入,來自影視製作、發行、授權改編、遊戲運營及紙質圖書銷售。

而數據顯示,閱文的在線業務增長已經乏力。

2019年,閱文集團自有平臺及騰訊渠道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2億(閱文平臺、騰訊渠道大致各佔50%),同比增幅僅2.9%。活躍用戶增長放緩,付費用戶增長也有限,使得公司裹足不前。

而再看版權運營收入。

為了加大這塊收入的來源,閱文將新麗傳媒(《慶餘年》、《如懿傳》的製作公司)收入囊中。

但可惜的是,擴大了家族成員後的閱文,營收大幅增長,毛利潤率卻未見改善。

2018年最後的兩個月含新麗傳媒業績,版權運營毛利潤率35.6%;2019年全年含新麗傳媒業績,版權運營毛利潤率34.1%。

由此可知,閱文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

 

 

解讀閱文集團2020春季校園招聘

在講校招之前,「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先給大家說說閱文的薪酬福利情況。

雖然騰訊是控股股東,但整體而言,閱文的薪酬和騰訊是不好比的,會偏低一些(和網際網路行業相比低,但比文娛行業高)。

不過好在閱文的工作氛圍相對活潑,彈性工作制,即使是程式設計師,加班也不算太嚴重。而且由於是網絡文學基地的緣故,團隊整體的學習氛圍濃,講究自我提升。

此外,閱文的正式員工每月有書券,旗下平臺的付費網絡小說可以隨便看。其他的福利包括,他們家每月有理髮日、肩頸按摩、沙龍活動等,可以說還是挺人性化管理的。

而這次的閱文集團2020春季校園招聘,按照官方說法,主要招收技術類、產品&運營類、設計類、版權類、內容類、市場類和職能類等崗位。就招收崗位種類而言,算是比較多的。

另外由於疫情的關係,這次的春招採用純線上的模式,主要分為線上筆試(技術類有線上筆試,非技術類職位無筆試),線上面試,然後是offer發放。

接下來,為了方便大家應聘,「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整理了些面試經驗:

關於學歷要求:本科是最基本的,閱文的正式員工來自名校的同學很多,但這不代表非「雙一流」的同學就沒有機會。

關於線上面試:線上面試可能不止一輪,以前的情況是,分為部門面試、老總面試和hr面試。就面試難度來說,不會太難。內容類的職位通常會問你平常看哪些網絡小說?什麼類型的小說?看多久了?了解哪些網文大V?對閱文旗下網文平臺的了解等等。

而技術類、產品類的面試,一些專業問題和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不會有太大差別,只多再加一些對閱文的了解;平時喜不喜歡看網絡小說;或者部分行為面試題。

最後,「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要再提醒大家的是,由於這次採用的是線上面試的形式,家裡的網絡環境一定要確保暢通無阻,不要中途掉鏈子,以免遺憾終身。 

 

