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然粉僅僅用來烤肉?錯了!于謙:古埃及人用它做木乃伊防腐劑

2020-12-23 嫣然談情說愛

「一直到現在,我也不承認我有酒癮。為什麼呢?因為我喝酒是在享受喝酒的那份愜意勁兒——三五知己坐在一塊兒,海闊天空這麼一聊,感覺特對!」

這句話,便是于謙自己對喝酒的定義。

01、喝酒並不是愛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說到于謙老師,在我的認知裡,他除了會說相聲,拍過戲,寫過書,還有三大愛好,那就是抽菸、喝酒、燙頭。

就如開場白說的,于謙對於喝酒的理解,他喜歡喝酒,但不是愛好,而是一種癖好,一種生活方式。

他是這樣說的:

「因為我喝酒是在享受喝酒的那份愜意勁兒,這是其一,其二呢,我是在享受跟朋友聚會的時候喝酒的那份融洽,因為人這身體稍微帶點酒以後,興奮狀態能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時候你的言談舉止啊,跟朋友的交流啊,都能踩在點上,能達到一種亢奮的、向上的、積極的,那麼一種狀態氛圍特別好,尤其跟好朋友一起喝。」

這樣說來,喝酒對于謙而言,是一種享受。

一是在享受喝酒的那份愜意勁兒,二是享受跟朋友聚會的時候喝酒的那份融洽。

所以,有時候和三兩好友一起喝,就停不下來,以致於到了演出時間還沒緩過勁兒來,就有了郭德綱、于謙全程醉酒車禍版《汾河灣》。

因此,他給自己立了個規格,演出之前絕對不喝酒。

02、舌尖上的《于謙小酒館》,於快樂中品生活,於美食中品人生

說起吃,談起酒,就肯定少不了下酒菜!

于謙就把他的這些吃喝玩樂統統寫進了《于謙小酒館》裡,並且出版了。

中國人講究喝酒必須就點「下酒菜」,而這個「下酒菜」和我們就飯的菜還是不同的。

于謙的下酒菜也是有講究的:下酒菜,得有嚼頭,有味道,但不能管飽。既吃不飽肚子,又能壓酒的辣味兒,這才叫酒菜。

《于謙小酒館》,就是一本關於下酒菜的隨筆散文集,它集各種南北火鍋,各地小吃和主食,不管是日常美食還是山珍海味,裡面統統說明,給你一個舌尖上的下酒菜全集。

三句話不離本行!在于謙的文字裡,這種說相聲的樂趣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能把吃的,以相聲的方式,說出「樂」的味道,這大概也只有于謙了吧!

《于謙小酒館》裡,帶著一種「玩」的態度在說「吃」的,或許,這吃喝玩樂才是人生中的快樂。

透過文字,你能感受到字裡行間自帶的悠閒,而這種悠閒,是從心底散發出來的一種樂,一種愜意!

就如李白、孔乙己喝酒,喝的是情懷,是人生。

孔乙己喝酒,大概是為了解悶,無論多窮,就算偷,也要偷錢來買樂,他的人生,好像喝酒,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樂。

李白漂泊多年,一生靠酒助興,喝了酒,他能寫出大量的詩歌,所以,酒和詩,成為了李白一生的傳奇符號。

這《于謙小酒館》就會讓你感慨,感慨原來平庸之中隱藏著這麼多的樂趣,生活並非平淡無奇,其實,被平淡了的,是我們已經鈍化了的味覺。書裡寫了食物的大大小小知識和古人對待食物的知識點,裡面涉及了文化、歷史、潮流。

總結起來,用一句形容,叫「中國老菜譜」。文末可購買↓

03、孜然粉居然是木乃伊的防腐劑?

關於孜然粉,大家都應該不陌生吧!

燒烤少了孜然粉,就丟了味道了,所以,它是必備的佐料。當然,這些燒烤串,也正好是下酒菜了。但是,你知道這孜然粉最早出現在哪一個朝代嗎?

