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大多數窮人孩子都向人們證實了這句話,窮人家的孩子確實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懂事能幹的一面。
究其根本,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孩子的乖巧懂事更多是因為被要求的。
而他們就是由於家裡貧窮,如果不勤儉的話家裡很有可能都無法正常運轉,長此以往窮人家的孩子總是會被要求節約,儘量不亂花錢。
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讓孩子學會節約的習慣,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節儉是好習慣,但有時候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在孩子長大後很明顯。
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窮養可以讓孩子形成節儉的良好美德,而這也是家長們喜歡窮孩子的理由。
但過度節儉有時候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而這一點會隨著時間的遞增慢慢暴露出缺點,直至孩子長大,會更為明顯一點。
所以說,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並不是錯誤的,但要適當、恰當,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強制性要求孩子節儉。
小夢是家裡的獨生子,按道理說父母有好的都是給孩子留著,什麼東西都不會缺。
但是每次老師在幼兒園裡面派發的水果,她總是挑三揀四,總覺得別人的好,甚至會直接跟老師說自己的水果不好,想要換一個更好的。
反觀小夢的媽媽,其實就是一個過度節約,喜歡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的一個人。比如去菜市場買菜會為了便宜幾毛錢,對菜是各種挑毛病。
而小夢跟著媽媽一起買菜,這麼多年了也早已學了好幾分,以至於後來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都會想著怎麼多佔點便宜,覺得不能傻乎乎的吃虧。
小夢媽媽這樣的做法雖說滿足了一時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但從根本上來看,某些「節約」可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要知道,眼界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見識深淺,而一個人的眼界越開闊則說明這個人以後的人生道路會走得越遠,是否可以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格局則表明一個人是否能夠達到更高層次的領域發展,而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的影響很深刻。
哪些「節約」行為會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弄虛作假舉個簡單的例子,父母讓身高130的孩子稍微彎彎膝蓋,就為了買個兒童票省錢,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在孩子的心裡也是會留下痕跡。
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弄虛作假,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也會盯上那些蠅頭小利,無法自拔,找不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貪小便宜吃大虧上述我們所說的小夢媽媽,雖說每次為了幾毛錢的便宜和商販扯來扯去,但最後會發現就算少了一點錢,這菜的質量可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對於孩子而言,雖說有些事情得節儉,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貪便宜」,因為有可能會吃很大的虧,做什麼都挽救不了。
只進不出沒朋友「節儉」是美德,但有時候的貪小便宜行為就會讓朋友感到反感,甚至這樣的人周圍也不會有人和她走得太近,自然就交不到什麼真心的好朋友。
所以說再節儉、節約,好朋友之間還是要有分得清主次,「只出不進」這樣的男人,就不用多在乎了。
以上所說的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印象可不是一星半點,很容易養成孩子易貪小便宜的個性,久而久之周圍也會很少有人願意和孩子做朋友,孩子會越來越孤單。
同時孩子的格局也會變小,眼界也會變得狹窄,這樣的孩子很容易錯過一些「花錢」讓自己變優秀的機會。
所以說,節儉是好事,但是過度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生活也不會幸福。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呢?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培養孩子眼界和格局的方法
在孩子懂事的年紀讓其了解家庭收入開支情況這一點是為了讓孩子理解父母賺錢不容易的事實,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而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收入開支情況,可以明白爸爸媽媽是如何去支配資金的,從而建立起初步的理財觀念,進而慢慢學會合理消費,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適當的、有選擇性的滿足孩子對物質的需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父母的關愛,有時候必要的物質需求,也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幫助。
比如孩子不能總是穿舊衣服,從小到大都沒有收禮物。如果孩子一直都處於「窮養」的狀態,勢必物質需求總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挫敗感,自卑感。
父母可以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消費規則對於孩子而言,每一天都是成長,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之後,這時候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學著計劃支配自己的零花錢,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做家務勞動來獲取一定的報酬。
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在日常勞動中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學會借鑑。
羊駝媽媽結語:
過度的借鑑會讓孩子變得吝嗇、愛貪小便宜,甚至交不到幾個真心的朋友。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節儉是一種美德,但不能過度,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讓他們知道生活不易 花錢適度的道理即可。
千萬不可過度節儉,這樣會導致孩子養成貪圖便宜的壞習慣,如果是真的愛孩子,就別讓過度節約毀了孩子的幸福生活。
今日話題:平時你會注意孩子格局和眼界的培養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