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

2021-01-21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截至1月8日,四川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市場主體規模即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這是記者1月15日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的。

「十三五」時期,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和拓展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推行了一系列登記註冊便利化制度措施,特別是在推動復工復產方面,依託「營商掌上辦」、「一日開辦」等市場準入制度創新,「一窗通」、「營商通」等智慧登記服務平臺賦能,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全省市場主體的活力與潛力進一步激發。截至2020年底,全省市場主體發展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實有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並於「十四五」開局即實現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市場主體發展跑出「五六七」的強勁新活力。

落實「六穩」「六保」,以制度創新助推年同比增速居全國第五

2020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124.51 萬戶,同比增長23.58%,增速位於全國第五位。其中,新登記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五個行業的企業戶數合計佔全省新登記企業的80.78%。

在後疫情推動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工作的通知》、《關於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一日辦結」的通知》等多個扶持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文件,切實引領全省市場主體實現逆勢增長。從新增熱點行業來看,全省以人口和市場規模引領的大市場、大消費優勢,以及科技創引領的新業態、新動能優勢均進一步得以凸顯。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科技賦能支撐市場主體總量達全國第六

截至2020年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695萬戶,位於全國第六位,較2019年提升1位,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和註冊資本分別為「十二五」末的1.7倍和2.8倍,平均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達829.9戶,較「十二五」末提升了70.76%。「十三五」以來,省市場監管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統領,圍繞推動落實先照後證、多證合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一系列市場準入制度改革,依託「網際網路+」的科技賦能,創新推出了「一窗通」「營商通」等市場主體登記註冊智慧服務平臺,健全了登記註冊窗口辦、在線辦、掌上辦的政務服務體系,有力夯實了支撐市場主體在川落地發展的營商環境「新基建」。

