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一學校學生給老師出卷子 老師們:得高分有點難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乍一看是一張普通的試卷,上面囊括著各門學科的題目。但如果仔細地做一做,「意外驚喜」就來了,一本正經的「捲風」,逐漸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鉛筆屬於垃圾?」「『波瀾哥』這個梗出自哪個節目?」「武術冠軍出身,以出演黃飛鴻、方世玉等角色為國人所熟知的武打明星是誰?」……

而在命題人一欄上,還寫著「801班命題組」。原來,這是一份嘉興一中實驗學校八年級一個班級的學生出的「師生交流卷」,是學生們專門給他們的老師出的。

見慣了老師給學生出卷,還有學生當命題人的操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全班「總動員」

當了一回出卷人

打開這份師生交流卷,記者發現,試卷分為A卷和B卷,A卷主要為學科知識,B卷則是學習生活,滿分200分。

在A卷中,語文學科的詩詞賞析、成語趣味,數學學科的數形結合、代數方程,英語學科的翻譯、語法、閱讀理解,科學學科的實驗探究、物理知識,思品學科的政治、歷史融合等等,囊括了學生們學習的各個科目。

而在B卷中,則有關於垃圾分類的題目、學習強國上的題目,平時生活中的神梗、球鞋品牌、綜藝等等一應俱全。

「平時都是老師考我們,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老師們也能了解下我們的學習、生活。」學生許可睿是這份試卷的審稿人,他告訴記者,這份試卷匯集了班上同學的多元智慧,確定題型和類別後,他們就各自分工,通過上網查、書上找以及平時知識儲備等各種方式搜集他們心目中覺得好玩、有趣又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大概花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感覺還是蠻有收穫的,既對學科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給老師出題有了更多的把握。」

這一個星期時間,同學們想著他們的愛好,搜羅著想難倒老師的題目,也在無形中增進著自己對試卷命題的認識。「既不能太難,又不能太簡單,想了很多題目,再刪減。」負責語文學科部分的學生周晨希是班裡的語文課代表,接到任務後,她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曾經做過無數張試卷,但真到了要命題的時候,她才發現真的挺難的。「真不容易,花了不少時間,但後來成型後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跟班上的同學們聊起給老師們出卷這件事,大家都覺得很有個性,也很鍛鍊自己。「一開始沒搞清題型,後來又重新找,過程挺曲折的,但想到老師能做我們出的卷子,這種感覺棒棒的!」負責歷史題的嚴煜喆笑著說道。

囊括五花八門知識的試卷

老師們覺得「得高分有點難」

如果說A卷考查的是老師們的學科教學能力,那麼B卷就對老師們的課外生活提出了挑戰。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垃圾分類等等,考查的方面五花八門。

「還是蠻難的,但他們出得很不錯。」看完試卷後,學校教管處副主任、該班英語老師齊娣臉上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真沒想到他們能出出來這樣一份有質量的試卷,這些英語題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比較靈活,難度上也比較合適。」

齊娣老師坦言,讓她做的話,英語方面的內容應該可以,但對於其他學科,要得高分就比較難了,「而且還有娛樂、人文等各方面的內容,這也讓我們老師覺得要不斷拓寬知識面,跨學科、跨界了解各方面的知識,了解學生們的追求,與學生們拉近距離,更好地完善教學方式。」

該班班主任陶麗娜也有著同樣的感受。作為語文老師,她同樣對自己的專業有自信,但在其他學科方面覺得還是有所欠缺。「要得高分還是蠻難的,但通過這份試卷,也讓我們老師了解了學生們平時關注什麼,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方式。」

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也有著頗深的感受。「原本想讓老師們更了解我們,沒想到也更了解了老師。」

年級拓展課

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

這次為老師出卷,學生們花了不少時間,但他們卻都覺得很有意義。

原來,這是學校年級拓展課的一部分。「在我們學校每個班級的課表上,都會有一節年級拓展課,七年級主要針對孩子們『小升初』這一特殊階段,推出適應力課程;到了八年級,則是領導力課程。」嘉興一中實驗學校該課程負責人、心理老師徐靜逸告訴記者,領導力的提升,包括溝通力、策劃力、表達力、執行力、合作力、思維力、自控力、發展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今年的課程中,各個班級根據同學的興趣愛好,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展現著自己的風採和活力,也在無形中鍛鍊了自己。「比如電影經典片段重塑、流行音樂大盤點、詩詞大會、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班級籃球聯賽等,都是學生們自我能力的展現,也讓他們的課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齊娣也表示,這是學校「引領課程」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習一方面能力的同時,也在影響著其他方面能力的增長,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希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舞臺,更有自信和能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圖片由嘉興一中實驗學校提供)

【浙江新聞+】

你也來試試?附上試卷如下:

(原標題《嘉興一中實驗學校的學生給老師們出了份卷子,你也來做做?》,原作者趙麗煥、蔣麗萍。編輯顧雨婷)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史三張最難的卷子,考生抓狂,老師也不會,驚動院士下場
    高考歷史上,最難的三張數學卷子。第三:2008年江西數學卷。這卷子本身就不容易,但恐怖的是最後一道壓軸題難出天際了。這道題有多難呢?第一.1984年的數學卷這一年的高考數學組提出一個思維,就是要「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這一改就造出了高考數學史上最難的一張卷子。難在好多學生在進考場之前,都沒見過這樣的題目。現在的高考數學,基本是題海戰術,只要做得夠多,高考時的數學卷子多半以前都是老題目。而這次新題目一出來,大家都呆住了。
  • 老師在學生卷子上「畫畫」,家長不生氣,還點讚:老師有心了
    父母們在家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擔心教不好孩子,總算到了孩子能上學的年齡,可以送孩子去學校讓專業的老師來教。但是這時候父母又會擔心,老師是否會關注到自家娃,能不能教好娃。
  • 技術貼:如何潛入辦公室偷老師的卷子?
    爺爺是代數老師,他出的卷子題目又多又難,從第一道填空題,到最後一道應用題,都難,把我們屁都考出來了。上一次代數考試,爺爺只出了四道題,一張卷子四道應用題,左邊兩道,右邊兩道,都超複雜超難。我就寫了兩道題下課鈴就響了,爺爺氣得沒有收我的卷子就回辦公室了。按比例算,我頂多考50分。所以回到爺爺在學校的宿舍裡,我被卷了一頓!
  • 甘肅一家長寫信給省委書記: 學生作業多 每天列印卷子 要老師幹嗎
    大致內容如下:武威市會館小學的學生作業多,幾乎每天列印卷子,老師讓家長在指定的書店高價購買教輔資料,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成績差,跟不上課,不得不上課外補習班,與其上補習班,那還要老師幹啥?老師布置的作業內容通過校訊通發給了家長,學生每天都得問家長家庭作業。這位家長在信裡很明顯情緒非常激動,就老師的種種行為她提出很多質問。
  • 語文老師怎麼教,才能教出高分的學生?
    ,比如語文分數高考時達到150分,得語文者得天下等,然後再向他們保證,只要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學習,誰都能學好語文,獲得高分,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這些要求乍一看並沒有什麼別致之處,但是同學們每節課都做這些細節,時間久了就有了神聖的儀式感,有了儀式感,學生們不知不覺會更關注,到時候不想提高語文成績都難。
  • 孩子們一出考場,語文老師放心了!作文想拿高分,奧秘在這裡
    採訪中多個考點的孩子表示,看到這個作文題很熟悉,「老師都講過,平時也多有練習」,但專家指出,「學生們都有話說,但拿高分需要寫好距離與聯繫之間的辯證關係,展現出平時積累,寫出深度和廣度」。張磊老師表示,從孩子們出考場的狀態來看,整體來說比較從容。「對於第一批新高考改革之後的學生來說,新高考的變化可能會讓大家對考題有點不適應」,新高考強調核心素養,強調反套路,「考的東西很靈活,給的文本會比較新穎,出題方式也不一樣,所以需要學生更多地去思考一下」。
  • 杭州一小學老師把試卷放大了一倍,成績中下的學生考出高分
    放大了一倍的試卷和正常的試卷想到這個點子的老師叫孫志君,是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校區四(11)班的班主任,昨天,她把這個嘗試發到了朋友圈,家長們紛紛點讚。她為什麼會想到這個方法?是巧合還是真的有效果?記者採訪後發現,背後還是挺有些道道的。
  • 語文卷子99分走紅,「印刷體」獲老師青睞,網友:是學霸本人
    99分的語文卷子走紅,印刷體讓老師捨不得扣分這是一張99分的卷子,孩子的答題裡,分別有漢字、拼音、數字。為什麼選這樣一張卷子?因為它特別具有代表性。之所以說,在考試中,能穩穩多拿10分,是因為孩子的卷面漂亮,能給孩子帶來這種效果。
  • 杭城不少中小學組織「雲考試」:父母髮捲子 老師雲批改
    她告訴記者,「雲端考試」是育才習得課程的一個環節,因為在家進行,所以被稱作「誠信檢測」,不止育才中學,整個教育集團一萬學生同時開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出題人和閱卷者,家長負責試卷保管與收發。老師會提前將試捲髮放在家長群,由家長幫忙列印。考前5分鐘,學生在攝像頭前就位,老師一發出開考指令,就由家長把試捲髮給孩子,然後離開「考場」。
  • 雲出題雲考試雲監考雲判卷老師有點暈
    大夥腦袋普遍有點大。這次考試雖不是監測,考試是以學校為主,自己出題,自己判卷,由區教研中心牽頭組織的,畢竟是第一次以線上的方式考試,上上下下都很重視,生怕出現什麼紕漏。教研中心事先在群裡對各學校的進度進行了摸底,對考試範圍給了一個指導性的意見。 學校更是重視,先是給了一個小測試流程。接著為了避免混亂針對出題還特意給了一個統一的模板。
  • 學生喜聞樂見:老師集體上考場,一群高三老師能拿「狀元」嗎?