如今的這種速食時代,哪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食物的背景。

但于謙願意!他告訴你,孜然最早是在唐朝就開始用作佐料了,它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枯茗,還有很多地方叫它小茴香。而之所以叫「孜然」,還是根據維吾爾族的音譯過來的。

而最出人意料的是,世界上最早用孜然的人居然的古埃及人,當然,他們並不是用來烤肉串的,而是把孜然粉灑在屍體上面,當防腐劑用。

真的是腦洞大開呀!

當然,書裡面還記錄了很多冷知識,例如煎餅果子的墮落是從加了火腿腸開始,小龍蝦是由日本人帶進中國的......

這就是《于謙小酒館》裡帶給我們很多的關於美食今生前世趣聞。文末可購買↓

04、 結語

「吃」不僅是文化、地域的象徵,有時候,吃,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當然,有時候,靠食物,能賺一大筆錢。所以有了外國小夥子賣煎餅果子賺大錢的事例,因為人們都愛「吃」。

于謙把吃的種種事情,歸根於一個字「玩」。

他覺得「玩比命大」。做任何事情,始終保持玩的心態,你幹什麼都不累。

對于謙來說,說相聲是玩,出書是玩。在平日裡,養馬、遛狗、養鳥、養魚,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水裡遊的,好像沒有于謙不玩的東西,他的一切,就是「玩」。當然,我們很多人都是沒有辦法做到于謙老師這樣,能夠做的,是從他的字裡行間,給自己找點樂子。

《于謙小酒館》的文筆並不華麗優美,也沒有藉助大量的修辭手法,以平淡的口語化,從古至今,從上到下,以隨和、平靜的語氣,講了一切關於吃、喝的東西。讓人們看到了另一種「文化」:食物的文化,吃的文化。#百度超級好物節#

