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是中美貿易爭端的根源,其實美國有很多的優質商品中國很希望購買,比如來一艘核動力航母,或者來一個中隊的F22等等,由於對華軍售的限制,很多設備直接或者間接的不能夠出口到中國,即便出口到中國都要經過改裝。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聯也有這樣的待遇,不過蘇聯在這個牆上挖了一個小狗洞,順利的通過了,歷史上這就是知名的東芝事件。
80年代中期,北約突然發現,對蘇聯的潛艇失去了跟蹤能力,蘇聯潛艇的噪音降低很多。對於此事,美國的態度就是:有內鬼!不過卻沒有辦法找到是誰提高了蘇聯的潛艇技術。後來一個日本的企業經理透露給了美國,美國才恍然大悟,日本的東芝集團把一款五軸聯動的工具機賣給了俄羅斯,當時的蘇聯。
事情其實十分簡單,一場酒會當時的日本企業代表和蘇聯的官員聊起最近的貿易有點少,想做點大單。蘇聯的官員試探性的說想買一款五軸聯動的工具機,這款工具機就是之後用於蘇聯潛艇的螺旋槳。沒想到最後東芝公司同意了,當報價給到蘇聯的時候,蘇聯相當爽快的的答應了,只是微微象徵性的還價,這下子,日本企業只能也必須出口工具機給蘇聯。
之後工具機通過挪威來到了蘇聯,日本技師在完成兩臺工具機的安裝和調試的時候,蘇聯的技術人員也在不停的學習相關知識,並且利用克格勃的手段將一名來自於挪威的技術人員給籠絡下來,確保自己在此項目中能夠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最後的結果,日本為此事在50多家報紙向美國懺悔,並且承擔美國為此付出的損失,保證以後此事不能夠在發生。協助日本的挪威公司也受到了相關的處罰。
如今的中國想獲得一些重要技術可能比當時的蘇聯更加的不易,不過,相信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能夠完成摘下這些領域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