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菲律賓勞工部的一份報告讓很多小夥伴們都不淡定了。報告宣稱稱,China打算引進菲國家政人員前往5大中國城市就業,承諾給予這些菲傭近1.3萬工資。
月薪1.3萬?!其實這個工資可以的,結合大陸市場是完全科學的,接地氣的!不過也有很多人質疑,菲傭的工資這麼高合理嗎?分享幾個數據給大家:歐洲工資2200歐元起;加拿大4000加幣起,在溫哥華,多倫多地區要6000到7000加幣才能請到。2020年日本引進的菲傭折合港幣9000港幣起,僅僅是起步價咯;在美國加州的舊金山要2800到6500美金。在HK便宜4000到5000港幣之;新加坡在700新幣。這個數據是今日管家分析師團隊經過長期跟蹤調研,取樣來做出的統計。
以博主在國際上的經歷,HK對菲傭極為熟悉,她們也很有存在感,也可以理解為社會歸屬感。每到周日,女傭們三五成群來到公園等公共場所外出聚會。或是天橋,或是地鐵站口。興高採烈,分享食物,分享喜悅,時不時在自拍,留下美好的回憶。
當年做個一個社會調查,採訪香港地區的少數族裔,在大街上最容易搭訕的就是外傭,她們型更開朗,善於交流,她們對HK對4000多的薪水滿意,對HK生活環境滿意。小夥伴們會不會暗自竊喜,原來伺候人也可以這樣開心哈
「菲傭」一詞,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在上世紀70年代,香港社會出現了菲傭,最開始只是西人家庭用。那時菲國經濟不景氣,總統馬科斯修改勞工法,允許本國公民赴海外工作,通過賺取外匯改善經濟。1978年,菲國把外勞產業化。菲傭逐漸成為菲律賓的名片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同一時間段,大量在港女性投身工作,家政人員需求激增。菲傭進入尋常家庭,幫助照顧老人、看孩子、打掃衛生、做飯……包攬一切家務。到了90年代,泰國和印尼修改勞工法,在港的外傭市場多元化。
根據港府2015年的數據統計,外籍傭工佔香港總人數的3%,勞動人口的9%,人數約35萬。其中51%來自菲國,46%來自印尼。若一家以4口計算,約120萬港人接受外傭服務,佔在港人口比例的1/6。不僅中產家庭喜歡僱外傭,公屋居屋區的家庭也用。不過,最早打響品牌的是菲傭,所以後來的印尼和泰國傭人,也被「菲傭」化,有著「印傭」,「泰傭」之稱。但「菲傭」一詞,廣義上指所有來自東南亞的傭工,香港一般以「工人」、「姐姐」相稱。
一次我去拜訪一位一位80多歲的僑胞領袖,近距離接觸了一下菲傭。他家平時兩口人,傭人30歲左右,皮膚黝黑,被稱呼成「Miss」。老人年事已高,行動略有不便,平時穿鞋穿衣等生活起居都由外傭照顧。
採訪結束時,我們一起出門,傭人卻寸步不離,在旁邊打傘,拎凳子,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吃飯時,傭人在一旁招待。在家英文交流,僱主用個眼神,傭人就能領會。
Lisa:菲傭聰明、勤奮、可靠,專業
Lisa來港10多年在懷孕期間就開始請傭人,來分擔家務。第一位是印傭有過新加坡、HK工作經驗,流利的粵語,英文一般,因覺得自己有經驗,有時不太聽話,幹了幾個月便辭職。
Lisa家第二個傭人,來自菲國的小S,來港時剛滿22歲,工商管理畢業。來港原因是菲國工資太低,因為嫂子姐姐都在HK,所以也來港工作。希望來港賺取人生第一桶金,5到10年之後再回國發展。
小S英語不錯,聽說讀寫,樣樣拿手。早晨六點到7點起床在,準備早餐,然後按照每天的工作日程完成任務,清潔,收納整理,照顧寶寶等。Lisa感覺到有菲傭在的日子,這才叫人生。
在Lisa家添了第二個寶寶之後,活就多起來了,一歲之下的嬰兒,衣物都要手洗,其它洗衣機洗。做飯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上海菜已經掌握了。偶爾家裡西餐改善生活。
住宿方面,開始小S睡客廳的摺疊床,晚上拉上帘子,這樣有些私人空間。之後搬家了,有菲傭專屬小房間,有獨立的衛生間。Lisa對小S非常滿意,對菲傭小S評價是年輕、好學、勤奮、誠實、節儉,不不亂花錢。
出去購物時,零錢不私吞;帶寶寶上輔導班時,僱主說坐地鐵,就不坐巴士。工作任務上小S都是提前一天做準備安排,提前幫助僱主準備好第二天要的東西。僱主很人性,,當菲傭姐姐家人看,哈根達斯雪糕也分給小S吃。最早吃飯時,菲傭姐姐小S聽不懂上海話,也聽不懂廣東話,在一起吃飯就很尷尬。後來僱主Lisa讓她去廚房自己吃。小S很高效,吃飯很快,其實許多菲傭都一樣。
小S在lisa家做了快兩年,lisa希望她繼續下去。他們夫妻都工作,家裡有老人和孩子,每天基本是重複性的勞動,總要有人做。
聽到內地可能要開放菲傭市場,Lisa有點擔心。香港本地的家庭,一般給菲傭的是政府規定的最低薪水,不會多太多。她恐怕內地高出一倍的薪水---實際已經證明不止一倍(註:時任菲國勞工與就業部副部長賽伊公開說的是1000美元,並非13000人民幣),會讓香港淪為二流菲傭的市場。
