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裝飾語言屬性分析

2020-12-13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要】傳統建築裝飾是一個競大而複雜的體系。依據傳統建築裝飾的形態構成要素和構成方式的不同,將傳統建築裝飾語言分為建築語言和菲建築語言t文章側重對這兩種建築裝飾語言形態的基本匿性進行解析,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概括其基本匿性的外在表徵和內在規律,

  【關鏈詞】傳統建築裝飾建築語吉菲建築語言基本屬拄

  一、兩種建築裝飾語言

  1.建築語言和非建築語言

  本文依據傳統建築裝飾的形態構成要素和構成方式的不同,首次提出傳統建築裝飾語言可分為建築語言和非建築語言的概念。建築語言是指運用建築手法對建築實體元素進行組織安排或對實體元素進行造型而形成建築裝飾的一種表達方式;而非建築語言是指藉助建築手法之外的藝術手法,如繪畫、雕塑等,將裝飾元素與建築實體元素相結合而形成的建築裝飾的一種表達方式。

  2.兩種建築裝飾語言的界定

  建築語言和非建築語言可以通過加以說明:建築裝飾是建築與藝術的結合,因此它同時具有了建築與藝術的特性。建築語言和非建築語言也因建築和藝術不同的隸屬度,而呈現了不同的表現形態和風格,前者重理而後者偏情。

  建築語言表達裝飾多採用抽象幾何的形態,具有顯著的理性的特徵。但建築語言中也存在著浪慢風格的形態,如建築室外地面用卵石編排而成動物形象。這說明建築語言以理性的表達為主,同時也存在著浪漫的表達方式。非建築語言表達裝飾多採用具象的形態,具有顯著的浪漫的特性,但是非建築語言形態中也存在偏重理性的幾何形態。因此,建築和非建築語言在具有各自鮮明特徵的同時存在著交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二者之間存在著模糊區域。

  3.兩種建築裝飾語言的關係

  建築語言裝飾要按照美的規律來表達裝飾,但它與非建築語言裝飾有著不同的原則與手法。建築語言是內部機能理想化、視覺化的表現,是與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結果。建築語言的表達是三維空間的,既要考慮材料、結構、工藝的視覺效果,又要考慮物理力學的牢固度和使用效果,是建築的內在要求。而非建築語言表達裝飾的方式則是在建築實體元素的表面上做人為的加工,是一種在造型的基礎上附加價值行為,其雖然也有材料和工藝問題,但極少涉及物理力學。

  非建築語言幾乎總是自律的。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運用具象或抽象的形態,通過繪畫、雕塑等藝術手法表現一種有節奏有秩序的藝術形象,如果與建築分開來看,也是相當完整的,同樣給人愉悅感;而建築語言則不然,它是與形式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的,很難與建築元素單獨分開,既使分開也不具有獨立的意義。建築語言裝飾更多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而非建築語言更多地表現在表面的刻畫上。

  二、傳統建築裝飾的建築語言屬性

  1.原發性與繼發性建築語言裝飾不同於繪畫、雕塑等非建築語言裝飾,在其中孕含著不可分割的社會功利性和物質技術性。建築語言裝飾形態源於其功利動機,同時還通過建築技術上的實用性加工而表現出來。如直柱子不僅適用於支撐,而且展現了挺拔有力的「線條美」;最初坡屋頂不僅適宜於排除雨雪,而且形成了饒有變化的建築「輪廓線」;透空的槁扇不僅便於紙絹的粘貼裱糊和採光,而且呈現了一種質樸的圖案。人們在用雙手建造房屋的同時也創造了最初的建築語言裝飾。這些既發揮了建築材料的性能特點,滿足了實用功能,而且其形體、色彩、肌理與質感也同時符合審美的要求,這是一種自發的、無意識性的,因此具有「原發性」.各種符合功利和材料結構性能的建築語言裝飾作為一種「信息」儲存在人們的腦際中,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對「美觀」房屋的意象,這必然導致人們對建築語言裝飾由自發走向自覺追求,仍然用建築手法對建築實體元素進行有意識地造型或組織安排,因此它同時又具有「繼發性」.

