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川區著力改造老舊小區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2-25 瀟湘晨報

老舊小區的改造,關係到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更關係到千家萬戶居民的切身利益。本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進一步提升老舊樓居住環境,改造居民居住條件,促進新舊居住區均衡發展,達川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堅持以民為本,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同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更新和基層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升級,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達川區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位於達川區主城區新學巷128號,2019年11月正式啟動,小區總戶數4919戶,36棟,常住人口19137人。小區道路實施鋪設花崗石地板8000㎡,院落綠化800㎡,小區文創文化牆及雕塑900㎡,治理改造汙水管網900m,遷改水、電、氣、光纖2000 m。目前,已全面完工。達川區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七小區為達川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第一項目,也是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轉身的典型!

居民全程參與凝聚共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一思想。在改造前,社區組織召開了二十餘場小區改造專題院壩會、樓棟會、居民議事會等議事機制,問計於民,找「短板」、擺出改造內容。多次組織代表入戶,聽取群眾意見,評議改造項目。在改造過程中,居民根據日常生活需求和小區實際情況,對改造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和選擇,把政府「大包大攬」徹底轉變為居民「菜單式選擇」改造模式。居民全程參與工程施工的監督,社區建立幸福帳單,及時公示改造資金使用明細。確保改造提升後的老舊小區「面子」好看,「裡子」好用,切實契合群眾需求,真正做到老舊小區好管、好看、好用。在改造後期,建立長效居民共建管理機制,加強後期維保。社區組織志願者,定期對小區進行清掃確立小區居民規約,促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營造乾淨、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

彰顯工業元素,傳承歷史文化。注重歷史傳承和文化延續。在梳理小區風貌的基礎上,在改造中有機融入達川地方歷史文化等元素,以原新達水泵廠家屬院為載體,重現70年代達州老一輩不辭艱辛的工匠精神,再現達川韻味,達川精神,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融合達州工業文化元素,運用科學技術提升小區軟硬體水平。設計將居民樓、老電影院、老集市、工人宿舍(民宿)、老居民區五大功能板塊以「一軸、三核、五場景」景觀規劃串聯起來,營造出7-80年代玩耍情景、戀愛情景、趕集情景、電影院情景、居民生活情景。

依託創城,打造時代元素。以創城為契機,打造具有時代特點入口大門、時代元素2.5D文化牆、時代特定場景雕塑、導視牌、宣傳欄、公告牌等景觀小品和景觀設施,同時以聲.光.電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助力營造整個街區情景氛圍。同時改造好片區的供水、燃氣、汙水與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和社區服務、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改善民生,讓居民共享「四城同創」成果。

強化黨建引領,盤活基層自治。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將黨組織體系的觸角延伸到小區、覆蓋到樓棟、深入到家庭,構建起完備的「街道-社區-小區-樓棟」組織鏈條。黨支部建立「三訪」機制即:改造啟動前尋訪、更改方案走訪、不同意見必訪,發揮社區黨員的帶頭作用,積極徵集群眾意見,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讓居民主動參與改造全過程。

築牢安全底線,狠抓改造質量。老舊小區改造重點要解決居民居住安全問題,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七小區在提質改造工作中,將作業安全,建材質量,圖紙審核、竣工驗收、作為質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關口,嚴格把關,強化保障,精密組織,通過宣傳、培訓、警示、預案、防護、排查、值班、監督、等有力措施,在改造前與水電氣、燃氣專營單位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老舊小區的水電氣的安裝方式進行提前溝通。確保老舊社區提質改造,真正成為老百姓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滿意工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積極探索社區建設的新路徑。精準分析多樣化需求,根據社區類型,進一步細化頂層設計,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推進老舊小區迭代升級;加強規劃引領,突出示範帶動,打造一批社區示範點;摸清區域內服務設施建設情況和服務能力,統籌布局公共設施,全面提升社區託幼、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機制,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推進鄰裡中心建設,注重繼承和涵養富有特色的社區文化,打造社區特色文化設施「愛情巷」網紅點。(杜龍夫 陳首江)

