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誤吞魚刺 醫生巧手成功取出

2020-12-23 南寧晚報
    盧傑夫主任醫師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本報通訊員黃華麗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通訊員何勝)吃魚時最要注意的就是魚刺,一不小心吞下去了怎麼辦?近日,74歲的張奶奶因誤吞魚刺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時的胃鏡取異物術,最終成功把魚刺取出。

  近日,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於是立即至市一醫院住院治療,行CT檢查發現: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消化內科主任盧傑夫主任醫師查看患者後,迅速組織多科室聯合會診,考慮到患者情況危急,決定在手術室嘗試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12月6日20時,盧傑夫主任醫師帶領團隊聯合麻醉科共同協作,經過1小時的努力,成功將患者食管內魚刺安全取出,術後患者病情穩定。

  市一醫院醫生提醒,市民在進食魚蝦、動物骨頭、棗核等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防止異物誤食進入消化道。對於兒童,特別要注意較小的玩具、硬幣及紐扣電池等,一旦發現或懷疑有異物進入消化道後應立即就診。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誤吞假牙 東莞醫生巧妙取出
    幾天前,七旬曾阿婆不小心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服下肚。尖銳金屬牙體直接劃傷了老人的咽喉、食管,掉進胃底。為避免取異物時造成大出血,醫生巧用安全套在胃鏡下取出異物。老人誤吞脫落假牙10月26日早晨,七旬曾阿婆在吃早餐時,一個不留神,就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下肚了。
  • 南寧七旬老人誤吞魚刺,食管壁被穿透,距離頸內動脈僅幾毫米!
    老人吃魚誤吞魚刺魚刺已穿透食管壁,差點刺入頸內動脈近日,74歲的張奶奶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咽部有異物感,吞咽時感到疼痛,立即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最危險的是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女子喝魚湯誤吞魚刺 竟做開胸手術取出魚刺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原來,張娟誤吞了一根魚刺,而魚刺竟「刺」進了張娟的心臟裡,險些危急她的生命。腹痛三天未好轉檢查發現魚刺「刺」了心臟今天上午,記者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見到了張娟的女兒文女士,文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來自自貢,一周前,她媽媽中午在家熬鯽魚湯喝,下午不久後就感覺肚子不舒服,隨後就前往當地縣醫院就醫。
  • 7旬老太誤吞魚刺,險些刺穿頸內,離動脈僅1毫米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寧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七旬老人,她的頸動脈險些被魚刺刺破。近日,74歲的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了針樣魚刺,因為覺得咽部一直有異物感,吞咽還有些痛,說話也受到了影響,於是來到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醫生:我們給張奶奶做了胸部CT,就看見一根很小很細的魚刺,已經穿破到了食管壁外了,而且靠近頸內的動脈。一旦刺破頸內動脈,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圖文無關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發現:老人食管破裂導致的胸腔感染嚴重到危及生命!
  • 南寧一名74歲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 婆婆突然腹痛疑是腫瘤復發,CT檢查其實是半月前誤吞魚刺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貝蘭)七旬老人突然肚子疼,急壞了家人,生怕是十年前切除的腫瘤又復發了。結果,醫生在老人小腸中揪出了真兇:一根半個月前誤吞的魚刺。前日,74歲的徐婆婆被家人送到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省中山醫院),老人來的時候捂著小腹,表情痛苦。家人介紹,她說肚子疼,已經疼了一整天也沒見好。進一步了解得知,老人在十年前曾因下腹部惡性腫瘤開過刀。「該不會是腫瘤復發了?」家人非常擔憂。
  • 一小塊雞骨險致死 醫生:小孩、老人誤吞這些很危險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接收了一名92歲的老人,原來老人就診前一周,不慎誤吞雞骨,在症狀急劇加重時,才到醫院就診。手術時發現,這小塊雞骨已經導致食管穿孔,經過醫生團隊協作,最終取出了這個「兇手」。
