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軟科發布「雙一流建設前後高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統計」榜單,整合了2012-2019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新語君了解到,「雙一流」建設以來,暨南大學累計獲批26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所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高居榜首,在全國高校中處第11位。
作為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大學成立至今已逾110年。學校現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更是培養了多名海內外媒體人才,被譽為「華語媒體黃埔軍校」,新聞傳播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學科,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也高居全國第四。這些優異成績,體現出暨南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強勁實力。
榜單截圖(圖片來源:軟科)
據統計,2016-2019年,共有210所內地高校獲得1284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其中的41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獲資助631項,佔比為49%;6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獲資助345項,佔比為27%;104所非雙一流高校獲資助308項,佔比為24%。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類研究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文統稱為社科基金)項目通常被視為人文社科領域影響力最大、權威性最高的科研基金項目。而在社科基金項目的所有類別中,尤其以重大項目資助力度最大、層次最高,競爭也最為激烈。因此,能獲得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通常表明了一個單位或個人在人文社科領域具有相當的實力,而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量也成為評價高校人文社科學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暨南大學簡介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
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
改革開放後,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蒞臨暨南大學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堅持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暨南大學校園掠影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
暨南大學番禺校區
暨南大學廣園東校區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暨南大學深圳校區
本文系獨家原創,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統戰新語(tongzhanxinyu)」,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號:tongzhanxi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