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工作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引文:

快手是一個頗具爭議的短視頻平臺,同時也是當今最火、用戶量領先的平臺。

人們往往通過內容去認識和評價一家短視頻企業,進而形成刻板印象。然而高關注度下,快手本身依然神秘,外界對它的評價多數只有兩個字—低調。

真實的快手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快手工作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快手在2018年做的一件事,以及普通員工們的反應,提供了認知快手的一個新視角。

1、這個年輕人忍不住哭了

當年輕人奔向大城市,成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員工,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以自己名義豎立的巨大廣告牌,會出現在家鄉繁華的街頭?

這樣的事情,入職快手科技剛三個月的楊文博遇到了。看到同事轉來的廣告牌視頻時,楊文博正開著車,行駛在從單位回家的路上。一看到文字,這個年輕人忍不住哭了。

廣告上楊文博喝著咖啡的照片旁邊,醒目地寫著「爸,媽,我在快手挺好的,不要擔心我。」一句爸媽,一眼家鄉,戳中了楊文博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大學畢業後,楊文博很少回老家瀋陽,在愛立信和美國視頻網站hulu工作期間,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國外度過的。

今年5月,他選擇告別外企,加盟快手,「第一是看到國內不少企業的能力,正在超越國外,必須到最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學習;第二很多前同事都在這裡,非常認可快手的價值觀。」

楊文博任職的是快手研發線,他的搭檔來自Facebook,兩人狀態都不錯,牛人云集,這讓楊感受到了外企氛圍,唯一的不同是節奏更快,因為平臺用戶量太大,必須專注仔細,跟上所有人的節奏。

儘管對公司印象良好,但老闆願意花一大筆錢,給包括自己在內的500名員工,在家鄉豎立一塊廣告牌,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畢竟對一家以技術和產品取勝的網際網路公司而言,這樣的投入似乎看不到太大的商業價值和轉化。

對廣告牌感受最強烈的是員工和他們的親人。楊文博說,以前老媽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一家什麼公司工作,看上去很厲害,卻很遙遠,「現在不一樣,就在身邊,離我們家不遠的地方,我父母終於知道我是幹嘛的了。」

這塊廣告牌拉近了楊文博和家鄉、父母的距離,他的父母第一時間從幾公裡外趕過來拍照合影,朋友圈裡同事、同學們也紛紛點讚。

據說,最火的不是楊文博,而是快手市場部的一位年輕姑娘,戶外廣告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後收穫了上百個贊,父母已經把國慶假期的相親地點都安排在廣告牌下,指著廣告牌介紹女兒,以及她所在的公司。

當公司、員工和他們的家鄉之間建立起連接,強烈的歸屬感被激發出來,「公司在乎我,願意讓我們在家鄉展示自己,這很重要,錢每家公司都會給,但選擇在哪裡,卻不全因為錢。」楊文博說。

據了解,這項耗資不菲、帶有公益性的活動,被稱為「快手的500個家鄉」,今年已經是第二次舉辦。流程很簡單,員工報名後,說出自己的家鄉心願或最想說的一句話即可。

戶外廣告只是「500個家鄉」的環節之一,快手「家鄉心願車」還分三路開進了十二個省市的員工家鄉,幫員工們實現心願,包括為家鄉學校捐建籃球場、足球場、圖書角,上一堂編程課,甚至為一名員工的父老鄉親專門放了一場露天電影和焰火。

這個項目在快手內部引起了巨大轟動,甚至引起了五道口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員工的羨慕與嫉妒,畢竟沒有什麼比被重視更能打動人。

2、「被信任的感覺真好」

關注每一位員工的家鄉,這種極具快手特色的視角,恐怕與快手兩位老闆的家鄉情節分不開。出生在湖南張家界的宿華,和遼寧鐵嶺的程一笑都是從小地方起步,在大城市創業多年後,才打造出快手這家領先公司,深刻體會過家鄉對一個遊子的意義所在。

為了讓員工們暢談家鄉心願,快手專門邀請了團隊拍攝視頻,讓他們聊聊家鄉的親人,家鄉的美食,家鄉的美景,以及來到大城市後與家鄉的連接。

有些人回鄉的次數越來越少,有些人特別想念自己的父母、奶奶,有些人對家鄉充滿莫名的情感,或疏離,或牽掛,或失望。

在社會轉型、人口流動的大時代,個人與家鄉的連接變得越來越脆弱。這正是「500個家鄉」發起的初衷——為員工和家鄉之間,為每一個人和他的家鄉之間輸出連接。

連接一直是快手的優勢。日活超過1.3億,月活超過3億,每天上傳原創短視頻超過1000萬條,快手是中國除微信外,跨地域、跨階層連接能力最強的一款產品。

深入快手內部,可以發現這種連接能力,不僅體現在平臺連接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數億用戶,更體現在快手連接和聚集了一大批來自谷歌、facebook、百度、hulu等知名科技公司的大牛。

