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相比,寶寶的腳丫粉嫩嫩、胖乎乎,很是可愛,而且也更加柔軟。所以給寶寶選鞋也要更加注意,從寶寶不會走路到會跑會跳,選擇購買的鞋子都不一樣。穿鞋不當不僅會影響孩子腳部的發育,還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給寶寶買鞋要注意什麼?各年齡段孩子適合什麼鞋?光腳好不好?本期專題為您解答。
了解寶寶的腳
1-3歲寶寶腳特點
1~3歲的寶寶,小腳圓圓胖胖,五指飽滿,後跟窄小。這一時期是孩子從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重要時期,寶寶腳發育非常迅速,2歲前腿部的重力線外旋,一般出現所謂的0形腿,3~4歲重力線又開始逐漸外移,會出現生理性的X形腿,家長們也特別要注意稍有不慎寶寶就會形成真正的八字腳或0形腿、X形腿。
1
4-5歲寶寶腳特點
4~5歲腳的脂肪逐漸減少,正在發育的足弓開始顯現出來。腳長已超過了成年的60%,腳後跟部分逐漸增大,後跟開始變圓。這時候孩子腳的力量不夠,邁步時腿部擺動推動力比較小,還不能形成有力而輕鬆的步伐。這個階段是開始形成穩定關節的重要階段,踝關節柔弱不穩定,非常容易造成損傷,而且不易被察覺,需要格外的保護。
2Q&A答疑課堂
兒童鞋分類
運動鞋
休閒鞋
學步鞋
皮鞋
帆布鞋
涼鞋
棉鞋
拖鞋
嬰兒鞋
靴子
雪地靴
舞蹈鞋
傳統布鞋/手工鞋
雨鞋
運動鞋
休閒鞋
學步鞋
皮鞋
帆布鞋
涼鞋
棉鞋
拖鞋
嬰兒鞋
靴子
雪地靴
舞蹈鞋
傳統布鞋/手工鞋
雨鞋
童鞋尺碼對照表
中國鞋號是以mm(毫米)為單位的,量得的腳長就是鞋號。每個號之間的差是10mm,如150號,160號等,半號差是5mm,如160號,165號,170號,175號等。
英碼是以in(英寸)為單位的,每個號之間的差是1/3in,即8.46mm(1in=25.4mm),半號差4.23mm。英碼的最小號是1號,適合100mm左右的腳長穿著。
法碼是以cm(釐米)為單位的,號和號之間的差是2/3cm,即6.67mm。法碼的最小號是16號,也是適合100mm左右腳長的寶寶穿著。
童鞋的尺碼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廠牌標的尺碼也是不一樣的,有隻標內長的,也有標法國碼,還有廠家自己設定的尺碼等等。下面的童鞋碼數對照表僅供參考。【詳細>>】
腳長(mm)中國鞋號英碼法碼132.5-137.5135521137.6-142.5140622或23142.6-147.5145723或24147.4-152.5150724152.6-157.5155825157.6-162.51608或926162.6-167.5165926或27167.6-172.51701027172.5-177.51751028177.6-182.51801129182.6-187.51851129或30187.6-192.51901230192.3-197.519512或1331197.6-202.52001332202.6-207.5205成人132或33如何量腳第一步
將A4紙鋪置於地上,除襪自然站立,一隻腳放在A4紙上,注意後腳跟要牆垂直。
第二步
用尺子畫出腳的最長以及最寬的距離。最大腳趾跟腳後跟突出的垂直的直線跑離為腳長。
第三步
用尺子量好長度,然後參見該款鞋子尺碼錶,找到對應的腳長尺碼。
寶寶穿什麼鞋好健康兒童鞋特徵安全性在鞋的生產中會有一些有害的物質在鞋裡頭,比如說六價鉻、苯,六價鉻會引起對肝腎功能的損害,還可以使眼部出現視網膜出血、視神經萎縮等等。所以給孩子選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環保性能,也就是安全性。最好選購品牌的鞋子更有保障。功能性鞋頭要留出一定的空間,前面一定要加裝硬的包口。鞋的底部要加上鉤心,支撐足弓。兩頭一彎的這種鞋是沒有鉤心的,真正有鉤心的鞋一彎差不多在腳掌,即走路時自然彎曲的部分,因為有一個鉤心,它能託著足弓而不是在足弓處是軟的。第三個,後跟要加裝主跟,即是後跟比較硬的部分,後跟延口最好加一些海棉口。合適性鞋必須是適腳的,就是說要量出孩子的腳長,前頭的空間要合理,而且孩子不能穿太肥的鞋、不能穿太瘦的鞋,一定要鞋很好的包住他的腳,鞋要稍微大一點,10毫米左右為宜。兒童選鞋誤區
