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上次回老家,聽到表哥說正在上高中的侄子成績大有提升,言語中很是開心。
他說道:之前為著孩子的學習問題,我和孩他媽可沒少擔心,好在終於開竅了,這下輕鬆多了。
其實家有男孩的家長,對這種擔憂都很熟悉。小時候男孩會在各個方面落後於女孩,雖然會存在個別特別特殊現象,但這是比較普遍的情況。
科學研究也發現,男孩和女孩的大腦構造不一樣,左腦比右腦的發育更慢,因此女孩普遍早慧。
也就是說,男孩並非笨,只是開竅晚而已。
人類的左腦負責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數學以及科學能力,而右腦負責想像力、創造力、好奇、直覺、藝術與音樂。
因此,女孩的閱讀、計算與語言表達能力,早期都會明顯優於男孩。但不必擔心,男孩開竅之後就會追上的。
教育男孩的誤區
很多家長雖然知道這個結論,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仍然非常焦慮,此時往往會出現對孩子的一些誤解。比如都是小聰明、不務正業,從而表現更多的是嚴肅和批評的模樣。
但這其實是特別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對女孩來說,男孩成長的早期更需要被父母關心。
千萬不要因此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更不要把「你把這些小聰明用在正道上多好」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因為時間一長,孩子便會對父母和老師的這種評價產生認同感,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逐漸自卑起來,或是直接自暴自棄、放棄學習,我相信這都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培養男孩,父母做好這3件事,就有望彎道超車
1)給予理解和發現的眼光
其實男孩早期不擅長學習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對此,父母一定要從內心接納和理解,並嘗試著從孩子擅長的方面進行培養。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帶孩子玩互動小遊戲,開發左腦。
2)培養自信心
哪怕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也不能質疑或批評,要對孩子有信心。不打擊孩子的失敗,鼓勵他的小進步。
比如兒子數學一開始考50分,下次考了58分,儘管仍然沒有碰到及格線,但這8分的進步就值得褒揚。
但父母的這種態度,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會讓他自發付出,努力向前追趕,厚積薄發。
3)注重溝通與交流
除去個體差異的情況,普遍情況下男孩都要比女孩說話更晚,並且表達也不那麼清晰。
因此,父母也要學著因材施教,不論用遊戲、畫畫還是什麼方式,試著多跟孩子溝通交流。這不僅是親子關係的形成關鍵,也是孩子人格完善所必需的。
總的來說,如今孩子的很多表現可能都不那麼讓你滿意。但他還小,還有很多的發育空間,這是大腦決定的。
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包容、理解和鼓勵他,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早開竅。否則,即使等到孩子開竅的那一天,由於自信心早已消耗殆盡,他也會選擇自暴自棄,這豈不是浪費嗎?
因材施教這句話不光是對老師說的,也是對家長說的。
培養男孩和女孩本質上就存在不同,父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做孩子成長的推動力,而不是絆腳石,唯有如此,才能等到孩子彎道超車,成長為最好的自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