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女孩從不上補習班,高三一年用光300根筆芯,她高考考了多少

2020-12-27 彤爸親子育兒堂

歷史學家吳晗曾經這樣說道:「在學習上做到眼勤、手勤、腦勤,就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

的確,想要增長知識、提升學習成績,就應當把吳老的「三勤說」記在心間。

要多用眼閱讀書籍、細心觀察;多用手認真記錄、積極實踐;多用腦深入思考、牢固記憶,才能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存,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有一位高考女學霸正是這樣做的,她是一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讀書、認真學習,時刻做到眼勤、手勤、腦勤,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高考中,從沒上過補習班的她考出了685分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

可當人們看到她平時學習、生活的場景時,卻不免會為她感到心酸,因為她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貧家女孩,在困境中早早成長

這個女孩,名叫王曉,來自山東滕州。

在她上小學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全靠母親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了這個家,將兩個女兒一點點拉扯長大。

生活雖然格外艱苦,但母親從沒有想過讓孩子不讀書,她把孩子託付給奶奶,自己外出打工,就是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讓王曉姐妹接受教育。

王曉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女孩,她看到了媽媽的辛苦和不易,感恩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和付出,為了讓媽媽能夠少操些心,她早早地成長起來

家裡的活,只要她在家的時候,肯定會搶著做,不怕苦、不怕髒、更不怕累。

在學習上,她也展現出了強烈的熱情,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忙忙碌碌地汲取著各種知識

每天她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後,還會主動學習更多。網上有一張她學習時的照片,讓很多網友感觸頗深。

那是在一間簡陋的、沒有什麼家具的房間裡,王曉坐在一張掉了漆的舊木桌前,弓著身子閱讀著書籍。

那張桌子的一條腿甚至都是歪的,可想而知也不會怎麼穩當。

可這些年來,王曉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日復一日堅持學習的。

家裡提供不了專門的書房,更配備不出漂亮的書桌、椅子,她也只能穿著樣式最簡單的舊T恤、牛仔褲、舊涼鞋……

但她從未發出過一句抱怨,更不會與別人攀比什麼,如果真的要比較,也是比較自己有沒有在學習上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沒有取得更多的進步。

我的家庭比別人的家庭差一些,但它不能成為阻礙我前進的理由。」王曉笑著說道。生長於貧窮之中的她,卻自有一種讓人佩服的堅強和志氣。

勤於動筆,一天寫完一根筆芯

王曉沒有條件購買很多學習資料,更不可能去上什麼補習班。但她在班級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還獲得過不少獎狀,記錄了她創造的突出成績。

王曉能夠表現得如此優秀,與她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她特別喜歡動筆記錄,因為有位老師曾經在班上說過,「會記筆記的學生才稱得上是優等生」。

同學們雖然都聽到了,卻沒有當一回事,只有王曉真正把老師的話放在了心裡

在上課時,她會跟隨老師講解的步驟,及時記錄重點、難點;下課後,還會將筆記進行簡單地整理,並會寫上自己的感悟。

在家複習時,她也會隨時動筆:每天要做大量題目,另外在閱讀時看到了好句好段,在做題時想到了新的思路,或是發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錯題,她都會提筆記下。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動手才能記得更準、更牢,做題速度也會更快。

也因為王曉動筆頻率高,每天要寫的字數太多,達到了一天用光一根筆芯的地步

有一陣子,她想親眼見證一下自己的努力程度,便找了個空盒子,把用過的筆芯放在裡面,結果很快就攢滿了一盒。

如果按照一天一根的消耗量計算,高三這一年她竟用光了300多根筆芯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數字,但數字背後王曉付出的心血卻是無法衡量的。

積極思考,不斷完善知識儲備

王曉還有一個好習慣是積極思考,她深知勤奮與思考是學習不可缺少的兩樣法寶,所以她不會死板、機械地背書、刷題,而是邊思考邊學習。

做題的時候她會思考多種解法,出錯的時候她會將錯題分成幾種類型,再制定不同的策略逐一突破。

比如有的題做錯是因為概念掌握不夠清楚,以至於對不同的選項有模稜兩可的感覺,遇到這種錯誤就不能輕忽,一定要重新返回書本,徹底理清知識點

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她還會在腦海中思考這樣的問題:今天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到位?明天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改進……

思考讓她找到了學習的方向,指引她不斷彌補薄弱環節,完善所學,成績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能夠在高考中考出685分的好成績,其中數學考了148分,英語也毫不遜色,考了143分,語文、綜合分別是128分和266分。

她也因此圓了自己的「北大夢」,入讀醫學部的口腔醫學專業。

女兒考入北大,媽媽自然為她驕傲不已。

可想到孩子這些年來的苦與難,媽媽又感到非常內疚。為了生計忙碌,無暇照顧孩子,更不用說照管她的學習了,這讓媽媽覺得「對不住女兒」。

但懂得感恩的王曉卻只想感謝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她決心在大學裡繼續努力拼搏,學好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

