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與格局

2020-12-11 向前一步

人的思維有時候很奇怪,你腦子裡正想著某個人或某件事,突然間就會接收到某人或某事的信息,似乎千裡之外的人或事真能感應到你的所思所想,這就是所謂的「量子糾纏理論」吧?

看到微信朋友圈上這張圖的時候,我微微驚了一下。原來今天早上我開車上班,看著低低的雲層、陰陰的天空,匆匆的行人,想起前幾天出差去重慶,在機場同樣是陰雨綿綿、灰濛濛一片。可是當飛機逐漸提升,衝破厚厚雲層的那一刻,呈現在我眼前的卻是一幅壯麗美景:一望無際的碧空藍天,延綿起伏的白色雲海,瞬間覺得,天地間純潔無暇、歲月靜好。當時的我,靠在飛機眩窗邊感慨:同樣的時空之間,因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景色。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工作中,層級越低,越是容易糾纏細節,爭執不休;層級越高,越容易從大處著手,該堅持就堅持,該妥協就妥協,辦事圓融。生活中,眼界越低,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常常怨天憂人;眼界越高,越容易雲淡風輕,前程美好。

「六尺巷」故事,大家應該聽說過,講的是古代有兩個鄰居爭地建房,互不相讓,其中一人寫信給京城做官的兄長,要求出面幹預。但其兄長回信只寫道:「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其弟聽從兄長勸說,退讓三尺建房,結果感動對方,也退讓三尺,兩家從此和睦如初。故事中兄長的大格局高眼界,十分妥善處理了鄰裡糾紛,其寬容禮讓的美德,也是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所以常有人說:「人生的高度,取決你的眼界與格局」。

