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近5年市場主體年均淨增長超3萬戶

2020-12-13 讀創

1984年春,鄧小平同志登上三鄉溫泉賓館後面的羅三妹山,下山時說了一句「不走回頭路」,這五個字被鐫刻在羅三妹山山腳下,成了全國矚目的政治宣言。自此,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從全國各地到中山創業。30多年過去,中山的市場主體數據一路高漲,「十三五」期間相繼突破20萬、30萬和40萬大關。截至今年8月底,中山市場主體達到44.79萬戶。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仍達到了39406戶 。

商業氛圍的濃厚,讓社會財富不斷積累,使中山人民過上了高質量的小康生活。

市場主體逆勢增長

總量已接近45萬戶

11月26日上午10時,火炬開發區通用五金電器商行總經理馬潤洲正在調配貨源和安排相關事宜。這家成立於1989年的商行,不僅讓馬潤洲全家人走上小康生活,相當部分老員工成家、立業,也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疫情期間,馬潤洲又在南朗開設了一家分店,他說,「生意不進則退,發展總要向前。」

來自安徽的吳先生先後轉輾廣州、深圳等城市,2005年夫妻倆來到中山東借西湊在城區孫文東路開設了一家電動車銷售店。十多年來,起早摸黑,兢兢業業,換來的是家庭收入的不斷增長。目前,吳先生不僅在中山購買了房子、車子,兩個兒子均已從學校畢業。

30多年來,中山市場主體一直處於淨增長態勢。統計數據顯示,1984年,中山市場主體剛突破2萬戶,當時還沒有一家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佔了80%以上。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市場主體數據分別為4.5萬戶、8.5萬戶、9.9萬戶、13.3萬戶。從統計的數據看,1990年,我市擁有315戶私營企業,2005年增加到15733戶。

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政策是吸引投資者的主要原因,進入本世紀後,我市商事制度的改革帶來營商環境的提升,則是吸引市場主體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間是我市市場主體增長最快的五年。2015年底,我市市場主體為29.64萬戶,一年後,這個數據變為32.7萬戶。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的市場主體分別為35.08萬戶、38.27萬戶和42.11萬戶。4年時間內,市場主體連續突破30萬戶和40萬戶,除去註銷的市場主體,「十三五」期間,年均淨增長市場主體超過3萬戶。

有艱辛,有陣痛,但發展一路向前。30多年過去,「不走回頭路」依然振聾發聵,對中山更是意義非凡。可以說,「不走回頭路」的精神,激發了千千萬萬創業者到中山投資興業,奔向小康。

中山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達34家

三鄉的古典家具、大湧的紅木家具、古鎮的燈飾、港口的遊戲遊藝,一鎮一品特色產業的發展使中山市場主體不斷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脫穎而出,截至目前,我市有境內外上市公司達34家。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進駐中山,他們在為中山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在逐步實現自己的小康生活。

11月26日,發布了2020年廣東省製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中山共有25家企業入選。而在一天前即11月25日,2020年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發布,總部為中山的企業共有3家入選,分別為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中順潔柔紙業、明陽智慧能源集團。多次入選廣東省製造業500強企業的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誕生於1996年,其董事長吳中林當年下海創業,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刻苦的鑽研,帶領團隊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題,20多年來潛心專注天線研發,以獨到的市場判斷力提前介入市場,使企業持續發展並成為國內通信行業第一梯隊四家企業中的一員。

隨著新基建的發力,5G市場迎來難得的商機,通宇通訊先入為主,與中興、華為等客戶形成更為緊密的關係。為借力高端科創人才,2018年在深圳企航科創園成立專門的研發部即深圳市元聖科技有限公司,在5G產品的布局方面持續投入研發。

通宇通訊原擔任元聖科技射頻研發總監的刑國清目前已回到中山總部上班,他表示,在上市公司搞技術研發,有著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和相當的收入,而中山是一座非常適合居住的城市,生活在這裡幸福感很強,算得上真正的小康生活。