等到畢業後,她便可以實踐自己的諾言,用孝心回報母愛,更可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務於他人和社會。

真誠祝願這個爭氣的女孩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讓我們一起祝福她吧。

相關焦點

  •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女生一年300根 網友:和同桌倆人都寫不出300根
    ——亦舒主持人白巖松回憶起自己的高考曾這樣說:「人家全在學習,你怎麼辦?更重要的是,突然意識到,還剩一年了,不能不上大學。如果不上大學,沒有出路。所以開始玩命……生命的直徑變大了,你從來沒有想過,難道不就是因為高考嗎?」而在他的那一年,570萬出身不同,從十多歲到三十多歲的人共同走進考場,參加中斷了10年的高考。
  • 高三生一學期用124根筆芯 稱消耗量"普通"
    高三學生用124根衝高考2月20日,記者被朋友圈裡兩張筆芯的照片震驚了。第一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杭州文暉中學初一英語老師佔衛蘭,都是紅色原子筆筆芯,主要用於批改作業,共25根,用完花了一學期。第二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一名高三學生,共124根,主要用於做習題,用完也花了一學期。據說在高三,這種水平的「筆芯消耗量」是普通水平。一位媽媽說,「看了孩子們用過的筆芯,你會驚訝;看了他們手上的老繭,你會哭。」初一英語老師一學期批改作業寫完25根紅筆芯杭州文暉中學初一英語老師佔衛蘭說,拍照片純屬偶然。
  • 750分中考狀元,從不上補習班,印刷體作文曝光,網友:佩服
    中考和高考對於學生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地區,中考要比高考重要,因為,中考的升學率不到50%,如果中考失敗,又哪來的高考呢?所以考上重點高中要比考大學還要難。在廣州有這麼一個學神,中考成績750分,一舉拿下廣州的中考狀元。
  • 高三學生刷題一學期用百根筆芯 沒有誰隨便成功
    第二張筆芯照片(下圖)的主人,是一名高三學生。一共124根筆芯,主要用於做習題,用完也花了一學期。據說在高三,這種水平的「筆芯消耗量」只是普通水平。一位媽媽點評說,「看了孩子們用過的筆芯,你會驚訝;看了他們手上的老繭,你會哭。」網友點評: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學霸亦如此。批改作業能寫多少字?
  • 重慶726分高考理科狀元,從不上補習班,鋼琴十級
    高考成績出爐後,各地學霸現身了。重慶八中謝欣穎同學,高考以726分榮獲重慶高考理科第一名。她的高考成績各科分別是:語文136分,數學149分,英語148分,理綜293分。總分726分。學霸還是三年前的中考狀元。
  • 寒門女孩用「300根筆芯」換來高考逆襲,成功從來就無捷徑可走
    在高考中,王曉以685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進入北大醫學部。因為被北大錄取,王曉因此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很多人關注的不僅是王曉的分數,更是王曉的家境。王曉的家境並不好,一直以來,她所使用的學習用品都是較為破舊。也因為家境的原因,王曉在高中三年裡,從來都沒用過手機,更沒有穿過漂亮的衣服。
  • 高考726分!重慶高考狀元是她?3年前就是中考狀元!從不上補習班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高考成績出來了,重慶的考生緊張起來了。一個叫謝欣穎的女同學,又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範圍之內。根據查詢到的高考成績,謝欣穎同學2020年高考726分。其中,語文136、數學149、外語148、綜合293,總分726分。高考滿分750分,謝欣穎同學數學只丟了1分,外語只丟了2分,綜合科只丟了7分。
  • 高考狀元孫昊:從不上補習班,拒絕清北通知書,靠的並不是天賦
    高考狀元孫昊:從不上補習班,拒絕清北通知書,靠的不是天賦最近因為高考成績的公布,大家都想到了當年的山東高考狀元。孫昊,他是山東高考理科狀元,高考總分718分。要知道學理科的人能一共扣32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中由於英語和語文的作文通常都會扣一定的分數。所以想要只扣32分就需要理綜和數學幾乎都是滿分,這是很難的。
  • 湖北女孩李卓雅高考617分,卻放棄大學,選擇復讀,最後考了多少
    然而,有一個來自湖北的女孩李卓雅,在2012年高考中,便以61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但是,她的選擇卻與眾不同,她不顧家人反對,放棄了上大學,退而選擇復讀一年,希望在2013年考上清華北大。李卓雅復讀再考,母親很支持,但父親很反對。父親考慮到,617分不算低了,在這樣的分數上再去衝刺更高的分,不太容易,保不準還讓分數往後降了。
  • 高三一年,做好這6點,差生也能考個好學校
    同事張姐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孩子上高三以後,就一直叨嘮:「你大伯的孩子,去年考上了武漢大學,你得爭口氣,最低也得考個武大……。」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還聽,久而久之,孩子就煩了,特別是高考今年疫情,孩子部分時間在家,關心就更多了,不僅叨嘮,還過度的關心:「累不了、想吃什麼,你只要好好複習就好……。」
