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2020-09-09 法律新苗小波

今天在KFC,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吃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看起來有7、8歲了,雖然沒說話,但感覺孩子是聽懂了的。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之前和老公去個小日料店吃飯,他身後那桌來了一對父子,應該是買的大眾點評的一個券,那個父親以為是自助,服務員說不是自助之後那個父親開始絮叨:「哎呀,我以為是自助,覺得挺實惠,你們這個一點不實惠。」一邊反覆說著,一邊選套餐裡的菜品。選完了:「你們可真坑人,就這點東西要280塊錢。」孩子要的烏龍麵。

先上的酒水,那個父親讓孩子喝點:「嘗嘗這麼貴的酒啥滋味兒!啊?哈哈…」 那個孩子看起來像是初中生的樣子,我全程能聽到那個父親說話的嗓門,那個孩子的聲音我沒有聽到過。

直到我們結帳要離開,那個父親還在說:「嗨呀,這烏龍麵不好吃吧?比不上手擀麵吧?」我只看見那孩子低著頭放下了筷子。

真的太尷尬太難過了,覺得東西貴,可以不吃,券又不是不能退。如果要吃,就不要叨叨個沒完,這只會讓孩子經歷尷尬難過的一餐。講道理那個店的食物做的挺好吃的,好好讓孩子吃頓飯不好嗎?

道理可以回家講,但不要在外面這樣,真的讓孩子很難堪,又會有負罪感。

不要在外面以問題描述中的方式表達經濟緊張,問題描述中的孩子還小一點,我遇見的這對父子,孩子已經是個少年了,他對這種方式表現出了自卑情緒。

這個事已經過去了挺久,事實上這個父親一直在大聲喋喋不休的批評每一個菜品,有時候甚至要說兩遍。很多話我已經忘了,就記得這些了。

那是個很安靜的小店。算上我和我老公,一共就四五桌人,那個父親的聲音顯得十分突兀,首先他就很吵,然後內容也讓孩子很難受。

很可能他問了孩子想吃什麼,孩子選了日料,他也真的帶孩子來了,我坐的位置正對門口,我是看見他們進來的,那個孩子當時看起來很高興。結果這個父親一直批評這個菜,如果這個父親沒錢,孩子會有負罪感,覺得自己浪費錢了,很蠢,其實父母的辛苦和經濟水平當孩子的都知道,比如我爸是個大貨車司機,我一直知道他很辛苦,是靠強度很大的體力勞動在換錢。因此我也從不會瞧不起體力勞動者,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辛苦,評論區有人說我滿滿的優越感,這我是不認的,我沒有任何優越感。

如果這個父親有錢,但還在這麼說,孩子也會覺得尷尬,因為這就不是錢的問題了,安靜的小店就聽見這個父親的嗓門了,而且還在不停的貶低食物,公共場合至少不要打擾別人吧。我和我老公因為坐的離他們近,真的被迫聽了好久。

既然題主問的是要不要表現出家庭不富裕,那我們假設這個父親不富裕。

每個人口味不同,這個父親覺得這頓飯不好吃,但我覺得還是應該看孩子高不高興,畢竟從他的表現來看,他是不會為了自己跑來吃這個的。是好心,是為了孩子。那麼就看看孩子高不高興就好了啊,出了門路上問問孩子覺得怎麼樣,正常討論覺得好吃不好吃沒問題的啊,但不要說「看你選的地方,又難吃又貴,這一頓280,能吃啥啥啥了,或者你爸一天的工資了」 ,這會讓孩子很愧疚,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很多事大人看明白了,但孩子沒有,道理可以講,但沒必要讓孩子這麼難過。人總是很在意親近的人對自己的看法的。

說回經濟條件這事,要在沒外人的時候說,而且也有必要去講,有些孩子心裡沒數,比如這個日料,可以問孩子喜不喜歡吃,喜歡的話:「說實話,這頓飯對我來說挺貴,我捨不得,你喜歡,你就應該多努力,希望以後你能把這樣的一頓輕鬆買單,其實還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是以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無法體驗到的,沒錢不比人低一等,但能見識到更多東西,好好學習你就有可能見識體驗那些更好的東西。如果孩子說不喜歡:「 我也覺得不怎麼好吃,不過我們至少也嘗過了,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東西值得去嘗試,但這些嘗試目前對我來說挺貴…」話還是繞到讓孩子努力學習,還可以再說說自己生活的不易,希望孩子以後能不走這樣的路。一般的孩子都能聽得進去的。