該書原價49.8,現活動價28.8元,只需一次午餐費,就能夠讓你收穫生活中無限的樂趣,在快樂中品生活!點擊下方「去看看」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古埃及篇「2」木乃伊你怎麼了?
    上期說到可愛的喵星人是如何從古埃及開始統治人類,貓奴們把永久離線的主子製作成貓咪木乃伊,以祈求主子得以重生。埃及國家博物館2層——木乃伊館放置著20具歷代法老及后妃的木乃伊,大部分木乃伊內部尚算保存完好。因為他們身份尊貴,用在他們身上的防腐劑都是「高端版」。埃及是世界上最多木乃伊的國家,那麼為什麼古埃及人會把重生和木乃伊聯繫上呢?
  • 2000多年前的獅子木乃伊出土,原來古埃及人就是這麼吸貓的?
    除了獅子木乃伊,這次也同時出土了一些貓和鱷魚的木乃伊。至於為什麼要把獅子這種大貓做成木乃伊,考古學家表示,可能是因為古埃及人太愛它們了。這種木乃伊也被稱為寵物木乃伊,古埃及人自己被製成木乃伊之後,也會選擇把寵物也製成木乃伊,用來陪伴自己。
  • 古埃及木乃伊製作起源前推1500年
    研究人員鑑定出古埃及木乃伊包裹布上的防腐劑成分,將木乃伊製作起源提前1500年。 圖片來源:RON OLDFIELD、JANA JONES 木乃伊出現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的史前埃及似乎理所當然:炎熱、乾燥的荒漠完成了屍體的乾燥處理工作。之後不久,公元前2200年前後,使用松香酯進行的人工屍體防腐開始出現,至少科學家是這樣認為的。
  • 古埃及人十幾味香料放下去,醃出來的木乃伊為什麼比鹹菜更耐久?
    那麼,製作者在這段時間究竟要做哪些事情呢?木乃伊在自然與人類博物館(特內裡費,西班牙)。首先,人死亡之後,屍體會被送出一個專門用於製造木乃伊的小房間。在那裡,有一個約半米高的桌子來放置屍體,並擺放了一些製作的道具,比如開刀用的、取腦髓用的等等。
  • 古埃及動物木乃伊:鱷魚母親懷8幼崽被「封印」
    古埃及人不僅為去世的人類製作木乃伊,還給動物製作木乃伊。據英國廣播公司5月10日報導,這些動物木乃伊總共可能多達7000多萬件,分別埋葬在遍布埃及境內的30多處地下墓穴之中。部分埃及木乃伊於19世紀和20世紀流入英國。日前,英國的一支研究團隊在莉迪亞·麥克奈特博士的率領下,運用最新的醫學成像技術掃描了數百件動物木乃伊。這是有史以來同類掃描之中規模最大的。研究團隊的專家分別來自曼徹斯特皇家兒童醫院和曼徹斯特醫院生物醫藥埃及古物學中心。接受掃描的動物木乃伊種類繁多,從小鳥到老鷹,從貓咪到地鼠。
  • 舌尖上的木乃伊:古埃及保存屍體製作木乃伊,竟被歐洲人吃掉治病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病理上是如何的,但是它是好用的,這個是沒有錯的。只不過各種藥方流傳下來之後,就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傳說。比如說魯迅當年為什麼反對中醫,他自己就講,因為他爸爸常年得病,得病之後每次抓藥都是他去抓。那個時候中醫還講究有藥引子,有一次的藥引子很搞笑,藥引子好像是說要一對原配的蟋蟀。好嘛,你說一公一母倆蟋蟀咱理解,原配怎麼理解?
  • 象形文字、木乃伊 浙博開年大展邀您探秘古埃及文明
    胡慧媚攝 保存千年的木乃伊,是它對復活與冥界的追求;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銘刻了穿梭冥界必須的祈禱詞和魔法咒文;遵循「正面律」的繪畫和雕刻,頭部和軀體始終保持垂直,為的是保持完整的軀體,等待靈魂的回歸……發端於公元前六千年、形成於公元前四千年前後、湮滅於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埃及,發展出了獨特而偉大的文明。
  • 英國博物館,有一具「生薑」木乃伊,它是珍貴的史前文物
    埃及木乃伊世界聞名。不過在英國博物館,卻有一具埃及木乃伊之前的乾屍,它的名字叫「生薑木乃伊」。它的形狀和形成原因非常奇特。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提起埃及,很多人還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另一個神秘文物——埃及木乃伊。木乃伊這個名字好聽了一些,其實它就是「人工乾屍」。
  • 木乃伊 | 象徵古埃及對永恆來生的追求
    在埃及人的心中,他們相信第一個統治埃及的國王名叫奧賽裡斯,在他死後,被做成木乃伊,並徵服了死神,成為私人的統治者,而他的兒子,名叫荷魯斯,成為了活人的統治者。但是,當荷魯斯死後,來到陰間,取代他父親的位置,他便成為新的奧塞裡斯,而他的兒子便成為新的荷魯斯。這實際上便是一種輪迴,在奧賽裡斯與荷魯斯中不斷切換,但這樣的理論當時人們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觀念。
  • 看過《木乃伊》系列電影的都知道,古埃及人為復活做好了充分準備
    人死不能復生,可在帶有埃及神話色彩的影視作品,經常會有復活的橋段。比如1999上映的電影《木乃伊》,主線就是一個木乃伊復活的故事。電影《木乃伊》後來的同系列電影依然拿復活做文章,《木乃伊2》復活了魔蠍大帝,《木乃伊3》還復活到了兵馬俑頭上,被復活的兵馬俑帝王由李連杰飾演。
  • 科學家通過木乃伊基因揭秘古埃及人起源:與如今的埃及人不同
    除了法老詛咒和宗教傳說,古埃及木乃伊的「遺贈」還包括古代人類基因信息,這是一條揭開古埃及人「從哪裡來」謎底的線索。研究者比對這90具木乃伊的基因信息,發現他們關係最近的「親屬」,可以追溯至以色列、約旦地區的古代農民。相比之下,現代的埃及人則從非洲中部人群繼承了更多的基因。  論文的聯合作者Johannes Krause還提出了另一個發現:在1300多年間,埃及經歷了亞歷山大大帝、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亞述人的輪番徵服統治,古埃及人的基因卻呈現出了連續性,並未出現明顯改變。