  我們很難區分原發性與繼發性裝飾,因為從起源來看前者屬於建築語言裝飾的初級層次,後者屬於較高層次。二者總交織在一起沒有清晰的界線,但二者都以建築本體為基石。前者偏重於物質,後者偏重於精神。

  原發性建築語言裝飾關乎著材料結構和構造等物理方面的問題,繼發性建築語言裝飾關乎心理機能和智能創造。對前者的需求是產生建築語言裝飾的實體契機,而對後者的需求是建築語言裝飾產生的真 正動因性,因此建築語言裝飾存在著「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個層次上的需求。

  中國古代木質結構體系建築的優點正在於不但按照科學規律去處理功能、結構與材料,而且能夠按照美的規律,利用材料結構的客觀特性去塑造美的裝飾形態。如屋簷下縱橫交錯的鬥棋,是出自大屋頂挑簷的結構承託,而鬥拱從形狀到組織都經過了藝術處理,便以富有裝飾意味的形象出現在建築上;結構性的木結構的柱子,加工成上下略小的梭柱;承託的橫梁加工成中央向上微起拱,整體富有彈性的月梁;梁上的短柱也做成柱頭收分,下端呈尖瓣形騎在梁上:上下梁訪之間的墊木,做成各式各樣的駝峰;對用於糊紙或安裝鱗片以遮擋風雨和利於採光的密集窗格,加以美化處理就出現了菱花、步步錦、燈籠框等紋樣等(圖2)。這些建築語言裝飾都是「原發性」

  與「繼發性」有機的、完美的結合。

  2.依存性和純粹性建築的美具有「依存性」,而建築語言所表達的裝飾同樣具有「依存性」,它們依賴於物質材料而存在,受工程技術的制約。

  建築語言裝飾的素材是「受機械規律制約的笨重的物質推」,而建築語言裝飾的任務在於對「外在的無機自然」進行加工,使它與心靈結成血肉聯繫,成為符合美的要求的外在形態。即建築語言裝飾既要服從「機械規律」的制約,從而帶有某種依存性,又要按照美的規律去造型,從而帶有某種純粹性。只有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才能反映建築語言裝飾的本質特徵。

  建築語言裝飾一方面是由服從客觀要求的物理結構所構成;另一方面,又具有旨在產生某種主觀性質的感情的美學意義。

  這同樣是從「依存」和「純粹」兩方面揭示了建築語言裝飾的屬性,它正是物質和精神、技術與藝術、材料與造型的統~,這種統一必須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而非是簡單的技術加藝術」.在傳統建築中先輩們充分理解結構邏輯,注意發揮材料的性能,並善於從結構和材料中引出「裝飾性」美感。例如中國傳統木裝飾中的欄杆與窗欞就是利用木材的可構築性,進行組織和編織形成裝飾。李漁曾提出:「窗欞以明透為先,欄杆以玲瓏為主」,裝修設計概括為「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他還分析說「凡事物之理,簡斯可繼,繁則難久。順其性者必堅,戕其體者易壞」.這反映出追求構造的堅實合理與形象的簡雅自然相統一的裝飾意匠。

  建築語言裝飾表達的途徑就是將這些「無生命的物質堆」,通過技術和藝術的巧妙結合進行處理和造型,化為空間的形式和秩序,它們就顯示出旺盛的生機和具大的藝術魅力,同時獲得獨特的「裝飾」意味。

  羅伯特·費舍爾指出:「所有造型藝術在深層本質中都是一種裝飾物」.建築語言裝飾的表達就是運用石頭、木材和磚等各種材料構成抽象的「裝飾物」的過程。

  3.抽象幾何性建築語言表達裝飾的抽象幾何的形式,是建築固有特徵的外在表現,因為建築本身就是一種可見的純形式的體現,建築使用形式之所以「純」,就是因為它的外在形象的抽象幾何性。建築的形式語言是物態化的點、線、面、體,是素質化了的色澤、紋理、光影、質感,而繪畫、雕塑藝術的「抽象性」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藝術家的「藝術意志」所致。建築語言採用抽象的表現手段和形態,用「力」的物態構成建築語言進行造型,可列入「表現的藝術」.