【來源:達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改造 幸福路街道給居民交出「幸福答卷」
    【連網】為了改造老舊小區髒亂差、設施不配套、安全隱患多等方面的問題,海州區幸福路街道開展了「幸福亮燈」、道路修繕、打造家門的小花園等一系列幸福民生工程,在不斷改善小區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幸福指數。「我們幸福路街道共有物業小區11個,無物業小區5個,其中,以園丁小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12個。」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資訊 本報訊(記者 秦明豫) 今年以來,楚雄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在居住環境、功能服務設施、文化氛圍營造、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補短板、找差距,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截至11月20日,杭州全市實施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02個,完工率100%,全面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年初,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明確將實施300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涉及改造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
  •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1-25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舊小區智慧改造,居民幸福指數提高
    8月19日傍晚,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位於縣體育館背後的教師村小區的路燈也陸續亮了起來,照亮整個小區。周邊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有的在壩壩裡跳舞健身,有的圍坐一起納涼,小孩子三三兩兩追逐嬉戲……「現在這裡安裝了路燈,晚上不再黑黢黢的。吃完晚飯,還可以下樓跳一會兒舞。」60歲的居民範遠珍高興地說,在只要不下雨,一有空,她就會和小區的姐妹們在這裡跳舞。
  • 【邵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12月7日晚,邵陽市大祥區百春園街道神灘社區黃果園片區居民唐玉梅在小遊園散步,對老舊小區改造讚不絕口。  該片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基礎設施老化,道路破損,屋頂滲水。今年5月,大祥區對該片區進行改造,3個月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去年來,大祥區申報30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納入國家支持的項目庫。
  • 德州市住建局: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構建美好生活環境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和民生難題解決,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小區居民的生活條件繼而不斷改善。      同期:德州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科長  陳新林: 為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我們加強工作調度,採取「周調度、月通報、年考核」工作方式,並不定期隨機抽取在建項目進行現場督導,及時發現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各縣(市、區)壓實責任,倒排工期,確保每個改造項目按照既定的路線圖、時間表,高質量、有序有力推進。
  • 【新城新聞】新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 居民直言「幸福到家了」
    【新城新聞】新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 居民直言「幸福到家了」 2020-12-10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聚賓小區居民如何提升幸福指數
    在幸福指數中,居住環境佔很大比例。生活在老舊的小區和全新的小區,生活品質有很大的不同。將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成為了社區居民願望最強、呼聲最高的一項工作。7月25日,記者參加「走進望城小康生活·三湘名博看望城」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近距離走進長沙市望城區西塘街社區的聚賓小區,探訪這個小區的變化,感受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
  • 自貢自流井區:老舊小區改造「寫」滿民意
    作為自貢市主城區,自流井區堅持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去年完成11個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上,今年總投資約4.3億元,對17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著力為居民打造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宜居家園。
  • 巴城老舊小區將加快改造進度~
    12月8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張平陽率住建、自然資源、房管等部門負責人,調研老舊小區推進情況。張平陽一行先後深入街心花園、中汕大廈、書苑小區等改造現場,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查看等方式,詳細了解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情況,並現場解決相關問題。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雲南: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大幸福
    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大幸福2019年起,雲南省堅持「從實際出發,既量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原則,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然而由於經濟發展底子薄、老舊小區改造面積大、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改造資金籌措難度大等原因,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推進面臨不少困難。
  • 泉港區後龍鎮: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今年是泉州開展「XIN」行動的第三年,福煉生活區被納入新一批老舊小區整治提升項目。泉港區後龍鎮通過小區亮化綠化、水改電改等綜合改造,讓昔日老舊小區換新顏。隨著泉港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管理先進的新建住宅小區拔地而起。
  • 羅平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天地——居民樂享新生活
    「我家住在頂樓,多年來自己一直沒有補住漏水現象,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把房屋漏水處理好了,解開了我們的心結。」羅平縣財政局住宿小區居民徐貴仙臉上漾起了笑容。近年來,該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來抓,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切實把這項惠民工程辦好辦實,讓群眾住得安心、放心、舒心,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 老舊小區改造忙 幸福溢滿月亮灣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忙 幸福溢滿月亮灣   「這幾個月來,我們小區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打心眼裡高興!」
  • 下陸幸福新區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涉及11個社區42個小區
    20日,記者從下陸區幸福新區獲悉,該新區11個社區42個小區將謀劃、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第一批6個小區,分別為:大塘社區大塘三村小區、康寧社區廣寧園小區、勝利社區紡機小區、友誼社區拐角樓小區、新星社區土地農林工商小區、勝利社區下陸中學家屬樓,已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3500萬元,同時申報債券資金5000萬元。目前,廣寧園等小區正在進行強弱電地埋施工,預計年底竣工;將通過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業主委員會等舉措,發動居民積極參與,提高自治管理水平。
  • 石泉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石泉縣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持續推進,通過改造使老舊小區「換代升級」,讓群眾生活更有品質,更加幸福。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金江花園小區,是石泉縣眾多「高齡小區」的代表。今年60多歲的程宗廣就住在這個小區,由於小區建設較早,水、電、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都已老化,加上沒有物業管理,小區衛生和公共秩序都不好。
  • 「改」出幸福新生活——湖北襄陽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切割、開挖、埋管、砌井……日前,湖北省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連山社區老舊小區改造拉開序幕,標誌著襄陽市2020年度計劃改造小區全部開工。據了解,今年襄陽市改造完工老舊小區將達到300個,惠及居民6.3萬戶20萬人。
  • 重慶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四個「關鍵詞」
    重慶市老舊小區改造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按照共商共建、共管共治、民主決策原則,著眼於解決群眾居住的基本問題,不求高大上,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主要圍繞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改善小區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造,並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