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全球化繼續向前,中國要堅定不移...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供圖

每經商學院記者 吳林靜 每經商學院實習記者 王思雨

高端晶片從國外進口,光刻機需向荷蘭ASML公司訂購,種豬的引進也將「受制於人」,這些看似無關的新聞背後,是全球供應鏈正在巨變的現實。新冠的出現與國際形勢的變幻莫測,共同吹起了一股席捲全球的逆全球化風潮。

對此,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們應該如何應對其中的「危」、把握其中的「機」?也許我們需要立足中國面對的內外部實際環境,來理解這場與你我息息相關的戰爭。這恰好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安泰經管學院)的治學發展戰略——縱橫交錯,知行合一,成為一所紮根中國的世界級商學院——不謀而合。

疫情之後,安泰經管學院開啟了全國巡迴的「安泰E堂大課」,藉此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院長陳方若進行了專訪,就全球化的管理視野以及世界級商學院的建設理念展開了深談。

談疫情下的全球化

「有人擁護有人反對,全球化並不是均勻的一種顏色」

每經商學院記者:受疫情影響,人流、物流跨國流動嚴重受阻,原本環環相扣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多個「斷點」。您如何看待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陳方若:疫情給全球化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應對挑戰,各國會各自出臺一些政策。然而我覺得要真正地理解這件事情,應該先把目光放得更大一點、更遠一點。

全球化是伴隨著人類歷史進程而發展的。原始社會的生產力十分低下,供應鏈非常短。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力不斷發展,供應鏈開始變長。市場規模的擴大意味著生產規模的擴張,生產成本隨之下降,以此形成良性循環。於是在全球化發展到頂峰的時候就形成了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局面。

一方面,全球化的確提高了生產力和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對於不同的群體而言則得失參半。中國憑藉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促進了全球貿易、全球生產、全球消費這樣的全球化進程。在美國,對全球化的評價則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居民購買商品的成本下降了,有好處;另一種聲音則認為,本國的一些產業被轉移到其他國家,人們因此失業,造成了損失。

所以當把全球化放在顯微鏡下看的話,你會看到它不是均勻的一種顏色,有人擁護,也有人反對。

每經商學院記者:現在逆全球化勢力紛紛抬頭,但您也提到「全球化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您如何看待這場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博弈?

陳方若:全球化一直都面臨各種挑戰,比如國家主義、保護主義。這次疫情又給全球化增加了新的矛盾。

推動全球化進程的一個主導因素是:商業驅動力。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市場在哪裡,他就會去哪裡開拓市場以獲得收益,因為企業必然是逐利的。如果因為外界因素,比如關稅政策發生了變化,他就得重新調整政策,而調整的結果就是另一種全球產業鏈。「內外雙循環」的提出就是因為在當今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我們必須再次審視全球產業鏈的重構。

當內循環阻力小的時候,內循環得以發展,這就是追逐利益的過程。總體來說,內循環、外循環一直存在,也都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只是在現在這樣外部環境非常不確定的前提下,內循環自然就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在外部十分不確定的當下,以內循環為發展重點。但就長期而言,全球化還會繼續向前推進,這是因為人類對更高生產力的追求永不會變。

談國內企業的危與機

「堅定不移辦好『全球工廠』,做好前瞻技術儲備」

每經商學院記者:企業全球供應鏈的平衡已被打破,下一個階段,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分工合作中將承擔怎樣的角色?

陳方若:中國應該堅定不移地扮好「全球工廠」的角色。以美國為例,他們把工廠移到別的國家,其中包括一些高端工廠,這導致了許多人失業。而中國人口龐大,如果不做世界工廠,就業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我國的工廠大多屬於勞動力密集型,如果產業大規模轉移,可能會出現大部分人失業的問題。

因此,我們還是應該保留「世界工廠」的屬性,當然同時也要不斷升級工廠,引入智能技術提高生產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的環境下,產業合作分工需要進行新的優化,我們要往產業鏈的上遊走,去做基礎研究和基礎技術的研發。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技術發展,大幅提高對製造業的重視程度,讓製造業不斷向更高質量發展,而不能一味追求服務業的高佔比。

同時,在產業鏈的關鍵領域要做前瞻性的布局。如今我們已看到自己在高端晶片技術方面的欠缺,那麼10年、20年之後的關鍵技術在哪裡?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提前布局的基礎研究。

每經商學院記者:在全球供應鏈調整過程中,中國的企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陳方若: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最怕的是非常不確定的營商環境。現在大環境很動蕩,大家自然就退縮了。所以在現在的情況下,內循環的風險相對會小一點。但是企業不能只關注內循環,即使外部大環境不確定,企業還是有能力從中抓住機會,並以此獲得快速發展。因此企業要記住,即使環境不確定,也不能忘記尋找機會,機會一直存在。

