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開始,學校第二批公費資助赴臺研修的30餘名童鞋們來到了祖國寶島臺灣,開始了為期半年的研修生活,在臺灣龍華科技大學,有這樣一位揚工小夥伴,半年內他考取了11個國際證照,獲得了龍華科技大學證照中心考試第一名的好成績。
因為突出的表現,他受邀在該校研修生結業典禮上發言,還參加了當地廣播電臺的採訪,當主持人問他來自哪所學校時,他自豪地說,我來自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I LOVE YPI!這便是我校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的2014級學生孫金磊。今天讓我們走進這位大男孩的研修心路。
只要敢想敢做,就會有機會
孫金磊告訴我們,大二時聽說學校有公費赴臺研修這個交換項目時,就準備報名參加了,無奈只是因為一個條件不符合,所以失去了機會,但是想到大三還有機會,就安慰自己要更加努力,當然大三學生的條件更加嚴格,要有三次二等以上獎學金,地市級證書……
在揚工院和宿管阿姨合影~
從那以後,他在各個方面都不斷給自己加壓,一個學期之後,綜合素質測評排到了班級第一,而當聽說從臺灣回來的一位小夥伴考到10張的國際證照,孫金磊就對自己說,明年去要刷新他們的記錄。終於,大三如願以償趕上了赴臺研修的末班車。他說,當時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激動的快要哭了!當然,激動只是一時的,還有更多的事兒要做。
孫金磊說,之所以如此在乎,不單單是因為公費資助的原因,更多的是對臺灣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而且身邊有好幾個同學剛研修回來,他們的分享與感悟,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想要用這一學期的時間去深入的感受與體會。
感受不一樣的體驗……
首先是選課,由於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這使孫金磊在不同的課上認識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學,不論是上課聽同學發言,還是分組討論、完成報告,總能聽見不同角度的思考、不一樣的想法。
在選的所有課程裡,除了兩門專業課,其他的所有課程老師都會在第一堂課上以及在選課的網上告知課程的教學大綱,包含教學用書、參考書目、上課形式、教學內容和預設進度(每一周要上什麼內容)、要開展的活動、要做的報告、課程評分標準等。這有助於學生了解本堂課程,粗略判斷課程是否適合自己。
和同學們在課堂上
學校的社團文化也比較多樣,有200多個大大小小的社團,公益慈善、藝術音樂、體育項目、宗教信仰、技術技藝等等無所不含。由於沒有明顯的「班級」概念,社團是同學們集結在一起的最重要場所。藉此還認識了韓國、馬來西亞、越南、香港、大陸等地的學生。
孫金磊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無所畏懼,在校園裡,總有一種很強「自己要對自己負責」的感覺,始終沒有忘記來這兒的初衷,要考證照,要拍記錄片。
來龍華的第一個星期他就去證照考試中心諮詢了所有的證照考試情況,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考試,IC3全球網際網路核心認證,Microsoft word,excel,access,outlook,poewerpoint,國際禮儀,行銷管理師,顧客關係管理師,衝突關係專業人才等。
11個國際證照是怎麼來的~
為了準備這些證照考試,需要每個星期六上一整天課,孫金磊把每周的星期六全部用來參加培訓學習考試!直到現在,還有一周就要回來了,臺灣的阿里山,日月潭一次都沒有去過!一切都源於那個目標:打破去年揚工人在龍華的10張證照記錄。
孫金磊和同學在臺灣發來對學校校慶日祝福~
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從2016年10月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幾乎每周都在考證,一門比一門難考,但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老師的指導順利通過了access,outlook等比較簡單的證照考試,收穫了Microsoft大師級證照。
同時,孫金磊還在籌備他的紀錄片《It’s my choice》,證照考試+紀錄片,在剩下的兩個月的時間裡,除了星期日,正常上課時間,都在拍攝,星期六則用來看書考試。每天一下課就背著相機和三腳架已成了習慣,在拍攝記錄片的過程中曾多次因為人手、設備、語言溝通等原因想要放棄,但值得慶幸的是,有揚工小夥伴的幫助,一路堅持了下來。
採訪龍華科技大學校長
快樂的日子過得總是太快,轉眼已經快要離開臺灣了,這個小島帶來的是滿滿的人文情懷,能夠溫暖全身的溫潤美好。孫金磊告訴我們,他的證照考試已經順利考完了11張,一路走來不容易,紀錄片拍攝也已全部順利取景完畢,就等著回學校最後剪輯啦!(先來欣賞一下他在16年暑假參加學校選派赴葡萄牙短期交流時拍攝的紀錄片,^_^)
孫金磊說,一路走來,很是自豪。研修生活即將結束,手中多了一張結業證書,它記載著一段經歷,一段努力的歷程,也有了更高層次的目標追求!經歷了許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有很多新的體悟。萬分感恩於自己曾經對大學忙碌充實生活的選擇,自己的成長皆源於此,收穫了很多很多,寥寥數語難以言盡,只盼腳步不停。
It's his choice
他會帶著夢想不斷前行
你準備好了嗎?
編輯:陳柯全、許可
哎呦不錯,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