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將會有60%的職業消失,那我們該怎麼面對?

2021-01-12 生命智慧導師尹鈺

在萬物相連的宇宙的科學紀錄片當中,提出來關於人類的知識在飛速倍增的一個數據,從人類文明誕生到20世紀初,人類知識的翻倍需要100年的時間,而到了1945年的時候,只需要25年便實現翻倍,那到2013年的時候,這個速度非常的驚人,每13個月知識的信息就會翻倍,並且還在持續的加速中,也就意味著,知識翻倍的周期會越來越短。基於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我們人類對於信息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是非常的重要,事實上,在我們的內外空間當中都是海量的信息,不僅有有形的知識資訊,還有無形的振動頻率,電磁信號等等。

而我們跟外在的世界,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固定不變的邊界,來區分我們的內在和外部的世界,對我們的邊界本身,就是一個信息的構成。所以學會與信息合作,我們就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生命體驗,而人類進化的關鍵呢,其實是在於與信息相處的能力,而不是存儲信息,換句話說,人類如何自主的看待、認知、以及有效的獲取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要遠遠重要過於人類記得多少信息的能力。所以歷史學家也是《今日簡史》的作者赫拉利才會說,需要我們要趕在算法之前了解自己,重塑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擁有自主性的使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在信息爆炸中迷失自我,並且被科技的爆發所奴役,這也是系統性的自我認知,如此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們看另外一個轉變的數據,在十九大會議的時候,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來,未來20年將會有60%的職業消失,那我們該怎麼面對?與此同時赫拉利也在今日簡史當中提出來,未來每隔5年就要換一次行業,因此按照現在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根本無法擁有工作,事實上無論是基於現在處於職業的快速變革的時代,還是社會能夠穩定的轉型,或者是教育形態的改變,自我認知和天賦教育,都是這個時代不可迴避的重要的需求。

其實我一直在強調天賦解放,他不是一個理想的口號,它是一個非常迫切的現實的需求和時代的需求,如果人們不懂得認知自我,不懂得如何善用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能夠給這個社會,提供價值的服務方式,那麼當A.I.科技飛速的替代人力的時候,大量的勞動力會被取代和釋放出來,他們要如何安放自己的生命?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如何確保自己的生存?

但如果我們不提前去為這些做準備,那麼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人,有大量的時間去走上街頭,為這份時代的困惑和生存的權益,可能會進行動搖社會穩定的抗爭。如果我們的教育,與人類發展的需求脫節,還在服務於過去的職業和工作,那麼不用多久,甚至是現在已經出現了人才脫節的現象,大量新興的行業,無法找到相匹配的優質的人才去發展,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但是行業卻有大量的空缺的位置,找不到人才。

而與此同時,人們不斷發展的生活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人們的生命狀態可能會更加的分散,社會關係上也可能會更加的疏離,而我們還要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所以自我認知和天賦解放,真的不是一個理想的口號,而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需求,所以這不再是一個我們要想著,怎麼樣去選擇職業的一個時代,而是需要我們去創造全新的職業。

如何創造呢?就是要結合世界持續發展的需求,人類本身不斷進化的需求出發,以及自身的天賦熱情,這就是我們全新職業的來源,當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和生命有更完整的認知,學會善用自己的生命,發揮自己的天賦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實現自己隨著時代的改變而不斷的進化,實現個人的幸福滿足與成就,我們還可以,以自身的經驗和方法,來引領和支持他人的天賦解放,創造出更多的,全新的,有助於人們發揮自己天賦的職業機會,從而以自己的成長貢獻,並帶動這個社會的穩定的轉型。

因此,如果你要順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需求,想要知道如何去創造全新的職業,那你只需要持續的去思考這兩個問題,第1個問題從你自身的需求出發,如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第2個問題是放眼你所生活的世界,如何解決當前人們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如果你一直保持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那麼你可以從中創造出無窮的新的職業,就像是去年上海推出了垃圾分類的政策,從而誕生了幫助社區家庭,進行垃圾分類的,顧問服務的角色,甚至還有人創業APP,提供網上預約垃圾分類這樣的服務。

所以試著去想一想,你希望你自己生活在哪方面變得更美好,然後你平常會關注,人們生活方面當中,哪些困難和問題,思考一下這兩個問題,在這當中就蘊含了你全新職業的新的機會,因為你渴望的不是無緣無故的,然後你關注的也不是無緣無故的,這些其實都跟我們內在隱藏的天賦寶藏有關。

