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 測量信度
一、信度概述
信度定義及作用
1.定義:
信度是指測量結果的穩定性程度,即用同一測量工具反覆測量某人的同一種心理特質,則其多次測量結果間的--致性程度就叫作信度,也叫測量的可靠性。
三種等價的信度定義:
(1)信度(信度係數)是一個被測團體真分數的變異數與實得分數的變異數之比。即:
(2)信度是一個被試團體的真分數與實得分數的相關係數的平方。即:
(3)信度是一個測驗x(A卷)與它的任意一個「平行測驗」x』(B卷)的相關係數。即:
2.信度的作用
(1)信度是測量過程中所存在的隨機誤差大小的反映;
(2)信度可以用來解釋個人測驗分數的意義;
(3)信度可以幫助進行不同測驗分數的比較。
二、信度的估計方法
(一)重測信度
1.含義
是指用同一個量表對同一組被試施測兩次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於同一組被試在兩次測驗上所得分數的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
2.使用的前提條件
(1)所測量的心理特性必須是穩定的。
(2)遺忘和練習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
(3)在兩次施測的間隔期內,被試在所要測查的心理特質方面沒有獲得更多的學習和訓練。
3.誤差來源
主要是時間間隔造成的,還包括被試狀態的不穩定以及測量特質本身的不穩定。
(二)複本信度
1.含義
是指兩個平行的測驗測量同一批被試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於同一批被試在兩個複本測驗.上所得分數的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如果兩個複本測驗是同時連續施測的,則稱這種複本信度為等值性係數。如果兩個複本測驗是相距一段時間分兩次施測的,則稱這種複本信度為穩定性與等值性係數。穩定性與等值性係數是對信度最嚴格的測驗,其值最低。
2.使用的前提條件
(1)首先要構造出兩份或兩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測驗。
(2)被試要有條件接受兩個測驗。這種條件主要取決於時間、經費等幾個方面。
3.誤差來源
(1)對於等值性係數而言,主要是由題目內容造成的,另外還有被試狀態的不穩定。
(2)對於穩定性與等值性係數而言,除題目內容的影響外,還會受時間間隔的影響。
(三)分半信度
1.含義
是指將一個測驗分成對等的兩半後,所有被試在這兩半上所得分數的一致性程度,有時也稱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半信度的計算方法和等值複本信度的計算方法類似,但還必須用斯皮爾曼—布朗公式加以校正。
2.使用的前提條件及範圍
(1)分半信度通常在只能施測一次或沒有複本的情況下使用。
(2)在使用斯皮爾曼—布朗公式時,要求全體被試在兩半測驗上得分的變異數要相等,否則就要用弗朗那根、盧侖公式校正。
(3)當一個測驗無法分成對等的兩半時,分半信度不宜使用。
3.誤差來源
主要來自於題目本身。
(四)同質性信度
1.含義
同質性信度也叫做內部一致性係數,是指測驗內部所有題目間的一致性程度。題目間一致性程度有兩層意思:(1)是指所有的題目測的都是同一種心理特質;(2)是指題目得分之間都具有較高的正相關。
2.計算及適用範圍
一種粗略的估計方法是求測驗的分半信度。還有十分方便的庫—理信度 係數和克龍巴赫α係數。荷伊特信度是荷伊特提出用方差分量比描寫測驗內部一致性的方法。
3.誤差來源
主要源於內容取樣和所研究行為的異質性。
(五)評分者信度
1.含義
是指多個評分者給同一批人的答卷進行評分的一致性程度。
2.計算
當評分者人數為兩個時,評分者信度等於兩個評分者給同一批被試的答卷所給分數的相關係數(積差相關或等級相關)。當評分者人數多於兩個時,評分者信度可用肯德爾和諧係數進行估計。
3.誤差來源
評分者之間的差異。
三、提高測量信度的方法
影響測量信度的主要因素
1.被試方面
(1)就單個被試而言,被試的身心健康狀況、應試動機、注意力、耐心等都會影響測量誤差;
(2)就被試團體而言,整個團體內部水平的離散程度以及團體的水平都會影響測量信度。同質性越大,得分分布越窄,信度越小,可能低估信度,反之則會高估信度。另外團體得分總體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得分變窄,從而降低信度。
2.主試方面
(1)施測者故意製造緊張氣氛或操作不規範會降低測量信度;
(2)評分者評分標準不一,也會降低測量信度。
3.施測情境方面
在實施測驗時,考場是否安靜、光線和通風情況是否良好、所需設備是否齊備、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間寬窄是否恰當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測量的信度。特別地,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基於計算機或其他IT技術的考試已經越來越普遍,因此,考試平臺的質量、穩定性,以及考生使用機器的熟練程度等,也是常見的影響測量信度的重要因素。
4.測量工具方面:測量工具是否性能穩定是測量工作成敗的關鍵。試題的取樣、試題之間的同質性程度、試題的難度等是影響測驗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5.兩次施測的間隔時間:在計算重測信度和穩定性與等值性係數時,兩次測驗相隔的時間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間隔時間越長,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提高測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1.適當增加測驗的長度。
注意:(1)新增項目必須與試卷中原有的項目同質;(2)新增項目的數量必須適度。(可以用斯皮爾曼—布朗預測公式)
2.使測驗中所有試題的難度接近正態分布,並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測驗試題的區分度。
4.選取適當的被試團體,提高測量在各同質性較強的亞團體上的信度。
5.主試者嚴格執行施測規程,評分者按照嚴格標準給分,施測場地按測驗手冊的要求進行布置,減少無關因素的幹擾。
6.測驗的間隔時間要適當。
每日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