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日本史 | 拉麵:美食裡的文化與修煉

2020-12-17 澎湃新聞

文 | 江隱龍

以日本戰國為時代背景的漫畫《火影忍者》在許多細節的處理上頗為穿越:小到諸如眼鏡、手錶等隨身攜帶的物件,大到實驗室、遠程聯絡中心等科學色彩濃厚的場所。相對「混亂」的科技樹給這個半架空的忍者世界增添了很多有趣的情節,也讓不同時代的日本文化得以突破時間線而「同臺競技」,從而塑造出一種傳統而古典的蒸汽朋克風格。在這些穿越的細節中,有一樣在日本戰國時代並不存在的美食幾乎貫穿了整個故事的劇情,那便是主人公漩渦鳴人的最愛:一樂拉麵。

歷史上的日式拉麵直到20世紀初才由江河日下的清帝國傳入日本,距忍者風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整整三百年,忍者與日式拉麵之間自然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在《火影忍者》中,獨自生活的漩渦鳴人還經常吃使用一次性容器的杯麵——作為方便麵的一種,這種杯麵的歷史更為短暫,直到1971年才由日清食品公司發明出來。雖然方便麵自發明伊始便被許多食客視為「垃圾食品」,但蘊含於其中的文化追求,卻還真與忍者有著種種的不謀而合。

那麼,被漩渦鳴人所鍾愛的日式拉麵與方便麵之間有什麼聯繫,在歷史上又是如何登場的呢?故事的開端,依然在與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國。

一樂拉麵館

日式拉麵裡的中國故事

這時的中國還不能稱為清朝,但也不是明朝——準確的說,中原大地大致以長江為界一南一北並立著兩個敵對的政權,北方是最終一統江山的清朝,南方則是明亡後其皇室建立的幾個小朝廷。從這幾句話中不難嗅到中國當時的戰火氣息,而中國麵條與日本的第一次照面也正孕育在這片兵戈鐵馬中。

清與南明對峙期間,民間的復國運動亦如火如荼。明末與南明二度奉詔特徵未果而被稱為「徵君」的朱之瑜為「反清復明」七次渡海至長崎籌措資金,終因無力回天而在長崎旅居。朱之瑜躋身於「明末清初五大家」,其聲名遠播於東瀛,一入日本便受到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的禮遇而至江戶講學。為表達敬意,德川光圀在朱之瑜抵達江戶後親自下廚為其接風,而朱之瑜也投桃報李做了一碗藕粉扁條面回請,而這碗扁條面,便成了中國「拉麵」與日本人的第一次會面。

日式蕎麥麵

日本傳統的烏龍麵與蕎麥麵均為切面,而朱之瑜所制的扁條面屬於抻面,是貨真價實「拉」出來的拉麵。不過朱之瑜的扁條面在日本驚鴻一瞥之後便再無後續,日式拉麵直到明治時期才重新出現並普及開來——這種普及的源頭依然來自中國,而那時的中國正是朱之瑜千方百計想要滅亡的清帝國。

日式拉麵發源於橫濱南京街。早在日本侵華之前,明治政府曾與清朝籤訂過一份平等的《日清修好條規》,其中規定「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準聽商民來往貿易」。在此基礎上,橫濱劃出一片中華街作為「清人居留地」,因明治時代的日本人習慣稱中國人為「南京人」,故中華街又名「南京町」或「南京街」。中國人在哪,中國麵食便在哪,很快南京街上湧現出了很多小飯館,因為規模小,店中賣得少有大菜,更多的是平民化的麵食,於是與日本傳統切面不同的拉麵漸漸在橫濱流傳來開。日本人自然不太能分得清這種異國風味,初期稱這些麵條為「柳面」、「龍面」或「支那面」,經長時間的磨合一律將南京街中的麵食稱為「拉麵(Ra-Men)」。中國麵食本是鹹味湯麵,後與醬油文化相結合後便成為日式拉麵的雛形,日式拉麵那些中國味十足的別名如「支那蕎麥」、「南京蕎麥」等,也正淵源於南京街裡柴煙晨炊的中國小飯館。

朱之瑜與德川光圀

源於中國各派麵食的日式拉麵並不是「拉」出來的——廚師們將小麥粉等原料倒入制面機壓制,成型之後便成了又細又長的日式拉麵。雖然並沒有「抻拉」的技法更與朱之瑜的軼事無關,但在日本人心中朱之瑜依然是日式拉麵的始祖,而日式拉麵中的「朱舜水明面」據傳也正是德川家族流傳下來的。為什麼不是叫「朱之瑜明面」呢?這源於德川光圀對朱之瑜的尊重:德川光圀以朱之瑜為師不敢直呼其名諱,朱之瑜遂以故鄉「舜水」為號,而「舜水先生」之稱呼,在日本倒遠遠比朱之瑜更為著名了。

