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人之間差別的只有5%:孫正義的眼界與格局

2021-01-08 一簔風雨

1981年,亞洲首富孫正義大學畢業後,正式創業。開業伊始,他站在一個裝蘋果的箱子上,對他的兩個員工發表激情演講:「公司營業額5年達到100億日元,10年要達到500億日元。未來總有一天,我們要把公司做到營業額像豆腐一樣一丁一丁的!」(丁即「兆」)。

兩位員工只能默默地聽著,完全目瞪口呆。但是每天都要聽這樣的話,又實在受不了。不久,孫正義的僱員和打工者都選擇離去,因為他們不相信這個狂人會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所以,傑出之士,夢想必大!沒有這個巨大的願景,很難造就軟銀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也不會成就一代傳奇。

除了夢想力,孫正義還有強大的趨勢洞見力。為了選準未來事業方向,他調查了40多種行業,每種行業都積累了近40釐米厚的調研參考資料。最終,他確定網際網路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而這個風口,他判斷的完全正確。

另外,孫正義關鍵時候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具備強大的決斷力。例如,關鍵節點,是選擇事業還是學位?他旗幟鮮明。1980年3月,他的母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周後就要舉行畢業典禮,頒發畢業證書。而孫正義卻覺得等一周太浪費時間了,就心急火燎地飛回日本創業。直到8年後,他才去學校拿回了畢業證書。孫正義的理由是:「我是去念大學,而不是去大學領畢業證」。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是司空見慣的。馬雲在他早起創業的時候,講他夢想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去聽?當時的湖畔18人,又是多少人帶著迷茫的眼神,勉強跟上了馬雲的腳步?

《莊子. 逍遙遊》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北海有魚,名字叫做鯤。後來,鯤變成了一隻大鳥,名字叫做鵬。大鵬背若泰山,飛起時遮天蔽日。大鵬南飛擊水而行,一下就是三千裡;高空振翅,一飛九萬裡。下有小燕雀,看見大鵬鳥飛得如此高遠,很不理解,就說:「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飛過樹梢罷了。大鵬又為什麼要飛向九萬裡以外的遠方呢?」

這個故事是一種感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相信才會看見,而不是看見才去相信。這是成功人士與普通人之間的一個思維分界線。

《天道》裡,大神丁元英曾經說過一句話,很好解釋了各種成功內在的原因:

「百貨公司的香水裡,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同理,人的95%也基本相似,差別就是其中有非常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思維、格局、眼界、見地」。

