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安泰洞見
進博會期間,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方若院長走進直播間,與第一財經記者對話,為您深度解讀進博會紅利和戰略意義。
進博會與中國產業升級
Q:進博會作為中國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它對於國家的意義是什麼?
陳方若:最大的意義是向世界發出響亮的聲音:我們是開放的,歡迎大家來做生意。從長遠來說,國際商品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一方面會給中國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壓力,推動我國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給我國消費者帶來很多好處。
Q:目前國家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進博會對於整個產業結構、產業升級會有哪些作用?
陳方若:首先是競爭,企業的發展跟競爭密切相關。競爭創造一種環境,敦促中國企業變革,我認為國際貿易對中國企業是一個鞭策。
其次,中國企業可以向外國企業學習好的經驗。比如,國際產品在售後服務方面可以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啟示:很多企業正從賣產品轉型到賣服務,如IBM公司原來是賣硬體的,現在越來越多地賣服務,現在IBM的服務收入佔比已經超過收入的50%。
中國企業未來應該也是這個方向。國外企業把產品賣到中國市場,相應的服務會隨之而來,售後服務的產業鏈也會建立。
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向國外企業展示,中國未來的企業要怎麼樣發展,未來的趨勢是什麼;我們的普通市民也可以在進博會裡,感受中國和外國企業當前最先進的技術、最核心的產品。比如,新聞天天講5G、區塊鏈、人工智慧,但是這些「高大上」的概念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我們在進博會上是可以展示給大家看的。
總的來說,對於企業來講是互相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對於市民來講也是一種科普的機會,讓大家覺得時代發展的潮流之下,每個人都是弄潮兒。
進博會與上海品牌建設
Q:提到上海,您腦海裡第一個會浮現什麼?
陳方若:就國際大都市來說,上海相當安靜、有秩序,城市治理井井有條。與之相比,紐約就非常喧囂,街上汽車喇叭、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非常嘈雜;而上海則是有序、安靜、很現代的一個超大型城市。
Q:上海正在全力打造四大品牌——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進博會對於上海四大品牌的打造會有哪些方面的幫助?
陳方若:首先,這麼多外國商人來到上海,可以體驗上海的生活,這對上海品牌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國際化一直是上海的品牌特色,我們非常的包容。
另外,我覺得「上海品牌」可以理解為當人們聽到「上海」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城市場景讓人非常嚮往,上海的品牌就打響了。
原來說,上海是金融中心,但現在上海已經不僅僅是金融中心了。我們的服務業、文化業、科技製造業都發展得很好。在上海,我們能夠很容易感受到人文關懷,這裡文化藝術節也很多,精品內容也很多。
為什麼說上海要做品牌?就是一個組合拳,我們把發展得好的品牌全部組合在一起拿出來,給大家展示一個活力煥發的新上海。
Q:說到上海製造,您覺得上海在產業升級方面需要怎樣提升?
陳方若: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間,很多時候都藉助國外的品牌力量,合資企業非常多。我們需要進博會這樣的平臺,需要這種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壓力,這種環境能夠使得品牌建設起來。
我認為偉大的企業都是在充滿挑戰的環境當中才能誕生出來。中國現在正處在產業升級的當口,上海的很多企業甚至已經發展出帶有自己的一套特色的產業鏈,抓住進博會這樣的交流機會,可以給企業更多的啟發。
進博會與高校商學院發展
Q:商學院如何能夠幫助我們進博會辦得更好?
陳方若:商學院在這方面確實大有可為。商學院能夠做的貢獻,就是促進商界之間的交流,通過培養我們的學生更具有國際視野,到國外去調研國外的企業,國外的市場。這能夠幫助中國跟其他國家進一步的開展貿易合作。
Q:進博會對商學院發展又有哪些幫助?
陳方若:教育的開放程度越高,意味著商學院可以更大程度上走出去交流。我們在進博會上看到好多國外的學校參與展覽交流,這是人家到家門口來了,我們商學院可以面對面的學習交流。特別是每一年進博會,我們都能一起交流的話,其實是一種互相切磋的過程,每一年大家都互相看看有什麼進步。
我覺得國際貿易不斷發展,對管理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特別是國際化管理人才。這就是我們商學院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未來在教學培養人才過程當中,能夠更注重國際視野,不同文化場景下的管理挑戰。所以這也促使商學院能夠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Q:上海交通大學是上海眾高校的代表,學校在各行業的研究方面可能會有哪些舉措?
陳方若:從交大層面看,學校有兩大行業定位,一個是大海洋,一個是大健康,這與交大的基礎很有關係。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是全球第一的學科,在海洋方面的積累歷史相當悠久,所以交大提出海洋產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非常具有前瞻性。另一個是大健康,交大有十三所上海頂級附屬醫院,所以大健康也是交大未來很重要的一個行業發展方向。
回到安泰經管學院,我們提出「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戰略。所謂「縱橫交錯」就是在原來橫向的以學科為導向的商學院發展道路上,建立縱向的行業為導向的商科研究,既有學術的功底,又有行業的積累。
去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成立,現在我們有25個團隊在進行各行各業的研究,汽車、能源、零售、人工智慧、金融、健康產業……未來我們希望安泰不僅有學術大師,還有行業大師。
進博會寄語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