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9 14: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胡慧媚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保存千年的木乃伊,是它對復活與冥界的追求;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銘刻了穿梭冥界必須的祈禱詞和魔法咒文;遵循「正面律」的繪畫和雕刻,頭部和軀體始終保持垂直,為的是保持完整的軀體,等待靈魂的回歸……發端於公元前六千年、形成於公元前四千年前後、湮滅於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古埃及,發展出了獨特而偉大的文明。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將在西子湖畔的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
展覽分「尼羅河的贈禮」「眾神傳說」「復活的密碼」「生活在尼羅河與綠洲之中」「永生傳說」五個部分,通過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會生活、喪葬文化等各個方面,勾勒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的生活風貌,探索古埃及人複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展覽現場。胡慧媚攝
這是一場怎樣別開生面的古文明大展,又講述了古埃及人哪些神秘的故事和傳說呢?1月19日,記者提前探訪了此展覽。
義大利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古埃及文物?原來,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羅馬的遺產逐漸為義大利所吸納。此後的19世紀,大量考古探險隊追隨拿破崙的遠徵足跡到達埃及,帶來了文物數量的成倍增長。如今,義大利的博物館機構擁有極其豐富的埃及藏品資源。
從神明的傳說到動物的馴化、從文字的發明到金字塔的建造、從麵包的烘烤到《亡靈書》的使用,在這裡,謎底一一解開。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為「神聖的雕刻圖案」。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象形文字記錄日期、事件和國王的姓名,至中王國時期,象形文字的發展趨於成熟,廣泛出現在陵墓、神廟和一些日用物品上。然而隨著託勒密王朝的覆滅,這種古老的文字逐漸為人們所淡忘。
象形文字寫法
1799年7月19日,在埃及的羅塞塔村,拿破崙的隨軍學者發現了一塊黑色巖石,表面刻滿當時誰也看不懂的古埃及聖書體、世俗體象形文字,以及古希臘文。通過三種文字的對比,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商博良成功解讀了羅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終於再度復活,成為現代人與古文明對話的鑰匙。
象形文字的載體有木頭、石頭、骨頭、皮革、陶片、麻布和紙草等,其中紙草的使用最為廣泛,它的原料是紙莎草,這種曾經大量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沼澤地裡的植物形似蘆葦,有著細密堅韌的纖維。紙莎草的用途很多,如編織草鞋、繩索、筏子,然而從舊王國時代起,它就是最主要的書寫材料。
埃及的紙草曾行銷整個地中海地區,到公元3世紀才逐漸為羊皮紙所取代。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記載,紙草的製造需要幾道工序:首先削去紙莎草莖稈的硬質外皮,剝好的內莖切成40釐米左右的長條,剖為薄片,在水中浸泡數日除去糖分,再將薄片並列成排,分兩層垂直疊放,平鋪在麻布下用木槌捶打、以石板壓合,最後用石片或貝殼磨平修邊,纖薄潔白的紙草就製成了。
永生傳說
在古埃及傳說中,太陽會在日落時被天空女神努特吞下,第二天早上又重獲新生。人們相信在太陽西沉的地方是冥王奧西裡斯統治的死後世界,那裡沒有苦難,只有永恆的生命。死亡被視為獲得永生的一個過程,如晝夜交替一般讓人再度復活。
為了在永生的世界繼續享受生活,法老和貴族將大量財富和人力傾注於修建宏偉的陵墓;墓室中放滿各式各樣的陪葬品;他們用防腐劑和香料保存軀體,等待靈魂重回身體;棺槨內放著《亡靈書》及各式護身符,幫助亡者在陰間跨越所有阻礙。這些豐富的想像和實踐,造就了古埃及極度華美的死亡文明。
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胡慧媚攝
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來世觀,因此他們建造金字塔,將遺體製成木乃伊。此次展覽將展出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描繪亡靈死後前往冥殿的彩繪墓碑、來自底比斯神廟祭司的彩繪人形棺等珍貴藏品,為觀眾呈現了古埃及人獨特的喪葬習俗。其中,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高179釐米,身體以布帶纏繞,製作成複雜的菱形圖案。覆蓋在頭部的木乃伊面具彰顯了他的貴族身份,臉部鍍金,其他部分則繪有逝者向諸神敬獻祭品的情景。古埃及人認為諸神的骨骼是銀質的,黃金象徵他們的皮膚,在製作法老與貴族的木乃伊時,他們也會用黃金打造面具,讓木乃伊擁有永恆的完美面孔。
阿拉伯諺語曾言:「人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
在尼羅河的潮漲潮落之間,古埃及文明從陸路與非洲內陸、兩河流域產生交流,越過地中海影響了希臘、羅馬,通過希臘羅馬浸潤了整個西方古典世界,其後又對伊斯蘭世界產生了影響。埃及的醫學、曆法、數學、建築、藝術,以及三位一體神的概念,都極大地影響了後世西方文明。
這些歷經數千年的文化財富,直接推動了現代考古學的誕生。使我們得以揭開古埃及王國的神秘面紗,了解這個金色國度中的雄心、歷險與徵戰,他們如何熱愛生活,如何孜孜不倦地追尋著永生。
對永恆的崇拜,令古埃及人打造出了一個瑰麗的物質世界,令我們為之驚嘆不已,而精神世界同樣迷人。他們以尼羅河水的泛濫作為新年的開始,並將洪水泛濫的第一個夜晚尊為「第一滴水之夜」。在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中,只有埃及人用如此深情而浪漫的詞彙描述洪水災難,因為洪水將會留下肥沃的生機。年復一年的驗證,更讓他們堅信死後復生,並流露出對生命極為深闊的體悟,乃至希望在另一個世界永遠繼續著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此次展覽為公益性收費臨展,門票全價30元,針對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有相應的優惠票價,觀眾可以通過官網售票系統、現場自助售票機、現場人工售票三條途徑購買門票。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5月5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走進展廳開啟這段別樣的探索之旅。
15478801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