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專家欒榮生:不需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

2020-12-25 澎湃新聞

華西專家欒榮生:不需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

2020-12-08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截至12月8日上午6時,成都兩天內累計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名確診病例因為其較大的活動範圍,引起大家的擔憂。那麼,成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是否有全員檢測的可能,就此,記者今日下午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

焦點① 流調

目前對確診病例的流調工作做得如何?

正在做,目前對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已基本摸清,比如盧某某是賣水果的,平時會去沙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貨,其丈夫在跑三輪,兩人的接觸面相對比較局限。

主要是其孫女的行動軌跡較廣,去的地方多,但目前通過大數據已經查清她具體去了哪些地方,對於同時段去過這些地方的人,會要求其進行核酸檢測。

孫女趙某去了那麼多地方,會不會有許多密切接觸者或是新增確診病例?

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我們所說的密切接觸需要接觸10-20分鐘以上,對於擦肩而過的人,若確診病例沒有對著你頻繁地打噴嚏、咳嗽,這種被傳染的可能性不大。

焦點② 傳染源

現在首要做好的是流調(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嗎?

目前我們的防控策略已不再是一味地去追溯傳染源,首先市場的人來來往往,追溯起來很困難,除非在這個市場還繼續再發現陽性者,然後繼續朝下追。其次,追溯傳染源對目前的防控來講意義大大,現在常態化的防控思路,不是說完全不讓它發生,而是在發生以後,有一起疫情就撲滅一起疫情,使它不再擴大蔓延,及時地把它動態清零。

接下來新冠疫苗上市,人們分期、分批地接種,當達到70%-80%的接種率,我估計明年上半年,新冠病毒就將退化成一個普通的感冒病毒了。

專家表示,在對盧某某的居住環境採樣後,其家中檢測出7個陽性樣本,主要是門把手、開關,冰箱裡面的一些食物,以及菜板等,表明盧某某家中汙染非常嚴重。其次,盧某某最初由普通型被診斷為重型,這是否能說明盧某某所攜帶的病毒傳染力強?

這只能說明環境被汙染,並不一定能證明其傳染力的強弱。確診病例通過打噴嚏、咳嗽,飛沫掉到地下、桌椅板凳上,就把環境汙染了。雖然盧某某的密切接觸者確診了4名病例,也不能說明其傳染性是否強。該病例就醫前幾天還在社會上生活,目前也只傳染了幾個,我認為其傳染力並不算強。

焦點③ 防控

目前成都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

目前的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看起來不太嚴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相關部門按照省市相關要求採取行動,所以市民也不需要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即可。

目前成都是否有必要進行全員檢測?

沒必要,成都目前情況沒有像青島或是大連一樣進行全員檢測的必要,而且成都是一個20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進行擴大化的全員檢測浪費人力物力,效率也不高。

現在講的是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即對病例所涉及到的小區、市場、夜店、商場等進行精準檢測,而不是把一個點無限擴大到一個面上去,這是不需要的。因為社會要持續運轉,不可能回到今年二三月份全部停擺的狀態。

還會有新發病例嗎?此次疫情大概什麼時候會結束?

從流行病學上講,我們要發現最後一例病例,且把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全部找到,再經過一個最長的潛伏期(14天),都未有新病例發生,那麼這段傳播就基本上可以宣告結束。

目前居住在確診病例周邊的居民,感染風險大嗎?

新冠肺炎目前對公眾來講有兩個傳播途徑:首先,是否跟確診病例及其家人近距離(兩米以內)、長時間(10-20分鐘)地密切接觸。如果沒有,那大飛沫的傳播對他來講就沒有風險。而且這些小區的居民都做了核酸檢測,進行了篩查,如果沒有問題,風險就會更低。

其次便是間接傳播,目前確診病例的外環境(家中)門把手等都查出病毒為陽性,如果你沒有到確診病例家中串門,或是去他家中吃飯,那麼這兩條傳播途徑便都沒有。現在確診病例的小區在採取封閉式管理,其家中以及外環境都在做嚴格的消毒,若有病毒也都能很快被清除掉,所以傳播風險是很低的。

專家提醒

怎樣接觸容易被傳染?

