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七旬老人誤吞魚刺,食管壁被穿透,距離頸內動脈僅幾毫米!

2020-12-23 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老人吃魚誤吞魚刺魚刺已穿透食管壁,差點刺入頸內動脈

近日,74歲的張奶奶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咽部有異物感,吞咽時感到疼痛,立即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

CT檢查提示:C6-7水平食管內見線狀高密度,長度約3cm,似見穿透外膜,與右側頸總動脈鄰近。最危險的是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魚刺已穿破食管與頸內動脈相抵,病情危急

醫生順利取出魚刺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盧傑夫主任醫師查看患者後迅速組織胸心血管外科、耳鼻喉頭頸部外科、麻醉科聯合會診,考慮患者情況危急,決定在外科保駕護航的情況下,在手術室嘗試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盧傑夫主任為患者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術

12月6日20點,由消化內科主任盧傑夫主任醫師帶領的團隊聯合麻醉科共同協作,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經過1小時的努力,最終成功將患者食管內魚刺安全取出。術後患者病情穩定。

食管內取出的魚刺

醫生提醒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尤其在進食魚蝦、動物骨頭、棗核等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防止異物誤食進入消化道。

對於兒童,特別要注意較小的玩具、硬幣及紐扣電池等,一旦發現或可疑有異物進入消化道後應立即就診,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相關焦點

