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真題
課程代碼:00034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群體是人們通過某種________聯結起來進行共同活動和感情交流的集體。
2.根據職責和職權不同而劃分的組織權力分層結構從上而下有四個層次,即決策層、協調層、________層和________層。
3.社區研究是從德國的社會學家________開始的,他於1887年發表了有名的著作,書名為________。
4.城市社區研究的開創者是美國的著名學派________學派。
5.調適的種類有和解、妥協、________和________。
6.孔德提出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有四種,即________、________比較法和歷史法。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其號碼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5分)
1.我國恢復重建社會學是( )
A.1967年
B.1979年
C.1984年
D.1990年
2.在中國,社會學最早是以( )命名的。
A.玄學
B.社會學
C.群學
D.哲學
3.哈佛學派的創始人是( )
A.T•帕森斯
B.羅伯特•K• 默頓
C.P•E•帕克
D.W•G•薩姆納
4.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是人們( )產物,是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
A.交互作用
B.互相聯繫
C.用化作用
D.生產力作用
5.文化傳播是從( )開始的。
A.文化衝突
B.文化採借
C.文化接觸
D.文化移植
6.文化空間分布的最小單位是( )
A.文化圈
B.文化區域
C.邊際文化
D.文化區
7.「適度人口論」的代表即《財富》的作者是( )
A.馬爾薩斯
B.艾德溫•坎南
C.阿爾弗雷•索維
D.馬寅初
8.戒毒所中對吸毒者強制性教化是( )過程。
A.再社會化
B.繼續社會化
C.基本社會化
D.二級社會化
9.個人社會化的環境因素中第一要素是( )
A.家庭
B.學校
C.同輩群體
D.大眾傳播
10.美國學者林德夫妻對社區的研究,注重於對( )研究。
A.農村社區
B.城市社區
C.大都市
D.小市鎮
11.「後工業社會」理論代表丹尼爾•貝爾提出社會分層的標準是( )
A.收入和權力
B.地位和聲望
C.職業和權力
D.文化和專業技術水平
12.當前我國社會上存在的「群蛀現象」,從利益群體的類型分析,屬於( )
A.機構性利益群體
B.社團性利益群體
C.自組利益群體
D.社會公眾利益群體
13.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學的關係是( )
A.平列關係
B.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的一部分
C.社會學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部分
D.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
14.兩代人之間在思想上、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別,稱為( )
A.代溝
B.代移
C.代異
D.代別
15.( )是社會主義新型社會關係的本質體現。
A.平等
B.團結
C.友愛
D.互助
16.社會制度起源於( )
A.民俗民德
B.立法的制度
C.人類的需要
D.統治者的需要
17.構成人類生態系統的中心要素是( )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人口
D.人際關係
18.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是一種( )的表現形式。
A.預期社會化
B.發展社會化
C.理想社會化
D.再社會化
19.對利益群體作出最早論述的是德國社會學家、著名的衝突論代表( )
A.馬克斯•韋伯
B.達倫多夫
C.貝爾
D.米德
20.我國社會學家大都將家庭生命周期分為( )階段。
A.兩個
B.五個
C.六個
D.七個
21.梅約是( )的代表人物。
A.人際關係理論
B.古典理論
C.組織行為理論
D.系統理論
22.西方社會學傳入中國是( )
A.19世紀末20世紀初
B.20世紀20年代
C.五四運動以後
D.1949年以後
23.社會只是單純的名稱,只有個人才是真實的存在。這種社會觀是( )
A.社會唯實論
B.社會唯名論
C.社會衝突論
D.社會循環論
24.1979年中國社會學研究會成立時( )當選為會長。
A.雷潔瓊
B.費孝通
C.胡喬木
D.胡繩
25.提高( )是加強社會流動的前提。
A.經濟水平
B.社會結構開放程度
C.人民生活水平
D.社會結構的封閉性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五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題幹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5分)
1.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社會調查方法
B.理性思辯方法
C.社會實驗方法
D.社會統計方法
E.社會描述方法
2.社會控制的方式有( )
A.身體懲罰
B.法律
C.道德
D.風俗習慣
E.宗教
3.社會進化具有的特徵是( )
A.長期性
B.漸進性
C.緩慢性
D.突變性
E.革命性
4.家庭的縱向關係有( )
A.父母與子女關係
B.婆媳關係
C.姑嫂關係
D.祖孫關係
E.妯娌關係
5.根據我國國情,社會分層的標準可以是( )
A.收入和財產
B.職業
C.教育水平
D.權力
E.身份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的括號內打「√」,錯誤的打「×」,並改正。每小題2分,共10分)
1.首屬群體概念是由美國社會學家託瑪斯提出來的。( )
2.在家庭規模上,家庭小型化是世界家庭發展的趨勢。( )
3.從時間方面理解,個人社會化涉及到人生發展的全過程。( )
4.依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社會生產力的增長以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是社會變遷的根本原因。( )
5.集體行為又叫社會運動。( )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宏觀控制
2.商業恐慌
3.組織決策
4.社會經濟結構
六、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集體行為的形成條件是什麼?
2.文化的要素大致可分為哪幾類?
3.對社會學的誕生起直接作用的主要思潮或理論是什麼?
七、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試論城市化的原因。
2.試述實證方法論的基本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