與確診病例保持兩米以內的距離,且持續較長時間(10-20分鐘)的說話、打噴嚏、咳嗽。

市民應該如何防護?

「三密」(密閉空間、密集場所、密接場合)環境戴口罩、勤洗手,少扎堆,避免人群聚集。

來源:紅星新聞

原標題:《華西專家欒榮生:不需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華西專家欒榮生:若只是與確診病例擦肩而過,被傳染的可能性不
    那麼,成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是否有全員檢測的可能,就此,紅星新聞記者今日下午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欒榮生:目前的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就目前來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確診的僅有4例,所以看起來不太嚴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相關部門按照省市相關要求採取行動,所以市民也不需要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即可。問:目前成都是否有必要進行全員檢測?
  • 專家答疑
    那麼,成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是否有全員檢測的可能,就此,記者今日下午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
  • 你想問的華西專家都解答了
    那麼,成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是否有全員檢測的可能,就此,紅星新聞記者今日下午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欒榮生:目前的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就目前來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確診的僅有4例,所以看起來不太嚴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相關部門按照省市相關要求採取行動,所以市民也不需要恐慌,做好個人日常防護即可。問:目前成都是否有必要進行全員檢測?
  • 個人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華西專家...
    每經編輯:王曉波12月11日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專題發布會,市衛健委、郫都區及流行病學專家等介紹本起疫情最新進展並答記者問。如果把這兩類人群都歸於確診病例,不太合適。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做1次核酸檢測,有些人需要做3次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透露,這次在郫都區檢測的樣本很大,成都21個區市縣全部來支援郫都區。
  • 華西流行病學專家:目前沒必要
    那麼,成都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是否有全員檢測的可能,就此,紅星新聞記者今日下午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欒榮生: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我們所說的密切接觸需要接觸10-20分鐘以上,對於擦肩而過的人,若確診病例沒有對著你頻繁地打噴嚏、咳嗽,這種被傳染的可能性不大。焦點② 傳染源問:現在首要做好的是流調(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嗎?
  • 專家提醒:個人防護做好這4點
    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往來旅途中,應該怎樣做好個人防控?今日的發布會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給出四個建議,即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室內通風換氣。「只要做到這四點,市民就可以保持健康,預防疾病。」
  • 華西專家欒榮生:冬季防控,小心「三密」,做到「六要」
    冬季疫情防控,公眾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提出倡議:小心「三密」,做到「六要」。哪些衛生習慣需保持?——做到「六要」欒榮生教授表示,市民應該繼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總結起來為做到六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第一,科學佩戴口罩。冬季進入「密閉空間、密集場所、密接場合」這種「三密」的場所需要佩戴口罩。第二,勤洗手。
  • 華西專家解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
    針對網民關注的焦點,記者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欒榮生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欒榮生教授1.記者: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群體存在?
  • 四川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成都不會成為下一個武漢
    就此,記者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他表示,就目前來看,本次新發病例還是在比較有限的範圍,疫情還是可控的,造成大面積蔓延爆發的可能性非常小,市民不必過分恐慌。
  • 疫情防控專家說丨華西醫院專家梁宗安:不必恐慌,這一波疫情不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從12月8日開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入了「戰時狀態」,門診大樓、住院部等場所都加強了防疫舉措。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都要出示健康碼,來自中風險區的人員,還要求出示7日內有效核酸檢測結果。四川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常務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12月9日接受四川在線記者採訪時預測:本次疫情不會持續太久,廣大市民不必恐慌。梁宗安介紹,這是一次聚集性發病,而不是社區傳播,因此疫情涉及的面積不會太廣。廣大市民不必過於擔心。
