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能自愈嗎

2020-12-18 濟南時報
  

婦科主任醫師 黃亞玲
  哺乳期乳腺炎常發生在第一次分娩後,是在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好發於產後3~4周的哺乳期媽媽,多為產後急性乳腺炎,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經乳頭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哺乳期乳腺炎臨床主要表現為乳房出現紅、腫、熱、痛,並有局部腫塊、膿腫形成,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
  很多媽媽擔心治療乳腺炎時藥物會對嬰兒造成影響,因此希望哺乳期乳腺炎能自愈。
  乳腺炎沒有自愈的可能,一旦確診需要及時採取正確措施應對。乳腺炎主要是由於乳房內有炎症引發,如果不及時給予恰當治療,患者會出現高熱、膿液等症狀。如果是需要餵奶,可以選擇不影響寶寶健康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嚴重化膿需要進行切開引流,則需要停止哺乳;未在哺乳期患者,需要儘快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患者出現持續高熱,需要進行靜脈輸液治療。

相關焦點

  • 哺乳期乳腺炎最新進展
    在人類泌乳科學的最新進展中,針對早期哺乳期乳腺炎這個和感冒機率差不多的常見問題(連病這個字眼兒都不應該使用)最先推薦的方法也是最符合泌乳生理的方法是母嬰不分離頻繁哺乳問題側的乳房,而且讓孩子的下巴朝向有問題的位置吸吮,利用寶寶舌頭波浪式運動使問題乳汁流出乳房,新陳代謝,使乳房逐漸慢慢地恢復正常
  • 非哺乳期乳腺炎,肉芽腫性乳腺炎?漿液性乳腺炎?保守還是手術?
    知識科普非哺乳期乳腺炎:高峰20-40歲。50%為未婚未育。非細菌性、有自愈傾向。非哺乳期乳腺炎,30多歲的居多。定期到乳腺專科體檢,出現腫塊、疼痛等症狀後及時到乳腺專科就診,當臨床考慮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時,爭取在早期(腫塊期)進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臨床確診後進行針對性治療。3.三級預防。在確診非哺乳期乳腺炎後,積極對症治療,避免炎症加重、形成膿腫、瘻道、遷延不愈、影響乳房外觀。
  • 如何打敗哺乳期乳腺炎?
    經常收到媽媽的呼救:「我發燒了,乳房感覺沉沉的,是不是乳腺炎了?」 「我乳房上有個發紅的硬塊,是不是乳腺炎了,該怎麼辦呀?」。「我乳腺炎發燒了,還能餵奶嗎?」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見疾病之一,就像平常人得感冒一樣常見。
  • 非哺乳期乳腺炎—青年女性更易誘發
    近年來,隨著孕期和產褥期衛生知識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率已呈下降趨勢,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則呈上升趨勢。所謂非哺乳期乳腺炎應包括嬰兒期、青春期、絕經期和老年期。各個生理時期均可發生乳腺炎症。嬰兒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系體內激素的失衡。
  • 哺乳期乳腺炎的自救方法
    首次生產的媽媽在產後早期很容易患上哺乳期乳腺炎,這會讓她們苦不堪言,甚至不得不中斷母乳餵養。哺乳期乳腺炎也稱為產後乳腺炎,常發生在第一次分娩後,在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好發於產後4周內的哺乳期媽媽,多為產後急性乳腺炎,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糖球菌,乳汁淤積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哺乳期乳腺炎在臨床上的症狀主要有乳房出現紅、腫、熱、痛,並有局部腫塊、膿腫的形成,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
  • 媽媽得乳腺炎拒絕吃藥不幸身亡!哺乳期生病如何安全用藥?
    和這位不幸的英國媽媽一樣,很多哺乳期媽媽生病了,怕吃藥影響寶寶,都會想方設法硬抗。類似的情況瓜媽也經歷過。懷孕到哺乳期,有顆牙壞了,疼得昏天暗地,但硬是撐著沒去看牙醫,也沒吃一顆止痛藥。一心想為了瓜瓜,不能吃藥,熬到等斷奶後再去看牙醫。近兩年的牙疼折磨後,牙齒已經蛀空了,只能做了假牙套。哺乳期到底能不能吃藥?
  •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狀 這些症狀你知道嗎
    乳腺問題一直都是與日俱增的,通暢一些還在哺乳期的信後媽媽,就會遭遇乳腺問題的襲擊,這會讓很多新手媽媽感覺很痛苦,而且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你知道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狀有哪些嗎,吃什麼對乳腺好呢,預防乳腺炎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
  • 哺乳期堵奶,乳腺炎媽媽怎麼辦
    今天,康復醫學科的主任宋小燕大夫就來跟產後的媽媽們分享,哺乳期乳腺炎的識別和應對方法。哺乳期乳腺炎是乳房的一種局部炎症,可在哺乳期任何時候發生,常見於產後6周內。與其相關的病因有多種,包括:乳頭受損、餵養不頻繁、乳汁清除不充分、母親或嬰兒生病、產奶過度、快速斷奶、乳房受壓(如,胸罩或汽車座椅安全帶過緊)、乳管堵塞、母親緊張或過度疲勞以及母親營養不良等等。
  • 乳腺炎的治療法 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病變,如果因為乳腺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乳腺炎的治療法有很多還有偏方,那麼應該如何治療呢?乳腺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吧!乳腺炎的發生如果是因為乳液沒有排清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乳腺炎的治療法,找到原因積極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乳腺炎。
