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2020-12-18 環球網

夏天裡,

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

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

食物得到保鮮,

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

圖文無關

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發現:老人食管破裂導致的胸腔感染嚴重到危及生命!

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

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

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泡飯是王女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烹調方式,平時剩下來的米飯,第二天,王女士都會把它做成美味可口的泡飯。近日,像往常一樣,王女士從冰箱裡拿出了裝在一次性飯盒裡的隔夜冷飯,準備做泡飯。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變脆,底部破裂,一塊塑料隨著米飯被倒進了鍋裡。王女士吃飯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潛伏在泡飯裡的透明塑料片。當王女士吃到一半的時候,感覺有東西卡在了喉嚨裡,無論怎樣咽都無法咽下去,王女士就下樓找了大女兒。了解到母親情況後,大女兒匆忙把母親送到就近的醫院。

圖文無關

據王女士的二女兒介紹,王女士在醫院裡做了緊急的胃鏡下取食管異物的手術,當醫生把異物取出來後,誰也沒有想到會是一塊3cm~4cm的塑料片!王女士的二女兒說:「本以為食管異物取出來後,母親只要掛水消炎就會沒事,可是住在醫院裡連續一周都沒有好轉,一直感覺胸悶氣急、胸痛,實在沒有辦法,我們也只能把母親轉到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多科室聯動膿胸清除引流術

後來,王女士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聽完病情主訴,副主任醫師徐春表示:「急診會診中,食管取異物最常見的是雞骨頭和魚刺,塑料片卡住食道,這還是我頭一次遇到。」

在進一步觀察病人狀況,並結合CT報告分析之後,徐春表示:「患者目前症狀是食管破裂引起,已導致縱膈感染,胸腔感染,如果患者再晚些時候過來,感染灶可能會引起感染性休克或腐蝕主動脈導致主動脈破裂發生致命性大出血。」

隨後專家們為王女士進行了胸腔鏡下膿胸清除引流術。手術持續了將近4個小時,經過胸外科、手術室、麻醉科、心臟大血管外科等多學科的聯合治療,王女士的手術過程很順利。目前王女士情況穩定,已於7月26日康復出院。

醫師提醒:

應該正確認識食管異物的處理,千萬不能輕視。通過喝醋,甚至猛吞乾飯、饅頭等傳統的方法把異物送到胃裡都是不可取的,也十分危險。因為食管一旦被刺穿,就有可能造成縱膈感染,嚴重時損傷周圍重要的大血管、心臟、氣管,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不慎誤吞異物,應充分引起重視,要立即停止進食、進水及下咽動作,儘快到醫院就診。