《日清修好條規》籤訂於1871年,而日本戰國時代大致結束於豐臣氏滅亡的1615年,活躍於日本戰國的忍者們,自然是無緣品嘗到日式拉麵的美味了。

日式拉麵

方便麵譜寫的新美食篇章

歷史上的日式拉麵與忍者無緣,但拉麵日後的發展卻在無意中與忍者料理的文化精髓相契合,這還要從日式拉麵在日本的流行說起。

雖然日本浸淫中華文化幾千年,但中華料理傳入日本的時間卻晚近得多,尤其受明治時期的西化運動的影響,中華料理在日本的影響甚至無法與西餐相比。1879年,東京開的第一家中華料理餐館永和齋走得還是精英路線,遠非普通庶民所能消費之地。直到1882年由日本人所創的來來軒開業,中華料理才開始走上平民路線。來來軒以大眾為消費對象,食譜多為粵菜中的餛飩、燒賣、包子等點心,而其招牌醬油拉麵以雞骨、豚骨為湯頭,一碗僅賣六文,一時風靡東京——這其中的雞湯拉麵最終在安藤百福手中孕育出了方便麵,這是後話。

日式拉麵的興起正逢日本食肉風潮的開始,原本食肉甚少的日本人在西化的過程中也逐漸接受了肉類,食肉甚至被視為「文明開化」的表現,於是日式拉麵自然而然與營養聯繫起來。豚骨與配菜置入水中慢慢煮,直到黏性十足的膠原蛋白將開水滲透成濃鬱醇厚的湯頭,這種方式煮出來的拉麵,不補才是怪事。味道、營養與潮流三者合一,日式拉麵很快與烏龍麵、蕎麥麵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很快就從中國的舶來品蛻變成日本國民小吃。

日式拉麵館

不過從日式拉麵到方便麵,中間還隔著漫長的歷史——世界上第一包名為「雞湯拉麵」的方便麵誕生於1958年,已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十三年。

持久的侵略戰爭使得日本在戰後陷入了物資緊缺的危機。當時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大量的麵粉援助,麵粉能做成西式麵包,日本政府也因此大力倡導國民以麵包為主食。然而,從東京到北海道依然處處存在著食物匱乏現象,更不用提相較於簡單幹澀的麵包熱氣騰騰的拉麵顯然更有誘惑力——就在此時,厚生省收到了一個公民「獎勵傳統麵食」的請求。厚生省的行政人員對此不置可否,而那位公民並沒有氣餒,轉而獨自開始了方便麵的研製,這位公民便是「方便麵之父」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研製方便麵的想法由來已久。他年輕的時候曾見識過這樣的悽涼場景:一座不知名小城的城郊,一個破舊的拉麵攤映著清冷的天光緩緩升起一團霧氣,瘦弱的老闆將當天第一份拉麵投到了滾燙的鍋裡。攤前早已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飢餓的人群在寒風中眼巴巴地等待著拉麵出鍋……從那時開始,安藤百福便立場發明一種好吃、安全、廉價又能長期保存的食品。在厚生省吃了閉門羹後,安藤百福從妻子炸天麩羅中汲取了靈感,終於發明了開水衝泡即食的方便麵——這一年,東京鐵塔竣工與一萬日圓鈔票的出現似乎更引人注目,沒有人想到,最終改變了世界的卻是這個名為「雞湯拉麵」的快餐食品。

安藤百福稱方便麵為「被飢餓催生的靈感」,然而在1964年的日本便傳開了吃方便麵會中毒的流言,後來經調查發現是食物已經過了保質期——有鑑於此,安藤在每包方便麵上都註明了生產日期,這也是世界上的首次嘗試。不過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最終將方便麵列入「十大垃圾食品」之中,當時安藤百福已年近百歲,聽到這個消息卻不知心裡是何感受。

方便麵博物館

忍者料理裡蘊藏的「食之道」

雖然與忍者的世界毫交集而且還被定性為垃圾食品,但方便麵「好吃、安全、廉價又能長期保存」的追求卻與忍者料理不謀而合。方便麵,顧名思義,其最主要的特點便是方便,無需鍋碗瓢盆,僅一碗開水便能泡出一頓美味的麵條,這是風餐露宿的忍者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與忍者契合度更高的是杯麵:1971年,同樣又是安藤百福的靈光乍現發明了杯麵,第二年日本發生了舉國震驚的「淺間山莊事件」,日本恐怖組織赤軍旅脅持人質長達十天,而與之作戰的機動部隊在事件過程中用以充飢的便是剛剛誕生不久的杯麵。若是忍者時代方便麵便已問世,如此實用的食物想必會很受忍者們的歡迎吧——由此看來,漩渦鳴人對拉麵與方便麵的熱愛,倒也是如此順理成章。