厚植經濟腹地優勢,以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

截至2021年1月8日,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市場主體規模即實現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省市場監管局將以厚植市場主體規模腹地優勢為總體目標,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創新推動「證照分離」、「川渝通辦」等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改革實施落地,形成與兄弟省市開放互通、共建共享的服務格局,著力以市場主體發展推動區域大市場、經濟大循環的逐步形成,努力為四川融入全國新發展格局,打造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融入新發展格局 四川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
    2020年,四川市場主體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1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十三五」時期,省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和拓展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推行了一系列登記註冊便利化制度措施,特別是在推動復工復產方面,依託「營商掌上辦」「一日開辦
  • 四川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
    1月15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市場主體發展報告。截至1月8日,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戶,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數據顯示,2020年,四川全省市場主體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
  • 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
    截至1月8日,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這是記者1月15日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的。
  • 2020年武義新設立市場主體總量再創新高
    2020年,武義縣新登記市場主體9410戶,同比增長10.68%。截至2020年底,全縣實有市場主體49512戶,同比增長13.24%,總量已達2014年的兩倍。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前2個月市場主體新註冊遭遇滑鐵盧,較往年下降了20%。越是「挑戰前所未有」,越是要用心呵護市場主體。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挑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手抓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進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力護航「保市場主體」的目標。推出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經營範圍的填報由「自己填」優化為「選條目」,外網操作更加直觀、便利。
  • 去年成都郵政行業業務總量突破300億元
    昨日,成都市郵政管理局公布的消息顯示,2020年成都郵政行業業務總量突破300億元,其中快遞收派業務總量突破30億件,均創下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成都的國際(地區)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千萬件,同比逆勢增長超過60%。
  • 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我市「十三五」市場主體發展綜述
    一端連接經濟發展大動脈,一端連接城鄉居民日常消費,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承載居民就業的主要領域,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5年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主體實力愈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2萬戶,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有各類市場主體37.37萬戶,較「十二五」末增長52.15%,總量位列全省第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很多初次創業者缺資金、缺場地,要創辦一家科技型企業,並不需要多大的辦公面積。」
  • 四川美豐成德邦物流車用尿素唯一供應商,國內市場獲巨大突破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5月7日訊,四川美豐(000731.SZ)官網發布消息指出,旗下子公司與德邦物流籤訂車用尿素溶液供應合同,成為其唯一供應商。  公司證券辦一位負責人周三對大智慧通訊社(微信號 DZH_news)表示,與德邦物流的合作是公司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一大突破,未來將與德邦物流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  2013年4月底,四川美豐車用尿素生產線正式投產,預計年產能60萬噸左右。由於國內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公司該類產品去年主要用於出口。
  • 2019年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張志軍:歷史性突破
    (觀察者網訊)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他說,地處對臺工作最前沿的福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臺灣,「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
  • 英語單詞總量將突破百萬
    最新統計表明,英語單詞總量很快將突破百萬大關。  據設在美國聖地牙哥市的全球語言監測組織說,截至今年3月21日,英語單詞總量為98.8968萬個。以目前的增長速度計算,到夏季時英語單詞總量將突破百萬大關。全球語言監測組織說,它是根據全世界主要英語詞典收錄的詞語,然後再根據該組織自創的一套預測運算公式對出現在印刷物、電子媒體以及電視和電臺上的新詞彙進行統計並計算出這一結果的。
  •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量突破400萬
    央廣網廣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鄭澍)20日上午,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粵商通」平臺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  「粵系列」平臺亮點頻出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  6月以來,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同省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省直業務部門,全面拓展「粵商通」涉企服務功能、不斷優化使用體驗,用「硬實力」實現了對用戶的「強粘性」。
  • 中山:近5年市場主體年均淨增長超3萬戶
    30多年過去,中山的市場主體數據一路高漲,「十三五」期間相繼突破20萬、30萬和40萬大關。截至今年8月底,中山市場主體達到44.79萬戶。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仍達到了39406戶 。商業氛圍的濃厚,讓社會財富不斷積累,使中山人民過上了高質量的小康生活。
  • 英語單詞總量今夏將突破百萬
    最新統計表明,英語單詞總量很快將突破百萬大關。  據設在美國聖地牙哥市的全球語言監測組織說,截至今年3月21日,英語單詞總量為98.8968萬個。以目前的增長速度計算,到夏季時英語單詞總量將突破百萬大關。全球語言監測組織說,它是根據全世界主要英語詞典收錄的詞語,然後再根據該組織自創的一套預測運算公式對出現在印刷物、電子媒體以及電視和電臺上的新詞彙進行統計並計算出這一結果的。
  • 2007年北京GDP總量突破9000億 房價上漲11.4%
    2007年北京經濟運行數據顯示 去年CPI上漲2.4%房價上漲11.4%  GDP總量突破9000億元  本報訊(記者龍露)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今天聯合通報的2007年北京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07年北京市GDP總量突破
  • 中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 市場監管穿新鞋不走老路
    專家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正式成立,將有利於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把反壟斷執法統一到一個部門——3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成立。在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市場監管總局的成立可謂恰逢其時。之前,全國大多數地市工商部門、質檢部門和食藥監部門已經二合一或者三合一,部委層面的合併只是遲早的事情。
  • 四川教育廳回應四川理工學院遷至宜賓傳聞:辦學主體仍在自貢
    四川教育廳回應四川理工學院遷至宜賓傳聞:辦學主體仍在自貢 今年6月,有網友在人民網向四川省長尹力留言,關心自貢唯一的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是否將搬遷到宜賓。
  • 全省新開企業和新增註冊市場主體情況新聞發布會
    市場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舉措,暢通了市場準入「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全省市場主體突破74萬戶,其中,企業26.2萬戶,佔總量35%,私營企業佔企業總量的80.4%;個體工商戶48.6萬戶,佔市場主體總量的65%;每千人擁有企業28.3戶,超過全國平均數的18.4%。  4.13以來,市場主體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增長。
  • 國家郵政局:全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超去年總量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近三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不僅凸顯了我國快遞市場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 全省第三 四川南充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100萬輛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12月11日上午,四川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發布,截至2020年11月,南充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100萬輛,保有量為1005506輛,位於成都、綿陽之後,居全省第三。機動車駕駛人為1568412人,位於成都之後,居全省第二。
  • 市場主體數量創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到11月末,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中國每千人擁有企業數由2019年底的27.6戶增長到30戶,又上新臺階。保住市場主體,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中國以改革促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上億市場主體展現出強勁韌性,有力支撐著經濟復甦。
  • 農行江蘇分行貸款總量突破9000億元
    雞年春節剛過,農行江蘇省分行發布的2016年數據顯示,截至當年底,該行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突破9000億元,達9082.41億元,較年初增加737.6億元,貸款總量居全國農行系統第一。作為網點遍布全省城鄉的銀行,農行江蘇分行貸款總量突破9000億元,恰好成為一扇窗口,可以觀察、分析銀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  緊跟產業轉型, 做好信貸「加減法」  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銀行始終緊跟產業發展方向,綜合運用多種信貸產品和政策,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江蘇歷來是經濟發達省份,當前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期,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