想要獲得網際網路公司求職攻略,猛戳: 網際網路行業職業前景與求職攻略

青青灣求職現已組建校招微信群,想定期收到招聘信息、求職指導的同學,回復關鍵詞「校招」

相關焦點

  • 閱文旗下《慶餘年》《琅琊榜》等百部網文入駐國家圖書館
    【TechWeb】8月31日消息,國家圖書館與閱文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閱文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網際網路信息戰略保存基地,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
  • 國家圖書館和閱文達成戰略合作,《慶餘年》等百部網文入館
    8月31日,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發布會上,閱文集團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網際網路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同時,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閱文將通過與國家圖書館的合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 出海記閱文集團推動中國網絡文學風靡海外
    2015年3月份,遊戲和社交媒體巨頭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把旗下的文學業務與盛大文學合併,成立了中國最大的在線閱讀平臺閱文集團。《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寫道,據稱騰訊以人民幣50億元(約合7.47億美元)收購了盛大文學。閱文集團擁有8個文學網站,小說類目包括奇幻、浪漫、武俠、商戰等。閱文集團總計擁有400萬作者和1000萬部作品。與此同時,網絡文學也在逐漸在海外產生著影響力。
  • 閱文發榜 什麼是內容產業的護城河?
    此外在2020年2月的百度小說風雲榜,排名前30部的網絡文學作品中,有25部出自閱文平臺。長期高產量、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吸引了眾多的粉絲關注。閱文的護城河和奈飛有異曲同工之處。閱文集團目前佔據頭部文學作品市場83%的份額(根據百度小說風雲榜前30名網絡文學作品中有25部來自閱文),擁有2.2億的活躍用戶。在作者方面,閱文入駐作家超過810萬名,憑藉先進的激勵政策,基本把整個中國最優秀最能寫的人吸引進來。
  • 中國網絡文學領航者閱文集團榜上有名,不斷開拓IP價值空間打造高...
    網絡文學已然成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了向世界輸送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的領航者,閱文集團始終保持著輸出高質量人才,核對新文創發展的推動。12月10日,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在珠海舉行。大會首次公布了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近百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進行推薦、初選、終評,最終30部佳作上榜,其中18部出自閱文集團旗下平臺。
  • 《慶餘年》《琅琊榜》網文「入藏」國圖,讀者可免費看
    《慶餘年》、《琅琊榜》、《鬼吹燈》……今天下午,百部網文佳作入藏國家圖書館。讀者來到國圖,可通過門戶網站免費閱讀。國家圖書館。此次入館典藏的100部網絡文學作品中,既有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慶餘年》、《琅琊榜》,又有聚焦中國工業發展的《大國重工》、《材料帝國》,描繪普通人職業生活的《中國鐵路人》、《大醫凌然》、《朝陽警事》,還有關注弱勢群體的《玉堂留故》等多個內容題材的優秀作品。
  • 《慶餘年》火爆背後,誰能主導網文的影視改編權
    除了已經受到百萬受眾肯定的影視改編作品《慶餘年》、動漫改編作品《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之外,榜單上更多的是還未「出圈」的網絡小說。不過,在這41部作品上榜之後,它們的未來大概率將不止於網文。從歷年榜單來看,稱其為網文行業的「改編開發指南」似乎並不為過。
  • 同樣是小說改編,《慶餘年》VS《琅琊榜》,你心中誰是經典?
    我們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慶餘年》,可謂是非常火,而如今這部劇也正在熱播,它在網上,不管是收視率還是口碑,都非常的好,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慶餘年》和《琅琊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武動乾坤》演繹東方式熱血傳奇 閱文集團更多優質IP蓄勢待發
    由著名導演張黎執導,楊洋、張天愛、吳尊、王麗坤等群星主演,根據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東方英雄傳奇大劇《武動乾坤》即將於8月7日在東方衛視閱文IP精品劇場開播。《武動乾坤》源自閱文集團旗下的優質IP,是繼《盜墓筆記》、《琅琊榜》等經典案例之後,又一體現閱文集團IP開發戰略的「明星產品」。
  • 詳解閱文集團的「奴隸契約」
    2、作者和閱文不再是合作關係,而是受閱文委託創作的,著作權屬於閱文。這一點閱文集團已經做出了解釋,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部分。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不可剝奪的權利,屬於作家獨有,那是法定的。著作財產權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將會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簽訂,看清了,雙方自願。