  建築語言裝飾其本質特徵之一在於抽象,這是由建築的物質技術內涵所決定的。

  它的基本依託點在於解決重力與承力之間的矛盾,並通過其梁、柱、屋頂、臺基等各部分的整體組合,又通過其點、線、面、體的形態和空間構成,使建築產生均衡、對稱、比例、韻律、色彩、肌理、質感等構圖效果,給人以裝飾美的享受,進而賦予建築以精神上、藝術上的感染力。它主要採用一些抽象的幾何構圖元素,如「線條和骨架」、「色彩與質地」表達裝飾的抽象美,幾何構圖元素固然具有「單純化」傾向,但幾何元素可以按照無窮的方式擺布,變得豐富而有表情。如「大出挑」、「大起翹」的飛簷,使人聯想到鳥兒的比翼雙飛;波浪形的「雲牆」,得形和得名於天空中的片片浮雲;圓形之門洞,使人聯想到玉兔銀盤,故有「月亮門」之稱。這種建築語言裝飾中,對自然景物的美感聯想並非是摹仿自然,而是通過自然媒體去觸發人們心中的藝術意象。

  它本身保持著抽象幾何性的特徵的同時又具有了「象徵性」特徵。它具有兩大特點:

  首先是它的技術抽象性,即它並不脫離建築美的「內在力量」而存在,相反儘可能取得其內涵和外表的和諧~致,通過技術手段儘可能表達某種意象的形象;其次是其50象徵的含蓄性,這是最顯著的特點。藏而不露、耐人尋味,通過象徵意義的多層次表達,使人產生多重的、多解的不定性聯想,這樣才能激起人們對建築語言裝飾更大的美感享受。

  建築語言裝飾的本質特徵在於抽象,象徵只是從這種抽象中派生出來的一種美感形式。承認建築語言裝飾象徵形象的審美價值,並不意味著改變建築語言裝飾的抽象本質。因為廣義地說,抽象就是象徵。

  三、傳統建築裝飾的非建築語言屬性

  1.中國傳統建築裝飾可謂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它除了運用上面所述的建築語言表達方式之外,還善於將繪畫、雕刻的不同內容和工藝應用到建築裝飾裡,這些即屬於非建築語言的表達方式。由於它的存在,極大地加強了建築裝飾藝術的表現力。它的裝飾語言屬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建築實體元素的承載性和制約性建築實體元素作為裝飾元素的物質載體,為裝飾元素的表現提供場所,如果把建築實體元素比喻成「皮」的話,那麼,裝飾即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可見,建築實體元素是裝飾元素存在的前提。必須清楚:建築實體元素是第一位的,裝飾元素是第二位的,裝飾元素是實體元素以下的二級概念,裝飾元素若不依附於其所裝飾的實體元素,就會變成空想或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意義,這體現著實體元素對裝飾元素的承載性。

  建築實體元素在承載裝飾元素的同時,必然會對裝飾元素產生一定的制約,只有這樣,才能使裝飾元素在建築中既獨立,又與整體達到一定程度的統一。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美的要求:建築既應具有內在的整體的美,又應具有外觀的、局部的美,兩者相互制約、對立統一。其制約性主要體現在:

  (1)形態的制約性:建築實體元素的造型限定著裝飾元素的形態,而裝飾元素也總是「適合」一定的實體元素的形態,沒有「適合」,也就沒有裝飾的成立和完整。例如圓形柱子上的盤龍,方形梁上的雙龍和璽,平棋上的座龍、團龍,簷口椽頭的吞口等等,都是由於實體元素的制約而產生的形態。它們依勢就形、曲直相濟,按照不同的實體元素的要求創造出和諧的效果。而瓦當以圓形為主,瓦當內的紋樣多採用形體 適合紋樣適合於圓形,並且成就於圓形。傳統建築須彌座上的花紋,也是結合了線腳的基本形式施飾,如向上擴大的作仰蓮,向下擴大的作覆蓮,束腰端角用卡子,其它方正的上下枋部分則用二方連續的淺平浮雕的番蓮、藤蔓、卷草之類的花紋,在牆上的什錦門窗的洞口的邊緣常採用邊緣適合紋樣,用以強化洞口的形狀,達到裝飾的目的。總之實體元素在承載裝飾元素的同時,總要制約著它的形態。

