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的改造,關係到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更關係到千家萬戶居民的切身利益。本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進一步提升老舊樓居住環境,改造居民居住條件,促進新舊居住區均衡發展,達川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堅持以民為本,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同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更新和基層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升級,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達川區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位於達川區主城區新學巷128號,2019年11月正式啟動,小區總戶數4919戶,36棟,常住人口19137人。小區道路實施鋪設花崗石地板8000㎡,院落綠化800㎡,小區文創文化牆及雕塑900㎡,治理改造汙水管網900m,遷改水、電、氣、光纖2000 m。目前,已全面完工。達川區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七小區為達川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第一項目,也是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轉身的典型!
居民全程參與凝聚共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一思想。在改造前,社區組織召開了二十餘場小區改造專題院壩會、樓棟會、居民議事會等議事機制,問計於民,找「短板」、擺出改造內容。多次組織代表入戶,聽取群眾意見,評議改造項目。在改造過程中,居民根據日常生活需求和小區實際情況,對改造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和選擇,把政府「大包大攬」徹底轉變為居民「菜單式選擇」改造模式。居民全程參與工程施工的監督,社區建立幸福帳單,及時公示改造資金使用明細。確保改造提升後的老舊小區「面子」好看,「裡子」好用,切實契合群眾需求,真正做到老舊小區好管、好看、好用。在改造後期,建立長效居民共建管理機制,加強後期維保。社區組織志願者,定期對小區進行清掃確立小區居民規約,促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營造乾淨、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
彰顯工業元素,傳承歷史文化。注重歷史傳承和文化延續。在梳理小區風貌的基礎上,在改造中有機融入達川地方歷史文化等元素,以原新達水泵廠家屬院為載體,重現70年代達州老一輩不辭艱辛的工匠精神,再現達川韻味,達川精神,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融合達州工業文化元素,運用科學技術提升小區軟硬體水平。設計將居民樓、老電影院、老集市、工人宿舍(民宿)、老居民區五大功能板塊以「一軸、三核、五場景」景觀規劃串聯起來,營造出7-80年代玩耍情景、戀愛情景、趕集情景、電影院情景、居民生活情景。
依託創城,打造時代元素。以創城為契機,打造具有時代特點入口大門、時代元素2.5D文化牆、時代特定場景雕塑、導視牌、宣傳欄、公告牌等景觀小品和景觀設施,同時以聲.光.電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助力營造整個街區情景氛圍。同時改造好片區的供水、燃氣、汙水與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和社區服務、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改善民生,讓居民共享「四城同創」成果。
強化黨建引領,盤活基層自治。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將黨組織體系的觸角延伸到小區、覆蓋到樓棟、深入到家庭,構建起完備的「街道-社區-小區-樓棟」組織鏈條。黨支部建立「三訪」機制即:改造啟動前尋訪、更改方案走訪、不同意見必訪,發揮社區黨員的帶頭作用,積極徵集群眾意見,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讓居民主動參與改造全過程。
築牢安全底線,狠抓改造質量。老舊小區改造重點要解決居民居住安全問題,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七小區在提質改造工作中,將作業安全,建材質量,圖紙審核、竣工驗收、作為質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關口,嚴格把關,強化保障,精密組織,通過宣傳、培訓、警示、預案、防護、排查、值班、監督、等有力措施,在改造前與水電氣、燃氣專營單位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老舊小區的水電氣的安裝方式進行提前溝通。確保老舊社區提質改造,真正成為老百姓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滿意工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積極探索社區建設的新路徑。精準分析多樣化需求,根據社區類型,進一步細化頂層設計,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推進老舊小區迭代升級;加強規劃引領,突出示範帶動,打造一批社區示範點;摸清區域內服務設施建設情況和服務能力,統籌布局公共設施,全面提升社區託幼、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機制,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推進鄰裡中心建設,注重繼承和涵養富有特色的社區文化,打造社區特色文化設施「愛情巷」網紅點。(杜龍夫 陳首江)
【來源:達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