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楊茜,1976年11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2009年創辦成都賽肯思創享生活景觀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業前,楊茜在景觀設計、規劃、建築等領域均有從業經驗,為了設計出既節約成本又無需在施工時過度修改的作品,楊茜選擇了創業。8年間,賽肯思的作品遍布全國50餘個城市,2016年11月,賽肯思掛牌新三板。同年,楊茜創辦了成都飛漫天使創造力培育中心,在教育領域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
作為一名景觀設計師,成都賽肯思創享生活景觀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楊茜說她的夢想是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用手中的畫筆勾勒出人們夢想中的家園並讓一切精確呈現,所以她創辦了賽肯思創享生活景觀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8年前,賽肯思從成都起步,項目從地產景觀到市政公園、景區規劃,從特色小鎮再到產業新城,如今,其設計的作品遍布全國50餘個城市,是其實力最好的註解。
然而,一個景觀設計師的夢想真的僅僅只是設計景觀嗎?不惑之年的楊茜開始了「二次創業」——創辦成都飛漫天使創造力培育中心,開始著眼於幫助家長們培養孩子面向未來世界的軟實力。
被稱學霸,只因比別人多付出
楊茜說,一個人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如何選擇。
讀高中時,愛好畫畫、音樂和寫作的楊茜憑藉自己的作品拿了不少獎,在學校已是小有名氣。「在機緣巧合下,我看到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招生簡章,感覺這真是太適合我了。」1996年,北京林業大學在遼寧全省招收2名學生,楊茜是其中之一。
「這個專業既要求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又要求有獨到的創造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獨立自主的選擇令進入北林的楊茜如魚得水,「不盲從更不能想當然,我記得當時本科班裡有位同學,考試成績全班第一,後來因為不喜歡本專業而離校出走,我們班還有3位同學選擇了退學。」
大學本科畢業時,楊茜選擇考取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北林1952年建校至今,想考取同濟這個專業的人不少,但沒有一個成功的,不如就留在北林讀研吧。」老師的話反而激發了楊茜的鬥志。
在確立考研目標的那個暑假,楊茜來到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的教學大樓前、學生宿舍裡,向每一個同學請教考研的知識點。「從早上6點開始,一天時間,具體問了多少人已經不記得了,但是我在教學樓下站了大約12個小時以後,終於遇到一位快要從這個專業畢業的研究生,他借給了我複習資料,告訴我考試要點。」楊茜回憶道,「可能是被我的執著打動了吧」。
經過幾個月緊張的複習和考試,楊茜成為北林歷史上第一個考取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研究生的人。「我成了師弟師妹們眼中的學霸,大伙兒把我傳得像個神話。」楊茜笑著說,「能夠圓求學夢,自己其實不過是比別人多付出了一點而已」。
首次創業,圓夢「第二自然」
「有著堅毅品格的人可能會創業成功,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幸福。但如果不僅有堅毅品格還能以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作為出發點,再長的創業路上都能苦中作樂。」楊茜說。
走上創業路,源於楊茜喜歡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回顧自己求學、求職、創業這一路走來,一如既往。
2003年研究生畢業後,既學過景觀設計又學過城市規劃的楊茜選擇了上海一家甲級建築設計院作為職業起點。在她看來,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景觀設計師就必須要涉足建築行業,在工作中學習。
但讓楊茜感到灰心的是,自己工作後的不少設計作品最終呈現跟設計時出入很大,一些成品讓她感覺甚至還不如自己上學時的作業。「作品在『落地』的過程中,施工方隨意修改,而甲方無所謂,最終效果和我的想法大相逕庭。」楊茜說,「有的小區的住戶入住後,發現園林景觀和效果圖上有明顯差異,對比後住戶的失落感很強」。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找到一家設計公司,在實際施工時不需要過度修改設計,就能做到既節約成本同時又不影響設計效果。」在朋友的鼓勵下,2009年楊茜創辦了賽肯思。
談到為何起這麼個名字,楊茜說是根據英文「second nature」(第二自然)音譯而成。「作為景觀設計公司,我們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設計景觀,創造出藝術化的自然。同時,我的夢想是賽肯思能夠有成功傑出的作品,代表中國走向世界。」楊茜告訴記者。
西安悅椿酒店、長沙馬楚文化園、銀川綠博園……8年過去了,賽肯思的作品憑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並屢獲大獎。
成為「夢想景觀的締造者」,賽肯思用作品讓業界心悅誠服。同時,創意精進、誠信敬業的態度與腳踏實地積累而成的實力而備受關注與認可。
在公司註冊地所在的成都市錦江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2016年11月份,賽肯思成功掛牌新三板。說到政府的支持,楊茜表示自己非常幸運,同時也非常感激,她說:「掛牌之後,有一次錦江區政府邀請我參加『區長咖啡』活動,一位負責人還認真地詢問我賽肯思上市後及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說政府會為企業發展助力。」公司本身擁有不俗的實力,同時也得到各方大力支持,楊茜對賽肯思未來發展信心滿滿,計劃3年後讓賽肯思在創業板上市。
不惑之年,二次創業再起航
對創業,楊茜有自己的看法:「我有一位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創業的朋友,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卻告訴我他並不幸福,當聽到我侃侃而談自己的創業經歷時,他露出了羨慕的表情,因為我總是選擇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如今,楊茜的滿足感不僅僅來自於賽肯思,更來自於2016年年初創立的「成都飛漫天使創造力培育中心」。談起為何40歲時要再次創業,楊茜說:「前些年,由於我忙於事業,疏於對孩子的培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
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楊茜走訪了身邊大量的家長朋友,並與多位兒童教育專家討教兒童成長中的難題。「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越是好的企業越缺乏高度匹配的人才。除了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智,我認為中國更需要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為此,楊茜在多個國家深度調研後,選擇率先在「飛漫天使」引入以色列和丹麥的兒童創造力課程。
「這兩個國家自然資源稟賦並不突出,但都有著很強的創新能力。2016年丹麥人均GDP達到了5萬美元,當地人擁有極高的幸福感。」談起為何挑選這兩個國家的課程,楊茜如是說。
在飛漫天使創造力培育中心,富有創意的課程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沒有標準答案的課堂讓孩子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我認為,人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學習的範疇可以非常廣泛,並不僅僅限於45分鐘的課堂學習,也不僅限於奧數或英語。當你真正知道了世界的豐富多彩以後,你才可以增加自己選擇的機會。」楊茜說。
楊茜坦言,「二次創業」也曾遇到過很多困難。「許多家長都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起跑線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家長的觀念。目前家長的觀念還很難轉變,所以『飛漫天使』可能需要經過一至兩年的孵化期,才能更好地發展。」楊茜說。
十幾年前,剛剛工作的楊茜不曾想像現在的科技會如此發達,世界會如此精彩,就像她在引入「水果發電」「生活在火星」這樣有趣而有前瞻性的課程時也是在用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0年後,我們的孩子將面對什麼樣的世界?這是家長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們的未來,『飛漫天使』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孩子增加未來選擇的機會。」對於新的夢想,楊茜信心滿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暢
(責任編輯: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