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標碼太亂 你看懂了嗎?

2020-12-20 央視網

  「我最頭疼帶孩子買鞋了,總是要一雙雙地試。孩子根本不配合,到處亂跑。只好每次買鞋前先在玩具櫃檯挑一樣玩具,他玩著,我再給他挑個遍試個遍。」3歲的嘟嘟媽媽說起「買鞋經」,一臉的無奈。

  寶寶的腳長得快,鞋子淘汰得也快,但給孩子買鞋時,往往同樣的號碼,不同品牌的鞋卻大小不一。「我根本不敢信鞋上標的號碼,都得帶孩子親自試,不然說不定還得折騰回來換。」嘟嘟媽媽說。事實上,不只是嘟嘟媽媽,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買鞋時,也都曾被五花八門的標註尺碼「迷惑」過。璐璐媽媽舉例告訴記者,孩子腳上20號的鞋已經嫌小了,朋友正好給買了雙漂亮的旅遊鞋,孩子穿上正合適,一看鞋底的號碼,卻是19號。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著實讓很多家長犯了難。

  尺碼亂,給孩子買鞋需帶捲尺

  據了解,國家對鞋的尺碼標準中規定,生產商應以毫米為單位標註鞋號,所標註數字代表鞋的大小。如鞋號標註為160,就代表這款鞋的大小為160 毫米。然而記者發現,目前童鞋有四五個碼數標準,大多採用法碼、中國碼,也有美國碼、日本碼等充斥市場。有的在鞋內標註160/22、180/24……有的則標註220、230……即使尺碼標註相同,大小也是不一。一位兒童鞋店的銷售人員甚至直接表示,給孩子買鞋不能看號,得讓孩子穿上試。也有不少店家為此特意準備了皮尺,專門給顧客量鞋的尺寸。採訪中,對兒童鞋碼的標註,不僅大部分消費者表示看不懂,有時連營業員也會將不同標準的尺碼搞混。

  以「130」號(中國碼)的童鞋為例,走訪中,記者隨機挑選了同一鞋號10個品牌的童鞋,經商家們用標尺測量,只有兩個品牌的童鞋大小一樣,相差最大的近一釐米,同樣鞋碼的兒童皮鞋普遍比運動鞋要大。

  「童鞋大小一個廠家一個樣。」一家嬰幼兒用品店負責人表示。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銷售童鞋的店員也因此在銷售中先詢問孩子的年齡,然後根據年齡推薦鞋子的尺碼,一般會建議顧客買大一碼的鞋子。雖然一些商家在店內貼出了尺碼對照表,但複雜的換算過程還是讓選購童鞋的家長們感覺麻煩,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根據小孩的年齡估算鞋子的尺碼是不準確的,因為每個小孩的發育狀況不同。

  記者走訪市場時,隨機採訪了幾位給孩子選購鞋子的家長。多數家長表示,看標碼選鞋不準確,每次都是領著孩子去試穿,非常麻煩。「現在孩子穿140mm的鞋子大小正合適,可是按照這個號去買其他牌子的鞋,尺碼卻不是大就是小。」張女士表示。劉女士說,孩子太小,一進商場就哭鬧,她只能在家量好孩子的腳長,然後帶著捲尺去選鞋。

  嬰童鞋很多是濃縮版的「大人鞋」

  「兒童運動鞋和涼鞋兩大主流鞋迄今沒有國家標準,企業生產只能拿成人鞋標準來參考了!」國內一家童鞋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部負責人蔡先生表示。

  據其透露,在童鞋鞋號技術指標要求上,我國只有一部推薦性鞋號標準可供企業參照,根據此標準應以毫米為單位標註鞋號,如鞋號標註為「160」,表明鞋內部長度160毫米。但目前,兒童鞋的款式與舒適性研發方面,從業人員不多,投入不足,也不夠專業化,很多兒童鞋的鞋模就是簡單縮小成人鞋模而成,產品製作不夠規範,推薦性標準對企業沒有約束力,因而可能出現童鞋號碼相同、大小不一的情況。

