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四章內容。
在上一章中,我們將格律詩、詞、和對聯之間的格律共性進行了匯總講解,點擊查看文章:寫詩乾貨:詩詞與對聯寫作中的格律問題,這樣掌握才簡單
這一章我們來詳細談談格律詩律句與對聯方面的格律禁忌問題,以及相關的重點寫作要領。
「單律句」對聯是格律詩的濃縮,無論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格律,還是以後章節中要講的語言組織、意境塑造等等,都會充分說明這一點。
那麼在格律方面,格律詩與對聯有哪些禁忌呢?該怎麼避開這些誤區,我想通過本節課的講解,大家以後都能夠做到在寫作過程做的很好。
一、失對
我們在前面章節中講過,一副合格的對聯,或一組合格的詩句,它們的上下句必須遵循「平仄相諧」這一原則。而「平仄相諧」中的第一要點就是要求:上下句的平仄要相反(二四六位置為主)。
格式舉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是七言律句的正格之一,
一副對聯都由上下兩個句子構成,而上下句的平仄又是相對的。所以,我們把下句中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和上句不相對的情況稱為失對。
例如——
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來看杜甫《登高》中的一聯: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其中「盡對邊」、「江對落」、「滾對蕭」,都是在偶數位置,且平仄相反。
那我們再來自己隨便寫一副對聯:
上聯:村前十裡皆花柳
下聯:溪上六橋多馬車
大家看看,偶數位置的字都是平仄相反的,否則就是失對。
二、失替
所謂失替就是指一個句子本句內沒有遵循「兩兩相替」的規則,該仄處用了平聲,該平處用了仄聲。
例如:
上聯:村前十裡皆花柳
如果「前」、「裡」、「花」三個字位置,任何一處換其他平仄相反的字都是失替,比如把「花」換成「水」,這時候平仄已變,便踩錯了格律,就是失替了。
強調梳理:
「失替」:是針對本句內的平仄而言;「失對」:是針對上下聯兩個句子而言。我們一般將律句按照「二四六」分明原則來對待,這也是先輩們通過大量的實例考證,從眾多的詩詞對聯格律編輯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結論。
那麼二、四、六分明原則幾乎可以確定,而「一三五不論」則就需要我們留意了:它的「不論」有一定的前提條件,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句子平仄都可以按照這個原則去走。
到底「一三五」有著什麼樣的前提條件,我們又該怎麼去解決這種問題?接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