架空歷史的《火影忍者》中出現了各個時代的美食,其中出鏡最多的莫過於拉麵。在TV版第168集「燃燒吧,水桶腰,攪一攪拉長了煮好撈上來」中,「一樂拉麵」店老闆手打的女兒被料理忍者們綁架,言明除非手打能在料理比試中勝過他們才願意釋放人質——在手打遭遇困境時,漩渦鳴人和兩個忍者朋友挺身而出,用忍術螺旋丸、部分倍化術與怪力抻出了極具韌勁的拉麵,最終徵服了料理忍者們的腸胃。

「一樂拉麵」店老闆

食色性也,忍者也是凡人,自然對美味有著自然的追求。然而在歷史上,忍者的夥食卻只能側重於安全、廉價、長期保存,而犧牲對色、香、味的追求了。同時,為了保證能以單手支撐體重,忍者必須將體重控制在六十公斤以下,因此必須非常克制自己的飲食,一個吃貨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忍者的,因為方便麵固然符合忍者的需求,但會不會讓忍者「發福」就是一個問號了。

忍者食要求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質,故其主食主要是糙米、小麥、番薯等粗糧,而其配菜則多為豆腐、味噌以及常見的蔬菜。除此之外,會增強體臭的食物統統被禁食,如韭菜、大蒜、生薑等均不在以忍者食中出現,由此看來如「老壇酸菜」、「咖喱牛肉」等味道的方便麵,還是與忍者無緣了。

「i ta da ki ma s」

在忍者眼中,杯麵可以看做是攜帶食,而且還是「豪華版」的攜帶食。忍者身上常帶有乾燥芋頭與蒸熟的米丸,這二種攜帶食均可用熱水衝泡服用,與後世的方便麵有異曲同工之效。

還有一些食物更富傳奇色彩,比如傳說「吃一粒能扛一天」的兵糧丸。兵糧丸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以藥物、糖類、燒酒、果仁等為原料擠壓搓揉成丸狀,一天服務幾顆便可以提供一天活動必須的卡路裡。還有以多種植物、水果及酒類調製的水渴丸,可以通過促進唾液分泌而緩解乾渴——當然,為《火影忍者》中犬冢牙的忍犬赤丸在食用兵糧丸後可以與犬冢牙發動組合忍術,這便是藝術加工了。

「忍者五道」為「食、香、藥、氣、體」,其中食排第一,忍者食可以說是最能體現實用主義的飲食流派。只可惜,安藤百福晚生了幾百年,不然在戰國時代,他說不定能成為一名偉大的料理忍者呢。

一代人的回憶

結語

拉麵乃至於日後的方便麵與忍者料理在美食的追求上有著如此的契合,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上的緣分。然而,《火影忍者》與拉麵的緣分卻不止於此:正宗的日式拉麵裡往往會有一片白底紅渦卷的薄片,名為「鳴門卷」,又被稱為「鳴門渦卷」,這種「鳴門卷」以魚為原料做成薄片,中間染上粉紅色捲起來,四周以花刀削過,其型令人聯想鳴門漩渦,故得此名。鳴門漩渦是日本奇景,位於日本四國島德島縣鳴門市與淡路島兵庫縣南淡路市之間的鳴門海峽,大潮時,甚至可達時速20公裡,是「世界三大漩渦」之首——而《火影忍者》主人公漩渦鳴人之名以及其漩渦狀的家紋,也正取材於鳴門漩渦。

