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 (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上饒訊(記者 李傑)9日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2019年兩岸高端論壇」在江西上饒舉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論壇上指出,當前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為了避免兩岸關係硬著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應該是未來兩岸互動的最佳切入點。
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
周志懷指出,兩岸對當前臺海形勢面臨風險的體認大體相似。他從全局和局部等方面分析,指出當前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
從全局看,中共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從局部看,從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以來,持續進行「去中國化」和「漸進式臺獨」活動,導致兩岸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坍塌,兩岸溝通對話協商談判隨之停擺,兩岸通過協議維護和平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可持續性已受到嚴重挑戰。
從島內形勢看,臺灣政局變動與兩岸關係發展的聯動越來越密切。如果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繼續進行以「終極獨立」為指向的切香腸式「臺獨」行為,會使臺海發生嚴重衝突的危險性不斷增大。
周志懷引用了臺灣《聯合報》今年9月的民意調查結果指出,受訪者雖認為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因素主要是「臺灣獨立」和民進黨執政,但對未來可能面臨的臺海風險明顯無感。
周志懷指出,由於島內民意對執政當局的「漸進臺獨」缺乏制約,這顯然會成為導致臺海危機防範與管理出現失控的重要因素。
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的切入點在哪裡?
如何維護兩岸和平前景,避免兩岸關係硬著陸?周志懷認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應該是未來兩岸互動的最佳切入點。
周志懷指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是大陸的一貫主張。實現制度性安排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確保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第二,以兩岸雙贏為目標的合情合理原則。第三,排除外部勢力幹預。外部勢力的幹預、特別是美國無處不在介入已經成為臺海局勢動蕩的重要因素。
周志懷最後說,鄧小平早在1984年12月時就指出:「到本世紀末和下一世紀前50年」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臺灣」,因為這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應該說,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中,我們當然需要穩定的臺灣、繁榮的臺灣。但臺灣能否保持穩定,實現繁榮,並不僅僅取決於大陸。如果島內「臺獨」政黨不斷向大陸底線逼近,如果外部勢力的幹預不斷加深,將會大大增加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