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木乃伊 浙博開年大展邀您探秘古埃及文明

2020-12-13 浙江在線

2019-01-19 14: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胡慧媚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保存千年的木乃伊,是它對復活與冥界的追求;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銘刻了穿梭冥界必須的祈禱詞和魔法咒文;遵循「正面律」的繪畫和雕刻,頭部和軀體始終保持垂直,為的是保持完整的軀體,等待靈魂的回歸……發端於公元前六千年、形成於公元前四千年前後、湮滅於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埃及,發展出了獨特而偉大的文明。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將在西子湖畔的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

展覽分「尼羅河的贈禮」「眾神傳說」「復活的密碼」「生活在尼羅河與綠洲之中」「永生傳說」五個部分,通過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會生活、喪葬文化等各個方面,勾勒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的生活風貌,探索古埃及人複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這是一場怎樣別開生面的古文明大展,又講述了古埃及人哪些神秘的故事和傳說呢?1月19日,記者提前探訪了此展覽。

義大利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古埃及文物?原來,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羅馬的遺產逐漸為義大利所吸納。此後的19世紀,大量考古探險隊追隨拿破崙的遠徵足跡到達埃及,帶來了文物數量的成倍增長。如今,義大利的博物館機構擁有極其豐富的埃及藏品資源。

從神明的傳說到動物的馴化、從文字的發明到金字塔的建造、從麵包的烘烤到《亡靈書》的使用,在這裡,謎底一一解開。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為「神聖的雕刻圖案」。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象形文字記錄日期、事件和國王的姓名,至中王國時期,象形文字的發展趨於成熟,廣泛出現在陵墓、神廟和一些日用物品上。然而隨著託勒密王朝的覆滅,這種古老的文字逐漸為人們所淡忘。

象形文字寫法

1799年7月19日,在埃及的羅塞塔村,拿破崙的隨軍學者發現了一塊黑色巖石,表面刻滿當時誰也看不懂的古埃及聖書體、世俗體象形文字,以及古希臘文。通過三種文字的對比,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商博良成功解讀了羅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終於再度復活,成為現代人與古文明對話的鑰匙。

象形文字的載體有木頭、石頭、骨頭、皮革、陶片、麻布和紙草等,其中紙草的使用最為廣泛,它的原料是紙莎草,這種曾經大量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沼澤地裡的植物形似蘆葦,有著細密堅韌的纖維。紙莎草的用途很多,如編織草鞋、繩索、筏子,然而從舊王國時代起,它就是最主要的書寫材料。

埃及的紙草曾行銷整個地中海地區,到公元3世紀才逐漸為羊皮紙所取代。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記載,紙草的製造需要幾道工序:首先削去紙莎草莖稈的硬質外皮,剝好的內莖切成40釐米左右的長條,剖為薄片,在水中浸泡數日除去糖分,再將薄片並列成排,分兩層垂直疊放,平鋪在麻布下用木槌捶打、以石板壓合,最後用石片或貝殼磨平修邊,纖薄潔白的紙草就製成了。

永生傳說

在古埃及傳說中,太陽會在日落時被天空女神努特吞下,第二天早上又重獲新生。人們相信在太陽西沉的地方是冥王奧西裡斯統治的死後世界,那裡沒有苦難,只有永恆的生命。死亡被視為獲得永生的一個過程,如晝夜交替一般讓人再度復活。

為了在永生的世界繼續享受生活,法老和貴族將大量財富和人力傾注於修建宏偉的陵墓;墓室中放滿各式各樣的陪葬品;他們用防腐劑和香料保存軀體,等待靈魂重回身體;棺槨內放著《亡靈書》及各式護身符,幫助亡者在陰間跨越所有阻礙。這些豐富的想像和實踐,造就了古埃及極度華美的死亡文明。

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胡慧媚攝

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來世觀,因此他們建造金字塔,將遺體製成木乃伊。此次展覽將展出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描繪亡靈死後前往冥殿的彩繪墓碑、來自底比斯神廟祭司的彩繪人形棺等珍貴藏品,為觀眾呈現了古埃及人獨特的喪葬習俗。其中,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高179釐米,身體以布帶纏繞,製作成複雜的菱形圖案。覆蓋在頭部的木乃伊面具彰顯了他的貴族身份,臉部鍍金,其他部分則繪有逝者向諸神敬獻祭品的情景。古埃及人認為諸神的骨骼是銀質的,黃金象徵他們的皮膚,在製作法老與貴族的木乃伊時,他們也會用黃金打造面具,讓木乃伊擁有永恆的完美面孔。