  • 「法老·諸神·木乃伊」!來湖南省博解鎖「古埃及密碼」
    第一單元「尼羅之歌」,講述了在茫茫沙漠的狹長綠色生命帶上,古埃及人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前王朝時期的魚形調色板、中王國時期的雪花石膏香料瓶、拜佔庭時期的木梳等,都表現了古埃及人對個人裝扮的注重,對生活的熱愛。農耕場景壁畫局部、書吏雕像、廚師小模型等,再現了古埃及人農耕和勞作的場景。
  • 揭秘:古埃及法老們被製作木乃伊時,為何唯獨留下心臟在體內
    埃及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金字塔、木乃伊等歷史上存在的事物,給世人留下了很多的謎團。據悉,古埃及的法老死後,都會將屍體風乾,做成木乃伊。為什麼埃及的木乃伊非常盛行呢?據悉,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後,均製成木乃伊。但是木乃伊的身上也存在很多的謎,其中就包括屍體防腐的技術。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殮藏屍。表示對死者的敬意。古埃及的每一代法老死後,他們的屍體首先被送到一個被稱為「衣部」的地方:專門淨化屍體。
  • 古埃及風格的《木乃伊戰士》,變身是一大亮點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徵。除此之外,還有那神秘的乾屍,也就是木乃伊。除了看過經典的《木乃伊》電影外,很多人也看過一部相關題材的動畫,它就是《木乃伊戰士》。《木乃伊戰士》是美國DIC公司出品的冒險懸疑動畫,共四十二集。1997年在美國首播,國內曾在小神龍俱樂部中播出。憑藉著嘻哈風格的主題曲,以及富有創意的故事內容,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製作「木乃伊」?原來他們居然是為了這個原因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製作「木乃伊」?原來他們居然是為了這個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美國大片《木乃伊》,其中花哨的特效和精彩的打鬥場面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當然了,電影中最具噱頭的,還要屬「木乃伊」這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元素。
  • 木乃伊歸來!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
    一位成年的女性木乃伊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這些人們耳熟能詳古埃及符號既遙遠又神秘。展覽分「尼羅河的贈禮」「眾神傳說」「復活的密碼」「歷經時間沉澱的埃及社會」「永生傳說」五個部分,通過展示古埃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會生活、喪葬文化等各個方面,勾勒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的生活風貌,探索古埃及人複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 木乃伊英文是「媽咪」?電影中「活埋...
    金字塔、木乃伊、金面具、聖甲蟲……隨著山東博物館「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觀」的正式開展,百件(套)精選的帶有深厚歷史記憶的古埃及文物向廣大文博愛好者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這場省博埃及文物展到底有多火、現場觀眾有多擁擠?
  • 馬丹有一幅名畫《廚房裡》,它是用木乃伊粉畫成的,是件鎮館之寶
    木乃伊充滿了迷幻色彩,代表了古埃及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今天我們看到的木乃伊,都已成為了文物,被放置在博物館中,精心地保護著。可是您是否想像過,使用木乃伊為畫料,製作出來一幅精美的油畫,這幅油畫和普通畫料畫的畫,究竟有什麼區別?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古埃及竟有鱷魚木乃伊,專家指出,這是一種不一般的獻祭品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擁有許多燦若星河的文明遺址,木乃伊就是很典型的代表型文物,古埃及人通過很巧妙的手段,將各種香料放在遺體內,使遺體保存千年不腐爛,以此表達對死者的祈福,對永生的尊重,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件木乃伊,並不是一般常見的木乃伊,而是一具鱷魚木乃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木乃伊歸來——揭秘木乃伊的製作過程
    之後總會問,「哇,木乃伊是怎麼製作的,才可以保存那麼久?」似乎對木乃伊有很多的好奇。今天Sayed Ali將為您解開其中的秘密。首先製作木乃伊用的材料:泡鹼,松油,松脂,樹指,洋蔥,青苔,木屑,稻草,砂,沒藥,肉桂,乳香,蜂蠟,蜂膠,棕櫚油。使用的工具:取腦棒、開腔刀、取內臟刀、亞麻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