而且無論外部連接還是內部連接,快手都堅持著同樣的價值觀——平等普惠,每個用戶都是平等的,每個員工也一樣,不管是創始人,新員工還是老員工,打官腔擺架子在快手都行不通。

舉一個例子,當今移動網際網路頭部公司中,快手是極少數還沒有建立職級體系的企業,過去七八年,快手崛起的驅動力不是靠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員工活力與創造力。

知情人士說,過去一年快手團隊增長很快,宿華深知未來建立職級體系將是大勢所趨,但仍然克制和謹慎。

他和程一笑內心崇尚的是平等普惠。對平臺而言,他們追求的是「讓每個人都有平等記錄的權利」;在公司內部,他們同樣追求平等、簡單,擔心過多職級會造成官僚主義,進而損傷公司創新力與活力。

快手研發線的張永良對此深有體會。他說,這是一家讓他興奮的公司,沒有那麼多約束,沒有那麼多層級,工作忙碌但開心,這就足夠了。

張永良性格內向,就喜歡悶頭幹活,平等是他特別看重的一點,「沒有官僚主義,有的企業到總監派頭就有了,命令式的都比較多了,我不喜歡。」

張永良是2014年來到快手的,算是老員工。他的上一家單位是搜狗,距離快手一路之隔,當時手裡有幾家大網際網路公司的Offer,但仍然選擇了快手。

張永良到快手的時候,快手還在華清嘉園狹小的三居室辦公,用戶雖然穩步增長,但還沒有露出巨頭相。

吸引他的是幾位創始人,他挨個聊了一遍,發現這些人都極其專注於產品,技術能力強,而且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產品邏輯。他還記得,第二次面試的時候,跟宿華在華清嘉園小區裡溜達了很長時間,那種交流是愉悅的。

在快手工作4年,張永良說,他最大的體驗是平等和被信任。兩位老闆宿華和程一笑都是理工男,沒有什麼老闆架子,有什麼都可以直接說。

業務發展快,活兒幹不完,「做開發,做測試,做運營,大家所有的心思都在開發上,每個人負責一攤事情,被信任的感覺真好。」

3、每個人都還是「中學生」

入職培訓是每個職場人加入新公司的必修課。在快手,這個培訓的任務是由「快手中學」承擔的。

有意思的是,現在網際網路公司都喜歡辦大學,越大越好,快手為什麼辦「中學」?

臧群是「快手中學」新員工培訓負責人,她會向每一個新員工解釋,「中學」的來源:快手發展到今天,距離未來的目標依然很遠,在這條路上要學習的知識,要去突破創新的東西依然很多,這幫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只能算是「中學生」,畢竟公司只發展了六七年。

在快手中學,新人們會至少花費一天時間培訓。宿華、程一笑等幾位創始人會輪流給這些「中學生」講課。

與很多職場西裝筆挺,正襟危坐的儀式感培訓不一樣,快手的這些理工男創始人,在夏天經常穿著大褲衩和拖鞋,就跟員工們開始侃侃而談,「培訓」的並不是規章和制度,而是企業的初心、現狀和打算。

這種不是約束,而是開放和坦誠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激發著員工更強的創造力、迭代能力。這樣的迭代能力,讓Gif快手發展成為快手,讓快手從100萬日活發展到超過1.3億日活,從200人團隊發展到超過3000人,從專注快手一款產品發展到多款產品。

這個過程中,員工的感受、員工的參與、員工的成長都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知情者透露,快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開一次全員會議,創始人們上臺闡述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並回答員工們的輪番拷問,再尖銳的問題也不迴避。

這種坦誠在很多企業是難以想像的,從中可也以體會到,宿華、程一笑要打造的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快手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早期主要靠幾個核心創始人帶動,後來吸引了更多技術大牛加盟,研發線的員工成長體系目前已經很規範。

比如快手Android team團隊,從2011年到2018年,從1個人到40多人,7年來始終沒有人離職。

這支團隊不僅有reviewertraining計劃,培養每一個工程師都成為合格的reviewer,還有每周兩小時的定期技術分享,每周技術Geek們對於各種方向的深入研究,鼓勵技術創新以及對新技術的探索。

很多人談到快手為什麼能夠崛起,會將原因歸結於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下沉的紅利,這當然沒錯。但更需要關注的是,為什麼是快手這支團隊抓住了機會?