談新時代的人才培養

「把有限的資源利用到極致,管理也是生產力」

每經商學院記者:內外部環境都在發生變化,在您看來,未來的人才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陳方若:思考、分析、判斷是常被提到的幾種能力。在新時代,我認為首先需要的是知識面的廣度,也就是跨學科思維。未來跨界的機會越來越多,傳統行業的概念可能會束縛你的思考,所以視野應該更開闊。

其次是與之相關的管理能力。大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風險管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不只技術是生產力,管理也是生產力。戰場上,即使每個士兵都是勇士,人人驍勇善戰,但如果沒有好的戰略戰術,可能最終還是死路一條。未來人才的培養,十分需要強調管理的能力。

安泰經管學院的學生涵蓋各行各業的人才,他們都需要前沿的管理知識。我們希望把好的管理方法教給他們,讓他們學會如何把有限的資源利用到極致。

每經商學院記者:現在的管理理念、方法論大多沿用西方經濟學或者西方管理學,我們如何用這些理論來指導中國的實踐呢?

陳方若:100年前,西方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人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任何一種管理,一定是跟實踐結合,才能夠解決你面臨的問題。

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會有新的問題,總結出自身的經驗,建立自己的理論。這些新的理論不見得只適用於中國,也可能反過來被西方學習。安泰經管學院的一個方針就是希望能夠完善世界經濟管理理論。中國出現了新的管理問題、新的商業場景,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對象。我們提煉出新的理論,服務全球。方興未艾的中國網際網路「網紅」現象以及引發的新商業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就是我國十分發達的線上支付工具,領先全球。新技術、新場景、新實踐就催生了新理論。

每經商學院記者:2018年安泰經管學院落成行業研究院,2019年起陸續開設6個「行業社群班」。您一直提倡「縱橫交錯、知行合一」,怎麼去理解和實現?

陳方若:中國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一定可以支撐形成一批全球頂級的商學院,但是關鍵是要紮根中國。我們致力於尋找最好的辦法發展安泰經管學院,如今我們認為,那就是紮根中國。

如何紮根?通過「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戰略。這個戰略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學術研究(橫向)與行業研究(縱向)齊頭並進,交錯發展。行業研究是紮根中國的一個有力抓手。在深入了解行業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發展理論,創造知識。這種發展模式與哈佛商學院的案例研究模式有所不同。案例更多的是強調管理場景,提供實戰練習(但通常情況是不提供答案),而行業研究則希望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形成理論。