忍者在歷史中未能邂逅拉麵,這種「關公戰秦瓊」式的會面終於在《火影忍者》中得以實現。而當漩渦鳴人一次次在一樂拉麵館中大快朵頤時,不知身為創作者的岸本齊史又在思考著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盤點動漫裡的美食,除了火影忍者的拉麵,其它的也讓人想吃
    大部分動漫的畫面都非常精美,食物看起來都是香噴噴的,有些美食番對於美食的描述聽著都會讓人吞口水了。然而夏日正是露胳膊露大腿的季節,這些動漫千萬別看,不然跟著劇裡美食走,看一部都能長几斤肉!《火影忍者》《火影忍者》確實是國內人氣最高動漫排名前三了,而鳴人也是大家最愛的角色之一,鳴人最愛的美食就是一樂拉麵。每一次看到鳴人吃拉麵自己也會默默拿出一包泡麵。
  • 火影忍者:以忍者的收入來說,吃一碗一樂拉麵究竟貴不貴呢
    火影忍者:以忍者的收入來說,吃一碗一樂拉麵究竟貴不貴呢說起《火影忍者》中最有名的食物,那當然就是「一樂拉麵」了,我們的主角鳴人就是忠實的拉麵控,當然了,會出現這樣的情節也是因為火影的作者岸本齊史也是一位真正喜愛拉麵的人,他筆下的一樂拉麵大叔,
  • 火影忍者:被網友們戲稱的大筒木一樂,為何說一樂拉麵反映了火影
    火影忍者:被網友們戲稱的大筒木一樂,為何說一樂拉麵反映了火影一樂拉麵,這個重要因素對於《火影忍者》整體來說看似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因為畢竟一樂拉麵的大叔與火影的任何劇情都沒有關係,只不過是一個吃飯的地方而已,我們可以把一樂拉麵隨意更換成任何美食都可以
  • 火影忍者裡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博人的名字來源於寧次?
    火影忍者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哪怕已經完結多年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火影忍者裡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你知道幾個?岸本齊史是一個非常靦腆的人在火影忍者裡有著許多精彩的戰鬥鏡頭,但是對於男女之間的感情生活方面幾乎很少會提及,主要是因為作者岸本齊史本身是一個非常靦腆的人,因此寫這些情節的時候他會覺得很尷尬,所以經常一筆帶過。
  • 火影忍者:最受歡迎的美食一樂拉麵,沒有什麼事是拉麵解決不了的
    火影忍者:最受歡迎的美食「一樂拉麵」,沒有什麼事是一碗拉麵解決不了的在《火影忍者》動漫裡,「一樂拉麵」可謂是伴隨著鳴人從童年到成年的,而在鳴人小時候孤苦伶仃,因為出身不幸的遭遇讓他本該和別的孩子一樣擁有父母和正常的生活,但是因為四代火影為了救村子將九尾力量封印在了他體內。
  • 火影忍者:最受歡迎的美食「一樂拉麵」,沒有什麼事是一碗拉麵解決...
    火影忍者:最受歡迎的美食「一樂拉麵」,沒有什麼事是一碗拉麵解決不了的 在《火影忍者》動漫裡,「一樂拉麵」可謂是伴隨著鳴人從童年到成年的,而在鳴人小時候孤苦伶仃,因為出身不幸的遭遇讓他本該和別的孩子一樣擁有父母和正常的生活,但是因為四代火影為了救村子將九尾力量封印在了他體內。
  • 火影忍者死忠粉用1600件樂高積木完美還原一樂拉麵店
    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創作的經典動漫火影忍者連載長達15年之久,改編的動畫片遊戲等也廣受歡迎,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收穫了大量粉絲。作為火影忍者裡的經典場景,一樂拉麵店是主人公漩渦鳴人和眾多木葉小強常去光顧的地方,順帶著也被火影忍者粉絲奉為心中的聖地。以至於日本方面還專門在各地開辦了一樂拉麵的連鎖店,國內第一家就開在上海。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術(上)從忍術到體術
    文 | 江隱龍如果說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小說家締造了中國武林的武功,那岸本齊史等將日本忍者的忍術推向了一個體系內自洽的高度;如果說中國武林的武功之高低要追根溯源到武者的「內力」或「真氣」,那在《火影忍者》中「術」之強弱則立足於「查克拉」這一基本能量。
  • 評論:告別《火影忍者》 日本次文化影響全世界
    (網絡圖,文字來源:百度百科)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消息 臺灣《中國時報》18日刊發署名文章《告別火影忍者》,作者16歲的侄子在電話裡跟他說道:「那是一部關於友情、愛與信任的故事,忍者之間透過互助解決困難,甚至為了保護村民而不惜犧牲生命。」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術(下)從通靈術到咒術
    文 | 江隱龍通靈術:空間轉換與生死轉化在《火影忍者》中,大部分術都是通過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查克拉量或對查克拉的操縱能力實現的,但有一種術除了自身的修煉外,還需要一份機緣巧合——那便是通靈術。