  • 7旬老太誤吞魚刺,險些刺穿頸內,離動脈僅1毫米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寧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七旬老人,她的頸動脈險些被魚刺刺破。近日,74歲的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了針樣魚刺,因為覺得咽部一直有異物感,吞咽還有些痛,說話也受到了影響,於是來到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醫生:我們給張奶奶做了胸部CT,就看見一根很小很細的魚刺,已經穿破到了食管壁外了,而且靠近頸內的動脈。一旦刺破頸內動脈,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南寧一名74歲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 七旬老人誤吞魚刺 醫生巧手成功取出
    盧傑夫主任醫師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本報通訊員黃華麗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通訊員何勝)吃魚時最要注意的就是魚刺,一不小心吞下去了怎麼辦?近日,74歲的張奶奶因誤吞魚刺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時的胃鏡取異物術,最終成功把魚刺取出。   近日,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於是立即至市一醫院住院治療,行CT檢查發現: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老太魚刺卡喉猛吞米飯 扎穿食管肌肉層切開食管取刺
    老太魚刺卡喉猛吞米飯 扎穿食管肌肉層切開食管取刺 2018-03-尖刺扎穿食管肌肉層  80歲老太無奈切開食管取刺  本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劉姍姍)被魚刺卡住,80歲婆婆猛吞米飯想把魚刺咽下去,不料尖銳的魚刺竟然扎穿食管肌肉層,一端距離氣管只有5毫米,另一端距離頸部動脈不到2釐米,險些造成致命性的後果。
  • 七旬老人誤吞假牙 東莞醫生巧妙取出
    幾天前,七旬曾阿婆不小心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服下肚。尖銳金屬牙體直接劃傷了老人的咽喉、食管,掉進胃底。為避免取異物時造成大出血,醫生巧用安全套在胃鏡下取出異物。老人誤吞脫落假牙10月26日早晨,七旬曾阿婆在吃早餐時,一個不留神,就將脫落的假牙直接吞下肚了。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 當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 當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每年急診科都會接診好幾例因誤吞魚刺導致食管異物,並發展為主動脈食管瘻的患者。主動脈食管瘻是食管異物損傷相對少見的併發症,但發病兇險,若處理不當可引起嚴重感染、大出血等,死亡率極高。誤吞魚刺卡喉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魚刺卡在食道裡,毗鄰心肺、支氣管、主動脈等器官,會導致食管損傷穿孔、縱膈感染、肺部感染、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
  • 又見誤吞魚刺,沒消化的魚刺這次扎穿胃腸!
    醫生提醒,吃魚時一定要當心魚刺,萬一誤吞別用饅頭、米飯強行把魚刺吞進去,未消化的魚刺進入消化道異常危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剛剛接診了一位女性患者,誤吞了魚刺後,沒有消化的魚刺竟然刺穿了胃壁和橫結腸,造成了胃腸穿孔,最後只能手術取出。
  • 男子以為誤吞魚刺,萬萬沒想到「元兇」是金屬針
    術中 X 光線顯示,異物在食管入口平面。取出食管內的金屬狀異物。食堂吃飯誤吞異物如鯁在喉卻找不到前段時間,張先生在單位食堂吃飯,打了一份豆腐皮炒青菜,他夾起一筷子就往下吞,一頓飯後,總感覺喉嚨有東西卡住、刺痛,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可能吃到了魚刺。
  • 桂林女子硬吞4釐米魚刺,扎破肝臟,這種土方法別再用了
    一個月前,桂林市一位黃女士(化名)吃飯的時候喉嚨卡了一根魚刺,黃女士當時立即採用了「土辦法」,吞了好幾大口米飯,硬生生將魚刺咽了下去。本以為魚刺吞下去就沒事了,但是沒過幾天,黃女士突然出現腹部劇烈疼痛、高燒,尤其是肝區,壓痛明顯。
  • 老人卡喉一根魚刺差點出人命!刺破主動脈失血3升
    醫生立即為鄭大伯做胃鏡檢查,發現鄭大伯的食道壁有一個3毫米破裂口,胃裡還有約1000毫升的血。這也就是說,鄭大伯的出血量多達3000毫升!「有沒有被魚刺等卡喉過?」在醫生的詢問下,鄭大伯的家人這才回憶起,2個月前老人有魚刺卡喉的經歷,隨後去了附近的醫院。醫生檢查後沒有發現異物,便囑咐鄭大伯先回家,若疼痛未減輕再來醫院。結果痛了兩天後,鄭大伯感覺到痛感減輕,之後也沒什麼大的不舒服。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廣州的覃女士誤吞魚骨,第二天去醫院取了出來,沒想到魚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傷了主動脈,半個月後主動脈破裂,血噴湧而出,命懸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學科的專家冒險一搏,在手術臺邊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才把她的命救了回來。 此前,該院也曾救治了一位魚骨刺傷主動脈的男性患者。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廣州的覃女士誤吞魚骨,第二天去醫院取了出來,沒想到魚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傷了主動脈,半個月後主動脈破裂,血噴湧而出,命懸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學科的專家冒險一搏,在手術臺邊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才把她的命救了回來。此前,該院也曾救治了一位魚骨刺傷主動脈的男性患者。
  • 誤吞魚刺,4次手術也沒救回她的命!
    指導醫生泉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洪銘沿■早報記者 許奕梅僅因被一根魚刺卡住,戳破主動脈,導致大出血,整整搶救了7天,杭州一位28歲的年輕媽媽還是不治身亡。網上流傳的這則新聞聳人聽聞,但確有其事。
  • 搶救7天幾乎全身換血 杭州28歲女子誤吞魚刺身亡
    原標題:搶救了整整7天,幾乎全身換血,但杭州這位28歲年輕媽媽還是沒能醒來……起因僅僅是一根魚刺因為誤吞了一根魚刺,戳破主動脈引起大出血,整整搶救了7天,經歷4次手術,全身血液幾乎換了一遍,但是28歲的年輕媽媽還是沒能醒過來。陳女士是杭州人,1989年出生,兒子正在上幼兒園。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發現:老人食管破裂導致的胸腔感染嚴重到危及生命!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 阿姨吃魚卡喉嚨 魚刺把食管刺穿兩個洞險喪命
    可高手也偶有失手,再厲害的吃貨,也免不了被小小的魚刺卡住。  這個時候,大家很可能會採取一些土辦法,像咽米飯、吞饅頭、喝醋等種種。可喉嚨裡的魚刺卻沒那麼聽話,順利下肚和越卡越深的概率算是對半開。運氣不好,可就真要被魚刺給害慘了。
  • 魚刺在他體內藏了一個月!誤吞魚刺以後別再這樣做
    最近,鄭先生(化名)日子過得提心弔膽,起因是一個月前,他吃飯時誤吞的一根魚刺不知所終,讓他覺得自己背了個定時炸彈……  聚餐時一不留神,誤吞魚刺  50歲的鄭先生是衢州人,從事醫藥行業。
  • 三歲女童被卡魚刺腹痛一周多,魚刺透腸壁致消化道穿孔,家長:以為吞...
    三歲的小慧家住長沙,因為腹痛一周過來到醫院做腹部超聲檢查,這才發現在其腸壁內隱藏著罪魁禍首。經過仔細回想,家長才想起次前曾吃過魚且被卡住。家長介紹,小慧腹部按壓時表情痛苦,在長沙市中心醫院,經過超聲檢查,發現其腸壁內有長條形長約2cm左右的強回聲物,超聲檢查所謂的強回聲一般見於比較堅硬的物體。「之前吃過魚且被卡住,當時以為吞下去就沒事了。」家長說,沒想到後果更嚴重,由於該異物穿透腸壁造成消化道的穿孔,因此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後證實異物為魚刺。
  • 一小塊雞骨險致死 醫生:小孩、老人誤吞這些很危險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接收了一名92歲的老人,原來老人就診前一周,不慎誤吞雞骨,在症狀急劇加重時,才到醫院就診。手術時發現,這小塊雞骨已經導致食管穿孔,經過醫生團隊協作,最終取出了這個「兇手」。
  • 花45元取卡喉魚刺太貴?誤吞魚刺非小事,處理不當可致命!
    「魚刺有可能卡住食管,輕則刺傷食管黏膜引起出血,重則可能刺傷周邊血管,引發感染、慢性穿孔,還可能引起縱膈感染,甚至會危及生命。廣醫三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孫嫣介紹,目前黃女士恢復情況良好,但因魚骨過大,取出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劃傷了食管,造成了少量的食管黏膜出血,因此術後的黃女士需禁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