  (2)位置的制約性:建築裝飾元素常常根據實體元素在建築中位置的不同,來採用不同的裝飾形態,體現了建築實體元素位置對裝飾元素形態的制約性。屋簷下的彩畫和鬥拱多用大面積的青綠為基調,在陽光的陰影下加深屋簷的深遠感,而裝點以金、紅,使建築彩畫近看既有對比,又不會令人眼花繚亂。「硬山」頂山牆正面的墀頭,總是做成向前傾斜,常常做成精緻的磚雕。建築的槁扇在人的視覺範圍內,因此絛環板、裙板等處的木雕,往往形象人微,加工精細,有時滌環板還作成透雕的形式。雀替作為一個小構件,處於柱枋跨間,是建築立面惹人注目的部位,因此它的裝飾表達也比梁枋構件的頭尾都要華麗。

  (3)結構功能的制約性:建築實體元素總要帶制約裝飾元素與建築實體元素結合方式,確保裝飾元素的表現在不破壞建築實體的結構功能作用和建築整體統一的裝飾效果的前提下,加強對建築實體的表現。

  在傳統建築中的木結構構件梁、枋、鬥拱的裝飾上,為防止雕刻對其結構功能的損傷,因此多採用彩畫的表現手法。彩畫紋樣主要講究不同形式的紋樣組合以適應和強化帶狀梁的形態,不著重於單個花紋的表現。當然也有例外,如園林建築中的蘇式彩畫有所不同,它在構圖上打破了梁枋的界線,包袱心成了其表現的重點,但它並沒有因此而破壞結構的合理性。而在安徽、浙江一帶因氣候潮溼,多不採用彩畫而採用雕刻的形式進行裝飾,但雕刻的部位還是多集中在非承重物體上,即使承重構件上有雕刻也是有節制的使用。再者如須彌座的花紋,是在石頭上刻鑿的,除一些幢之類的較小的建築外,一般不做複雜的凹凸度大、變化多的浮雕,多半是減地平的平雕或淡浮雕,否則費力不討好,不僅容易缺損,而且削減臺基的堅實感。這些都體現了建築實體元素的制約性。

  (4)材料的制約性:建築實體元素材料的不同,決定了所採用的非建築語言的裝飾形態也各不相同。石材出於其質地堅硬,而且多不易著色,因此多採用雕刻的手法,雕刻的形式以浮雕為主,透雕相對較少。磚與石材相比,除質地較鬆軟外,其它的特性類似於石材,因此除可以採用石材的雕刻手法外,還可以採用玲瓏雕刻的手法。木材的特性決定了它既適合於雕刻,又適合於著色,兩者可以同時使用,但雕刻還是「戕其體者」的做法,故難以長久。琉璃件是用陶土成坯,經人工雕塑或模印花紋,然後焙燒,因此凹凸稜角不能過大。但琉璃是一種耐久的防水材料,很適用於露天部位。傳統建築中一些門屋、牌樓、照壁等,因置於室516浙江民居梁架裝飾(引自《中國傳統建築裝飾》。摟慶西)外,常採用磚石結構表面貼琉璃來取代原有的木構形式。其屋簷下的彩畫部位也是用琉璃花板來貼砌,但由於材料的原因,彩畫的色調和花紋也作了簡化。體現了實體元素材料對裝飾形態的制約。

  2.建築裝飾元素的附加性和靈活性

  (1)裝飾元素的附加性建築強調的是功能的因素,非功能性的裝飾性因素被看作是附屬的。非建築語言裝飾就好象是穿在人體外面的「服飾」或帶在身上的「首飾」。它是作為建築上單純起「美化」和「修飾」作用的「附加物」而存在,而與技術本身並無內在的關係,是「技術加藝術」的結合方式,這恰恰反映了裝飾元素的附加性。