  據了解,目前,國內主要有三大童鞋生產基地:泉州、廣州和溫州。據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僅在泉州,大大小小的童鞋生產廠家有1000餘家,由於兒童運動鞋和兒童涼鞋目前暫無國家標準,不少中小企業簡單「複製」成人鞋生產童鞋。

  「這些兒童鞋雖然標註的都是『合格品』,但兒童穿起來並不舒適,只不過小寶寶們無法用語言把真實情況表達出來。」該負責人表示。

  據福建一家童鞋生產企業負責人劉先生介紹,兒童運動鞋和旅遊鞋如果簡單按成人旅遊鞋的標準,生產出來的童鞋質地偏硬,鞋子的減震性、舒適度都會受到影響。「兒童生理及心理特徵和成人有別,出臺兒童皮涼鞋、兒童運動鞋國標確實有必要!」劉先生表示。

  童鞋市場要有統一的尺碼標準

  記者從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國內童鞋生產企業多數規模不大,營業模式是以購買授權品牌批發經營為主,絕大多數國內童鞋產品居於中低檔市場。

  據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市場研究人士分析,童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製鞋行業中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童鞋產品每年有近300億元的市場容量,童鞋將成為下一個成品鞋競爭的引爆點。但是國家標準的缺失卻可能影響童鞋企業的大好「錢程」。

  他表示,即使是按國內推薦性鞋號標準來標註童鞋鞋號,也存在一些缺陷,中國碼的跨度比較大,比如:160碼、170碼和180碼,相鄰號碼之間相差10毫米。

  「孩子穿『160』的擠腳,換個『170』還大,因此鞋號標準應該改進了。」該人士說。

  中華醫學會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接受調查的1000名兒童中超過六成的孩子有足部問題,而其中近七成有扁平足,三成有足外翻,而七成家長對扁平足的認識不足。

  健康專家表示,導致這些孩子足部毛病除了部分遺傳和身體肥胖壓迫足部外,兒童鞋缺乏統一標準,孩子難得買到一雙真正合腳的鞋才是主因。

  一位經營兒童服飾的高先生表示,根據不同的年齡段 ,童鞋分為四個不同的種類,0~1歲為嬰兒鞋,1~3歲為小童鞋,3~5歲為中童鞋,5歲以上為大童鞋,「不同年齡段的鞋號標註也不同。有部分嬰兒鞋和小童鞋尺碼相同且鞋形差別不大,但大小不一樣。」

  「現在很多鞋廠多是以法國和美國鞋模製成,生產出來的型號自然是與該國的鞋號標準相一致,即使是同一型號的鞋也會由於廠家的不同稍有出入。」採訪中,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小廠家為了追逐款式,簡單縮小成人鞋模製成童鞋,出現童鞋號碼相同、大小不一的現象就不足為怪了。」

  「雖然國家對鞋的尺碼有換算標準,但是在童鞋領域裡一直執行不規範。」濟南市質監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童鞋鞋碼標註混亂的現象確實存在,主要是因為目前各廠家童鞋製作都執行各自不同的標準,國家關於童鞋還沒有強制性標準出臺 。

  據了解,目前國內製鞋業在行業標準方面,兒童鞋大致分為皮鞋、涼鞋和運動鞋三類,此前只有兒童皮鞋有國家標準 ,即QB/T2880-2007《兒童皮鞋》,而兒童旅遊鞋一直以來是參照成人旅遊鞋的標準GB/T15107-2005《旅遊鞋》執行,兒童皮涼鞋目前是參照成人《皮涼鞋》QB/T2307-1997標準執行。

  連結

  童鞋選購誤區

  1:童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其實,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還取決於的鞋底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科學的彎折部位應位於腳前掌的蹠趾關節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2:鞋幫、鞋面越軟越好

