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發了一篇關於嬰幼兒作息安排的文章,很多爸爸媽媽給我留言,詢問涉及到月齡變化時,時間表之間的過渡應該如何做,還有爸爸媽媽說到寶寶本來一直都挺天使的,睡眠不錯,但最近突然入睡難、哭鬧多,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嬰兒小睡短夜醒多落地醒,只需這份0-3歲寶寶作息表,從根本改善
確實,寶寶在1歲以內迅速發育,他們全天的睡眠時長也從剛出生時候的14-17小時,縮減到11-14小時,一方面是3、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減少,另一方面是輔食增加、會走會爬,都會對寶寶的作息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在睡眠減少的過渡期,寶寶入睡難、哭鬧多,也就很常見了。
小覺縮減的過渡期,我們稱為「並覺期」,寶寶在3歲以內會經歷3-4次並覺,每個並覺期都堪稱魔鬼期,睡吧不困,不睡吧難受,前後折騰好一陣子才能消停。
今天我們就把寶寶的並覺做一個梳理和介紹。
4-6個月之間,早覺2覺並1覺
這個並覺期是最為溫和的並覺期了。
小寶寶剛出生時,從早上7點起床,到中午12-1點左右的午睡,期間會有2個小時左右的小覺。大部分的寶寶可以一口氣睡上1.5~2個小時,那麼,對於這個這類寶寶來說,隨著月齡的增長,這個小覺的時間會逐漸縮短至1小時左右,那麼,這個並覺期是比較平緩就能度過的。
也有一些寶寶會把這次小覺拆成2個1小時左右的小覺,中間會有清醒、玩、吃奶的時間,那麼在並覺期,2個小覺並為1個,就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
好處是這個時期也是寶寶全天作息從3小時一循環到4小時一循環的過渡期(可以簡單理解為從間隔3小時吃一次奶拉長到間隔4小時吃一次奶),那麼,適當拉長餵奶的間隔、增加活動時間,延長某一次小睡的時間,就能讓此次並覺順利過渡。
6個月左右開始,傍晚覺消失
6個月左右的傍晚覺消失,是最為「恐怖」的一次並覺,很多爸爸媽媽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這個時期,寶寶的午覺在下午3、4點之間結束,5點左右又要進入小睡,難免不困,但到了6點又開始疲倦,倘若一直堅持,不到7點就可能情緒崩潰,號啕大哭;如果任由他6點入睡,晚上入睡則有可能拖到9、10點甚至更晚……
以至於還誕生了一個專門針對這個時期的名詞:黃昏鬧。就是說小朋友一到傍晚就情緒不好,哭鬧崩潰。
針對這個並覺期,我們建議:
逐步縮短傍晚覺的時間剛開始時可以保留這次小覺,延遲一點入睡(但不要晚於5點半)、提前一點喚醒,一定不要睡太久,不然影響晚間入睡過渡後期開始嘗試取消小睡,那麼為了讓寶寶舒服一點,一個是我們可以出門溜一圈,分散注意力,扛過睏倦期,或者推車上打個小盹兒解乏,但不要正式入睡適當延長午覺的時間,或者適當提前晚間入睡的時間傍晚覺這個並覺期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傍晚入睡晚、睡得久,造成夜間入睡晚、入睡難,然後第二天起不來,最後全面作息紊亂。
所以應對傍晚覺的消失,一定要注意減少對夜間睡眠的影響。
1歲開始,上午覺消失
從1歲左右開始,上午小覺開始消失,寶寶全天就剩下一個午覺。
上午覺的並覺會相對順利一些,寶寶長大一些了,外界的吸引力更多,更容易分散注意力。過渡方法和傍晚覺類似,剛開始逐漸縮短時間,到後期可以取消掉的時候,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扛過睏倦期,或者提前進入午睡。
豆豆1歲的並覺期時我們就每天上午都去逛商場,增加外界對他的吸引力,回到家匆匆吃了午飯就睡午覺,有時候吃著吃著飯就能睡著,大約10天左右後過渡完成。
3歲左右,有的寶寶中午覺消失
到了3歲左右,有的寶寶午覺會開始消失,白天都不再睡覺。但受制於中國的國情,幼兒園都有睡午覺的習慣,因此實際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不過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寶寶的適應能力很強,實際中我們遇到很多平時在家不睡午覺的寶寶,在幼兒園卻會順利入睡,只是相應晚上的入睡時間就會晚一些。
不睡午覺的寶寶上幼兒園會被強制睡覺嗎?試試和老師溝通這3點
並覺期固然讓人頭疼,但一般在1-2周就可以過渡完畢,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堅持,不要過於放任寶寶,避免出現睡眠紊亂和崩盤。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