  非建築語言通過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來表現的裝飾,即裝飾紋樣以繪畫浮雕、圓雕等形式附加於建築實體元素之上,它所表現出來的是「外飾藝術」的屬性。

  (2)裝飾元素的靈活性:在形式上裝飾元素作為「附加物」與建築實體元素是結合在一起的,而在概念上兩者是可以分離的,裝飾元素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著與實體元素的不相關聯的相對獨立性,它可以在實體上相對自由地自我表現,正說明了它的靈活性(圖4)。其靈活性表現為制約中的靈活性和擺脫束縛後的靈活性兩大類。

  首先看一下制約中的靈活性,儘管建築實體元素形態對建築裝飾元素有一定的制約,但在制約中同一構件裝飾效樣又表現出了它的相對靈活性。如絛環板、裙板的裝飾,題材從普通的幾何紋到動植物紋,表現手法有繪畫、雕刻、淡浮雕甚至透明性多 種形式,使同一建築構件顯現出多種裝飾形態。不同時期的瓦當上的裝飾紋樣各不相同,姑且不論其產生於何種文化背景下,就其形態的多樣性而論,也都產生於其附著於瓦當之上而具有靈活多變的特性,儘管受到了瓦當的形狀的束縛,它依然體現了在制約中的靈活多變,都以圓滿要求進行彎張變形,以適應瓦當圓形裝飾的形式需求。拱墊板是用於鬥拱間的封閉用的構件,其形態由於鬥拱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內的適合紋樣有三寶珠火焰、坐龍、龍鳳、寶珠祥雲等各種形式。在拱墊板形態的制約中,紋樣適合其形態的同時表現了極大的自由度。

  龍是傳統建築裝飾中最為典型的裝飾紋樣,它充分地體現了制約中的靈活。龍,既非自然界的生物而是人類創造的一種理想形象,所以它的大小、它的色彩都可以多變而無定型,可以用不同形式的龍紋樣來適應不同部位的裝飾的需要,以它的靈活多變給裝飾帶來了十分方便的條件龍紋樣受建築實體制約的同時,又以其靈活多變的形式適應建築不同部位、不同性質建築的需求,表現出它的極大靈活性。

  其次是擺脫束縛後的靈活性:當建築中的實體元素從建築體系中脫離出來,成為不具有功能意義構件時,附加於實體元素之上的裝飾元素也同時擺脫了束縛,表現出了更加突出的靈活性。如建築屋脊上的走獸原來是頂端簡瓦上帽釘的藝術形象,但後來垂脊、戧脊上不需要帽釘,它卻依然附加在建築的屋脊上,而且形態各異,不止一隻地排列在脊上組成走獸系列;在一些地方寺廟上,有些走獸竟然爬到了屋頂的正脊上,甚至於出現在屋面上,充分表現了擺脫束縛後的靈活性。又如民居的出簷、出挑多利用挑拱、撐拱結構,並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通常根據撐拱的圓直趨勢,處理成竹節、卷草、靈芝、雲卷等自然紋樣,對挑枋表面進行雕飾,這樣大大減少了結構的僵直感,同時又不破壞結構的合理性。但當屋脊的挑出已經發展到不需要斜木的支撐,原來的斜木因失去功能作用而擺脫了結構對它的束縛時,斜木被擴大成三角撐木式的馬腿,並且隨心所欲的雕刻成各種藝術形象,如圓雕的獅子等,使斜撐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品而游離於建築之外。

  3.建築裝飾元素的再現性與圖案化

  (1)裝飾內容的再現性古代建築裝飾紋樣是以繼承為主,一脈相承的。在它的演變中,存在著一種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以及從圖案化到寫實,再從寫實到圖案化的反覆過程。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和描繪是從幾何形開始的,模鑄的紋樣由若干個相同的單元構成整體圖案。當裝飾手法由模鑄發展到加上雕鏤刻畫,特別是出現了植物紋樣之後,邃然變得流暢秀麗起來,它反映了描繪對象的豐富和刀筆工具及製作方法的進步。作為非建築語言的繪畫、雕刻可以採用具象的表現形態,可以模擬活生生的有機形象,它所表現的內容可列入「再現藝術」的範疇,因此非建築語言裝飾內容具有再現性。