而當你探索到一些答案的時候,你的內在可能會有這樣的懷疑說啊,我真的可以做到嗎?所以針對你內在這個可能會出現的懷疑,我想要跟你分享一點,不要輕易的相信這個聲音,覺得自己做不到,其實,做不到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還沒有學會而已,所以你所關注的,你所渴望的,裡面都有你可以去發揮的空間,你只是還沒有學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有效地去發揮你自己而已,這就是開啟你的天賦綻放的方法,去應對未來20年職業消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馬雲:50%的職業將消失,我們的未來是教育決定的
    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位全球政商領袖、各國教育部長、政府決策者和著名學者共同參與本次論壇,就全球教育的未來展開對話。在論壇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受邀做了主題演講,他表示:「今天50%的職業將在未來消失,到時候我們的孩子將會面對怎樣的世界,我們將擁有怎樣的人生?
  • Seaintelligence:航運業整合加速,未來20年還將有60家船公司消失
    航運諮詢公司Seaintelligence報導,近20年以來,貨櫃行業的航運公司數量大幅減少,行業整合中100家航運公司中就有60家消失,並且這種趨勢很可能繼續下去。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稱,自2000年以來,已有60家船公司消失。這種情況是通過破產、退出市場或被另一家航運公司收購而發生的。
  • 這些職業將在未來15年消失!30年後,孩子靠什麼拼人工智慧?
    那麼,面對未來世界的孩子,如今我們究竟要教會他們什麼?才能讓他們在未來世界的舞臺上大顯身手?他們要擁有怎樣的技能,才能在未來獲得幸福的生活呢?我們先把時間拉回1018年,那時候的人,不會覺得未來有怎麼不同。也許他們當中,有人猜測過王朝的覆滅,甚至預測過瘟疫,那又怎樣呢?這時候的他們,大多數人都還是農民和紡織工,平均壽命不過40歲。因此,那時候的大多數人,會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生存技能。
  • 升升學堂:未來會有很多職業消失,但有一個職業肯定不會!
    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在未來有很多行業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普及,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運用;很多職業將會逐步由人工智慧所取代,到那時的勞動生產力社會工作效率也會得到快速的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枯燥乏味重複勞動的工作崗位上解脫出來。
  • 馬雲預言:未來10年有50%工作將消失,這幾種工作「危在旦夕」?
    馬雲預測,在未來10年,50%或近一半的工作崗位將會消失,而這4個行業的人最有可能失業。你是否在其中? 1. 流水線工人 現在很多工廠都是在裝配線上工作,雖然說這份工作很是簡單,但很多人認為太過無聊又耗費時間,而不想進工廠。然而,人工智慧的普及使得裝配線的工作速度大大加快。
  • 未來20年中,22種慢慢消失的職業,到時拿什麼養家餬口?
    22種正在消失的職業,未來20年,我拿什麼養家餬口?人工智慧的出現讓很多行業的不可取代性消失,尤其是基於體力勞動的行業將來很容易就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以後只會簡單的體力勞動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國家需要的是越來越多的技術性人才以及科研型人才,至少能夠掌握人工智慧的操作,才能夠在以後的行業中找到生存之地。
  •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有人列出了其中10種職業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有人列出了其中10種職業!眾所周知,在網際網路經濟下,一些傳統的行業,還有很多的職業,都面臨淘汰,甚至已經消失,而網絡的發展速度,還在變得越來越快,如今5G網絡已經出現,AI智能也在不斷發展,所以很多有遠見的人,已經在規劃未來的發展了,馬雲作為中國首富,也曾經在一個教育論壇上,發表了一番預言表示,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
  • 轉需 | 聽說這十種職業即將在法國消失......
    不管是中國的檢票員、分揀員、校對員、裁縫、鐘錶修理工,還是美國的機車督察員、呼吸治療技術員、停車執法員、話務員、金屬鍛造人員,等等這些職業的從業人員都將在不久的未來,受到來自數位化時代的極大生存考驗。當數字革命引起新職業的興起與發展時,那也將導致其他職業的消失。
  • 時代的眼淚 美國未來十年消失最快的十大職業
    技術的飛速進步可能會為人們帶來許多新工作,但是也有不少人將會被時代所拋棄,不少職業將會因為新興技術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美國目前失業率居高不下,所以強烈希望製造業回流來補充工作崗位,但是另一方面資金全部湧向了大型的科創企業,科技與機械會繼續減少工作崗位,以下十個職業在未來十年當中將面臨滅頂之災,甚至於永遠消失:
  • 未來容易消失和不易被取代的職業
