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症。急性喉炎常由感冒引起,發病急,輕者音調降低,聲音粗糙,發音費力;嚴重者可出現失聲,常伴有全身不適症狀。而慢性喉炎多是急性喉炎反覆發作或遷延不食的結果。吸入有害氣體,如工業氣體、吸菸、化學粉塵等也是慢性喉炎的病因。慢性喉炎初起時為間斷性,聲音低沉、粗糙,禁聲後聲音嘶啞減輕,用聲過度後聲嘶加重,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聲嘶。
(2) 用聲過度,發聲不當。比如教師、演員、歌唱家等職業,用聲過度,發聲不當。檢査可發現聲帶慢性充血、肥厚、閉合不全,甚至出現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等。
(3) 鼻炎、鼻竇炎、咽炎和胃食管反流等都是喉部慢性刺激的來源。其症狀多表現為晨起時症狀較重,咳出喉部分泌物而逐漸好轉,次晨又變差。
(4) 喉部外傷、異物以及手術等可以引起喉部損傷或瘢痕形成。
(5) 聲帶麻痺。各種原因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和迷走神經病變都可引起聲音嘶啞。如果檢査發現聲帶麻痺而喉部本身沒有病變的話,需要進一步檢査以排除甲狀腺、肺、縱隔或食管等部位惡性腫瘤可能。
(6) 喉的先天崎形,如喉蹼、聲帶發育不良(聲帶溝)等。
(7) 癔症性聲嘶,患者往往可因為心理或情緒等出現聲嘶,喉部本身正常。
(8) 喉部腫瘤。良性腫瘤包括喉乳頭狀瘤、血管瘤、神經纖維瘤等,以喉乳頭狀瘤最常見。值得警惕的是,聲音嘶啞可能是惡性腫瘤的早期信號,喉癌往往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聲音嘶啞,並伴有喉部不適感,嚴重時出現痰血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可見,引起聲音嘶啞的原因是多樣性的。有些喉部疾病如感冒引起的急性 喉炎,經過休息和對症治療很快會好轉,而有些喉部疾病必須經過針對性治療才會治癒。慢性喉炎多採用發聲休息和藥物治療等方法治療。由鼻炎、鼻竇炎、咽炎和胃食管反流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則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聲帶息肉往往需要手術切除。喉部的惡性腫瘤如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療效比較滿意,不但能根治腫瘤,還能保留喉部的發音功能。想要了解聲音嘶啞的原因,最方便的就是到耳鼻喉科做個喉鏡檢査,可以非常清楚地査出喉部病變。喉部CT或磁共振(MRI)等也能很好顯示腫瘤性病變的部位和範圍。如果發現聲帶麻痺,可做頸部彩超、胸部CT、食管吞鋇拍片以及頭顱CT或磁共振(MRI)等排除腫瘤性疾病。因此,凡是出現聲音嘶啞者,尤其是聲嘶2〜3周且症狀不見好轉者,必須找耳鼻咽喉科醫生做喉部檢查。如有喉部及頸前區出現腫塊,而且生長速度較快,同時伴有胸痛、咳嗽、痰血及有明顯消瘦表現者,更應提防惡性腫瘤,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專家簡介一
周梁,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耳鼻喉科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