產業發展使村民集體收入水漲船高

站在羅三妹山頂,三鄉鎮古鶴村盡收眼底。在暖陽的照射下,高19米、寬15米的花崗石牌坊顯得愈發雄偉,而黃色字體與白色花崗石的對照使對聯亦越發惹眼。在古鶴下街,今年68歲的鄭伯一邊陪孩子玩耍,一邊照看小賣部,「最近幾年古鶴變化很大,路更加寬,公園更加美,村裡分紅也一直增長,我們感覺生活越來越幸福。」

古鶴村黨支部書記陳斯能說,在古鶴人民奔小康的路上,市場主體發揮著引擎的作用。2007年,古鶴村年集體收入就已突破1200萬元,人均分紅達7000元;2017年,年村集體收入突破2500萬元;2019年突破3200萬元,人均分紅達到1.46萬元。

古鶴村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源自近年來村容村貌的不斷提升,以及村集體收入的穩步增加,而背後是因為古舊家具產業發展的支撐。從古鶴村黨群服務中心走數百米的距離,就來到造型古色古香、藍色字體的「中山華財古玩城」牌坊,牌坊內,一家接一家的鋪面緊挨著,古舊家具、紅木家具、古玩等經營各具特色。

忠華瑞紅木家具位於牌坊右側,記者到達時,負責人邊文虎正泡著工夫茶,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上下兩層、面積數千平方米的賣場已開設多年,他還分別在巨龍古玩城、明清古典家具市場設有賣場。

產業發展使村民集體收入水漲船高。上世紀90年代,有澳門商人為了便於回內地收購古舊家具,最先在三鄉鎮古鶴村設了一個中轉站,嗅到商機後,不少投資者來到三鄉,在河南老家從事木匠、每天只有五六元工資的忠瑞華毅然南下,「華財古玩城所處的區域那時候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商人們來了後,最開始是露天堆放古舊家具,慢慢有了鐵皮棚的固定鋪位,六七十平方米,每月租金1000元左右。」忠華瑞表示,到了三鄉的投資者都賺了第一桶金。到了90年代後期,三鄉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古舊家具集散地。記者獲悉,2004年11月,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華財古玩城正式開業,歷經多年發展和升級,經營面積不斷擴大,經營方向也得到不斷調整。