阿拉伯諺語曾言:「人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

在尼羅河的潮漲潮落之間,古埃及文明從陸路與非洲內陸、兩河流域產生交流,越過地中海影響了希臘、羅馬,通過希臘羅馬浸潤了整個西方古典世界,其後又對伊斯蘭世界產生了影響。埃及的醫學、曆法、數學、建築、藝術,以及三位一體神的概念,都極大地影響了後世西方文明。

這些歷經數千年的文化財富,直接推動了現代考古學的誕生。使我們得以揭開古埃及王國的神秘面紗,了解這個金色國度中的雄心、歷險與徵戰,他們如何熱愛生活,如何孜孜不倦地追尋著永生。

對永恆的崇拜,令古埃及人打造出了一個瑰麗的物質世界,令我們為之驚嘆不已,而精神世界同樣迷人。他們以尼羅河水的泛濫作為新年的開始,並將洪水泛濫的第一個夜晚尊為「第一滴水之夜」。在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中,只有埃及人用如此深情而浪漫的詞彙描述洪水災難,因為洪水將會留下肥沃的生機。年復一年的驗證,更讓他們堅信死後復生,並流露出對生命極為深闊的體悟,乃至希望在另一個世界永遠繼續著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此次展覽為公益性收費臨展,門票全價30元,針對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有相應的優惠票價,觀眾可以通過官網售票系統、現場自助售票機、現場人工售票三條途徑購買門票。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5月5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走進展廳開啟這段別樣的探索之旅。