小悅:菲傭在國是好職業、陽光職業,朝陽產業
另一位朋友小悅從事金融投資,先生是米國人,在港大做老師,兩人經濟條件不錯。他們給菲傭的薪水,比政府規定多一些。小悅表示對居家興趣不大,既然有能力也願意找傭人打理,所以沒孩子的時候,就開始請外傭。小悅用過兩個菲傭,第一個做了三年,50歲收山回菲國,臨走時人才服務公司介紹了Lyn來工作。
Lyn之前的僱主來自內地,男僱主是上海人,女僱主是北京人,家裡請了兩個傭人。不知什麼原因,忘了給Lyn續約,Lyn有了疑慮,就通過人才服務公司找到了小悅家。
Lyn普通話ok,中餐做得還行,英文不如普通話,被小悅的美國老公嫌棄。Lyn今年38歲,大學畢業,有兩個孩子,大的15歲,小的7歲。孩子在國內讀書,老公在阿聯工作。夫妻兩個每月往家裡寄錢,她們也是當地的模範夫妻。
菲傭在菲國是非常好的職業。從小和菲傭長大的朋友告訴小橋悅她在香港待了半輩子的老工人告老還鄉,在當地就成了富甲一方的人。
據說在菲國,沒有男人賺錢養家這一說。菲國女人勤儉持家,注重發展,注重孩子的教育。在菲國,女人在外賺錢,男人拿著她的錢養小三的也不少。Lyn覺得自己挺幸運,因為老公沒有這樣做,她兩個兒子在自己、老公和婆婆的栽培下,不但熱愛學習,而且成績好。
Lyn的工作時間是776,七點起床,七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每天負責,家庭保潔媽媽在港,經常來幫忙,所以菲傭姐姐工作量不算大。她有著獨立臥室和衛生間,晚飯收拾好,就可以收工休息。
Lyn的妹妹也在香港做傭人,妹妹的僱主沒有孩子,相對工作更輕鬆。閒暇之餘,兩人經常相見聚餐。一次晚飯後小悅發現Lyn的梳妝打扮,一問才知道,要和妹妹去喝咖啡。僱主有些抱怨,「她應該提早跟我講的」,但僱主還是放行了。
小悅比較自家的兩位菲傭:前面的年紀比較長,英文更好,中西餐都會做,沒那麼想已經成年的孩子,不用每周去教堂。現在這個思念孩子,每天視頻,出色的中餐烹飪技術,中文好,每周去教堂,晚上不散步就抄聖經、練聖歌,周日禮拜,也和朋友去菲國朋友開的KTV,據說價錢低,有吃有喝可以過一天。
小悅對Lyn的工作表現還算滿意,但不是100分。有時好像就是和她說不明白。一次家裡的手機充電器接觸不良,好不容易才接上,僱主再三囑咐不要碰到,但其擦桌子時還是碰到了。「應該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沒反應過來」,小悅姐說。
港人:菲傭越來越狡猾,必須要有售後綜合管理。
內地要開放菲傭市場的訊息,在香港的太太群裡炸鍋。有的不屑一顧,認為內地人搶奶粉、搶學位、搶工作資源還不夠,現在菲傭都要搶。有的認為不必著急,菲傭不會開放,國際環境不允許。不過人才引進還是可以的,改革開放我國需要大量的人才。
為全面了解情況,我也請教了一位在港本地的中學校長。他家請過兩位初中教育程度的印尼傭人。沒請菲傭,主要考慮印傭廣東話好,和老人溝通方便。他說,傭人照顧孩子,傳統的老人認為家裡有外人在,始終彆扭。另外,也會誤以為傭人衛生習慣較差,有體味,洗碗不乾淨,有時用擦車的布擦飯桌,偷懶玩手機,答應的事情不做,經常不守承諾。其實有管理還是差別巨大的。
比較印尼和菲律賓傭人,他覺得菲傭教育程度高、英語好,也有主見、不好「伺候」。沒有管理的傭人菲傭冒用主人地址,向高利貸公司借錢時有發生。印尼傭人教育水平低、英文差點,也沒菲傭那麼「聰明」。
菲傭的飲食習慣和華人差不多,印尼的不吃豬肉。菲傭信基督教或天主教。
很多菲傭帶大的港人,對菲律賓有天然的親近感,從小管菲籍工人叫姐姐。本次我向校長求證此說法,他認為港人心底對「僕人」是瞧不上眼的。
沒有管理,會引起很多投訴,僱主權益得不到保障,菲傭的權益也得不到保障。在港僱主虐待工人的新聞時不時爆出,包括語言辱罵、肢體暴力,甚至強暴。2015年,香港一家法院判處一名虐待印尼家傭的香港女性6年徒刑。
也有半輩子在港的內地師長總結,香港的傭人比內地的保姆好得多。如果主人不是太狠,很多能把孩子十年帶到大。就此說法我也進行求證,校長回應,很多家庭是如此,服務還是要專業人去做專業事。
小貼士:菲傭知識ABC
問:菲傭的英文都很好嗎?
答:應付一般生活、工作沒問題,口語還是可以的。人才引進的菲傭,受過高等教育素質高,幼兒園、小學、中學英文基本可以勝任。教育部引進了大量菲律賓人才來中國工作。
問:菲傭真得很有職業道德嗎?
答:外傭之所以不會幾個月就走,動不動就辭職,不全是因為職業道德。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頂級的人才服務公司服務有保障,可以提供全方位售前,售中,完善的售後綜合管理服務。這樣才能更大限度的保障僱主的用戶體驗。頂級的公司一定是頂級的服務標準、考核標準,這樣僱主才會省心。
問:菲傭怎麼休息?
答:一周一天,一般周日休息,方便上教堂禮拜。其他工作天休息也可。一般情況下,僱主不得強迫傭人放無薪假。人才服務公司可以根據僱主需求來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