  • 閱文集團攜手彩雲科技上線AI翻譯作品加速出海步伐
    近日,閱文集團與國內人工智慧公司彩雲科技合作的30部AI翻譯網文作品,上線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平臺同步上線「用戶修訂翻譯」功能,使用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AI翻譯進行編輯修正,修訂信息將幫助翻譯模型不斷優化效果。接下來,閱文的編輯和技術團隊還將持續提供語料對翻譯模型進行訓練,使其持續迭代優化。
  • 因「反壟斷法」被罰50萬 閱文回應:高度重視,積極落實
    超級航母1340萬部作品儲備890萬名創作者都在閱文從1998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發表以來,網絡小說經過22年的發展,早已由一顆弱小的樹苗長成了參天大樹已成功輸出《鬼吹燈》《盜墓筆記》《琅琊榜》《全職高手》《扶搖皇后》《將夜》《慶餘年》 等網文IP改編為影視、動漫、遊戲等多業態產品。同時,圍繞原創作家、精品內容、IP 開發,閱文集團正加速在全球進行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創新,期望以網絡文學為載體撬動中國泛娛樂產業的出海和擴張。
  • 這幾部專家們熱議的「超級網文」,原來都是新文創生態下閱文集團的!
    近日,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單元——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上,閱文旗下多個現象級IP引專家關注。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中國電影家協會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承辦。
  • 小說《慶餘年》推出了韓文譯本,韓國讀者也愛小範大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近期,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創作的小說《慶餘年》登陸韓國出版市場。隨著小說韓文版的發行,《慶餘年》在韓國的各大「中劇論壇」(討論中國影視劇的韓國社區網站)中的相關話題討論度水漲船高。「看過影視劇,現在終於等到了實體書啦」、「是通過電視劇知道的作品呢,非常想看原著小說來著,買了!」
  • 外國網文作者超10萬,閱文集團加速網文出海
    如果從最早東南亞國家被授權翻譯出版中國網文圖書算起,到2020年11月16日Almas Ilyas在上海獲得閱文頒發的最有潛力原創作家獎項時,中國網文出海至今已超過十年。更具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上公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顯示,海外原創作者目前已經超過10萬人,創作的網絡文學作品超過16萬部。
  • 愛潛水的烏賊《詭秘之主》泰國出版引熱議,閱文網絡文學出海書寫新...
    由閱文集團白金作家愛潛水的烏賊創作的《詭秘之主》泰文版在現場首發,受到了熱捧。《詭秘之主》自連載之初就是中英文同步,在全球擁有龐大數量的忠實粉絲。小說完結後不久,泰語版也迎來上市,《詭秘之主》颳起的閱讀風潮還在持續席捲全球。
  • 網絡小說作者集體斷更!閱文被指「霸王條款」,唐家三少、土豆等...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5月5日,有網文作家在新浪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發起「五五斷更節」,以斷更(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閱文集團推出的作者權益縮水的新合約。且不少網文作者均將自己的頭像更換為「55斷更節」的宣傳圖片。針對上述事件,閱文集團晚間第三度發出澄清聲明,針對傳聞的「全面免費」、「佔有作者版權」、「侵吞去世作者收益」等六大「謠言」進行回應。對於上述「五五斷更節」,閱文集團在上述聲明中稱,當日作品更新數據並未有異常波動。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的「向融」與中國IP生產的未來
    發布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講到。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如今,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的「向融」,便是在打通「內容源頭」到「內容放大器」間的價值鏈條,推動《慶餘年》這樣的爆款作品在未來成熟的工業體系下實現規模化生產。
  • 閱文集團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展示文學內容生態建設最新成果
    觀眾可通過流暢的動線穿越四大區域,完整地了解閱文在數字內容產業領域取得的實踐成果。  (圖:閱文集團展區「生態樹」)  走進展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造型別致的「生態樹」,樹幹部分呈現多個閱文IP生態案例,如《慶餘年》《1921》《贅婿》《詭秘之主》等,樹根部分是騰訊影業、新麗傳媒等各大業務平臺,寓意優秀平臺孕育多元作品,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內容生態。
  • 《慶餘年》網文影視劇改編為何如此成功?除了編劇給力,還有新文創...
    作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網文改編影視劇代表IP之一,閱文集團旗下《慶餘年》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可謂是口碑與數據齊飛。播出至今,豆瓣評分穩居8.0,愛奇藝、騰訊視頻雙平臺播放量累計超130億次,單集播放量達2.8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