1547880193000

相關焦點

  • 木乃伊歸來!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
    木乃伊歸來!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發布時間:2019-01-22 16:52:18 Tue  來源:杭州網一位成年的女性木乃伊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這些人們耳熟能詳古埃及符號既遙遠又神秘。
  • 「法老·諸神·木乃伊」!來湖南省博解鎖「古埃及密碼」
    古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在「母親河」尼羅河的哺育下,埃及大地上發展出古老而燦爛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宏偉滄桑的神廟石柱,獨特複雜的象形文字,都訴說著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
  • 法老祭司木乃伊 它們穿越千年來浙博了
    回放 法老祭司木乃伊 它們穿越千年來浙博了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繼續參觀浙江省博物館西湖藝術館,參觀法老國古埃及文明展,時間是1月22日到5月5日,詳見我上一篇文章。繼續參觀浙江省博物館西湖藝術館,參觀法老國古埃及文明展,時間是1月22日到5月5日,詳見我上一篇文章。
  • 古埃及人的生命觀特展即將亮相山東博物館
    齊魯網3月28日訊「不朽之旅一-古埃及人的生命觀」特展將於3月31日在山東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由山東博物館主辦,義大利佛羅倫斯國立考古博物館協辦,屆時,大批富有埃及風情的展品將亮相山東,給觀眾帶來一場古埃及文明盛宴,開啟一次生死奧妙探索之旅。
  • 三千年木乃伊「現身」 除去繃帶可見真面目(圖)
    這是一具穿越時空而來的木乃伊。它的真身屬於生活於公元前13世紀的古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之子,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內地展出的最完整、最具歷史價值的木乃伊。除此之外,將於本月15日開幕的「穿越時空·探秘古埃及」文明特展還將展出其他3具木乃伊、多具動物木乃伊和黃金面具、人形棺等共268件古埃及文明珍品,為深圳人帶來源於埃及文化的神秘與驚奇。
  • 古埃及文明只能從其文字中找尋,他們的象形文字該怎樣破解?
    古埃及文字遍布在金字塔的各個角落,但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未能破譯這些象形文字背後所隱藏的神秘文明。從古埃及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歷史,探秘尼羅河流域特有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歷史繁榮遺蹟。甚至可以從這些文字中獲得無窮的寶藏。
  • 浙博「法老的國度」探索古埃及人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將在西子湖畔揭開神秘面紗。展覽將展出來自義大利羅維戈研究院、威尼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羅倫薩埃及博物館、威尼斯國立歷史博物館、佛羅倫斯埃及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180件古埃及文物。
  •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如何破解的?
    古埃及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記錄。他們在神廟的牆壁上、雕像上、日常生活用品上,甚至在已故國王的棺木上,都留有各種象形文字。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後人面對如此珍貴的文化遺存卻一籌莫展,因為埃及古文字已經失傳,無人能解。
  • 國博邀您雲看展|虛擬遨遊「秦漢文明」「絲綢之路」「大唐風華」
    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曾在「秦漢文明」展覽中作為壓軸展品展出現展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支持一線抗擊疫情>館藏國寶送祝福中國大寧今日雲看展我們邀大家足不出戶重溫三大重量級展覽它們均曾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是否也曾留住您許多回憶↓大唐風華
  • 關於古埃及的冷知識,他們並不常用象形文字,還最早倡導男女平等
    據悉,古埃及人已經有了較高的生活水平,他們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尤其是生活方式。正是因為這些,古埃及文明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有些罕為人知的關於古埃及的冷知識,或許會顛覆人們對該文明的已有認知。首先,象形文字並不是古埃及人的常用文字。
  • 金豬送福新館雲集 去博物館過個別樣文化年
    浙博「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展 資料圖豬展臨門 新年討喜來舍下有豕,闔家過年。快過年了,我們耳邊聽到了最多的話就是——「回家」。從古埃及文明到海派大家書畫精品 浙博四大臨展等你來如今西湖邊最受歡迎的展覽莫過於浙江省博物館的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了。180件來自義大利數家專門從事埃及考古研究的博物館的文物將悉數亮相,在這裡,你將看到埃及的象形文字、金字塔的秘密、神秘的永生傳說,一飽埃及古老燦爛的文明。
  • 木乃伊英文是「媽咪」?電影中「活埋...
    金字塔、木乃伊、金面具、聖甲蟲……隨著山東博物館「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觀」的正式開展,百件(套)精選的帶有深厚歷史記憶的古埃及文物向廣大文博愛好者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這場省博埃及文物展到底有多火、現場觀眾有多擁擠?
  • 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最上面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的是古埃及的世俗體文字,最下面的則是古希臘文。後來以發現地命名這塊石碑為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一經出土,當時的學者立刻就注意到它的價值,雖然不認得上面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但是它的第三段卻是古希臘文,而當時,古希臘文已經可以破解了,所以立刻就被翻譯了出來,學者們發現,它的內容居然是西元前196年3月27日這一天,第21王朝的法老託勒密五世他頒布的全國舉行30年慶典的詔書,而且從他以三段完全不同的文字並列來看,這三段文字應該敘述的是相同的一件事情
  • 10驚人的新古埃及發現,包括神秘的象形文字
    木乃伊看起來保存完好,繃帶完好無損。總而言之,這隻手袋裡有2個孩子,5個女人和23個男人。他們的未掠奪狀態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找出他們到底是誰,以及為什麼將他們葬在一起。[6]4 件失蹤的神廟潛水員一直在探索Heracleion大約二十年了。這座古埃及城市是一個繁忙的港口,但由於某種原因在水下消失了。
  • 1991年,專家在金字塔中,發現人造心臟的木乃伊,堪稱無釐頭謠言
    1991年,美國的一位科學家約瑟夫教授,突然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宣稱在埃及的一座金字塔中,發現一具人造心臟的木乃伊。這位約瑟夫教授,當時在美國的一所大學擔任歷史老師,教授世界古代文明史,同時他本人對埃及文明十分痴迷,尤其是埃及金字塔成為了他畢生的研究對象。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一方面,外族多次侵佔三大文明古國的整個疆域,外族文化取代本族文化古埃及曾經建起了世界史上第一個跨洲的大帝國,然而,公元前525年,波斯人侵入尼羅河流域,埃及頓時成為波斯帝國的行省之一。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國推翻了波斯帝國,埃及隨之劃為亞歷山大帝國的屬地。官方語言不再是埃及語言,變為希臘語。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今天是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出土紀念日,羅塞塔石碑的發現首次解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使用這套書寫系統來記錄他們的故事,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如何閱讀和書寫這些文字。
  • 麥考瑞大學x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古埃及象形文字-神的話語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稱為「神的話語」,意思是說,它不僅是神的賜物,也是記錄「神的語言」的工具。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當人們嘗試跨越時間的鴻溝,去探尋古埃及人文、歷史和宗教等領域時,卻發現打開古埃及文明的「鑰匙」早已不知所蹤。
  • 他洩露古埃及文明的秘密卻因病暴斃,真地受到了神靈的詛咒嗎?
    世界上第一個解開古埃及文明之謎的人,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及古埃及學家讓·弗朗索瓦·商博良,在一千多年裡沒人能夠破解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他奇蹟般地把那些神秘符號給破譯出來,讓幾千年前的古埃及文化被世人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