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熟,天下足。作為糧食大省,河南一直有著「國民糧倉」的美譽,而糧食也以每季的豐收,作為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從一個曾經長期缺糧的省份,轉變為中國第一糧食產量大省和第一糧食轉化加工業大省,從「國民糧倉」到「國人廚房」,近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的農業可以說是完成了質的飛躍。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即,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崢嶸歲月,展望河南農業的明天。
五穀之首
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產的
小麥是五穀之首,是主要的口糧、商品糧和戰略儲備品種,在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中具有核心地位。中國是世界第一小麥生產大國,而河南是中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小麥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以上。說到河南糧食,小麥不得不提。
「中國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是河南生產的。」河南農業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財說,世界小麥看中國,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豐收了,國家全年糧食豐收就有基礎,國家糧食安全就有保障。
不久前,河南省商務廳廳長張延明在一次活動上介紹,河南連續12年糧食產量超千億斤。中國人多耕地少,河南肩負著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儘管河南是小麥生產大省,但不是小麥生產強省,存在「小麥產業大而不優,小麥產量多而不強,小麥品牌雜而不亮」的問題。
郭天財說,河南小麥發展要注重提高質量,要繼續走規模化生產,機械化、科學化管理之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種麥收益,發展以小麥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
未來農業
農業要和高端技術緊密結合
鼓勵河南人到國際上承包土地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加快建設糧食經濟強省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河南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根據《意見》,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適應省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全省糧油優質品率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92%,主食品工業化率提高到65%以上,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實現由糧食生產加工大省到糧食產業經濟強省的根本性轉變。
「如今的農業,早已不是有些人心目中落後、傳統的產業了,農業與先進的生物科學、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高端加工等是可以很緊密地結合的。」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劉道興也表示,轉變觀念非常重要。他還提到,河南人要更積極地走出去,政府要為大家走出去搭建平臺,到國際上承包土地,發展農業。
歷史嬗變
從缺糧大省到「大糧倉、大廚房」
在劉道興看來,改革開放以來,河南農業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3年
吃糧問題不再困擾河南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改革開放前,河南的糧食產量一直低迷,保證不了本省人民的吃糧需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河南農業發展實現了飛躍。1983年,全省糧食總產量增長到581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人均佔有量提高到767斤。
「河南當時已經完全解決了吃糧問題。」劉道興表示。
第二階段:1984~1992年
「鄭州價格」成了糧食市場的「晴雨表」
1985年,河南對農產品統購統銷制度進行了改革,對大部分農產品主要實行市場調節,對主要農產品實行國家合同訂購和市場流通的「雙軌制」,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聯繫更加緊密。
1990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三年後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正式推出小麥、玉米、綠豆等糧食期貨交易,結束了中國沒有糧油期貨批發價格的歷史。「鄭州價格」的產生,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市場的「晴雨表」。
第三階段:1993~2002年
提出建設「兩個基地」重大戰略
1994、1996年,國家兩次大幅度提高糧食價格,促進河南糧食產量又創新高,糧食產量先後邁上700億斤、800億斤兩個臺階。
2001年,河南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兩個基地」的重大戰略,要把河南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及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
第四階段:2003~2008年
打造國人「大糧倉」「大廚房」
2003年以來,中央提出實行「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等一系列方針政策。2005年,河南在中部地區率先取消了農業稅。
2006年5月,河南省委進一步明確提出,河南不僅要成為國人的「大糧倉」,而且要成為國人的「大廚房」。
河南的糧食總產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斤大關,連續九年穩居全國第一位。
2008年,我省糧食總產達到1074億斤。這是個什麼概念?省農業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把1074億斤糧食裝到高1米、寬1米的箱子裡面,可以從北京一直鋪到巴黎。
第五階段:2009年至今
以更開放的視野走向世界
2008年後,河南明確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2009年在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中,河南被賦予總量1/7的增產重託。作為回應,2010年春,河南向國家鄭重承諾,10年後糧食生產能力將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如今,農業從提高產量轉向追求質量的新階段。劉道興說,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肉、奶、蛋、禽、蔬菜、水果要全面提高質量,來適應整個社會的消費升級。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侯昺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