不同階段的兒童鞋怎麼選
爬行至學步初期的寶寶
15個月前的寶寶處於爬行期至學步初期階段。在室內可以讓寶寶光腳走路,室外可以穿著鞋底較薄及軟身的學步鞋,保持足底抓地感。在挑選時,切不能選擇鞋底厚且硬的款式,這樣容易引起腳的疲勞,並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
步態未穩的學步期寶寶
此時的寶寶需要更多地保護腳掌、腳踝。此時要選擇前足容易彎折的學步鞋,但鞋底後部要有一定硬度來做承託,即鞋底前1/3易彎曲,後2/3稍硬不易彎折。注意,彎折部位在鞋中部(腳的腰窩處)的鞋易傷害寶寶的足弓。【詳細>>】
可獨立穩步行走的寶寶
寶寶逐漸可以自己穩步行走了,雙足長時間承受體重,此時鞋底太軟的學步鞋並不適合。此時媽媽們購鞋時應挑選更強調包覆性的鞋款,鞋底稍厚些、彈性較好的嵌底式鞋或牛筋底鞋,它能夠吸收地面對跟骨及大腦的震蕩及保持穩定。
怎樣選童鞋
材質
鞋底
鞋跟
系帶
鬆緊
鞋型
材質
腳部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材質柔軟的鞋才不會壓迫局部神經血管,影響腳部發育或造成腳部畸形。所以,軟布面鞋較皮鞋更好,透氣性好,柔軟輕巧、舒適,既方便孩子活動也有利於腳部生長。若選擇皮製鞋,則儘量選擇皮面柔軟、透氣性良好的真皮鞋。
鞋底
最好選擇防滑性能優良,底面較軟的鞋底,同時也應適當考慮鞋底的結實耐磨性。硬塑料、再生膠或皮革質地的硬底鞋對於兒童來說缺乏彈性,尤其是學齡前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在發育,平衡能力差,過重過硬的鞋底導致孩子運動不便,並且容易拉傷孩子的腳踝韌帶。
鞋跟
不少媽媽也許會效仿明星孩子讓孩子穿著稍稍有些鞋跟的鞋子,這其實是很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高跟鞋讓身體重心前移,易產生曲膝、弓腰等體形發育畸形,同時也會導致腳部足弓發育不良,致使腳部肌肉、韌帶勞損。可以為寶寶選擇稍微帶點鞋跟(2cm以下)的鞋。
系帶
一般來說,系帶鞋更適合兒童穿著,因為鞋帶可以適當調節鞋子的寬鬆,也可防止在玩耍奔跑時鞋子脫落。不過,在選擇時也需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不要讓複雜的穿鞋方式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鬆緊
兒童的腳部肌肉和骨頭都很嫩軟,窄小的鞋子會束縛腳部肌肉、韌帶的發育,甚至導致足部畸形,而太寬鬆的鞋子則會影響孩子行走和活動。在選擇上,應以穿上鞋後能插進一指為宜,也不要以鞋子的碼數為標準選擇童鞋,要根據孩子腳的實際尺寸,試穿後購買。
鞋型
鞋子頭有分寬楦、窄楦、圓頭、尖頭等應依每個人的腳板寬窄去選擇,但大致以穿著寬楦為最佳。鞋筒分為高筒與低筒,若以運動為主的鞋儘量選擇高統,因高統穩定性較高,也較能保護足踝部。
童鞋清潔保養
1、平時不穿的時候應該把童鞋放在通風的地方,如果鞋子放置在一樓或者地下室,請儘可能將童鞋墊高,不要讓鞋盒子直接接觸到地面,否則鞋子會發黴。
2、童鞋一旦被泡溼或淋溼了,可用軟布輕輕拭乾,並將鞋面上的汙垢去掉,再用幹報紙做成紙團兒置於鞋中,並儘可能地將鞋置於通風陰涼處,自然風乾。
3、當它還未穿著時,就應開始保養,鞋內塞入鞋撐或報紙以報持鞋型。給鞋面蒙上的一層薄薄的保護膜,以維持其美觀。
4、皮革類童鞋清潔時應避免浸水、暴曬或高溫烘乾,以免引起老化、變形、褪色。布面童膠鞋在用清潔劑清洗時,應使用軟刷輕柔刷洗,以免造成布面材質損壞或圍條開膠。
5、真皮童鞋產品應經常打油以保證皮革的韌性和光亮度,光麵皮革可用皮革保養油,白色革面童鞋產品,可採用皮革保養油或塗上無色的鞋油。
6、童鞋產品應避免與利器接觸,也不能長時間與化學品、油汙水、雨水等接觸。每天輪換穿不同的鞋子可延長童鞋的壽命,所以,鞋子應經常替換穿。
關&注購物商城資源網(微信號:SHOPVX)每天分&享安全,管理,技巧,技術,經驗等有價值的資訊,還有實用的工具 ,有趣的遊戲 等功能。
更多精彩請點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