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截至1月8日,四川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市場主體規模即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這是記者1月15日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的。
「十三五」時期,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和拓展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推行了一系列登記註冊便利化制度措施,特別是在推動復工復產方面,依託「營商掌上辦」、「一日開辦」等市場準入制度創新,「一窗通」、「營商通」等智慧登記服務平臺賦能,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全省市場主體的活力與潛力進一步激發。截至2020年底,全省市場主體發展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實有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並於「十四五」開局即實現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市場主體發展跑出「五六七」的強勁新活力。
落實「六穩」「六保」,以制度創新助推年同比增速居全國第五
2020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124.51 萬戶,同比增長23.58%,增速位於全國第五位。其中,新登記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五個行業的企業戶數合計佔全省新登記企業的80.78%。
在後疫情推動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工作的通知》、《關於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一日辦結」的通知》等多個扶持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文件,切實引領全省市場主體實現逆勢增長。從新增熱點行業來看,全省以人口和市場規模引領的大市場、大消費優勢,以及科技創引領的新業態、新動能優勢均進一步得以凸顯。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科技賦能支撐市場主體總量達全國第六
截至2020年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695萬戶,位於全國第六位,較2019年提升1位,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和註冊資本分別為「十二五」末的1.7倍和2.8倍,平均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達829.9戶,較「十二五」末提升了70.76%。「十三五」以來,省市場監管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統領,圍繞推動落實先照後證、多證合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一系列市場準入制度改革,依託「網際網路+」的科技賦能,創新推出了「一窗通」「營商通」等市場主體登記註冊智慧服務平臺,健全了登記註冊窗口辦、在線辦、掌上辦的政務服務體系,有力夯實了支撐市場主體在川落地發展的營商環境「新基建」。
厚植經濟腹地優勢,以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
截至2021年1月8日,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市場主體規模即實現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省市場監管局將以厚植市場主體規模腹地優勢為總體目標,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創新推動「證照分離」、「川渝通辦」等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改革實施落地,形成與兄弟省市開放互通、共建共享的服務格局,著力以市場主體發展推動區域大市場、經濟大循環的逐步形成,努力為四川融入全國新發展格局,打造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