  它首先主要表現在對自然形態的再現上,自然形態包括植物、動物、天象(風、雲、雨、雪)、地象(風景、建築)等。我們從陶器、青銅器、玉器等古代工藝品上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工藝品上的裝飾內容多是人類生產、生活實踐中接觸過的動物和植物。如老虎、獅子、馬、鹿、魚、飛鳥、樹、草、花、果等。建築的裝飾內容也是這樣。其次是對人為形態的再現,包括文字、器物、工藝品等。以文字本身為內容所組成的裝飾,一般具有兩個條件,一為文字所表達的意,二為文字所組成的形,形意結合而成的裝飾。這類裝飾大量出現在瓦當上。在建築的木雕、磚雕中,也有以文字為裝飾內容的。再者是對建築原有形態的再現,比如宮殿大門隨著技術的進步,已經不需要帽釘加固。但原來的釘頭卻依然留在板門上。

  成排的門釘成了一種失去結構作用的裝飾,後來為了省工省料,突出的門針簡化成了用金色畫在紅門上的圓點,連門中央的門環也變成了平面的圖像,純粹成了非建築語言的裝飾,表現為對建築原有形態的抽象再現。

  建築上的「金」用作節點的加固,後來因節點構造技術的進步而不再需要加固的金鈺,於是就出現了在原有位置用彩畫做出近似的圖案。如北宋初期所建的敦煌莫高窟廊柱壁帶、門框等部位的彩畫就明顯地受金鈕裝飾意匠的影響,其後,成熟了之後的彩畫制式,在梁頭部位的所謂的「箍頭」和「藻頭」,也都保持著金鈕齒飾而帶來的形狀的意味,給人~種在端頭箍緊的感覺;又如北京故宮門窗隔扇上的看葉,晚清用銅葉甚至簡化為瀝粉貼金描畫出來。

  這些也充分體現了非建築語言對原有建築形態的再現性。

  (2)裝飾內容的圖案化:建築中的非建築語言的裝飾形象需要一種更為簡化的形態和結構,在中國古代建築中非建築語言裝飾都說明,那些再現的動物、植物、山、水、器皿等的形象都被概括、簡化而圖案化,都比它們原始的形態更為精煉了。這種具有再現而且圖案化特徵的裝飾形態出現較早,早期漢墓中畫像上用淺刻的虎形還較為寫實,但在當時柱礎上的石雕虎形象已經比真虎簡練得多。南唐時期墓表石柱礎上也刻著兩隻老虎,它們首尾相連,彎曲著身子,環抱著石柱礎,造型洗鍊,但卻表現出了老虎兇猛、驃悍的特性。秦漢時期大量瓦當上的動物形象也大大被程序化了,鹿、虎、龜、鳳都被簡化為二度空間的形態特徵,但依然體現著再現的形態特徵。裝飾中的植物花紋多用於建築上的邊緣,往往成片地出現,所以花卉植物的程式化表現得更為突出,常用的蓮荷、牡丹等在工匠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象都已經有了定型的圖案樣式。

  裝飾中的器物也多以程序化的式樣出現,如琴、棋、書、畫被簡化得只用豎琴,棋盤、書函、畫捲來表現:民居建築中常用八仙做裝飾,因八仙的形象很複雜,很難在木雕、磚雕中表現,所以乾脆將八仙的形象免去,而只剩下張國老的道情簡、鍾離漢的撐扇、曹國舅的尺板、藍採和的笛子、鐵拐李的葫蘆、韓湘子的花籃、何仙姑的蓮花和呂洞賓的寶劍八件器物,而且這八件器物在裝飾中的形態也相當簡化和圖案化了。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傳統建築不但藉助裝飾的建築語言手法,運用建築自身的處理手段進行裝飾,既能夠滿足實用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簡潔樸素的裝飾效果。同時運用裝飾的非建築語言手法,利用繪畫、雕塑等藝術手法的表現力,使傳統建築的裝飾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彩、具有更多文化內涵的形態。傳統建築裝飾的兩種語言形態,在實際的建築裝飾中往往是共同作用於建築的。二者的交叉運用,必然促成傳統建築裝飾形態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這是毫無疑義的。