「行業社群班」是一種行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行業社群班的每一個學員都代表著一個鮮活的案例。他們來自校友企業、非校友企業、政府部門與其他不同機構。這是一個跨界的人才培養模式,安泰經管學院的不同項目之間被相互打通,學生們彼此增進交融,校友們也常回來分享經驗,「行業社群班」將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打破學術怪圈 構建實踐、學術...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商學院的價值是什麼?長期以來,「實踐-學術-教學」是商學院遵循的一個經典的辦學邏輯。在這個三角環境中,大多數的商學院僅僅還停留在「從學術中來到學術中去」,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將其稱為「學術的怪圈」。
  • 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在交大召開 安泰經管學院發起《上海聯合宣言》
    本屆演講嘉賓來自14個國家,跨越10個時區,充分展現了嘉賓構成的多元化和論壇品牌的全球化。嘉賓們就「變局與引領」的主題,深度探討商學院在動蕩和持續變化的環境下如何引領企業和商業教育的未來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教授、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頡教授、院長陳方若教授等出席了論壇相關活動。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聚焦行業研究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12月20日,「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成功舉行,陳方若、楊頡、陳宏民、陳光明、蔣耀、孫潔等與會嘉賓對中國產業經濟現狀開展研判,對中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學科融合成未來財經人才培養大趨勢
    在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眼裡,財經類學生需要知識面更廣,了解未來哪個方向更適合自己發展,了解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等,同時也要更注重一些基本技能的訓練,如數學、經濟學、金融會計知識等一些很基本的技能和管理思維方式。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全球商學院模式亟待改革 行業...
    陳方若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全球商學院模式亟待改革」,在本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第七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陳方若向全球的商學院院長們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此時,他剛就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還不到三個月。一石激起千層浪。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方若院長:偉大的企業都在充滿...
    【MBA中國網訊】安泰洞見進博會期間,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方若院長走進直播間,與第一財經記者對話,為您深度解讀進博會紅利和戰略意義。中國企業未來應該也是這個方向。國外企業把產品賣到中國市場,相應的服務會隨之而來,售後服務的產業鏈也會建立。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向國外企業展示,中國未來的企業要怎麼樣發展,未來的趨勢是什麼;我們的普通市民也可以在進博會裡,感受中國和外國企業當前最先進的技術、最核心的產品。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舉行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舉行。1200餘名安泰經管學院2019級碩博研究生、MBA、南洋EMBA以及海外留學生參加了開學典禮。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頡代表學校及學院向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送給同學們四個字:一是博學的「博」。
  • 「高校快訊」2020年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MBA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黨委書記楊頡,副院長劉少軒、田新民、吳文鋒、尹海濤,副書記張東紅,MBA項目主任榮鷹,安泰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杰,校友代表上海報業集團副總經理、上海東方報業(澎湃新聞網)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峰,安泰部分導師代表,以及730名2020年MBA畢業生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一同出席了這個特殊的畢業典禮。
  • 同濟經管學院嘉賓一行來交大安泰訪問交流
    近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嘉賓一行來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在發言中介紹了安泰未來的發展方向,認為行業研究對商學院未來發展的意義重大,從世界商學院發展的得失中構畫了「縱橫交錯」健康發展、「窮理」「務實」平衡共進的商學院改革藍圖,對於改革中即將碰到的困難做了充分的預計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啟動行業社群班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辦「安泰交響」高峰論壇暨交大安泰行業社群班啟動儀式。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表示,希望在橫向學科導向的基礎上,建立另一種知識創造的縱向模式:以行業為導向進行深入研究,進而打造「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知識創造的全新氛圍與健康生態。
  • 2018FT全球EMBA排名揭曉:交大安泰全球第8 連續4年躋身全球10強
    我們將以此為基礎,始終堅持『紮根中國管理實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完善世界管理理論』的辦學方針,努力把安泰打造成一所世界級的中國商學院。」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如是指出。此外,各項國際權威排名也全面驗證了交大安泰的國際影響力,QS世界大學2018學科排名中經管相關的學科共4個,安泰全部4個學科繼續持續前百,其中3個學科躋身全球前50,工商與管理學科連續三年穩居全球前50強。除國際排名外,該學院在國內也收穫諸多榮譽與權威認可。
  • 交大安泰攜手全球195所商學院發布《上海聯合宣言》推動國際交流
    10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八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家頂尖商學院的院長們籤署並聯手發布《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海聯合宣言》,以推動商學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 海納百川|交大安泰EMBA「知行天下」海口站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作為上海交大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一線深耕於企業家隊伍的商學院,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全球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工商業人才的搖籃,綜合排名連年佔據亞洲商學院榜首。而交大安泰EMBA項目在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成為中國首批獲準開辦的EMBA教育項目。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新舊動能的轉換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1月12日),在「興商學 新境界」2019上海交大EMBA新年論壇上,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談到新經濟、新動能、新趨勢時表示,新舊動能的轉換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MBA教育網訊】2020年8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年工商管理碩士(MBA)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黨委書記楊頡,副院長劉少軒、田新民、吳文鋒、尹海濤,副書記張東紅,MBA項目主任榮鷹,安泰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杰,校友代表上海報業集團副總經理、上海東方報業(澎湃新聞網)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峰,安泰部分導師代表
  • 洞見未來 追求卓越丨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卓越領袖後E課程》首期正式開啟
    典禮伊始,陳方若院長代表安泰經管學院向新學員的入學表示熱烈歡迎,因為疫情,開學典禮不能在校園內舉行,但疫情下的持續學習仍屬不易,期待大家心懷感恩,放眼天下,世界整體疫情仍不容樂觀,中國雖然在抗疫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諸多挑戰,各位學員都要重新思考,解放思想。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畢業典禮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黨委書記楊頡,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杰,上海報業集團副總經理程峰,安泰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部分導師代表,以及730名2020
  • 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EMBA百強榜發布 上海交大安泰EMBA位居全球...
    2020年10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2020年EMBA百強榜發布,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EMBA項目回歸自參排以來的最好成績,位居全球第6名。作為全球公認的商學院教育權威排名,FT自2001年起每年一次推出全球EMBA百強榜。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項目2019年大事記
    安泰沙八「叮咚買菜戰隊」全力拼搏,取得佳績,收穫了團隊季軍, 團隊最高榮譽「沙鷗獎」5月 上海交通大學任命田新民、井潤田、吳文鋒、尹海濤、劉少軒擔任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職務。校黨委副書記顧鋒代表學校對安泰經管學院提出殷切期望。劉少軒副院長分管MBA、EMBA、高管教育等辦學項目。
  • 交大安泰攜手聯合利華、阿里巴巴,發布《塑料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2020年11月,聯合利華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和阿里巴巴在聯合利華總部舉行了最新可持續項目-「清塑行動」的發布會。同時,在進博會的聯合利華的展臺,可持續發展溝通會也在一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