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海口海墾花園夜市圓困難群眾就業夢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實習生 陳卓
8月29日19時許,暮色降臨,華燈初上。攤主的吆喝聲和空氣中瀰漫的燒烤香味開啟了海口市龍華區海墾花園夜市的夜生活。
「老李,來3份烤生蠔,再加一紮啤酒。」「好嘞,馬上就來。」燒烤攤主李廣彥熱情地招呼著客人,額頭上冒出了汗珠。
他熟練地將仍帶著海水腥味的生蠔放在燒烤架上,撒上調好的蒜汁,十幾秒鐘後,取出裝盤。只見生蠔放入盤中時,表面的汁水還泛著油花,蒜香味撲鼻而來。
穿梭在人群中間,李廣彥將烤好的生蠔端上桌。「老李,幾天沒吃又想吃你烤的生蠔了,今天特地帶朋友來嘗一下你的手藝。」海口市民謝桐是李廣彥攤位的老顧客。聽見謝桐的話,李廣彥摸了摸頭憨厚地笑了。
雖然被喚作「老李」,但李廣彥今年還不到40歲,經常在油煙中工作讓他看上去比同齡人顯老一些。即便如此,李廣彥仍覺得在夜市做點小生意,生活過得很充實。
在海墾花園夜市經營檔口之前,李廣彥在海口從事過許多工作。早些年,他在路邊擺攤賣燒烤,海口啟動「雙創」後不允許擺攤了,於是李廣彥「失業」了。後來,他在一家餐廳找了份幫廚的工作,幹了3年多,最後還是決定辭職。
2018年上半年,李廣彥聽說海墾花園夜市要開業了,便租下一個攤位,「沒想到一開業就這麼火爆,每天來消費的市民遊客都不少。」
入駐海墾花園夜市以來,李廣彥每天一大早去市場上買最新鮮的生蠔冷藏備用,回家後炒蒜汁,做好準備工作,18時許前來市場開始擺攤,一直忙到深夜。「每天都很忙,睡不了幾個小時,雖然累,但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心裡踏實。」李廣彥說。
在夜市賣烤生蠔,改善了李廣彥家的經濟狀況。「以前在餐廳工作,每個月就3000多塊錢收入,現在基本上每個月都有1萬多塊錢收入,好很多。」
海墾花園夜市共創造了8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30%的崗位用於解決低保戶、下崗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該夜市在為像「老李」這樣的就業創業者帶來一份穩定收入的同時,也讓市民遊客多了一個就餐休閒的好去處。
「以前這裡是汽車修理廠、廢品回收站,一下雨就汙水橫流,環境很糟糕。」謝桐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他家住在海墾花園夜市附近,該夜市建成後,他便成了這裡的常客。「政府把一個又髒又亂的地方改造成充滿煙火味的夜市,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除了附近居民,也有不少外地遊客慕名前來打卡。「在這裡可以品嘗到海南特色美食,感受海口這座城市夜生活的魅力。」來自貴州的遊客陳璐璐一邊品嘗著海南清補涼,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被問今後有什麼打算時,李廣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後就在這裡幹了,想把生蠔烤好,再增加一些燒烤的經營品種,多賺點錢。」話還沒說完,又有顧客來吃烤生蠔,李廣彥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又開始忙起來。
(本報海口8月3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