編輯於昨天 10:30

相關焦點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
    題圖:《當幸福來敲門》來源:知乎日報(zhihuribao)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這樣的態度嗎?
    題圖:《當幸福來敲門》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孩子錢一定要省點花,爸爸在外邊賺錢多辛苦的!」「孩子千萬不能浪費錢去買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咋們家可不富裕,節約光榮,浪費可恥!」許多家長應該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對孩子長此以往的教育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賺錢辛苦、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賺錢辛苦、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我認為不能這樣,以下我分為3點來回答這個問題!1:愧疚感。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時不時就要透露出自己賺錢很辛苦,不容易。這長久以往,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負罪感,愧疚感,感覺自己生出來就是累贅,就是個錯誤。對於一些懂事的孩子的話,就可能過分在意父母的感受,臉色。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的態度嗎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家庭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千!萬!不!要!不要試圖用【愧疚感】綁架你的孩子,永遠不要!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但孩子並沒有錯),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我的一個學生家長,有一次專程到學校找我,說兒子的屋子總是很亂很亂,她每天都要花很久給兒子收拾屋子,非常辛苦。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 要在孩子面前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我的一個學生家長,有一次專程到學校找我,說兒子的屋子總是很亂很亂,她每天都要花很久給兒子收拾屋子,非常辛苦。
  • 家長在孩子面前表露「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真正原因是這樣
    看得出父親很不舒服,點了套餐之後,不斷的在孩子面前說這個單子定錯了,有點兒太貴,200多塊錢就吃這麼點東西,太不值。對面坐著的兒子不說話,頭越來越低,食不甘味的樣子。朋友說周圍的人都聽到了父親的話,也能感受到兒子的不自在。有些父母會覺得不能讓孩子亂花錢,一定要讓孩子了解家長的辛苦,明白家長賺錢不容易,這樣才能學會一分錢掰兩半花。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有網友提供一個真事,他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孩子,在KFC買一個兒童套餐,坐下吃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說:「你吃這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看起來有七八歲了,雖然孩子沒說話,但是感覺孩子已經聽懂了。 在小城市裡大多數人收入的確不高,在我小時候也經常聽過家裡親戚和爸媽說過「家裡沒錢但還是給你買了」、「為了給你買玩具爸爸媽媽想想買都沒買」、「我捨不得吃省出來給你吃」等等類似這種話。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 家長要給孩子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家長是否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的態度?
    在孩子面前表出現賺錢辛苦的態度,直接可以導致以下幾種後果:a.無法體會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家長在訴說自己賺錢不易的時候,孩子很難感同身受,這樣的結果就是雙方心理沉重。孩子感覺虧欠父母,父母感覺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父母卻不清楚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孩子想要的真的是父母們自認為的含辛茹苦嗎?孩子誕生給家庭帶來了多少快樂,而父母自覺付出太多的時候,他們直接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同時也無法體會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演哭窮嗎?
    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我的一個學生家長,有一次專程到學校找我,說兒子的屋子總是很亂很亂,她每天都要花很久給兒子收拾屋子,非常辛苦。
  • 「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 家長應該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賺錢不易,我們家不富裕:這樣教育孩子,你正在摧毀你孩子的自信
    最近網上有個討論很火,就是家長要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賺錢不易,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網友們紛紛各抒己見。我認為,可以對孩子樹立金錢觀的教育。但是,不可矯枉過正,可以告訴孩子,賺錢的確很難,但是如果你確實需要,都會給你。
  • 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我們家很窮」這樣好麼?
    有人說要,因為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那與此對應的話題是不是「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我們家很富有」這樣好麼?」總結起來,就是「應不應該讓孩子有家庭的知情權」。但是很多家長又會覺得,萬一讓孩子知道了自己家境富裕,就不想努力了,只想做個平平凡凡的富二代怎麼辦?這種「幸福的煩惱」不是人人都有,但是應不應該讓孩子有知情權呢?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賺錢辛苦,咱家不富裕」嗎?有用嗎?
    當然應該,這是家長教育孩子的良好習慣!必須要讓孩子理解家長賺錢辛苦,賺錢不容易,家裡不富裕,才能讓他珍惜錢財,養成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不充大款,不揮霍父母辛苦賺來的錢財,是孩子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法則之一!
  • 「賺錢辛苦、家裡窮」, 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表露這樣的態度嗎?
    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的確人均收入不高,在我小時候,也聽過家裡親戚和孩子說「家裡沒錢但也給你買了」、「我捨不得吃都省出來給你吃」這種話。其實我內心有矛盾,我理解在三線城市普通家庭收入的拮据,但也心疼孩子可能從小就要感受到那種莫名的壓力和愧疚,所以,你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辛苦的情緒嗎?如果表現,什麼是度?
  • 家長有必要向孩子表露「賺錢很辛苦,家庭不富裕」的生活情緒嗎?
    首先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承受著工作的壓力,工作完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面對孩子時,會在孩子面前表示」賺錢的不容易,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的情緒嗎?最近有一篇話題可是上了熱搜,該話題也是在討論,家長該不該向孩子掙錢吐露掙錢的辛苦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