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是孩子足部成長最明顯的階段。腳丫子厚厚的脂肪逐漸消失,足弓慢慢呈現。此時也是寶寶從爬行到學會獨立走路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應該怎麼給孩子配置合適的兒童鞋呢?復旦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研究所所長陳世益教授就建議,家長選擇的兒童鞋應該具備溫和的足弓承託鞋墊、加硬的後跟杯等能舒緩兒童足部疲勞的設計,舒適的鞋子會讓孩子會更願意參與運動,從而讓很多足部發育性的問題得到緩解。
橫跨兒童鞋與學步鞋,這個階段的孩子足部成長最明顯
如果說1-4歲孩子最大的區別莫過於,是從學步階段開始過渡到可以獨立行走與運動的階段。從1歲左右開始,寶寶開始為學步做準備,通過幾個月來攀爬積累的肌肉力量,此時寶寶可以藉助一些輔助的物品站立起來,並嘗試放開這些輔助物獨立的走幾步。
隨著慢慢的成長,大概1歲半左右,孩子可以獨立走一段時間,而到了2-3歲的時候,寶寶已經可以獨立而且順暢地行走了。
到了4歲,度過了嬰幼兒期,到達兒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全身充滿能量,因此奔跑與運動變成了常態,孩子需要面對的是,腳丫子出汗與過度行走帶來的疲勞,不正確走姿與坐姿為孩子未來足部帶來的風險。
分階段學步鞋與兒童鞋的特徵,這些鞋子要這麼選
上述所說的兒童鞋分別有什麼特徵,應當怎麼選鞋呢?
以「江博士BB學步123」為例,嬰兒步前鞋的鞋底是仿「赤足「製作,超薄的鞋底,能夠讓寶寶的腳丫子充分接觸地面,寶寶感受到不同的地面變化,自然改變不同的姿勢去適應,從而實現少摔倒,這也是適合1歲左右準備走路的孩子。而到了幼兒學步鞋,寶寶開始學步,但雙腳還不會使勁,所以走起路來,像企鵝一樣。這個時間,一雙三分之一曲折處設計的幼兒學步鞋,符合寶寶起步力學原理,更容易幫助寶寶起步。在寶寶可以順利走路的時候,寶寶就可以穿幼兒穩步鞋了,並漸漸從學步鞋過渡到兒童鞋。此時學步鞋就會採用三維立體設計,無論是後跟杯還是足弓承託墊,還是舒適的前圍,都試圖讓寶寶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足部成長環境。
幼兒穩步鞋漸漸開始過渡到兒童鞋了,兒童鞋的原理也正是基於三維原理,但根據寶寶的不同足弓狀態有不同程度的足弓承託。江博士兒童ABC健康鞋,根據孩子不同的足弓高度,設計有ABC三種不同高度的足弓承託墊,並配備有加硬後跟杯,舒適的前圍,孩子穿上後,能夠得到良好的行走和運動體驗,給孩子最好的照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