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隨著填報志願落下帷幕,相信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都收到了來自心屬院校的通知書。高考,可以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站點,也是大部分人命運的轉折點,他們可以通過這一途徑改變自己。特別是對一些特殊群體的人來說。
去年,在安徽有一位盲人小夥昂子喻考了551分的成績,比錄取分數線高55分,但是他認為自己考得不太理想,他認為自己的理綜有點失誤,於是就想選擇重新復讀。
這件事在當時因為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都覺得,昂子喻身為殘疾人士,考出這個成績已經比大部分普通考生考得還好,沒必要再重新復讀。
但是昂子喻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他想考上一個公費師範生,這樣他在以後就可以去特教學校當老師。他的父親跟家人都知道他的理想,對他的決定都表示十分支持,就這樣昂子喻開始了自己的復讀之路。
今年,高考成績出來,昂子喻取得了635分這十分優異的成績,其中語文130分、數學127分、理綜257分、英語121分,超出安徽理科一本線(515分)120分。昂子喻表示自己現在的成績,完全可以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了。
其實,早在之前就曾有盲人考生打破600分的高分關卡。就是2018年,上海盲童考生王蘊,考慮623分,比當時的上海高考狀元就差了三分。雖然每年都有盲人參加高考,但是參考的人數卻一直都很少。
其實,在2014年前,盲人的普通高考大門還沒有開啟。不僅在報名之路上就被拒絕了,而且當時只提供盲人考卷,不提供電子試卷。
2014年第一次在高考考場上出現盲人試卷,這還是被考生李金生爭取來的,而在2015年,開始有8位盲人參與考試,甚至在這8名考生中有7位被錄取,就這樣中國打開了盲人高考的「黃金時代」。
不過盲人參加普通高考之路也不是一直都是順利的,對於盲人來說,他們不僅僅在平時讀書時需要付出比別人還要多的努力,而且在考試的過程中也需要承受很大壓力。
首先,盲人因為沒有視覺,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是使用一種特殊的文字,那就是「盲文」。而盲文對於他們而言,就好比是一種新的外語,他們需要用手去一行一行的感知。而盲文試卷的難度跟普通試卷是一樣的,就是寫盲文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這樣的話盲人考生花費時間往往會是普通考生的1.5倍。
其次,雖然現在盲人參加高考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但是對於盲人來說,他們自身的條件使得他們沒有辦法獲得很高的分數,像昂子喻這樣的更是少數,即使他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選專業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有很多專業都是不能報考的。
安徽盲人考生子喻復讀後,取得了653分的好成績,不得不說,跟他背後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雖然現在盲人參加高考可以選擇的專業不多,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幫助他們的政策會越來越完善,盲人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彩。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