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公交車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然而,由於公交車盲區大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數。
先來看幾個事例。
2018年3月7日,深圳市龍華觀瀾觀光路一公交站臺附近,一輛公交車駛出公交站臺不久,便與一名突然從路旁快速穿越馬路的學生發生碰撞,致其受傷,搶救無效後死亡。據報導,事故發生時該學生正好處於駕駛員視野盲區。
2018年6月4日,鄭州市銘功路解放路立交橋下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過馬路的男子遭公交車撞擊後身亡。公交車疑因左轉車速較快及存在視野盲區,未注意到路中男子,最終導致慘劇發生。
2018年7月20日,長沙市望城區雷鋒汽車站進站口,一名7歲女孩在等公交車時,被一輛913路公交車右前輪碾壓,不幸當場身亡。事發後,公交司機發現,小女孩剛好站在了公交車右前側的視野盲區內。
公交車由於其特殊的車體結構,在行駛過程中會產生多個視野盲區?你知道公交車的盲區在哪?距離公交車多少米才是安全的?行人和車輛在過馬路時應該如何避免進入公交車的盲區?
我們來聽聽太原的公交司機怎麼說?
王凱(女)和常育奕(男),都是太原公交二公司4車隊21路公交車駕駛員,多年的行車經驗,讓他們時刻謹記安全駕駛的重要性。
先來看看,公交車的盲區在哪裡?
公交車車頭盲區
1.2米範圍內為盲區
公交車的車廂高,盲區大,一般車頭前方約2米寬、1.5米長的範圍內都屬於盲區,身高低於1.2米的兒童通過此區域時,駕駛員很難通過前方玻璃觀察到。家長要提醒孩子過馬路時不要隨便從公交車頭前穿過。
公交車右前柱盲區
3米範圍內為盲區
當公交車轉彎時,坐在左側駕駛位上的司機常常無法觀察到右前柱遮擋區域地面的狀況,拐彎時被右前柱覆蓋的位置都屬於危險區域,行人最好與車體保持2.5米至3米以上的距離。
公交車右後視鏡下方盲區
2米範圍內為盲區
右前輪的盲區中,尤其要注意右後視鏡下方的位置。公交車司機因為是左側駕駛,所以比較容易注意到車輛左側,但右側的盲區也很大。再加上公交車的前窗玻璃離地面有一米多高,如果一個身高低於車窗玻璃的乘客出現在公交車右前角時,司機是很難通過車前窗玻璃看到這個人。
不過,左側也不能忽視!公交車轉彎時,在後視鏡觀察不到的位置,也存在很大的視野盲區。
公交車前後門的中間位置盲區
1米範圍內為盲區
早晚高峰期車站候車乘客較多,公交車進站時,一般很多人會往前門湧,如果此時在公交車前後車門的中間位置出現幾個高個子的乘客時,後面的人就會因視線被遮擋而觀察不到前方情況,甚至發生危險。
公交車車尾、後車輪附近盲區
1.2米範圍內為盲區
車輛在出站時,司機都在觀察左側路況,很少會注意到右後側情況,小孩子如果出現在右側盲區,很容易發生意外。
公交車車尾盲區
3米範圍內為盲區
公交車駕駛員通過後視鏡察看時,車後為全盲區。公交車體積大,雖然有影像儀,難免有時會顧及不到。兒童千萬不能站在公交車後玩耍,行人與公交車尾部也應至少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公交車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的確存在很多視野盲區,行人、電動車或其他車輛一旦進入這些盲區,就很容易發生事故,甚至是嚴重的交通事故。」王凱介紹,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普及交通安全知識,知道各種車輛的盲區,以防危險的發生。
此外,為避免進入公交車的盲區,常育奕提醒廣大乘客:車輛進站後,要有序從指定車門上車,不要緊靠車體,更不要擁擠,車輛停穩後再乘車,切勿隨車奔跑、追趕車輛。帶兒童乘車的父母不要讓兒童站在公交車車前一米範圍內,更不要蹲在車頭附近撿東西、繫鞋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