  由於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處於發育時期,平衡穩定能力不強,鞋後幫如果太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還可能養成不良的走路姿勢。因此,童鞋的後幫應硬挺、包腳,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童鞋的鞋面(尤其是頭部)如果太軟,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衝撞,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又不安全。不過,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以利於腳部的彎折。

  3:有弓形鞋墊的鞋保健舒適

  許多童鞋在鞋墊的腳心部位裝有一塊凸起的軟墊,媽媽們一般認為它能託起足弓,令寶寶感覺舒適,並具有保健作用。其實,這種鞋比較適合成人穿著,對於兒童來說,它卻縮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間,使正處於發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鍛鍊,長此以往可能會令寶寶變成扁平足。

  4:厚底鞋舒適防震

  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尤其對於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並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往往加大後跟的高度,這會令整個腳部前衝,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結構,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將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因此,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應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間。(本報記者 張崢)

相關焦點

  • 童鞋標碼混亂買鞋必須帶「腳」
    本報訊 (符 櫻 陳鐵)同樣是150號的童鞋,長短相差1釐米;有的標歐洲碼,有的標日本碼,讓人眼花繚亂。近日有家長感嘆:童鞋的尺碼有點亂,給孩子買鞋非得帶上「腳」。   在武漢市鍾家村一家童裝童鞋店,兩雙標稱150號的兒童皮鞋,其中一雙比另一雙短了約1釐米。銷售人員解釋稱,後者是外貿鞋,尺碼偏大。
  • 日本碼歐洲碼 童鞋尺碼有點亂 家長挑選犯難
    近日,市民曹女士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210000反映稱,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讓她給孩子買鞋時犯了難。記者走訪城區童鞋市場和專櫃了解到,不少家長在挑選童鞋時,都會為鞋碼而迷茫。  在琵琶山路上的一家商場內,記者隨機挑選了同一鞋號5個品牌的童鞋,發現相對應不同國家的碼數不盡相同,像是美國碼是5碼、英文碼是4.5碼,而歐洲碼則是37碼。經過商家們用標尺測量,只有兩個品牌的童鞋大小一樣,相差最大的近一釐米。此外,同樣鞋碼的兒童皮鞋普遍比運動鞋要大。記者注意到,不少銷售童鞋的店員會先詢問孩子年齡,然後根據年齡推薦鞋子尺碼,一般會建議顧客買大一碼的鞋子。
  • 日本碼歐洲碼 童鞋尺碼有點亂,家長挑選犯難
    東方聖城網訊 (記者 高曉彬)「日本碼、歐洲碼、法國碼……給孩子買鞋時發現同樣標註著23號的鞋,不同品牌的鞋子大小卻不一樣。」近日,市民曹女士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210000反映稱,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讓她給孩子買鞋時犯了難。記者走訪城區童鞋市場和專櫃了解到,不少家長在挑選童鞋時,都會為鞋碼而迷茫。