平等、信任、尊重、成長。陳春花說,企業不僅關注用戶,更要關注員工幸福感,只有關懷人性的創造才有意義。(作者:肖楠)

相關焦點

  • 飯量大是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網友的評論:真是服了!
    飯量大是怎樣一種體驗?有些人只吃一小碗面就很飽了,有的人吃4碗還是覺得不太夠,真的是好奇怪。飯量大究竟是怎樣的體驗呢?一起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吧!麵包牛奶:我是山東人,當時畢業後在南京工作,一次配合財務改系統。午飯是一包吐司麵包墊墊,晚上加班本部門也只留一個新人的我,到八點和財務一起吃自助餐,我一個人吃了二十個雞翅,肉串十串,啤酒兩瓶,肉鬆小蛋糕六個,其它什麼扇貝,鮮蝦這些海鮮若干,財務一群妹子到最後都成我服務員了。想吃什麼她們幫我拿,然後看我吃。
  • 視頻揭秘|住被動式別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魯網7月23日訊 還記得龍湖光年被動房首席體驗官嗎? 歷時一個月的體驗之旅,體驗官以精益求精的態度 ,外部充分考察光年項目的區域、交通、 配套、教育、景觀、發展,內部充分參觀了解項目規劃、產品、社區環境、 配置、服務、樣板間等方面。住龍湖被動房別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讓我們一睹為快!
  • 在足壇,從事翻譯工作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每當足球界最偉大的教練們出席新聞發布會,坐在桌前的翻譯都肩負著重任:如果盡職做好工作,沒人會注意到,但一旦翻譯出現哪怕最微小的細節錯誤,那麼後果就會不堪設想。「在我看來,一位優秀翻譯就像一位優秀的裁判或解說:你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派屈克-肯德裡克(Patrick Kendrick)說。肯德裡克是一名足球翻譯和播音員,曾為薩裡、孔蒂、穆裡尼奧和波切蒂諾等教練擔任口譯員。
  • 一個人無聊至極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個人無聊至極是怎樣一種體驗?這真的能激發人的潛能啊!快來看看廣大網友在無聊至極時都幹了什麼「好事」吧!咦,我出去一下,桌子上的玉米不許偷吃!特意數了一遍才走!(防止室友偷吃)偷吃桔子:「待會你弟來玩,桌上的橘子不許偷吃」「好的~」自製辣椒麵冰糕!
  • 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一種茶葉,名為鳳凰單叢,在我國的廣東一帶,也稱得上是一種名茶,但是在很多愛茶人士的眼裡,對這種茶葉並不是很熟悉,甚至會顯得有些陌生。那麼,鳳凰單叢,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茶葉?喝起來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大家需要對這些常識,有一定的了解。1.鳳凰單叢茶,究竟為何物?所謂的鳳凰單叢茶,它產自我國廣東潮州,在當地非常流行。
  • 內地人才在香港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香港就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留港方式多 月薪逾2萬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日前表示,香港外來人才月薪中位數均在2萬港元(1元人民幣約合1.17港元,下同)以上。資料圖:人來人往的香港街頭。除上述兩項計劃外,實行計分制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也是內地人赴港工作的方式之一。工作壓力大 加班成常態香港以工作節奏快、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著稱,OT(加班)成為很多上班族的家常便飯。資料圖:湯唯在電影《華麗上班族》中飾演了一名「港漂」。
  • 斑馬知乎|在斑馬英語工作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大家心中,斑馬英語究竟是個怎樣的公司呢?有愛的大家庭?90後的天堂?和諧美滿幸福快樂?今天,斑馬君就特別邀請到咱斑馬英語的幾位小夥伴,讓他們現身說法告訴你在斑馬英語工作最真實的體驗。絕對原汁原味零添加哦,一起來看看吧!
  • 在國際NGO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下)
    為此,中國發展簡報特策劃本文(分上、下兩篇),採訪多位在國際NGO的從業者,通過講述,讓讀者了解在國際NGO究竟是怎麼一種體驗。在國際NGO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畢業後,我猜想外企是否真是有其宣傳的那樣世外桃源般寬鬆的工作環境,後來,我進入過兩家一流的外企工作,雖然較體制內系統更人性化了一些,但我仍無法接受工作的日常就是絞盡腦汁幫企業盈利,每個人緊盯著一年年不斷攀升的職位和薪水。這樣的生活對我而言味如嚼蠟。    更高的職位和更豐厚的薪水根本驅動不了我,也餵養不了我的內心。
  • 學考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焦家遺址發掘現場那麼,學考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現實中,學考古的體驗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豐富。在山大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唐仲明看來,工科、理科、藝術、文學、哲學……無論你想學啥,考古專業總有一款適合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古學屬於文科,其實學生要涉獵很多理科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比如動物考古,就與生命科學緊密相連;又如分析陶器成分、燒陶工藝等,就與化學相關;分析人體骨骼,學習的體質人類學知識則與醫學聯繫緊密。