  • 12月11日最新通報⑩丨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
    在會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透露,郫都區的人口上百萬,現在才12例,即使後面有可能繼續出現少量病例,這個比例是很低的。只能說疫情的小小反彈,大家不要擔心。
  • 發現同患流感與新冠病例 華西醫院劉焱斌:是正常的,不必恐慌
    隨著元旦、寒假即將來臨,老百姓應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活動現場11月29日,在由四川華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華西醫生)融媒體平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聯合主辦,火車南站街道長壽苑社區協辦的首場「華西醫生社區行 健康科普進萬家」科普講座暨線下義診活動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教授劉焱斌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
  • 諾如病毒高發季 市民務必做好日常防護
    據專家介紹,諾如病毒傳染性強,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會易感。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病人的嘔吐物、排洩物,還有一個途徑就是氣溶膠傳播,以及飲用水和食物被汙染後,也會傳染他人。臨床主要表現對孩子來說,是嘔吐、伴有腹瀉,成年人以腹瀉為主。感染上諾如病毒後,最危險的是嘔吐和腹瀉造成的嚴重脫水,引起電解質紊亂,出現這種情況的患者一定及時就診。
  • 《魔鬼經濟學》共讀⑨:‌‌‌‌‌‌‌‌‌‌在分析原因時,我們總是舍遠求近!
    ‌‌對於相關的兩件事,人們往往會妄下結論說他們是因果關係,不僅如此,我們在尋找原因的時候還經常會目光短淺,而忽略更深入更不直接的原因。 我們舉一個例子,1989年末美國的犯罪率達到了頂峰,在那之前15年裡邊,犯罪率上升了80%,於是專家預測犯罪率會繼續攀升,但讓人驚訝的是,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犯罪率開始突然下降了,最後一路跌到了40年前的水平,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復工返崗 做好心理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個人防護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出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可馬虎不得。 【復工前失眠咋整? 建議在返工前,一定要調整好作息—— 飲食作息:參照正常上班來管理日常起居生活,以適應重回工作崗位的要求。 知識準備:了解病毒傳播的相關知識和疫情發展的相關權威信息。減少擔心被傳染的不必要的焦慮。 病毒防護:準備好口罩、免洗消毒液等用於上下班通勤和工作期間病毒防護的東西。 【復工後如何做好心理建設?】
  • 欒榮生:小心「三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就此,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出現未發燒的新冠肺炎患者?只是個案不發燒也會是新冠肺炎?此次成都疫情中,首例本土確診病例盧某某,因咳嗽、咳痰等症狀前往郫都區人民醫院就診,才被發現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她的症狀沒有發燒。
  • 華西感控專家宗志勇:個人防疫,這5條切實有效!
    在當下的特殊時期,市民如何做好衛生和防護工作,保證自己的安全?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管理部部長宗志勇建議,戴好口罩、做好手衛生,完全不用過分焦慮。↑宗志勇。圖據華西醫院宗志勇建議說,在特殊時期,市民要做到幾個目前已經證實切實有效的防控方式:第一、特殊時期,不要焦慮和恐慌,保證好睡眠,緩解焦慮心態,避免在本就容易感冒的冬季發生感冒。在新冠肺炎防控上,成都市有經驗,且行動迅速,相信我們能夠打贏這場遭遇戰、阻擊戰。
  • 來聽聽專家咋說
    就此,記者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如何看待10日新增的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欒榮生:問題不大。首先郫都區新增的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是以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 來聽聽專家咋說 -四川新聞-四川...
    就此,記者採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如何看待10日新增的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欒榮生:問題不大。首先郫都區新增的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是以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 疫情防控專家說|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如何做好防護?公共場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四川省疾控環境與學校衛生消毒所副主任醫師陳劍宇做了解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居家如何做好個人防護1、家庭中要備有體溫計、口罩和消毒劑,並且呢要定期開展家庭成員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