  • 痛痛痛,3個表現說明得了哺乳期乳腺炎!還能繼續餵奶嗎?
    當媽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是有些媽媽卻在哺乳期得了乳腺炎,疼痛難忍,面對嗷嗷待哺的寶寶不知如何是好。什麼是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是指乳腺的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最常見於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前三個月最為常見。為什麼會得哺乳期乳腺炎?
  • 非哺乳期乳腺炎為何如此「難治」?
    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由於病因明確,治療手段成熟,預後較好。對於非哺乳期的女性來講,乳腺炎卻是一種少見病。然而,乳腺專科門診的患者構成中,我們發現非哺乳期乳腺炎有逐年增多的趨勢。非哺乳期乳腺炎在臨床上最常見兩種類型分別是漿細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腫性乳腺炎。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真的不可以餵奶了嗎?
    我問了醫生,我如果打點滴的話,能給孩子餵奶嗎?而且得了乳腺炎,一般都是因為乳腺堵塞,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奶水不能及時的排空,造成乳腺堵塞造成的,而且得了乳腺炎後,不要停止母乳餵養,要等寶寶吃完奶水後,如果乳房還漲的話,要擠出多餘的奶水。
  • 哺乳期婦女的「煩惱」-急性乳腺炎
    (1)分娩後 3~ 4 周內的母乳餵養不當;(2)因乳頭疼痛或破裂,只使用一側乳房進行母乳餵養,另一側乳房內乳汁無法及時排空;(3)哺乳期穿緊身文胸,使用安全帶或攜帶重包可能會壓迫乳房,限制乳汁流動;(4)過度疲憊或壓力過大;(5)有乳腺炎既往史再次進入哺乳期;(6)哺乳期營養不良。
  • 哺乳期乳腺炎,到底該敷什麼、怎麼敷?
    哺乳期乳腺炎,幾乎每個哺乳媽媽都對它避之唯恐不及,可是乳腺炎確實哺乳期媽媽的高發疾病,據不完全統計,每十個哺乳媽媽,就有7、8個患過不同程度的乳腺炎,可見這種疾病是我們哺乳期的「大敵」。 那麼真的得了哺乳期乳腺炎怎麼辦呢? 是趕緊給寶寶斷奶上抗生素消炎?
  • 哺乳期碰上乳腺腫塊 警惕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不僅給媽媽帶來身體上的疼痛,還影響了哺乳的需求,嚴重者會導致寶寶「斷糧」。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劉女士被告知這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但由於延遲了診治時間,已經發展成為膿腫,必須手術切開排膿。而且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需要暫停母乳餵養。哺乳期乳腺炎影響母嬰健康章樂虹解釋,哺乳期乳腺炎是產褥期的常見病多發病。
  • 治療哺乳期乳腺炎 常見的方法有這三種
    >治療哺乳期乳腺炎 常見的方法有這三種2019-08-15 10:42:12出處:PCbaby作者:劉曉雁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措施有哪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回奶  Q:在網上也看到好多建議媽媽通過回奶來治療乳腺炎,回奶可以起到治療的效果嗎?痊癒後奶水能回來嗎?
  • 哺乳期能吃藥嗎?生病是否可以餵奶?聽聽醫生時怎麼說的吧
    在哺乳期到底能不能吃藥,還是得看具體的情況。如果是感冒一般是能夠自愈的,這個時候不一定用藥,自己過段時間就能夠好轉。如果是確實需要服藥的疾病,就要詢問一下醫生,看有沒有能在哺乳期服用的藥物。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安全用藥的原則,醫生在開藥的時候,也要儘量以安全為前提。在用藥的種類上,要選擇單一組分藥物,不要用複合製劑。在用藥的劑量上要斟酌,不要吃太多,以免進入到女性的乳汁當中。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是什麼原因?還能餵寶寶嗎?該怎麼辦?
    哺乳期乳腺炎是產婦在哺乳期發病率極高的一種令人頭痛的婦科疾病。哺乳期乳腺炎多是由於寶寶喝奶時吸吮乳頭的時候用力過度或是女性乳房的乳汁沒有排空而引起的,這不單單會對產婦媽媽造成傷害,同時對寶寶正常的哺乳也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哺乳期乳腺炎不僅會影響乳汁的數量和質量,而且病菌還很可能感染寶寶的肺部。
  • 哺乳期乳腺炎吃什麼藥效果好?成都乳腺炎去哪家醫院?
    核心提示:哺乳期,80%的媽媽都有過乳腺炎的經歷。雖然乳腺炎不像乳腺癌那麼可怕,但奶漲、奶痛的滋味也讓人難以承受。尤其是初人為母,又沒有過生育經歷的新媽,每每碰到這種現象,都會被嚇得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是好。其實,哺乳期乳腺炎並不可怕,只要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加正確的護理方法,便能很快恢復的。既然是疾病,藥物當然是必不可少。
  • 哺乳期如何正確護理乳房? 哺乳期乳腺炎症狀有哪些?
    母乳餵養的優點眾所周知,但對於母乳餵養,新媽媽們總有這樣那樣的疑問與擔心:乳房會因哺乳而下垂嗎?應該怎樣呵護乳房?其中豆類食品的攝入對乳房的保養大有益處,種子、堅果類食物含豐富蛋白質,如杏仁、核桃、芝麻等,能讓乳房組織更富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