  • 寫一手漂亮的英文字,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寫一手漂亮的英文字,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怎樣在快手賺錢嗎 怎麼樣才能在快手賺錢
    怎樣在快手賺錢嗎?快手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很多新手朋友不知道玩快手怎麼賺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麼樣才能在快手賺錢,希望這篇經驗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 在香港中環工作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著真實的中環精英分享:在香港中環上班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比如「辦公室樓上就是酒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老闆心情好的時候會請大家去happy hour。「先生要點什麼?」「我是你爸爸。」吃飯的確是頭疼事,去中環或者SOHO動不動就一兩百出去了。中環的精英們,小跑兩步就到上環了,50蚊的好客山東,40蚊的三送飯,接地氣多了好嗎,別天天吃pret或者simplylife的手卷沙拉了好嗎!
  • ...快手,究竟為用戶提供了怎樣的服務,從而成為一款眾所周知的APP?
    快手APP作為一款簡易的GIF圖製作工具,初期主要是分享到微博等第三方平臺上。第二階段,快手增加GIF動圖製作體驗,增加了編輯功能,包括濾鏡、文字、貼紙等功能,將快手作為了一個完全的GIF製作工具。第三階段,快手加入社區,加入社區後,用戶可以在社區中上傳圖片,用戶可以對其進行點讚、評論以及回復等。
  • 冬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謝邀,爽!
    冬泳是地球高緯度地區人類挑戰自我的一種方式,它既是一項傳統,也是一項運動,甚至還和潛水共同衍生出了「冰潛」等極限運動。  冬泳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它有哪些益處和風險?是否每個普通人經過訓練都能適應冬泳?超連結求證帶你一起探索冬泳的奧秘。  冬泳會上癮?
  • 在特斯拉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特斯拉究竟是「汽車工人的天堂」,還是「與過去沒有兩樣的汽車工廠」?想做雞蛋餅,必須打碎幾個雞蛋。可如果要製造未來的電動汽車,該怎麼做呢?是否要打碎舊制度就舊環境呢?近日,英國《衛報》做了一項關於特斯拉位於加州弗裡蒙特汽車廠工作條件的調查,調查結果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 寫一手好看的英文字,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秀一秀他們的英文字 那麼,會寫一手好看的英文字,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網友PhoebusXS: 「高調的時候,替所有人寫字;低調了之後,為一個人寫字。」 上學時候的體驗: 高中的時候和所有英語老師都很熟,成績也還行,不太麻煩老師輔導,英語方面難免受到不少關照。比如上課不用聽,複習不用統一做練習或者讀一樣的材料之類的,總之是很快樂的體驗。
  • 胸很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怎樣反駁「胸小不要說話」怎麼,怕我揭你短2矮是什麼感覺?站住,你擦我肩了,我也要擦你5長得醜但身材很好是一種什麼體驗?背面傾國傾城,正面憂國憂民6熱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8大圓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一種被歲月磨平了稜角的感覺9你小時候父母為了能夠讓你努力學習都用過什麼喪盡天良的方法?
  • 在中民投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獻上一個專題報導,通過三位青年才俊親口講述在中民投的工作經歷,讓大家更多了解,在中民投工作,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遲超:在中民投做世界級的項目遲超,中民投新能源設計室副主任。遲超按耐不住自己的興奮情緒,「專家們的回答讓我很受啟發,給了我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留美回國 意外進入中民投2006年復旦大學畢業,2008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畢業,遲超先後在德勤、滙豐北美投行部、AIG全球投資中心任職,一路做到VP,管理著50億美元的基金,留美8年後回國。
  • 員工親述:在皮克斯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心靈奇旅》,《尋夢環遊記》,《玩具總動員》······ 皮克斯公司到底聚集了怎樣的一群人,能夠如此持續地創造出一部又一部的動畫經典?我們從內部打探到了秘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技術總監唐蘭女士在皮克斯已經工作了12年。她曾與世界著名藝術家,頂尖電影製作團隊共同製作多部經典影片,包括獲得了奧斯卡金獎的《玩具總動員3》、《汽車總動員2》、《怪獸大學》、《尋夢環遊記》等。她將與我們分享她在皮克斯工作多年的體會和感受,破解皮克斯的文化密碼。
  • 玩物勵志,在快手、抖音、B站上化學課是一種什麼體驗?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興起,它們沉浸式的體驗、便捷的操作方式,使其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精神鴉片。「短、平、快」的特性讓人仿佛知道的越來越多,受用的越來越少。 尼爾·波茨曼筆下的「娛樂至死」似乎正成為現實,大家都將毀於自己所熱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