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新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每天最令人欣慰的還是看到師大人抗擊新型肺炎的努力點滴:校黨委書記趙國祥和校長常俊標身處一線,靠前指揮,統籌協調;輔導員、導師每天溫馨囑咐,貼心叮嚀。隔離病毒,但隔離不了師大對學子們的關心與愛護,從每天的身體狀況匯報到心理健康問題輔導;從「學在師大•心繫國家」系列徵文到每天閱讀打卡;從學校成立河南師範大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到《河南師範大學疫情防控十三號通知》,雖然我們不在母校,但母校時刻牽掛著師大人的安危。師大總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予你最無私的幫助,師大是故鄉,是柔軟的牽掛;師大是心靈的港灣,是我心中的家園。
2012年,青澀的我扛著行李,從河南之南來到衛水之濱,走出火車站,河南師範大學醒目的迎新標語很快就映入了眼帘,師大人的熱情,深深浸染著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年。八年後的今天,當思緒再次泛濫,憶往昔崢嶸歲月,師大從未走遠,師大又一次浮現在眼前。
步入師大校門,敬愛的毛主席大手一揮,向您展示著師大一比四的男女比例和「四年五萬」的幽默打趣!左手邊醒目的 「跨入師大校門,學高身正為本」的幾個大字,一直警醒著師大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奮發圖強,修身立德。端莊的勤政樓、仿蘇式平原樓、承載著無數學子拼搏記憶的新五五四樓;幽靜的「天使路」、巍峨的圖書館、美麗壯觀的音樂噴泉,這一切都仿佛展現著母校--一個慈祥「母親」的音容笑貌。「尚誠樸、勤學問、重團結、養正氣」是她的學風,圖書館前、中心花園、田家炳樓,讀書聲,聲聲悅耳。自習室裡座無虛席,地下車庫,教室走廊,讀書的人「人滿為患」。師大人不事張揚,不屑塵囂,潛心求知,安心鑽研。清晨裡微弱燈光的勤政樓、午夜裡燈火通明的平原樓、儀器聲轟鳴的物理樓,師大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厚重的奮鬥史,是一代代師大人厚德博學,止於至善的自強史!師大之所以能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蓬勃向上,依靠的也許就是師大人這種優秀的品質與堅毅的基因。
本科四年,轉瞬即逝,一次次與師大暫別,一次次又美麗邂逅。回憶是對往昔美好的珍藏,打開塵封的記憶,穿越時光隧道,一切又仿佛都發生在昨天。何以為家,家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空間,家是心靈的棲息地,而師大有太多關於家的溫暖與記憶。在師大的第一年是匆匆忙碌的,和藹可親的教官和嚴肅刻苦的訓練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團結活潑的趣味運動會,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我慢慢學會了打開心扉與別人交流,學會了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擁抱師大的大舞臺。在師大的第一年,我和室友一共六人,一起去西區「趕課」,一起去萬人吃飯,這一吃就是四年,四年間我們是全班最團結的標兵宿舍,沒有爭吵,沒有小團體,一起進步,一起成長,一起分享在師大的酸甜苦辣。
第二年是豐富溫馨的,2013年的9月23日,我們迎來了師大九十周年校慶,九十載櫛風沐雨,九十年桃李滿園。師大用靚麗的文化衫和美味的生日大餐,感恩來自四面八方的師大學子,喜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師大校友。能趕上母校九十年校慶,和母校同呼吸,共進步,華章可載,華樂可奏。而上課的日子總是充實而平靜的,平靜的像衛河水一樣平波無瀾,但平靜中充滿了收穫,平淡中無聲向前。
第三年是充實多彩的,參加雙歌比賽,主持大學生創新項目,豐富的社團活動,濃重的學習氛圍,在師大的大舞臺,你可以盡情地鍛鍊自己,展示自己。學習之餘,徜徉在東區操場,獨坐在東湖靠椅,師大總能在喧囂中給你一片清淨的「世外桃源」。
第四年是灰色暗淡的,從「你好」到「再見」,時光荏苒,曾經是畢業季的看客,今天轉換成了親歷者,突然對學校的一切都變得敏感起來,中心花園的月季、操場的丁香、籃球場旁的海棠、圍牆上的薔薇,一切都很美,美到醉離人!再一次來到東湖,那一灣湖水,芳草萋萋,綠柳成蔭,卻止不住告別家園的離殤。
離開師大,踏入紛繁複雜的社會,師大的一舉一動都能觸動離別後遊子的思念。師大是母校、是故鄉、更是家園。懷念家園,是因為家園裡有你敬愛的人。這裡有可愛可親,把英語課講的歡樂多彩的薛沛文老師;有長發飄逸,把每節課講成詩的劉安娜老師;有和藹可親,把每個學生看成自己兄妹的劉霞老師;有時尚陽光,把禮儀帶進課堂的劉影老師;有平易近人、雷厲風行的趙璇老師;也有把線性代數課講的通俗易懂的左飛老師。懷念家園,是因為家園有你太多的回憶與牽念,師大綜合樓終於投入使用,師大「女生節」福利又上新聞了,師大入選國家「111計劃」了,每一個關於師大的新聞總能觸發我無限的好奇和關注,師大的每一點成績與喜悅,都能讓我停下匆匆的腳步,因為在乎,所以就格外關注。
工作以後,偶爾約上幾個同學再回師大,對師大校園的一切變化都津津樂道。破街的紅豆餅還在,東區情人湖裡的睡蓮還在,新鄉的風還是一樣的「摧枯拉朽」,一切既熟悉又陌生,陌生的是東區的高樓拔地而起,熟悉的是師大人勤學自強的氣質還在。吃上一碗萬人的炸醬麵,配上一個布袋饃,這就是家的味道,家園是讓自己舒適生活的地方,家園是你心中最柔軟的牽掛。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溫馨的。再次回到衛河邊走一走,垂柳依依,微風拂面。
家園是一種呼喚,念念不忘的,一定總有迴響。幾年後以研究生的身份再次回到師大,從遊子變成了一份子,師大留下了回憶,留住了鄉愁。學府餐廳成了網紅打卡地,東校區四座嶄新的宿舍樓整齊劃一,衛河邊的涼亭赫然聳立。回到了家,回到了師大,回到了讓我魂牽夢繞的家園,趁著夜色踱步於其中,一種歸屬感撲面而來。清晨,一縷陽光穿過雲層撒進校園,常青的松樹在道路上投下蔭影,微風過後,竹葉捲起瀟瀟清音,駐足於平原樓下,蒼老而平和的聲音依舊靜謐,師大的老師依然春風化雨!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繁花還未開至荼蘼,趁現在還年輕,還可以走很長的路,還能訴說很深很深的思念。
近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該動的迅速,不該動的安靜,全國人民用大愛鑄就鋼鐵長城,師大人用行動詮釋大愛,凝心聚力,共渡難關。師大人自發幫助社區值班,黨支部捐款捐物,師大宿舍阿姨自發照顧宿舍的花花草草,宿舍樓、教學樓定期消毒。師大人是榜樣,有擔當,是家園無限的榮光。師大是我們共同的家,雖然希望「回家」,但此刻「守望」也是一種貢獻,守護家園,遙寄思念!總有一天太陽會升起在某個爛漫的清晨,我們又一次踏上歸途,去看家的春色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