    學生們最想看到的畫面:老師上考場老師到考場上考試,這可是無數學生都想看到的畫面,畢竟平時總是學生們考試,而老師只用坐在講臺上「欣賞著」焦急答題的學生們。一直以來,人們經常會討論:「如果讓高三各科老師去做高考卷子,分數加起來能考多少分?能上什麼層次的學校?」第一、這要取決於老師的水平,多年奮戰在高三一線的頂尖老師和普通中學的教師,在經驗、思維、見識、做題的熟練度上都有較大的差距,平常講課的時候都有一定差別,到做題的時候更能看到區別。
  • 語文卷子99分走紅,「印刷體」獲老師青睞,網友:是學霸本霸
    99分的語文卷子走紅,印刷體讓老師捨不得扣分這是一張99分的卷子,孩子的答題裡,分別有漢字、拼音、數字。為什麼選這樣一張卷子?因為它特別具有代表性。之所以說,在考試中,能穩穩多拿10分,是因為孩子的卷面漂亮,能給孩子帶來這種效果。看看這個孩子,答題好比印刷體,無論哪種字體,都像列印的,很舒服。
  • 數學期中測試卷,學生覺得有點難,老師:三年級很關鍵
    數學期中測試卷,學生覺得有點難,老師:三年級很關鍵對於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數學是輕鬆和愉快的,用心學習,九十多分還是很常見的。可是到了三年級,數學明顯比一二年級難了許多,有老師說:一二年級能考90多分未必聰明,可是到了三年級還是九十多分,那可是真的聰明。從試捲來看,一二年級是四頁,三年級已經變成六頁了,題量明顯增大。一起來看看三年級小朋友的數學試題吧。先看第一頁:第一題判斷題。果真是明辨是非,有考察鐘錶知識的,有考察重量單位的,還有數字比較大小的。判斷題學生做起來還是很輕鬆的。
  • 學校老師評價學生的標準
    在學校,老師評價學生的標準並非是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而是十分單一的,就是看成績。那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單一的評價標準呢?初中有中考制度,高中有高考制度,除此之外還有學校更多的考試,每一種考試都需要學生考高分。而中考和高考的升學率最終看的仍然是高分學段的學生。也就是說,雖然中考考體育、微機、理化生實驗,但這些分數隻佔總分很小的比重,加起來才50分,那些重點高中錄取的時候,只看學生文化課分數,並不看這50分。高考更是單一,只是看文化課的分數,藝術類的考生還有些例外。
  • 一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老師只寫一個「閱」,家長:得由我來當老師
    一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老師只寫一個「閱」,家長:得由我來當老師!俗話說,「暑假作業寫了一個月,老師只寫一個閱」。這也就罷了,可是發下來給學生自己考試的試卷,老師也只寫了一個「閱」,那學生到底做對沒有,考查效果怎麼樣,錯題有沒有更正呢?答案是否定的。家長感嘆:看來這老師得由我來當了!到底是什麼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套試卷就知道了。可能是老師的課程排得太緊了,本來應該在學校考試的,結果老師把試捲髮下來給學生自己做。
  • 小學生滿分作文「全班笑趴了」走紅,老師發出神童,你太優秀感嘆
    各位學生覺得語文這一科目難學嗎?雖然中文是各位學生熟悉的母語,但要想語文的成績一直保持很高的分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不斷努力積累的,各位學生想表達的情緒和想法都會通過作文的內容傳遞給老師。
  • 怎麼樣能答出英語高考的高分?
    怎麼樣能答出英語高考的高分?學生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一些想走捷徑的意思,可是學習又哪來的那麼多捷徑?多練歷年高考真題卷,先拿下閱讀,再逐個突破,記住背高考高頻詞是最重點!哪個高中生都想著高考的時候,英語考個高分吧?因為英語考了高分,他們的大學夢想基本就可以實現了。
  • 高考考場出現過的「傳奇字體」,閱卷老師:看了就想給高分!
    高考考場出現過的「傳奇字體」,閱卷老師:看了就想給高分!像圖中就是一位學霸答題的字體,乾乾淨淨,筆畫之間絕不拖泥帶水、牽扯勾連,字與字之間的空隙也掌握得恰到好處,連批改卷子的老師都直言:「這樣的卷子看了都不忍心扣分!」,甚至讓這份卷子在班級裡傳閱,讓同學們以此為榜樣,多多學習。
  • 二年級數學考試卷子火了,被學生寫滿了備註,老師:因為錯得太多
    二年級數學考試卷子火了,被學生寫滿了備註,老師:因為錯得太多。一般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都會認真做筆記。有一位二年級學生的數學考試卷子火了,因為這位學生用紅色的筆在試卷上寫滿了備註。但是老師卻說,那是因為他錯得太多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考和高考的電子閱卷,怎樣做才能得高分?聽聽一線老師的看法!
    那麼,類似於中考和高考的電子閱卷,考生怎樣做才能得高分?接下去請聽聽一線老師的看法吧!首先,答題卡上的每個字都一定要認真書寫。字跡,是一個人素質的外衣,更是考試拿高分的重要前提。如果在答題卡上寫的字像這種款式,你猜猜看能得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