  • 又見誤吞魚刺,沒消化的魚刺這次扎穿胃腸!
    醫生提醒,吃魚時一定要當心魚刺,萬一誤吞別用饅頭、米飯強行把魚刺吞進去,未消化的魚刺進入消化道異常危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剛剛接診了一位女性患者,誤吞了魚刺後,沒有消化的魚刺竟然刺穿了胃壁和橫結腸,造成了胃腸穿孔,最後只能手術取出。
  • 魚刺在他體內藏了一個月!誤吞魚刺以後別再這樣做
    最近,鄭先生(化名)日子過得提心弔膽,起因是一個月前,他吃飯時誤吞的一根魚刺不知所終,讓他覺得自己背了個定時炸彈……  聚餐時一不留神,誤吞魚刺  50歲的鄭先生是衢州人,從事醫藥行業。
  • 女子剔牙時打瞌睡誤吞牙籤 落肚兩月以為是魚刺
    原標題:圖文:女子剔牙時打瞌睡誤吞牙籤 一根木質牙籤在人體內可以呆多久?兩個月!一根牙籤在體內有多危險?刺穿腸子險些奪命! 日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看著醫生從自己肚子裡取出來的3.8cm長的牙籤,52歲的市民張萍(化名)恍然大悟,原來讓她腹痛了兩月之久的病因是這根小小的牙籤。
  • 女子誤吞魚刺身亡 硬吞只會越插越深
    杭州28歲女子誤吞魚刺身亡  因為誤吞了一根魚刺,戳破主動脈引起大出血,整整搶救了7天,經歷4次手術,全身血液幾乎換了一遍,但是28歲的年輕媽媽還是沒能醒過來。實際上,因為誤吞魚刺到醫院就診的,醫院裡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而因此導致嚴重後果需要做大手術的並不少見,因此而喪命的時有發生。
  • 花45元取卡喉魚刺太貴?誤吞魚刺非小事,處理不當可致命!
    魚刺卡喉在生活中太常見了,而正是因為常見,不少人卻忽視了它的危害。專家指出,誤吞的魚刺有可能刺傷食管,嚴重者還可能引發縱膈感染,甚至會引起死亡。    這兩天,廣醫三院就接診了一名誤吞魚刺的病例,患者吞下拇指大小的魚刺,差點刺傷食管附近的血管引發大出血。
  • 老人誤吞棗核 差點把命送了
    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黃鳳桐)日前,一位七旬女患者因為腹痛,腹脹伴嘔吐、發熱,來到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被確診為消化道穿孔,罪魁禍首是一顆棗核,在接受小腸穿孔修補術後,老人終於轉危為安。4 月 10 日,一位 73 歲的女性患者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市四院就診,該院普外科主任馬剛詳細詢問病史,老人回憶說,三天前,自己在家裡吃棗米飯,因年齡大有假牙脫落,不留神誤吞了棗核。事後開始腹痛伴腹脹,進而停止排氣排便,伴有嘔吐、發熱。自己覺得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體一直很好,懷疑是吃壞了東西,可後來腹痛逐漸加重,一家人慌了神,所以前來就診。
  • 老伯誤吞魚刺 引發肛門腫痛
    本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 李琪彬)老林的肛門疼了一周,前兩天就診時才知道,這是自己誤吞魚刺造成的,這根魚刺已經引發感染形成肛周膿腫,再不治療或導致敗血症。 老林今年62歲,最近一周肛門疼痛,排便時疼得更加厲害,且症狀越來越嚴重,還出現了低燒怕冷等症狀。
  • 女孩誤吞魚刺 用醋化解卻差點刺穿心臟主動脈
    當晚,醫院多個科室醫生進行會診,通過氣管鏡光源輔助這種「開腦洞」的方式,大膽「拆彈」。目前,魚刺經內鏡零損傷的情況下手術取出,小張的病情穩定,還在住院觀察。據醫生介紹,本次手術難度及風險極大,一旦並發主動脈破裂大出血,死亡率極高。小張的成功救治有賴於各學科專業團隊的密切配合與協作。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 當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 當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闢謠2020年1月,來自湘西的劉先生不慎被魚刺卡住咽喉,反覆使用網上流傳的咽米飯、喝醋等方法處理,結果無效。
  • 成都22歲女子誤吞魚刺,喝醋化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專家組討論認為,必須馬上將魚刺取出,並擬定方案,首先由內鏡下微創取出,如內鏡下無法取出則轉由耳鼻喉外科醫生接手,如耳鼻喉外科醫生仍無法取出,則需要胸外科開胸手術,取異物過程中一旦並發大血管破裂出血,則立即由心臟外科手術搶救。
  • 誤吞了一根魚刺 他花5個小時3臺手術才死裡逃生
    因吃飯時誤吞一根魚刺,50多歲的老尹(化名)日前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劫。一根魚刺穿過食管,戳破主動脈,引起大出血,他命懸一線。輾轉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後,立即進行開胸手術,置換人工血管,切除一段食管,又進行胃造瘻……在ICU觀察幾天後,老尹順利轉到了心胸外科普通病房。
  • 男子以為誤吞魚刺,萬萬沒想到「元兇」是金屬針
    取出食管內的金屬狀異物。食堂吃飯誤吞異物如鯁在喉卻找不到前段時間,張先生在單位食堂吃飯,打了一份豆腐皮炒青菜,他夾起一筷子就往下吞,一頓飯後,總感覺喉嚨有東西卡住、刺痛,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可能吃到了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