  • 日本碼歐洲碼童鞋尺碼有點亂 家長挑選犯難
    近日,市民曹女士反映稱,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讓她給孩子買鞋時犯了難。記者走訪城區童鞋市場和專櫃了解到,不少家長在挑選童鞋時,都會為鞋碼而迷茫。   在琵琶山路上的一家商場內,記者隨機挑選了同一鞋號5個品牌的童鞋,發現相對應不同國家的碼數不盡相同,像是美國碼是5碼、英文碼是4.5碼,而歐洲碼則是37碼。經過商家們用標尺測量,只有兩個品牌的童鞋大小一樣,相差最大的近一釐米。此外,同樣鞋碼的兒童皮鞋普遍比運動鞋要大。記者注意到,不少銷售童鞋的店員會先詢問孩子年齡,然後根據年齡推薦鞋子尺碼,一般會建議顧客買大一碼的鞋子。
  • 童鞋碼數相同長短卻不一 尺碼不規範孩子買鞋難
    水母網3月20日訊(YMG記者林媛)  「我在網上給孩子先後買了兩雙鞋,結果買回來一試,同樣是15碼的童鞋,長短卻相差1釐米;一雙標歐洲碼,一雙標日本碼,這童鞋號碼怎麼這麼亂?」今日上午,芝罘區崔女士反映:童鞋的尺碼有點亂,網購回來的鞋多數孩子穿著不合適。
  • 22碼腳穿不進23碼鞋?只因童鞋尺碼沒有統一標準
    金華市民胡女士致電本報記者反映,外甥以前都穿22碼的鞋子,前幾天她特意買了一雙23碼的童鞋,沒想到鞋太小外甥穿不上。「22碼的腳穿不進23碼的鞋?」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多家童鞋店了解情況。原來,與成人鞋大都採用歐碼不同,國內童鞋沒有統一的標準,美國碼、日本碼、法國碼各行其是,讓很多家長雲裡霧裡。
  • 童鞋尺碼亂 家長買鞋難(圖)
    童鞋市場鞋碼標準有點亂  「給孩子買鞋時發現,同樣標註著13號的鞋,不同品牌的鞋子大小卻不一樣。」近日,家住高新區的劉女士向記者反映,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讓她犯了難。記者走訪童鞋市場了解到,不少市民在給孩子挑選童鞋時,都會被那些五花八門的標註尺碼所「迷惑」。
  • 你說釐米 我寫毫米 武漢童鞋市場尺碼有點亂
    你說釐米 我寫毫米 武漢童鞋市場尺碼有點亂 2012年05月22日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山東不少市場童鞋尺碼亂 國標換算標準執行不規範
    童鞋市場鞋碼標準有點亂(資料片)  「給孩子買鞋時發現,同樣標註著13號的鞋,不同品牌的鞋子大小卻不一樣。」近日,家住高新區的劉女士向記者反映,童鞋市場鞋碼標準太亂,讓她犯了難。記者走訪童鞋市場了解到,不少市民在給孩子挑選童鞋時,都會被那些五花八門的標註尺碼所「迷惑」。究其原因,都是兒童鞋尺碼標註沒有統一標準惹的禍。  尺碼太亂  童鞋難以看號選購  「我孩子腳長12釐米,按說買13號的鞋子應該合適,可是卻不敢直接按號買,得讓孩子試穿一下才放心。」
  • 童鞋要買大一碼?進來get這篇童鞋選購指南!
    看完這篇童鞋選購指南你就知道啦!在選鞋之前,小愛要先給各位寶爸寶媽簡單介紹一些足部發育的知識,讓家長們在給小朋友選鞋時心中更加有數。【足的發育】1、 嬰兒的腳:著地動作開始逐漸變為腳跟到腳尖著地,此前的腳尖著地現象已經不太明顯。
  • 一米六小學生穿43碼鞋 人小腳大童鞋"趕不上趟"
    市南區一所小學的韓老師告訴記者,每年暑假回來的升旗儀式上,你就會很明顯感覺到孩子們普遍長高了一截。「去年我們班暑假回來有個活動,統一買鞋,結果有的家長還按照暑假前的鞋碼報號,買回來根本穿不上。」  人小腳大情況很普遍  個頭比大人還差不少,但是鞋碼卻直追大人,甚至有的已經超過大人,像劉女士女兒這種人小腳大的情況,是否普遍呢?
  • 順應"人小腳大"時代 童鞋企業推大碼鞋
    初一男生穿44碼,大過爸爸的腳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買至少比腳的實際尺寸大一碼的新鞋。但一些女生家長會擔心孩子腳長得太大,到了一定的碼數,就不太會放尺寸買鞋。「四年級女兒現在36碼的腳,比我的腳還大。」蔣媽媽表示,孩子腳長得太快,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季只給孩子買一雙合腳運動鞋,天天穿。