相關焦點

  • 《格局》眼界決定境界 格局決定人生
    什麼是格局? 摘抄字典中的解釋,「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兩個字合起來叫格局。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格局也不一樣。 表面看來,「格局」這個詞顯得空靈縹緲,格局到底是什麼,誰也看不見,誰也摸不著。矽谷投資人、前騰訊副總裁吳軍也沒有給「格局」這個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在字裡行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格局的理解,那就是上升到一定層次、一定境界的人生態度,是人的眼界、心胸、氣度的總和。
  • 父母&孩子|眼界、格局
    很久不更新,突然發文就是關於思維和格局這個話題。其實這兩個話題很深奧,以我目前的條件,還真是不能班門弄斧,但是還是想分享出來。今天分享這樣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基本就是孩子以後發展的上限!」這話說的有點絕對,不過也是值得思考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 ——眼界和格局!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圖片來自百度什麼是眼界?指目力所及的範圍。引申指見識的廣度。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什麼是格局?足以見得馬雲的野心和眼界。《眼界——眼界決定世界,思路決定出路》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若是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曾見過,何談得到?真正有大格局的人,莫不是經過見過,眼界寬廣,莫不是看待事物的見解自成一格,進而看準時機,輕巧奪冠。
  • 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
    >HELLO MONTESSORI格局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擁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創造各種可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內心變得強大起來。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視野和態度。成為父母並不意味著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會把所有的勁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給孩子獨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間。
  • 做人,格局要大,做事,眼界要寬
    在去往成功的路上,格局一定要大,眼界一定要寬。唯有這樣,才會有比別人更早地到達勝利的終點,更清楚地明白生命的意義。做人,就要學會從大局著手。格局是否大,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它是你一身才華和內涵的體現。格局大,就是要你不局限於蠅頭小利,只顧眼前利益。平庸之人,容易本末倒置,走得並不遠。格局大的人,對於很多問題都要從大局考慮,從整體思量。
  • 父母的這種「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與眼界,莫等長大才後悔
    對於孩子的格局和眼界是否會出現誤差,形成反效果呢?01,影響孩子對於家庭正確的價值觀父母的這些「平窮式教育法」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利。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信以為真了。03,家長正確的做法一直以來,節儉都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美德,適當地節約確實能夠正確地引導孩子,但是不能適得其反,可能會對孩子的眼界以及格局出現誤差。我們沒有必要將家庭條件瞞著孩子,也要教育小孩子從小就要誠信,不能撒謊。
  • 你的眼界,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的格局
    你的眼界,你的見識就決定了你將來的格局,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我們以前可能都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看破了紅塵,於是決定剃髮修行。他的師傅是一個很有修為的老者。這個年輕人覺得跟著自己的師傅,自己的境界一定會提高很多,但奇怪的是,從他開始拜師的第一天開始,他的師傅只是叫他端水,掃地,倒茶。
  • 層次和格局決定你的眼界!
    從這句極富哲理的話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格局的重要性,人光有知識還不行。要培養自己的格局和見識,見識廣了,自然也不會糾結於一些無聊的問題。我們平時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麻煩,有些並不一定要放在心上。心的負擔太重,會加重我們身上的壓力。
  • 格局大,眼界寬的人,高瞻遠矚,往往能掌控全局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未來,那些高瞻遠矚的人,總是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給人一種胸懷乾坤的感覺。視野所及,心之所止,一個人只有心寬似海,眼界高遠,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會被過往雲煙遮住眼眸。古人云:「眼界高時無礙物,心源開處有清波」。格局大的人,能夠沉澱浮躁,消除狹隘和狂傲,看到更深遠的東西,從而未雨綢繆,更好的掌握全局。雄鷹騰飛天空,山河一覽無遺,青蛙坐井觀天,只能一葉障目。眼界決定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心胸決定一個人的氣度與人格。
  •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孩子的前途
    因為女人往往沒有男人格局大,抗挫折能力較差,喜歡感情用事,一味求穩,不敢冒險!這就決定了女人一旦當家,小富即安,事業很難做大做強。這些道理不是朋友這樣一個經常不讀書,不看報,眼界狹窄的女人所能弄懂的!她的認知水平是無法達到這種境界的!所以她有怨言,有牢騷都是正常的,都是能夠理解的!
  • 真正的拼爹拼媽,其實拼的是眼界和格局
    可我就是孤注一擲選擇了國際化大都市,我瞭然孟母的苦心:所謂的拼爹拼媽,拼的不是誰更能為孩子傾其所有,拼的也不是能為孩子一擲千金,拼的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眼界決定一個人能不能看到更好的選擇,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這是我自己成長經歷中的遺憾換來的經驗。01 眼界決定選擇和未來當年高考報志願時,和爸媽填了志願: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我們共同覺得,新聞比較適合文科見長且活蹦亂跳的我。
  • 「爸媽,給我點零花錢」,你的回答,或決定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父母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價值觀,對於孩子未來的格局和眼界也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不同家長遇到小孩子要零花錢的做法。01,富養的公主,長大後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小林是父母老年生產下來的女兒,因為是老來得子的原因,所以懟他非常的得意,可謂是有求必應。
  • 趙麗穎:人的眼界和格局,比努力重要得多
    她在很小的時候,見識與格局,就超越了她生活的環境。這也就正說明光有努力是不夠的,還得有眼界和格局。早年時期窮過的人大概會明白,貧窮對人最大的傷害,從來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精神上的短視。窮人大多會短視,因為現實擺在那裡,你這個月沒收入,下個月吃飯有成問題,哪有閒情逸志去規劃到更長遠,談夢想談情懷更是奢侈的。
  • 《弱點》觀後感:母親的格局和眼界,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一個人母親身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格局和眼界,什麼是格局,那就是一個人有多大的胸懷和眼界,當一個媽媽的格局有多大,那孩子的眼界就會有多大,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02一個母親的格局和眼界對孩子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 專家表示:提高孩子格局和眼界的途徑,就是帶他了解世界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標準也在不斷上漲,以前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和健康,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主張提高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這一點是非常好的,孩子的眼界提高了,見識就廣了,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見過世面的孩子掌握的知識比較多,格局更大,長大之後也更容易成功。
  • 格局是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是對事物的認知範圍
    讓你喘不過氣來的壓力山大,在更高格局的人眼裡,不也是同打蟑螂這件事一樣不值一提嗎?和人過得不一樣,原來是在格局上。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格局是什麼?格局是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是對事物的認知範圍。《莊子·逍遙遊》中,麻雀向大鵬炫耀,它能自由穿梭於大樹枝頭。
  • 父親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孩子50年的道路
    「反正早晚都要賺錢的,不如趁時機早早賺一把大錢。」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社會上的各種浮躁思想隨風潛入夜地滲入到了孩子的大腦裡。「讀書無用論」在學生中盛行,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讀書,他們瞧不起那些認真讀書的孩子,相反卻認為「能賺大錢就是人生的成功」。不過,初中老師做了十多年了,遇到這樣的父親,倒真是第一次。
  • 父母這種「節約」,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但過度節儉有時候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而這一點會隨著時間的遞增慢慢暴露出缺點,直至孩子長大,會更為明顯一點。所以說,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並不是錯誤的,但要適當、恰當,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強制性要求孩子節儉。
  • 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並不是窮養,而是很多父母的「盲目節約」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家長、老人,過去條件不好,節約習慣了,有了孩子之後,依舊秉承著勤儉的旗號,「蹭」別人的便宜,殊不知這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不是窮養而是「盲目節約
  • 家長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因為這種節儉會毀掉孩子的格局、眼界,等長大之後這種差距會更明顯。1、 眼裡只有利益導致眼界和格局狹窄不會去思考自己以後的發展道路,只看重擺在自己眼前的利益,這樣的孩子在他們的思維格局裡就是看不到很明顯的獲利情況就是不好的,但往往他們錯過的就是能讓他們更加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