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多少個市場主體?在全國是啥地位?

2020-12-16 河南商報洛陽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金艾琳

12月12日,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暨雙12創客節發布《2020雙創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中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761.08萬戶,同比增長14.2%,居全國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此次也是天明雙創研究院連續4年在每年的「雙12」發布《白皮書》。《白皮書》對雙創政策、雙創科技、雙創投資、全球獨角獸企業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為中國創客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提供靈感與幫助。

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上升,22-32歲的青年創業群體佔比73.8%

2020全球營商環境10項評估指標中,中國有8項指標排名上升,比去年多1項。

今年雖遭遇疫情打擊,中國在創新創業方面的進步仍舊顯著。據《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達1845.0萬戶,同比增長3.3%。其中,新設企業589.8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1242.6萬戶;新設農民專業合作社12.6萬戶。截至9月末,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1.34億戶,較去年底增長9.0%。

與此同時,在創業群體方面,22-32歲的青年創業群體佔比73.8%,「青年創業主力軍」勢頭迅猛。在30歲以下創業者中,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教育培訓、大消費是成為年輕人最為集中的行業。《白皮書》認為,從細分賽道上觀察,一些極富科技感的領域越來越被年輕創業者青睞。

電子商務、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的主要分布行業

據《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十大獨角獸中,中國佔六席。目前,中國擁有獨角獸企業227家。其中,電子商務39家、人工智慧21家、金融科技18家,成為獨角獸企業最多的三個行業。

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京是中國獨角獸之都,擁有93家獨角獸企業。之後是上海,擁有獨角獸企業47家。杭州、深圳各有30家獨角獸企業,南京的獨角獸企業有11家,廣州獨角獸企業有8家,香港獨角獸企業5家。

如果論最年輕的獨角獸企業,中國也佔了一半以上。《白皮書》中透露,全球有33家獨角獸企業成立不到3年,在這之中有17家來自中國。去年從京東拆分出來的京東健康成為最年輕的獨角獸企業。還有5家中國獨角獸企業成立不到2年,分別是貝殼、康眾汽配、度小滿金融、霧芯科技和企鵝杏仁。

河南省新設立企業數量逆勢增長,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增速躍居全國第四

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新設立企業20.47萬戶,同比增長3.19%。受疫情影響,2月新設立企業近乎停滯,僅3491戶,同比減少75.43%。3、4月新設立企業數量大增,同比減幅分別縮減至12.14%、2.12%。5月,新設立企業45896戶,已超往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長23.69%。6月,新設立企業同比增長36.94%,呈快速增長態勢。

據《白皮書》顯示,在新設立市場的回升的帶動下,截至2020年6月底,河南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735.84萬戶,繼續穩居全國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長16.39%,增速躍居全國第四位。其中實有企業197.93萬戶,同比增長18.87%。值得注意的是,實有企業中,私營企業增速最快,達到20.23%。

河南雙創綜合指數測評結果出爐,鄭州、洛陽、新鄉位列前三

中國經濟已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存量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戰略型產業共同發力,而「雙創」正是有效的支持手段。

《白皮書》延續和優化了去年的河南雙創指數評價,選取了雙創環境、資源支撐、雙創績效3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據以測度和對比18地市的雙創發展。為了數據的準確性以及測評結果的可參考性,河南省雙創指標體系的測評時間為2019年。所採用的數據原則上來源於研究樣本城市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部分數據來源於科技部火炬中心公開數據,生態環境局、民間權威智庫或第三方機構。

從綜合指標測評可以看出,鄭州以89.23的雙創指數位列第一,洛陽、新鄉分別以53.72、35.14位居第二、第三。作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此三地市的創新能力水平、雙創資源、雙創環境上有一定的發展優勢。

大幅度領先的鄭州,入選全球經濟競爭力城市100強、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100強、全國數字城市10強。其中金水區作為省會中心城區發展的「排頭兵」,積極打造鄭州雙創「樣本」城區,榮登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第26名。

(編輯 吉倩倩)