來源|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薛馬義 通訊員 翟燈文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誤吞假牙 東莞醫生巧妙取出
    幾天前,七旬曾阿婆不小心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服下肚。尖銳金屬牙體直接劃傷了老人的咽喉、食管,掉進胃底。為避免取異物時造成大出血,醫生巧用安全套在胃鏡下取出異物。老人誤吞脫落假牙10月26日早晨,七旬曾阿婆在吃早餐時,一個不留神,就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下肚了。
  • 誤吃「洗衣凝珠」2歲幼童險喪命
    不過,這種顏色鮮豔、手感像果凍的凝珠,對兒童也極具「吸引力」——近兩年來多地出現幼童誤吞洗衣凝珠險喪命的事件。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接診了一位誤吃洗衣凝珠的2歲男童,所幸經過搶救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孩子誤食陷入昏迷回憶起當時情形,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沈玉才主任至今心有餘悸。
  • 一次性飯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飯盒是可回收垃圾嗎?一次性飯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飯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飯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另外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儘量能不用則不用。用過的一次性餐盒因為有剩飯剩菜和油漬殘留,回收利用的成本太高。要重新清洗,清洗的話會增加一個勞動的過程成本。
  • 男子誤吞牙籤險喪命,最終剖腹取籤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 通訊員簡文楊 于田報導 牙籤幾乎是家中常備工具,酒足飯飽後剔剔牙、聊聊天成為大多數人的消遣。可是,剔牙這一常見行為一旦不小心,也可能危及生命!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肝膽胰脾外科萬雲樂主任醫師團隊就接診了一位差點因為牙籤而喪命的患者。
  • 剔牙誤吞牙籤險喪命!小牙籤體內遊走一個月終被取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通訊員 簡文楊 于田圖/受訪者提供剔牙時鼻子一癢,竟然誤吞了牙籤,小小牙籤在肚子裡一待就是一個月,本以為會隨大便排出體外,沒想到牙籤竟穿破腸道到了腹腔內,命懸一線……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接診了一位差點因為牙籤而喪命的患者
  • 一次性飯盒被餃子燙出窟窿 不合格飯盒危害大
    現今不少上班族和打工族為了中午省事,讓餐館送餐吃,而大多數小飯館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而這種一次性餐盒的種類很多,從幾分錢到幾角錢,材質上也有很大差別,還有不少三無飯盒,此類飯盒也是餐館使用量最大的,記者接到熱線稱,(山東威海)市民李女士在紀念路某餐館點餐,送來的水餃是放在一次性發泡飯盒當中,當李女士看到送來的飯盒因為受熱而變形破損,查看後也沒有發現飯盒上有
  • 老人喝雄黃酒險喪命 醫生:雄黃加熱變砒霜
    原標題:幾杯雄黃酒下肚 七旬老人險喪命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喝雄黃酒等習俗。今年端午小長假,就因為喝了雄黃酒,株洲69歲的劉爹爹差點丟了性命。   5月28日,劉爹爹到親戚家做客,連飲了好幾杯雄黃酒後,腹痛不止,上吐下瀉。
  • 老人誤吞棗核 差點把命送了
    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黃鳳桐)日前,一位七旬女患者因為腹痛,腹脹伴嘔吐、發熱,來到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被確診為消化道穿孔,罪魁禍首是一顆棗核,在接受小腸穿孔修補術後,老人終於轉危為安。4 月 10 日,一位 73 歲的女性患者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市四院就診,該院普外科主任馬剛詳細詢問病史,老人回憶說,三天前,自己在家裡吃棗米飯,因年齡大有假牙脫落,不留神誤吞了棗核。事後開始腹痛伴腹脹,進而停止排氣排便,伴有嘔吐、發熱。自己覺得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體一直很好,懷疑是吃壞了東西,可後來腹痛逐漸加重,一家人慌了神,所以前來就診。
  • 一次性飯盒怎麼選購?
    近年市場上的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飯盒轉向環保飯盒,原來的泡沫飯盒由於不耐高溫,且製作過程對環境造成破壞而備受淘汰,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飯盒,紙制飯盒,木製飯盒,降解飯盒…等等。其中,塑料由於具有毒性較低、熔點較高、可塑性強、生產簡便及相對成本較低等特點,因而成了製造一次性快餐盒的主流材料。如PP塑料飯盒,PP是指聚丙烯,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特別適合加熱飯菜的包裝應用。而PS聚苯乙烯,剛硬而脆,無毒,無味,特別適合冷凍食品包裝如糕點或沙拉等。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 一次性飯盒有毒嗎
    現在外賣的配送費比以前高,飯盒質量也比以前好,但是也越來越貴。小編更喜歡自己煮飯,便宜、安全又環保。但是,喜歡叫外賣的大家了解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嗎?  第一,長期使用一次性飯盒,會對人體的腎臟、肝等造成不良的影響。一次性飯盒的成分是難以降解的化合物,本身帶有一定毒素。
  • 一小塊雞骨險致死 醫生:小孩、老人誤吞這些很危險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接收了一名92歲的老人,原來老人就診前一周,不慎誤吞雞骨,在症狀急劇加重時,才到醫院就診。手術時發現,這小塊雞骨已經導致食管穿孔,經過醫生團隊協作,最終取出了這個「兇手」。
  • 七旬老人卡喉嚨竟因服藥"連皮吃" 市民餵藥需細心-廣西新聞網
    醫生取出的塑料藥板。醫院供圖七旬老人卡喉嚨 竟因服藥「連皮吃」醫生提醒市民給老人餵藥時要更細心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徐哲)5月27日,72歲的南寧市民陳老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始終想不通當時怎麼會連藥帶板給吃了。
  • 險些喪命!東陽的家長注意了,最近一名1歲寶寶誤吞23顆磁力珠
    近日,我市一名1歲大的寶寶誤吞了23顆磁力珠,導致腸管破裂,險些喪命。術中發現樂樂腹腔內的一些磁珠已經破出腸管,導致腸管共有6處破裂。磁力珠這種玩具非常危險,尤其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缺乏對危險的意識,容易誤吞。一旦異物塞住氣管造成窒息,或是吸附在一起後造成腸管壞死,就會導致生命危險。
  • 老人偶感喉嚨不適 原因竟然是喝中藥誤吞牙套
    老人偶感喉嚨不適 原因竟然是喝中藥誤吞牙套  本報長沙訊 來自衡陽的老劉在喝中藥時,一不小心把假牙給吞下去了。家裡人用盡土辦法沒取出來,耽誤兩天後才將他送到湘雅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卡在食道的假牙被順利拔出。
  • 誤吞魚刺,4次手術也沒救回她的命!
    誤吞魚刺 致頸動脈破裂出血喪命據報導,不久前,陳女士吃了點鯿魚魚背上的肉,就一兩口,可能當時把魚骨頭一起吞下去了。因為覺得不是很痛,陳女士就沒在意。直到第二天臨近中午時,她突然覺得頭暈不舒服,於是打電話給丈夫。
  • 海龜誤吞許願硬幣 龜殼破裂幾乎不能呼吸
    網絡配圖海龜誤吞上千許願硬幣 撐破龜殼呼吸困難。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泰國春武裡省,一隻痛苦的海龜誤吞了廢棄池塘中的上千枚許願硬幣。網絡配圖CT掃描顯示海龜的胃裡有一大塊金屬。據估計Bank誤吞了相當於2000泰銖(約合45英鎊)的硬幣。
  • 這5類東西,6歲以內孩子最易誤吞
    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格外注意這幾點: 用藥後,擰緊瓶蓋,放在專門的藥箱裡收起來,加上鎖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 孩子誤吞乾燥劑,一定要做好應急措施,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傷害。 廣州一名2歲兒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
  • 用過的一次性塑料飯盒垃圾為什麼不可回收?
    像喻阿姨,提著幾袋家裡囤積的廢紙箱、飲料瓶還有一次性餐盒等,來到小區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交投,但收運人員並沒有照單全收。 比如這個飯盒是不可回收的,只能當幹垃圾扔。
  • 七旬老人誤吞魚刺 醫生巧手成功取出
    盧傑夫主任醫師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本報通訊員黃華麗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通訊員何勝)吃魚時最要注意的就是魚刺,一不小心吞下去了怎麼辦?近日,74歲的張奶奶因誤吞魚刺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時的胃鏡取異物術,最終成功把魚刺取出。   近日,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於是立即至市一醫院住院治療,行CT檢查發現: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環保科普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環保科普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今天,就讓團團給大家科普一下一次性餐盒的危害!危害一:中毒危害一次性飯盒為發泡餐具,所承食物超過65度,會析出本身的有毒物質進入食物中。使用這樣的飯盒吃飯,就相當於慢性服毒。短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長期使用還是對肝臟,腎臟纏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