來源:中山日報(記者 查九星 徐世球)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四川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
    1月15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市場主體發展報告。截至1月8日,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戶,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數據顯示,2020年,四川全省市場主體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
  • 9月新設市場主體253.1萬戶
    9月新設市場主體253.1萬戶 2020-11-12 16:20: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3.2%
    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3.2%企業新增數翻一番本報海口12月23日訊(記者 蘇慶明 通訊員夏方禹娃)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推進讓各界在海南投資興業熱情持續高漲。今年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28萬餘戶,較去年同期增長23.2%,其中企業新增數實現翻一番。11月當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3.21萬多戶,較去年同期增長8.92%;其中,新增企業1.24萬多戶,較去年同期增長37.25%。9月至11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連續3個月超過3萬戶。
  • 「三民」報告|「破題」發展,青島民營市場主體超170萬戶
    截至10月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佔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08%,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6%,民間投資佔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6%。「2020年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我市共有12家上榜,較去年新增4家。5家民營企業上榜「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二是建立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截至目前有642家企業申報入庫。舉辦海創匯第四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暨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發布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和50強榜單。
  • 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公布逾半年 新增市場主體達19.1萬戶
    數據顯示,6月1日至11月30日,海南新增市場主體19.1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5.9萬戶,其中新設企業同比增長169.5%;引進人才超過10.3萬人,相當於過去兩年引進人才的總和;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3.9億元,同比增長18.3%。
  • 近5年北京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均增幅超30%
    ■賠償數額明顯上升,法官年人均結案逾300件,結案數居全國第一■本市創設技術調查官工作機制,並實現全市三級法院共享共用■全市法院專利案件的平均審理時長為274.5天,遠低於美國和歐盟本報訊(近五年,全市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均增幅超過30%,賠償數額明顯上升,法官年人均結案逾300件,結案數居全國第一。此前,本次常委會會議還聽取了市高級人民法院相關專項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新收智慧財產權案件24萬餘件,審結22萬餘件,收結案數量年均增幅超過30%。
  • 西安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43.34萬戶
    近日,記者從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全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43.34萬戶(含西鹹新區及省局登記住所在西安的市場主體),在2019年基礎上逆勢增長12.02%。其中,國際港務區、經開區、灞橋區、滻灞區、碑林區、雁塔區先後完成全年累計增長12%的目標。
  • 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我市「十三五」市場主體發展綜述
    5年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主體實力愈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2萬戶,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有各類市場主體37.37萬戶,較「十二五」末增長52.15%,總量位列全省第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很多初次創業者缺資金、缺場地,要創辦一家科技型企業,並不需要多大的辦公面積。」
  • 2019年蘇州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
    2019年蘇州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 發布日期:2020-01-10 12:48 來源:蘇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019年全年蘇州市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累計達189.06萬戶,數量全省第一,蘇州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 新辦數量近5300萬戶 我國小微企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金融、財稅等政策的幫扶下,「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辦小微企業佔比超九成,數量近5200萬戶。據了解,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升至10萬元,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30萬元分步提高到100萬元、300萬元,並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2020年又實施了小型微利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階段性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定向幫扶措施,積極助力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渡過難關。
  • 中山5年新增近19萬人!將迎人才擴容黃金期!教育、交通等基建提速
    近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連續5年年均新增人口超百萬。從廣東各市常住人口來看,廣州、深圳依舊高居第一梯隊,人口在千萬級別,而中山在全省21市中排位較為靠後,僅338萬人,遠低於廣深。
  • 涉稅市場主體發展快活力足潛力大
    數據來源 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 本版責編 董慶森 李 瞳 林 蔚 美 編 王子萱「十三五」期間,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共5745萬戶,年均超千萬戶,較「十二五」時期增長83%。其中,新辦民營涉稅市場主體5600萬戶,民營經濟在穩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太倉市場主體破12萬戶
    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通訊員 王碩)來自太倉市市場監管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太倉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總數突破12萬,達12.1萬戶。市場主體總數在一年內連續跨越11萬、12萬數量大關。
  • 市場主體數量創新高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1845萬戶!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到11月末,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中國每千人擁有企業數由2019年底的27.6戶增長到30戶,又上新臺階。保住市場主體,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源頭活水。
  • 「三民」報告|青島市場監管:全市市場主體新增33.2萬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自強 2020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我」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市場監管在身邊」活動,認真聽取意見建議,重點抓好防疫情、保安全、促發展三方面工作,市場安全秩序總體穩定向好。
  • ...高質量增長轉變預計2020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
    重慶經過五年不懈的發展,2020年,預計(下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2%。工業增加值由5558億元增至730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0%左右。規模工業利潤率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市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5%,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
  • 河南有多少個市場主體?在全國是啥地位?
    《白皮書》中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761.08萬戶,同比增長14.2%,居全國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此次也是天明雙創研究院連續4年在每年的「雙12」發布《白皮書》。《白皮書》對雙創政策、雙創科技、雙創投資、全球獨角獸企業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為中國創客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提供靈感與幫助。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但由於大盤新股逐漸稀少以及IPO限價的緣故,今年的募資規模相較於2011年之前的A股存在不小差距。  而從個股的募資規模看,數據顯示,年內募資超過50億元的僅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華安證券3隻新股,其中募資超百億的僅上海銀行一隻,其首發募集淨額也達104.50億元,超過四成公司募資不超過3億元。
  • 預計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
    全市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5%,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工業經濟實現了規模、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工業和信息化綜合實力躍上了一個大臺階。市經信委介紹,全市規模工業研發投入達360億元,是2015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6%;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預計為1.5%,較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連續保持西部第一。
  • 2018年社零總額增長9% 消費連續5年成經濟增長第一引擎
    高峰介紹了以下幾點: 一、社零總額增長9%,消費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引擎。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零總額比重達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