  • 鮮為人知的火影忍者幕後設定,一樂拉麵居然真的存在
    火影忍者名字的由來和喜歡的食物 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齊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初是想描寫拉麵的故事,但最終拉麵漫畫以失敗告終。
  • 火影:一樂拉麵為何能延續這麼久,不是因為鳴人,與岸本有關
    在《火影忍者》這部漫畫中,「一樂拉麵」這個詞想必大家都熟悉不已,這是我們的主角鳴人的最愛,即使在大蛇丸入侵木葉一直到佩恩的進攻,即使對木葉進行毀滅性打擊也無法摧毀「一樂拉麵」的生存,這是為什麼呢?在日本普通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平時根本沒有時間好好享受去吃一頓「大餐」,而拉麵便是最好的選擇,在日本的拉麵也稱為方便麵,與我們常吃的「方便麵」不同,日本的拉麵是十分豐盛的,對於日本的上班族來說,能在疲憊之餘吃上一碗美味的拉麵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 火影忍者裡的美食精神,是忍者唯一活著的理由啊
    在火影忍者的世界裡面,其實和現實世界一樣,在火影忍者720集的連載過程中,除了忍者精神,團隊友情親情,家族道義,日本的美食精神也貫穿著整部火影忍者,看看哪些忍者喜歡吃什麼樣的美食:在火影忍者中火之國木葉隱村出來的忍者不但實力超群,富有正義感,而且我發現他們都愛吃一種事物,讓小編不得不覺得
  • 真實的日本忍者評價《火影忍者》:火影跑很準確
    這位名叫川上仁一的老人,目前生活在日本的鄉下,他是甲賀流忍術伴家忍之傳第21代掌門人,真正的,也是目前唯一的日本忍術的達人,他6歲起就開始學習忍術,如今卻過著不聞網絡,不接觸社交媒體的「與世隔絕」的生活,常年鍛鍊體能,修煉意志,讓他完全看不出已經70多歲的高齡。
  • 火影忍者:最愛吃拉麵的鳴人,在這四個時刻,他一口都吃不進去
    沒錯,這一部動漫就是鼎鼎大名的火影忍者,火影忍者在2017年的三月份終於完結了。火影忍者已經陪了我們走了19個年頭了,在這19個年頭中,我們長大成人,我們成家立業,我們結婚生子。回想那無數坐等更新的日日夜夜及火影忍者帶給我們的無數次感動。我的心裡就只剩下感激這一種感情,雖然火影忍者已經完結了。
  • 《火影忍者》看了這麼多,你知道原作中的「一樂拉麵」多少錢一碗嗎?
    《火影忍者》動畫於2002年10月3日開始在東京電視臺播放,於2007年2月8日結束,給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動畫中,一碗香濃的拉麵,是忍者們的最愛。而在現實生活中提到日本的美食,有一大部分人也會立刻想到拉麵。那麼,給人印象如此深刻的「一樂拉麵」,到底價值多少呢?下面魚魚漫研室就帶大家一起深入探究「一樂拉麵」的價格秘密。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忍法流派:三忍與現實世界的百家爭鳴
    「後天努力」比不上「生而強大」本就與熱血的主旋律相背離,但岸本齊史卻更進一步把「生而強大」的體系合理化,將以血統為基礎的傳承設定為「血繼限界」,由此血統的藩籬正式成為《火影忍者》等級制度的標尺,而包括漩渦鳴人在內所有忍者的抗爭與奮鬥,都不再擁有改變世界既定規則的可能。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徘句:忍道裡的東瀛詩歌
    松尾芭蕉的父親是伊賀人,伊賀也正是忍者兩大發源地之一;松尾芭蕉十歲開始做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而藤堂家世世代代都是伊賀上忍之一。松尾芭蕉至江戶深川建芭蕉庵時已經年近而立,在藤堂家近二十年歲月裡,他是不是成為了一名忍者,與忍者之間有又什麼聯繫,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 火影忍者:鳴人當上火影之後,提拔木葉丸為上忍,宣傳一樂拉麵!
    日向雛田首先自然是雛田了,鳴人成為七代火影后,雛田就是木葉村的火影夫人,太子妃終於成功晉級!其實,就算雛田沒有嫁給鳴人,她現在的地位同樣也很高。伊魯卡伊魯卡是鳴人在忍者學校期間的班主任,同時也是第一個認可鳴人的,在鳴人的心中,伊魯卡就像他的父親一樣,給予了他無限的信任和支持。鳴人成為火影后,伊魯卡則當上了忍者學校的老師,當初的特別上忍紅豆,如今也是伊魯卡的下屬。
  • 日本留學:為什麼鳴人這麼愛一樂拉麵?日本拉麵文化了解一下!
    說起日本,很多人都會想起拉麵,拉麵可以說是日本的代表性大眾美食。而火影忍者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陪伴我們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個青春歲月~在紐扣醬的心中,火影是最為經典的存在!雖然現在疾風傳已經完結了,但是火影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會完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