所以,提升格局與高度,強化思維,擴大眼界,是每個追求成功人士的必修課。

相關焦點

  • 《格局》眼界決定境界 格局決定人生
    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格局也不一樣。 表面看來,「格局」這個詞顯得空靈縹緲,格局到底是什麼,誰也看不見,誰也摸不著。矽谷投資人、前騰訊副總裁吳軍也沒有給「格局」這個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在字裡行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格局的理解,那就是上升到一定層次、一定境界的人生態度,是人的眼界、心胸、氣度的總和。
  • 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一個人的格局大小,決定人生發展走向
    俗話說「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格局大小,能夠決定TA的人生發展走向。格局大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會比較好,比較容易開創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格局小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不會太好,很多時候事業發展頂多算是小打小鬧。
  • 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
    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養育孩子,不是只有「養」還要有「育」。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擁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創造各種可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內心變得強大起來。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視野和態度。
  • 你的眼界,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的格局
    這樣的習慣,讓她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甚至時間久了,她的品味好像也變得很特別了。有時候翻看他的朋友圈,再看看自己的朋友圈,甚至瞬間有些羞愧。總覺得人都是一樣的,但現實卻不是,人與人是不一樣的。你的眼界,你的見識就決定了你將來的格局,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我們以前可能都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看破了紅塵,於是決定剃髮修行。
  •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孩子的前途
    因為女人往往沒有男人格局大,抗挫折能力較差,喜歡感情用事,一味求穩,不敢冒險!這就決定了女人一旦當家,小富即安,事業很難做大做強。這些道理不是朋友這樣一個經常不讀書,不看報,眼界狹窄的女人所能弄懂的!她的認知水平是無法達到這種境界的!所以她有怨言,有牢騷都是正常的,都是能夠理解的!
  • 格局大,眼界寬的人,高瞻遠矚,往往能掌控全局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未來,那些高瞻遠矚的人,總是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給人一種胸懷乾坤的感覺。視野所及,心之所止,一個人只有心寬似海,眼界高遠,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會被過往雲煙遮住眼眸。古人云:「眼界高時無礙物,心源開處有清波」。格局大的人,能夠沉澱浮躁,消除狹隘和狂傲,看到更深遠的東西,從而未雨綢繆,更好的掌握全局。雄鷹騰飛天空,山河一覽無遺,青蛙坐井觀天,只能一葉障目。眼界決定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心胸決定一個人的氣度與人格。
  • 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
    一個人的圈子,決定了一個人的圈子和格局。最近幾年在網際網路上,很多人都靠粉絲變現發家致富。在這個自媒體井噴,社交軟體盛行,知識付費的年代。出現了許許多多、各行各業的企業家boss,以及逆襲的草根創業者。他們從實現財務自由,可能短短用了一兩年的時間。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我身邊認識的幾個朋友。
  • ——眼界和格局!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足以見得馬雲的野心和眼界。《眼界——眼界決定世界,思路決定出路》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若是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曾見過,何談得到?真正有大格局的人,莫不是經過見過,眼界寬廣,莫不是看待事物的見解自成一格,進而看準時機,輕巧奪冠。
  • 「爸媽,給我點零花錢」,你的回答,或決定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通過上述的這個事例,我們也能夠發現格局以及眼界的重要性,而父母的教導是至關重要的,那麼父母如何能夠培養孩子的眼界以及格局呢?在這邊我推薦父母看這兩本書《格局》+《眼界》。《眼界》:有眼界才能夠看清全世界,利用各種機會看得更多更好。
  • 眼界與格局
    人的思維有時候很奇怪,你腦子裡正想著某個人或某件事,突然間就會接收到某人或某事的信息,似乎千裡之外的人或事真能感應到你的所思所想,這就是所謂的「量子糾纏理論」吧?當時的我,靠在飛機眩窗邊感慨:同樣的時空之間,因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景色。其實人生也是這樣。工作中,層級越低,越是容易糾纏細節,爭執不休;層級越高,越容易從大處著手,該堅持就堅持,該妥協就妥協,辦事圓融。
  • 層次和格局決定你的眼界!
    從這句極富哲理的話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格局的重要性,人光有知識還不行。要培養自己的格局和見識,見識廣了,自然也不會糾結於一些無聊的問題。我們平時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麻煩,有些並不一定要放在心上。心的負擔太重,會加重我們身上的壓力。
  • 趙麗穎:人的眼界和格局,比努力重要得多
    她在很小的時候,見識與格局,就超越了她生活的環境。這也就正說明光有努力是不夠的,還得有眼界和格局。早年時期窮過的人大概會明白,貧窮對人最大的傷害,從來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精神上的短視。窮人大多會短視,因為現實擺在那裡,你這個月沒收入,下個月吃飯有成問題,哪有閒情逸志去規劃到更長遠,談夢想談情懷更是奢侈的。
  • 父親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孩子50年的道路
    「反正早晚都要賺錢的,不如趁時機早早賺一把大錢。」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社會上的各種浮躁思想隨風潛入夜地滲入到了孩子的大腦裡。「讀書無用論」在學生中盛行,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讀書,他們瞧不起那些認真讀書的孩子,相反卻認為「能賺大錢就是人生的成功」。不過,初中老師做了十多年了,遇到這樣的父親,倒真是第一次。
  • 人的一生格局很重要,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這時許多人會得出結論——我不善思考!其實,並非思考本身讓我們舉步維艱,而是我們的思考模式不對,這些錯誤的思考模式就是思維謬誤。一: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二: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就是思維格局,三:你有什麼樣的思維格局,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了你的人生是什麼樣。四:跳出原有的思維格局,不斷修煉,就能突破局限。
  • 家教的定位決定孩子的高度,家長的眼界決定孩子的境界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家長的眼界不僅決定著孩子的高度,而且還決定著孩子的智識、邊界、格局、態度乃至孩子的一生。家長的眼界決定著孩子的邊界 人是群居動物。有眼界的家長一定會讓孩子明白,想左右命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的行為。有眼界的家長也會讓孩子明白世界很大,人的格局不僅僅是向內的挖掘,更應該是向外的延伸。有眼界的家長,一定會教育孩子保持平民本色,更具精英氣質。有眼界的家長,不僅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更加注重孩子的世界眼光。常言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培養孩子堅守做人底線,不自私自利,不精緻利己,放大孩子的度量與胸懷,永遠是家庭教育的主題。
  • 富人定律:格局決定未來,這七個維度決定你的格局!(深度好文)
    在當下社會,無論是網際網路上還是現實社會,格局這個詞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格局決定命運,格局決定結局,格局決定財富,格局決定未來,等等,都表明了的格局重要性。在致富上或者上成為有錢人這一點上,格局也十分重要。
  • 孩子回答川普施政表現,孩子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導讀:孩子回答川普施政表現,孩子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父母&孩子|眼界、格局
    今天分享這樣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基本就是孩子以後發展的上限!」這話說的有點絕對,不過也是值得思考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這個老師,他的眼界、格局、思維,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這些影響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直到到成年,有時候甚至可能是一輩子。每個孩子在對這個世界理解稍微欠缺的年紀,是身邊最熟悉的人加以引導。在家是父母,在外是同學朋友,在全面進入這個社會之前,他所有的認知都是周圍的環境給予他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未主動,只是不斷的在接收。
  •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
    你一個書都讀不好的人,頂多讀個中職技校,就出來工作了。你連大學的門都進不了,怎麼去尋找優秀男生?優秀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跟他們是兩個圈子的人,兩個世界的人,如何能接觸到他們呢?難道真的希望像灰姑娘一樣,坐等王子的到來。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是很渺茫。志趣不相投,學識不匹配,眼界不相同。
  •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是否走得更遠
    「想致富先修路」想讓孩子有出息,看父母的眼界,就是所謂的格局。 人很難擺脫突破自己的原聲的家庭,父母的格局限制孩子認知,思維方式,導致無法跨越。 盧梭曾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就已經收到了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的教育中,意義重大」每個父母都特別重視孩紙教育,生怕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自己的認知眼界高度才是孩子的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