  此外,根據傳統建築裝飾兩種語言形態各自的不同屬性,又存在二者各自不同的構成方式,對於這些構成方式的研究,同樣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裝飾形態特徵必不可少的,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二、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三、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四、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商業模式分析  第二節 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現狀調研    一、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市場規模    二、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分析    三、中國建築裝飾企業發展分析  第三節 建築裝飾市場情況分析
  • 職業群介紹|建築裝飾
    裝飾規劃職業群主要開設建築裝飾和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建築裝飾專業我校建築裝飾專業建立於1996年,為國家級示範校示範專業,2014年被評為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骨幹專業,2018年通過了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骨幹專業複評。
  • 建築裝飾照明_2020年建築裝飾照明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據悉,這是繼2016年建築裝飾藍皮書創始本出版發行之後,建築裝飾藍皮書課題組在行業調查的基礎上,以創新發展為主題,編寫了2017版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報告。   』獲獎工程項目設計師」、「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頒獎典禮。
  • 上海寶冶建築裝飾有限公司榮獲兩項「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
    >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0日電 (韓齊光)日前,2019~2020年度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評選結果揭曉
  • 《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摘 要: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是裝飾專業的專業能力核心課程,它著重於建築裝飾施工技術、工藝規範的學習以及基本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培養鍛鍊。本文從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結合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根據裝飾施工技術及工藝規範等要求,建立建築裝飾施工技術課程「工學結合」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並針對課堂教學活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 全國建築裝飾行業百佳專業化裝飾企業名單
    北京市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來,北京市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先後承接了以金隅喜來登酒店、西安維斯汀博物館酒店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檔次高、影響大的工程,獲得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北京市優質工程等百餘獎項。
  • 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1年版)
    **-**年我國家裝行業總產值走勢圖  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1年版)對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建築裝飾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建築裝飾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建築裝飾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建築裝飾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國基建築裝飾答謝會暨河南國基建築裝飾2018年企業會成功舉辦
    為感謝廣大客戶長期以來對國基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與厚愛,國基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特於2018年1月6日晚,在河南省黃河迎賓館舉辦答謝會暨河南國基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企業年會。行業領導、協會領導、合作單位、河南國基集團的領導、主流媒體和河南國基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的全體員工近3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期間,河南國基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薛輝,河南國基集團黨委書記楊海松,各分公司、優秀項目經理代表等先後致辭並送上新年的祝福。
  • 建築裝飾工程投標書
