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份網紅試卷在佛山許多學生家長的朋友圈流傳著,成為學生們口中的「網紅卷子」。不少學生紛紛大呼,「沒想到物理題還能有這樣子的操作!」
一開始,馮銘昆出了一份有18道題的試卷,漫威英雄紛紛「露臉」。最終,保留了以漫威電影為背景的三道計算大題。 南都記者 鄭仲 攝
籤到牆
姓名:馮銘昆
標籤:佛山三中高三年級物理老師
紀錄:從教第二年,榮獲「佛山市物理教研展示課一等獎」
「鋼鐵俠用鋼絲吊著美國隊長,在瓦坎達上空盤旋做勻速圓周運動,監控四周,防止滅霸入侵……求美國隊長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和周期、美國隊長對鋼絲作用力的大小?」近日,一份網紅試卷在佛山許多學生家長的朋友圈流傳著,成為學生們口中的「網紅卷子」。不少學生紛紛大呼,「沒想到物理題還能有這樣子的操作!」
與這份刷新高一同學對物理考試認識一同走紅的,還有命題老師馮銘昆。馮銘昆是佛山三中高三年級的物理老師,除了這份網紅試卷外,平常教學中新點子不斷。比如,把物理知識填詞,改編成流行歌曲,收錄成專輯《海語物理》。
命題初衷
為了增加考試的趣味性
見到馮銘昆時,他正坐在佛山三中的實驗室裡。這個90後物理老師留著小平頭,搭配著紅色短袖,典型的「理工男」打扮,露齒笑容增添了活力。「你是怎麼知道我用《復仇者聯盟3》命題的?」面對記者,他好奇地問道。對於走紅,馮銘昆感到有點意外。
「沒想到會這樣子。做這個命題初衷,是為了增加考試的趣味性。當然,也與我是個漫威迷有關。」提起考試和「漫威」,原本還有些拘謹的馮銘昆一下子活躍了起來。1991年出生的馮銘昆是佛山三中高三11班的班主任,今年是他入職的第三年,也是他「粉」上漫威動漫的第十年。「第一次接觸漫威是在高二的英語課堂上。當時,老師播放了《鋼鐵俠》,感覺電影裡的科技都很先進,場景也十分威風。」
超前的科技感,加上炫酷場景,讓當年這個還處於青春期的理科男,一下子成為了該系列電影的鐵粉。「漫威系列電影我都看過,有些還反覆看過多次。」馮銘昆笑稱,自己最喜歡「美國隊長」。
腦洞大開
第一版本18道題全是漫威
今年期中考試時間,剛好是電影《復仇者聯盟3》上映前夕。馮銘昆發現,班上不少學生在課後會談及預告片,而此時,班上的氛圍總是一派輕鬆。作為漫威鐵粉,《復仇者聯盟3》也是馮銘昆期待多時的作品。
當學校讓他出高一期中考試試卷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馮銘昆的腦海中浮現:把電影內容融進試題中,會不會讓學生們更有做題的動力?
說幹就幹,構思場景、確定考點,再把相關場景融進選擇題、實驗探究題和計算題等題目……一周後,馮銘昆出了一份以漫威英雄為背景的期中考試題。大家所熟悉的雷神、黑寡婦、蟻人、滅霸等漫威英雄,紛紛在試題中「登場」。
「一開始,18道題全是以漫威英雄為背景。」馮銘昆告訴記者,第一個版本的題目從選擇題到問答題,全按照劇情發展而推動。「比如,多選題是借鑑黑豹開採振金,振金從礦井開採後,吊離礦井,再到後面的題目需要運輸至研發中心。吊離考察的是速度的分解效應,運到研發中心考察的是小船過河的問題。」
馮銘昆表示,試卷命題並非「毫無根據」。早在自己班上的課堂練習中,他就嘗試過類似的命題方式。在講解勻速運動板塊時,有別於傳統題目的「甲乙」等人物背景,馮銘昆以自己跑馬拉松的過程為例,考察學生對勻速等速度的物理學習水平。同時,他還拿出自己獲獎的獎牌與學生分享,結果反響不錯。「當時班上像炸開了鍋似的,會有很多學生雙眼發光地去做題。之後,發現這種形式在學生中還挺受歡迎。」
一波三折不符合傳統,試題曾被大改
試卷上交至物理科組後,眾老師反應不一。有老師認為,試卷十分新穎。也有的擔心,對沒看過電影的學生,會影響考試發揮。
佛山三中物理科組組長湯濤透露,試題確實和「正統」的物理命題思想不太一樣,也曾一度刪掉《復聯3》的元素,改成傳統試卷。但學校本來就有以「升國旗」等生活題材為背景的命題經歷,加上湯濤曾見過類型的一套西安試卷,「證實了試卷的可行性,可以大膽地支持年輕老師的想法。」
經過討論,最終保留了以漫威電影為背景的三道計算大題。為了避免學生看不懂,還優化了題目的背景提示,跟考點結合更加緊密。「這樣,即使學生沒看過電影,看了提示後,也會有所了解,不影響答題。」
對於這樣的結果,馮銘昆也滿意。「能保留三道大題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每一道題都是漫威,學生做起來也是一頭霧水。」馮銘昆笑道。
更多創意
用流行歌曲唱出物理公式
事實證明,新穎的命題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物理科目考試結束後,試卷被同學們津津樂道。
雷神和滅霸開戰、泰坦星等與上映後的電影相似的場景,也讓同學們興奮不已。甚至其他年級的學生,追問自己年級能否也有類似的試卷。當然,也有學生找馮銘昆探討試卷的合理性。「包括美國隊長為什麼要吊在那裡,女神為什麼不直接發功而是選擇拋錘子等問題。」回想起學生的「較真」,馮銘昆忍俊不禁。「有個別沒發揮好的漫威迷學生表示,考完不忍直視復聯3了。」
頓時,全校師生都知道了「馮銘昆」與「復聯試卷」。在同事眼中,這位年輕的老師「有想法、有才華」。2009年,以廣東高考理科基礎單科省狀元身份畢業於佛山一中的馮銘昆,在從教的第二年,就獲得了「佛山市物理教研展示課一等獎」。
「kimi老師!」這是馮銘昆所教的高三11班和4班學生對他的稱呼。除了會在學期末派發恆大的球衣作為優秀班幹部的獎勵外,他還出了專輯《海語物理》。
《海語物理》匯集了馮銘昆改編的17首物理歌曲。為幫助學生記住物理公式,每當等車或排隊時,馮銘昆就開始琢磨「歌詞」。利用碎片時間,馮銘昆根據高中物理知識和公式,分別對《稻花香》等流行哥曲重新「填詞」,再教學生「唱」。
「增加內能,為外界做功,加上物體,從外界接收能量。」配上周杰倫的《彩虹》旋律,短短幾句歌詞,就概括了「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公式。對於馮銘昆班上的學生來說,熟悉的旋律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詞」,一下就記住了抽象的物理知識。「有時考完試,大家對答案也會把考點唱出來。」馮銘昆說。
為了更接近學生的愛好,這個原本熱衷周杰倫的年輕教師也聽起了T FBO Y,並按照《青春修煉手冊》的旋律,加入加速度、圓周運動等知識點,改編出《物理修煉手冊》。
談及計劃推出的下一首「歌」,馮銘昆稱要在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後。「至於歌曲類型,得看新一屆高一學生的喜好,他們喜歡哪首就改編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