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4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意味著金黃的秋日伴著清爽的秋風將一同開幕。
不過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
今年的立秋處於陽曆的8月7日,大家一定不要錯過呦。
而立秋寶寶的名字,想要既特別又好聽,也是有技巧的,一起來看看吧。
1. 藉助季節特徵取名
立秋處於四季的秋,可以取耳熟能詳的秋季詞語來取名,如「葉落知秋」中的「知秋」,給人以書香濃鬱、秋高氣爽之感,是比較適合女寶寶的名字。
也可以將「秋」拆解為「禾」與「火」,組詞為「江禾」、「炎爍」等,有豐收、收穫、成熟的含義,適合男寶寶。
2. 鼠年特徵
今年是庚子年,立秋寶寶也可以選擇在名字中添加年份的特徵,鼠年有鼠運。可以添加老鼠喜愛的「米、谷、口、禾」等詞語,跟秋天豐收意思也相近。
如可以取名為「禾冉」,有不斷向上、堅強獨立之感,適合女寶寶。
也可以選擇「程譽」,有前程似錦、永遠前進的寓意,適合男寶寶。
3. 拆解立秋詩句
從古至今有許多描寫立秋的詩句,將典故、詩詞拆解放進孩子的名字中,不僅朗朗上口、古色古香,也有助於孩子理解傳統詩詞、更好理解詩詞文化。
可以選擇《和王卿立秋即事》中的「換衣防竹暮,沈果訝泉寒」,取「暮寒」,有謙謙君子、潔寧自守之感,適合男寶寶。
還可以選擇《立秋日》中「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取「柳若」,有纖細柔弱、淡然處之的含義,適合女寶寶。
立秋這日也有許多習俗,迎接新寶寶的同時也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出生值日的典故和活動,寓教於樂,更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1. 立秋節啃秋
啃秋首選的食物是西瓜,夏末秋初時吃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免除腹瀉、瘡癤等疾病。立秋吃西瓜,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 用西瓜啃去餘夏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
2. 貼秋膘
這個環節應該是所有「吃貨」們最喜歡也最期待的了, 以前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一旦體重減輕。就被稱作是「苦夏」。減輕的體重通過吃好吃的肉食來彌補,也就是所說的「貼秋膘」。比較常見的菜餚有: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紅燒肉等。
3. 躺秋
有些地方也叫「臥秋」、「睡秋」,因為天氣會慢慢轉涼,暑熱難當無法安眠的日子即將過去,天氣慢慢轉涼,可以好好安睡了。在可以休息的時間要好好安睡,以前這個階段是可以稍微休息的時間,因為繁重的夏日勞作已經過去了。
4.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很多是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如今這種集會也被稱作是「經濟貿易交流大會」。期間也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