    公司概況  ×××公司擁有高級專業人才近××人,×××公司是工程建設為主業國家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等級的企業,公司積二十餘年的施工總承包資歷,集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裝飾設計、建築裝飾施工、構配件生產、材料設備供應為一體, 公司1998年通過了GB/T19002質量體系認證。
  • 中標集團 夯實建築裝飾主業 打造綠色大裝飾產業生態圈
    中標集團正依託自身在大裝飾設計和施工領域強大的實力基礎,中標集團目前正圍繞大裝飾這個核心業務進行外圍拓展,將業務鏈向裝飾部品化、網際網路家裝、節能環保、智能建築、智慧城市、建築金融等領域延伸,力求通過對各項資源進行深度整合,提升集團資金和資源的利用效率,構建一個具備強大盈利能力和巨大成長空間的「綠色大裝飾產業生態系統」。
  • 建築裝飾行業興潮 漸成職場關注焦點
    據市場分析,建築裝飾行業告急,室內設計師十分搶手。由於室內設計人才的從業範圍廣泛,所以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室內設計方面來。建築裝飾行業興潮 漸成職場關注焦點網易教育訊  一說起室內設計師,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那些家居裝潢設計師。據市場分析,建築裝飾行業告急,室內設計師十分搶手。
  • 「忠勤裝飾」百家號旅遊領域排行-百家號收益分析如何賺錢?
    忠勤裝飾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60%為中等文章,40%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優質文章: 暫無 中等文章: 「黑莉,美國大選中的一匹女性黑馬」 「拉丁美洲和北美建築風格的特點」 普通文章: 「教堂建築、宮殿建築是法國建築的璀璨明珠」 「美化居室裝飾的八種手工藝品」
  • 「健康+疫情防控」定義建築新屬性
    在健康建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看來,健康建築是「以人為本」的建築,是「健康中國」戰略在建築領域的最好抓手。「健康建築是『治未病,不治已病』,它並不能治療病症,但是可以努力使人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以提高生活質量。」在王清勤看來,健康建築是將預防關口前移,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依靠衛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健康建築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轉化為建築語言,一方面降低建築環境中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部分,另一方面提升建築環境中對身心健康有利的部分。
  • 全國建築裝飾行業綠色產業基地名單
    近年來,我國建築裝飾行業迅猛發展。建設特色產業基地,逐步成為我國建築裝飾行業適應新的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步入工廠化,並大膽走向社會化、市場化,這讓許多優勢資源在行業內得到了共享,也使裝飾行業技術水平整體得到了大的提升。
  •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
    國家大劇院建築聲學設計分析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心臟地帶,西長安街沿線,與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相鄰,佔地面積11.89一般而言,建築聲學設計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音質設計和噪聲控制兩大部分。下面我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室內音質設計·確定音質設計指標及其優選值。根據廳堂的使用功能選擇混響時間、明晰度、強度指數、側向能量因子、雙耳互相關係數等音質評價指標,並確定各指標的優選值,是音質設計的重要任務。
  • 珠海市316L不鏽鋼裝飾管廠家未來市場分析
    珠海市316L不鏽鋼裝飾管廠家未來市場分析 ,「17cwujssj7」   無錫新同巨鋼業專業銷售珠海市316L不鏽鋼裝飾管、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歡迎來電諮詢。
  • 建築文化|中國古建築中的木作裝飾
    民間建築中,裝飾類別也較多,在室外,常用的有磚雕、石雕、陶雕、灰雕等;在室內常用的有木雕、彩描等。由於材料和製作方法的不同,在質感、韻味等方面產生了不同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木作裝飾包括建築梁架構件裝飾、外簷裝飾和室內裝飾,是建築結合構架和構件形狀、利用木材質感進行雕刻加工、豐富建築形象的一種雕飾門類。它在建築上應用很廣,建築與木構件緊密聯繫,從而使技術與審美達到和諧統一。大木作裝飾是對結構構件本身施以適當的藝術加工,而且和結構的力學性質相適應。
  • 上海百年老建築「榮宅」被進行保護性修繕,華麗裝飾毀掉了美感?
    除了探索不同設計語言 Miu姨蓋樓房的愛好也是驚人2017年10月17日,經過PRADA歷時6年 的修繕,位於上海靜安的PRADA榮宅終於對公眾開放。在PRADA保護性的修繕下,這座上世紀20年代建成,經歷了大半個世紀興衰的獨棟大宅,重新煥發往日光彩。
  • 建築裝飾企業年底結帳忙,工匯有活工費結算納稅
    2020年已然接近尾聲,建築企業到了年底結帳封帳的時候了。對於建築企業而言,年底將迎來一大波工費發放,進項發票不足、工人個稅太高等問題接踵而來。按合規方法,成本太高;不合規方法,風險太大。有沒有能合法合規、低成本,還符合建築裝飾行業要求,又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的方法?
  • 牽手「設計師 」建築石材裝飾逐漸趨向藝術化
    近年來在建築石材裝飾中出現一些新變化,一般均使用花崗石作飾面,並由磨光花崗石逐步發展到使用毛面花崗石,這是為迎合藝術上的需要。因為毛面花崗石無反光,色彩均勻,給人以舒適感,但這種毛面非同國內使用的由石工剔鑿出來的毛面,因為用傳統工藝加工的毛面石材反映不出花崗石的花色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