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叫《生一個已經夠痛了,為什麼還要生第二個?》,感觸很深!生二胎的最大優點就是——寶寶能在成長有個同伴,不至於太孤單;長大後能夠互相扶持,不至於太無助!
很多80後90後媽媽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從一個人的童年中長大,就憑這個,一點點痛又算得了什麼?
現在,問題來了!
絕大部分的粑粑麻麻都沒有兄弟姐妹,二胎時代的早教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過去在獨生政策的影響下,家裡的所有資源、家人的所以精力都集中於一個孩子身上,找到孩子的閃光點比較容易!
然而,當兩個孩子都在飛速成長,家長們如何找到大寶和二寶各自的潛能,如何因材施教合理分配資源就成了最新問題~
1.這裡有一款「二孩早教神器」
結合二胎家庭早教的這一新增需求,樂起科技聯合詠聲動漫即將推出一款「最體貼二孩家庭的早教app」——IQ寶寶
現在市面上有眾多的早教APP,琳琅滿目,但要找出一款真正適合二孩早教的app卻是少之又少!原因有二:
一,大部分早教app提供了眾多又炫又好玩的小遊戲,但玩了之後寶寶掌握了什麼知識卻缺乏反饋,家長一無所知,淪為消耗時間的小玩意!
二,有些app雖然能夠提供反饋,但無法對寶寶進行區分!
因此 ,《IQ寶寶》創造性地搭建出「二孩模式」——在同一帳號允許爸爸媽媽創建多個寶寶,每個寶寶的數據都能實現單獨記錄、單獨反饋,數據更有針對性!
把所有的知識點歸類為數學邏輯、語言培養、美術興趣、音樂感知、日常認知五個方面,再通過直觀的數據呈現,粑粑麻麻就能很容易地分辨出兩個寶寶在成長道路中哪方面的潛質最為突出!
資源不再盲目投放,因材施教才最重要!
2.「眼球經濟」在寶寶身上同樣管用
2-6歲的寶寶最大特點就是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興趣稍縱即逝,這一秒在看電視,下一秒可能就跑去看繪本……怎麼才能更好地記錄下他們的學習數據成為一大難題。
如何解決?答案就是,持續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把寶寶的眼球給牢牢抓住!
《IQ寶寶》計劃推出200款以上啟蒙教育小遊戲,全部由專業遊戲團隊精心製作,為不同年齡段孩子量身打造,每周進行更新!
可能有家長會有這樣的擔憂:寶寶是停下來了,也很認真地在玩!可是如果沉迷其中了怎麼辦可好?
《IQ寶寶》開創出的「小紅花」獎勵體系,能夠完美地解決這一問題。家長根據寶寶日常表現獎勵小紅花,寶寶看視頻、玩遊戲消耗小紅花,把玩耍的衝動轉化成激發寶寶爭取好表現的動力,有效促進親子互動!
為什麼《IQ寶寶》是最體貼的早教APP?除了體貼寶寶以外,還能照顧到家長的需求,這才是真正的體貼!
3.人氣動漫《逗逗迪迪》IP全授權
《IQ寶寶》還得到詠聲動漫(豬豬俠)最新人氣動漫《逗逗與迪迪》的IP全授權,以動畫中的最受小孩子歡迎的人物角色作為UI設計元素,界面親切又可愛!
在《IQ寶寶》APP內,獨家完整了收錄這部中國唯一得到「亞洲電視大獎——最佳學前教育節目獎」的動畫——《逗逗與迪迪》,甚至還把動畫內容分成了五大類,分別對應了五個不同的育兒成長領域!在寶寶看動畫的過程中,還會自動記錄下學習數據,反饋給爸爸媽媽,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寶寶!
最後,總結一下——
《IQ寶寶》對比其他早教類APP有所創新,一是在構建產品邏輯時,綜合了家長視角,而不是單純從孩子的視角來構建產品,向孩子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動漫和學前教育遊戲,讓孩子們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能夠指導家長們如何去培養和挖掘孩子的天賦。
二是創新了一個功能模塊——寶寶大數據, APP基於動態的數據收集,並且通過可視化數據的展現形式,讓家長一目了然知道孩子學習的進度,興趣的偏好以及對比同齡孩子所處的階段等。
三是著重挖掘並深化家長想給孩子優質教育的需求,學前教育僅僅依靠動漫和遊戲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備更多的輔助手段,例如共同觀看繪本、共同玩啟智玩具、定期帶孩子去參加戶外親子遊、一同觀看一些優質的舞臺劇、參加一些優質的線下培訓班等,這才能構成完整的學前教育體系,為此我們搭建了一個第三方選購平臺——指導家長如何去選擇更優質的配套線下服務。
這不叫體貼,什麼才叫體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