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私信問我:「出來工作,學歷與能力,究竟哪個重要?」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說說娛樂圈最火的兩件事情:
一件就是肖央參演《大決戰》,遭到東北大學的學生抵制,只因肖央是非985、211院校的畢業生,其學歷太低。
另一件事情,律政職場真人觀察秀《令人心動的offer》,在第二季中丁輝被淘汰,殘酷的現實是只因其畢業一所二本院校。
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學歷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不然會在職場鏈上的任一環節遭到鄙視。但是學歷是不是絕對地重要呢?針對這個問題,請聽職言慧語來給你細細分解,建議看完加關注,看更多的職場故事案例,助力自己的職場之路。
學歷與能力究竟誰重要,這個要分階段來看,不以有一概而論!
首先,剛剛畢業的時候,學歷最重要
隨著這兩年國家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別是高校教育的改革,研究生教育不斷擴招,因此每年畢業的研究生增多,用人單位也隨之而提升入職門檻,特別是一些待遇好的企業,入職起點就是研究生學歷(包括國家企事業單位招人),本科畢業生無論你多麼優秀,連入場券的資格都沒有,學歷就顯得尤為重要!華為在2019年招聘的應屆畢業,給出百萬年薪,拿到百萬年薪offer的,都是博士畢業!學歷就尤為重要!
其次,工作三年後,能力更重要
為什麼是三年,因為剛畢業的時候,學歷是敲門磚。對剛入職取得好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但是畢業三年後:一是學校不再為你背書,三年的工作,能根據三年的工作成果分出你職業能力的高低。正如巴菲特講過:「潮水退去後,就知道誰在裸泳。」二是隨著工作實踐的推移,更多的是看你在工作崗位上的學習與實踐,此時的你已經產生了新認知,這種新認知就轉化成了你的能力,這個能力就影響你的工作效率與結果。因此,能力更為重要!
比如:馬雲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這所學校都很一般,但馬去卻創建了一個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而馬雲的這些能力都是後天形成的,也是畢業後,從工作實踐中學習來的!
最後,學歷與能力同等重要,不能顧此失彼
學歷除了是學習的經歷的證明之外,其實也是一種能力。我國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突破千萬,能從這千萬考生中脫穎而出,這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只是這種能力是初級能力而已,所以我們也不能忽視學歷的重要性。即使畢業了,也要通過專升本、考研究生或博士生提升自己的學歷,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華為聘用的應屆畢業生,除了都是博士外,還有一個就是每個人的能力超強,讀大學就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了,這是既有學歷,又有能力!
所以出來工作,我們不能顧此失彼,學歷與能力一定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