    我們也常常想,未來人工智慧到底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我們的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今天奧鵬撕蔥就給大家盤點一些未來最容易被取代和不容易被取代的職業,會涉及到專業和院校推薦。  未來十年最容易消失的職業  專職司機、代駕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早已經在美國的高速公路上穿梭,而福特將無人駕駛汽車作為研發重點、豐田、奧迪等也在研發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國內企業也非常踴躍,之前百度李彥宏也曾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出了一迴風頭。
  • 我們未來的婚姻:婚姻制度真的會消失嗎?
    2020年過去三分之一,羅志祥群P、阿嬌閃婚閃離,明星劈腿離婚事件層出不窮,讓大眾對婚姻的意義更加撲朔迷離……有人說過,婚姻制度在未來會消失,真的是這樣嗎?未來,我們的婚姻制度真的會消失嗎?我們又為了什麼而結婚?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很有必要來看一看,人類整個婚姻制度,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發展歷程。一、原始社會的婚姻:從群婚到對偶再到單偶的發展。
  • 馬雲警告:未來50%工作將消失,我們該怎麼辦?做好三件事就不怕
    但如果有一天,50%的工作被取代了,那會不會很恐怖?早在去年的世界教育論壇上,馬雲就發出警告:今天50%的職業將在未來消失。過去的時代,很多工作把人變成了機器,比如流水線作業。未來的二三十年人類將會把機器變成人。而在2017年,著名AI專家李開復就說:「人工智慧將快速爆發,十年後50%的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
  • 在未來10到20年裡,這些崗位前景堪憂,請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面對即將到來的技術革命,對某些人來說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而對於另些人來說,前途就不是那麼光明了,希望本文可以作為一種警示,讓你提前做好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未來10年中,現有的45%的工作崗位將會消失,大多數工作將完全實現自動化或升級為僅需極少勞動力的程度。
  • 德國移民專家:未來20年 移民將突破社會人口30%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德國聯邦勞工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移民問題部負責人赫伯特·布魯克爾日前表示,未來20年,德國社會人口中移民比重將會進一步升高。布魯克爾表示,目前德國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具有移民背景,未來20年,該比例將會超過30%,甚至是40%。他指出,德國法蘭克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現如今法蘭克福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居民具有移民背景。在柏林,該比例約為35%,人們目前從大城市看到的情形,未來將是整個國家的正常現象。
  • 有人說,未來十年英語老師這個職業會消失,你怎麼看?
    未來10年不可能消失。 長久來看,可能隨著老師的消失而消失。 只要學英語就會有英語老師存在
  • 說唱battle在未來會徹底消失
    我越來越覺得,說唱battle在未來會徹底消失。我所說的徹底消失,指的是線下battle比賽,不包括私下的娛樂性battle及線上battle比賽。地下8英裡自2018年底起,屢次受阻、延期、叫停,面對困局,被迫轉型為作品賽。
  •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你大概也能聽的出來這裡面滿滿的自嘲,現實的種種壓力可能經常讓我們看不見希望,怎麼會有光明的未來?其實一開始《新華字典》並不打算嘲諷我們,《新華字典》作為記錄文字用法的書籍,所反映的不過是過去真的是存在過的現實。這句話最早出現在1990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修訂的《標點符號用法》裡。
  • 未來這12大職業有可能消失!快看有你的工作沒?
    長興的就業市場也即將迎來一大波小鮮肉但是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有些職業未來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快來看看你的職業是否在列~收銀員無人超市投入市場使用讓人們真切體會到科技進步對於人類職業的威脅未來隨著此類智能自動收費的推廣
  • 馬雲再次「警告」:20年後將消失50%的工作,未來在於這1500萬人
    他在當場還發出了「警示」:在工業時代把老百姓變為了機器,而在這個數字時代中機器則代替了人,那麼在20年之後,現在近50%的工作將會徹底消失,並且中國還會有1500萬個新生兒,所以說我國未來50年的命運將背負在這1500萬人的身上,這些新生兒會受到怎樣的教育,將會直接影響到全世界。
  •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如何讓你的職業選擇經得起考驗
    從零工經濟的崛起到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影響,目前對於如何規劃職業發展,以及在不斷變化的經濟中哪些技能將是需要的,或者是無關緊要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令人不安的事實是,我們不知道未來的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樣子,只知道它看起來將與今天大不相同,它的變化將比過去快得多。所有這一切都會給人一種印象,即作為勞動者,我們現在受制於遠遠超出我們控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