相關焦點

  • 河南成為全國第4個立法規範電信市場省份
    河南成為全國第4個立法規範電信市場省份 2020-12-1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供給側改革」稱熱詞 最通俗解讀河南究竟改啥
    現在,我們又有了自主創新示範區。這個戰略將會對河南的創業創新起到一個歷史性的推進作用。 河南供給側改革主要任務是啥? 化解產能過剩;消除房地產庫存;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領域的供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人力資源質量;加快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 河南供給側改革面臨哪些難題?
  • 河南新鄉到底頒發了全國第一張啥證書?
    12月30日,全國首張數據要素登記證書在新鄉發出,數據要素確權與可信流通平臺(河南根中心)同步試點上線。有學者認為,應從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角度出發,明確個人數據和數據交易主體的數據權利,合理分配數據要素生產過程中各參與主體的權益,保障個人數據權益不被侵犯,最大化數據生產鏈與交易鏈中的數據增值。
  • 河南成立全國首個省級物流樞紐聯盟
    據了解,樞紐聯盟按照「政府引導、行業牽頭、市場參與」的原則,由政府相關部門認定或推薦的國家級物流樞紐、省級物流樞紐、示範物流園區等組成。 當天,來自全省18個省轄市的「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主體企業(單位)、「示範物流園區」運營管理主體等200餘人與會。
  • 「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河南小麥豐收,全國就能吃上白面饃
    五穀之首  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的  小麥是五穀之首,是主要的口糧、商品糧和戰略儲備品種,在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中具有核心地位中國是世界第一小麥生產大國,而河南是中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小麥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說到河南糧食,小麥不得不提。  「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生產的。」河南農業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財說,世界小麥看中國,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豐收了,國家全年糧食豐收就有基礎,國家糧食安全就有保障。
  • 河南小麥豐收,全國就能吃上白面饃「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
    五穀之首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的小麥是五穀之首,是主要的口糧、商品糧和戰略儲備品種,在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中具有核心地位中國是世界第一小麥生產大國,而河南是中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小麥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說到河南糧食,小麥不得不提。「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生產的。」河南農業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財說,世界小麥看中國,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豐收了,國家全年糧食豐收就有基礎,國家糧食安全就有保障。
  • 全國人大代表吳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彥。受訪者供圖(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吳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鍾旖)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彥在此間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建議,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展並進一步改善具有農村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河南科技市場要拆遷了,涉及4個市場1000多家商戶
    求證:多個市場管理方稱,沒接到拆遷通知"買電腦去哪兒?""科技市場。"這句簡單的對話可以驗證河南科技市場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河南科技市場位於鄭州市文化路、東風路交叉口附近,1993年開業,1994年6月13日被國家科委 命名為"國家中部地區技術貿易中心", 成為全國大型常設技術市場之一。同時,河南科技市場還被業內稱為"中原矽谷",是河南省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
  • 如何看待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中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型」向「大眾化」發展,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今天,一個問題越來越凸顯在眾多高等學校面前——在高校擴招後的新形勢下,學生與學校教育教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如何看待高校學生的主體地位?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謝維和教授。
  • 權威人士解讀「河南18個區域物流樞紐,信陽憑啥能佔倆?」的秘密
    潢宣攝□本報記者胡巨成李筱晗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劉宏冰8月5日,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關於加快實施開封等18個區域物流樞紐建設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統籌推動、重點突破」的原則,完善基礎設施網絡,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形成幹支銜接緊、覆蓋範圍廣、運作效率高的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和集疏運體系
  • 種西瓜,河南排名全國第一!但論起吃西瓜,河南人卻幹不過這仨省份
    那麼作為國內第一產瓜大省,河南西瓜在品質化上進行了哪些創新和卓有成效的嘗試呢?河南西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又擁有什麼樣的「江湖地位」呢?開封無籽西瓜種植 處於全國領先「肖縣石榴碭山梨,汴梁西瓜紅到皮。」開封西瓜曾經是享譽全國的西瓜,甚至還銷往香港、澳門等地區,可是近些年來,由於各地西瓜種植增多,開封西瓜在全國的「江湖地位」有所下降。重新找回往日的「風光」,是開封西瓜面臨的難題,好在開封西瓜並沒有坐以待斃。
  • 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已達1.3億戶
    市場監管總局9月29日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已達到1.3億戶,較去年年底增長了5.5%。今年8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服務的通知》。
  • 堅持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
    基於此,要堅持人民在國家治理的主體地位,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進一步激發出強大的制度優勢。  堅持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所決定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 人民網:全國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32億戶
    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已經達到了1.32億戶,其中企業達到了4110.9萬戶,分別比去年年底增長了6.7%和6.5%。從增量看,今年1-7月份,市場主體每天平均新增了6.4萬戶,其中企業平均每天增加2.1萬戶,淨增1.1萬戶。
  • 【Ta看河南】品牌商眼中的河南市場,說「又愛又恨」一點不為過!
    文 | 中童傳媒記者 木夕「河南是我的一塊心病。」某廠家負責人談起河南市場時,這樣描述道。心病,意味著市場表現沒有達到預期,這背後的潛臺詞是:廠家對河南市場抱有很大的期待——畢竟,這是個人口基數位列全國第三、GDP排名全國第五的重要省份。這麼大的市場蛋糕,必定是商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奶粉。
  • 河南成立全國首個省級物流樞紐聯盟,要做知名物流品牌的孵化地
    據了解,樞紐聯盟按照「政府引導、行業牽頭、市場參與」的原則,由政府相關部門認定或推薦的國家級物流樞紐、省級物流樞紐、示範物流園區等組成。當天,來自全省18個省轄市的「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主體企業(單位)、「示範物流園區」運營管理主體等200餘人與會。
  • 河南成全國第4個立法規範電信市場省份,新《條例》明年1月1日起實施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丁倩 文/圖12月15日,《河南省電信條例》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廳舉辦,記者現場獲悉,《河南省電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河南省將是繼江西、遼寧、湖南省之後,全國第4個完成地方電信行業立法的省份
  • 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我市「十三五」市場主體發展綜述
    5年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主體實力愈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2萬戶,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有各類市場主體37.37萬戶,較「十二五」末增長52.15%,總量位列全省第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很多初次創業者缺資金、缺場地,要創辦一家科技型企業,並不需要多大的辦公面積。」
  • 四川市場主體總量突破七百萬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截至1月8日,四川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市場主體規模即邁上700萬新臺階。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這是記者1月15日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的。
  • 四川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
    1月15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市場主體發展報告。截至1月8日,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戶,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數據顯示,2020年,四川全省市場主體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