  • 女孩高考726分,被清華大學錄取,母親深夜打開抽屜,淚流滿面!
    辛苦,是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尤其是高三,每天深夜到12點,天不亮就起床學習,這樣的學習對於高中生是辛苦的。它考驗的不僅是學識,更是人格,是韌性。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每一位考生都非常辛苦,可能有的人每天都是和書本、課外書、試卷、練習冊打交道,厚積薄發就為了在高考的時候一鳴驚人。
  • 一名老師一年用掉筆芯205根! 一張爆紅的筆芯圖背後有故事
    中國寧波網1月8日訊(寧波晚報記者 徐葉)205根用完的紅筆芯,被密密排成了一列。這是我市一名教師昨日曬出的筆芯年消耗量。  打鉤這個動作,日均可能要做三五千次  一年365天,用掉200多根筆芯,還是原子筆的。教師到底是如何使用的?這名教師給記者列了一下消耗的具體內容。
  • 杭州高三學生一學期用124根原子筆芯,消耗量只是「普通」
    2月20日,記者被微信朋友圈裡兩張筆芯的照片震驚了。 第一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杭州文暉中學初一英語老師佔衛蘭,都是紅色原子筆筆芯,主要用於批改作業,共25根,用完花了一學期。 第二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一名高三學生,共124根,主要用於做習題,用完也花了一學期。
  • 高考狀元從不上補習班?一線教師透露:大多數學霸都是補出來的
    每年高考結束,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如「江蘇最慘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北,最終被港大錄取;「山東狀元孟令昊,作為藝術特長生,大提琴十級,曾通過清華的「高水平藝術團」專業評測,高三複習還會抽空練琴。」簡直厲害到極致。
  • 16歲考生「口出狂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她最後考了多少分?
    每年高考都不乏有一些自信滿滿的考生,他們覺得上大學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事情,所以他們高調談論自己的高考,並且對於高考沒有一種崇敬的心理。可是,高考凝聚了考生們十幾年的心血,只有認真對待,才有可能回饋一個好的結果。在今年的高考當中,有一位16歲的女孩口出狂言,讓人們覺得有一些自傲。她說了這樣一句「懶得考清華北大」的話,也讓我們感到詫異。
  • 高三一年80%的家庭都最少花兩萬?你給孩子投入了多少教育經費?
    大家好,歡迎關注百家號原創作者「cola考啦」,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高三一年最少要花兩萬?你給你的孩子投入了多少教育經費?高三一年裡考生們辛苦,家長也要辛苦,考生可能只需要考慮學習,家長還要考慮開銷問題,有人做過調查,一個高三考生的家庭一年平均投入會在20,000左右,那我們就粗略計算看看花銷到底要多少住校很多同學高三都是住校,那麼父母害怕打擾孩子學習就自己去看孩子
  • 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高考學霸們都在拼命向前奔跑
    然而,苦和累並不能成為逃避的藉口,在這個結果導向的高考戰役中,「成績」無疑是重點中的重點。 特別是高三這一年,大多數同學會處於一個平穩中有進步的狀態,但也有部分同學的成績會出現大起大落,成績大起大落的同學們千萬不要灰心。
  • 那個說出「懶得考清華北大」豪言的16歲廣東女孩,最終考了多少
    那麼,這個口出豪言的廣東女孩,高考考了多少分呢?換句話說,這位十六歲的廣東女孩不用繼續經歷高三這個過程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冼奇琪才說出了「懶得考清華北大」的豪言。 在面對鏡頭的時候,冼奇琪表示能夠在高二的時候就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學習,不用去經歷繁瑣的高三,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當然,她還說自己考慮過繼續上高三,然後考清華大學或者而北京大學,但就是比較懶,萬一考砸了,反而不能上了。
  • 「懶得考清華北大」,那個口出狂言的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但是就是這樣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搞笑,也有人不屑於此,比如曾經就有一個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這過去了一段時間後,咱們再回頭看,她高考又考了多少分呢? 就是這樣能讓人改變命運的兩所大學,還是有人不屑一顧,她就是廣東16歲女孩冼奇琪。不久前她在網上發表的「懶得考清華北大」的言論引起來網友的熱議。
  • 廣西女孩林麗淵,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覺,最後考了多少分
    廣西女孩林麗淵也有一個理想,她從初中開始,立志考復旦大學。幾年來,她努力學習,到了高三,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她接連發生意外,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卻睡著了。本來她平時考試成績都很好,可忘了寫名字就相當於沒考了,丟了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