  • 七八歲的小女孩為啥要穿37碼的鞋?
    原標題:七八歲的小女孩為啥要穿37碼的鞋? 愛心車友在為留守兒童實現新年願望時,發現區縣童鞋尺碼太混亂不標準  因童鞋尺碼混亂,使愛心人士購買的新鞋比實際鞋碼大了不少。  重慶晨報訊(記者 羅薛梅 實習生 張曼雙)你家七八歲的小女孩,穿多少碼的鞋子?
  • 教你看懂胸圍和衣長數據,網購外套不踩雷,你學會了嗎?
    教你看懂胸圍和衣長數據,網購外套不踩雷,你學會了嗎?教你看懂胸圍和衣長數據,網購外套不踩雷雙十二即將臨近,在這樣大幅度打折,不剁手對不起自己的日子裡,買一件合適的外套,也是對這個季節起碼的尊重,想要外套買的準,胸圍和衣長數據,你得會看。除了常見的S、M 、L碼,你還會看其他的衣服數據嗎?
  • 七八歲小女孩穿37碼的鞋?童鞋尺碼混亂獻愛心遇惑
    因童鞋尺碼混亂,使愛心人士購買的新鞋比實際鞋碼大了不少。  重慶晨報訊(記者 羅薛梅 實習生張曼雙)你家七八歲的小女孩,穿多少碼的鞋子?昨日,團市委、青基會組織愛心車友來到合川區淶灘鎮中心完全小學,給這裡的近百名留守兒童實現他們的新年願望時,發現這些只有七八歲的小女生的願望裡,居然需要的是37碼的新鞋子。
  • 童裝童鞋碼 家長直發暈
    小李告訴記者,在店員幫助下她才知道,那些標籤上的分碼原來標準根本不同,有國標碼,也有出口外貿的號碼;有的號碼代表的是年齡,有的號碼代表的是身高,還有的純粹就是一個代號,你不知道這個「代號」對應的是多大的孩子,你就沒法選擇。「多虧了店員幫忙,我才知道怎麼選。結果還是有一件沒買合適,後來又換了一次。」小李感嘆道。
  • 同是16碼的童鞋,大小能相差1釐米 家長買鞋要麼帶孩子,要麼帶皮尺
    27日上午,燕子山小區的學生家長馬女士向記者反映:現在給孩子買雙鞋可真是不容易,每次必須帶著孩子親自試試,要不然,一雙鞋子上有四五種標碼。記者調查發現,童鞋尺碼標註混亂已成為業內的「通病」,尤其在兒童運動鞋和涼鞋產品中更為普遍。    調查:同一號碼長短能差一釐米    馬女士的孩子今年8歲,在甸柳一小讀書,平時穿27碼的鞋。
  • 童鞋尺碼對照表 童鞋1c、2c、3c和4c是多大碼 多少釐米
    說起球鞋圈的市場,除了我們日常很關注的成人球鞋之外,童鞋這個市場也是近幾年大家很關注的哈,但是童鞋分幾個階段大家清楚麼,還有就是童鞋的尺碼怎麼劃分的,尺碼對照表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的童鞋你真的會選嗎? 你不可不知的童鞋選購寶典
    寶寶的童鞋你真的會選嗎? 你不可不知的童鞋選購寶典時間:2016-04-17 17:5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寶寶的童鞋你真的會選嗎? 你不可不知的童鞋選購寶典 給孩子選購童鞋,父母需要多多關注童鞋的尺寸、材質、透氣程度等。
  • 宜拿得公司「可嘟兒」品牌產品涉嫌童裝纖維含量亂標
    閩南網11月5日訊 近日福建省工商局對福建省流通環節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童鞋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發現宜拿得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可嘟兒」品牌產品,抽檢3個有2個不合格。童裝纖維含量亂標  童裝方面,此次主要抽查了泉州和寧德兩地市15家服裝專賣店及百貨公司銷售的100個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樣品。  報告顯示,此次抽檢發現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情況較為嚴重,100個批次樣品中15個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纖維成分含量標識標註不全或標註不準確將直接誤導消費者,並影響穿著過程中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