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報告|青島市場監管:全市市場主體新增33.2萬戶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自強

2020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我」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市場監管在身邊」活動,認真聽取意見建議,重點抓好防疫情、保安全、促發展三方面工作,市場安全秩序總體穩定向好。

一、抓防疫,守陣地。牽頭全市防疫指揮部消費和市場監管組的工作,主要履行三項職責。一是抓冷鏈食品。嚴把物流倉儲、生產加工、市場流通「三個重要關口」,堅持入倉、入廠、入市「三個一律消殺」,實施貨物、環境、人員「三個應檢必檢」,累計完成9輪核酸檢測,檢測企業15萬家次、從業人員46萬人次,全力保障冷鏈食品安全。二是保物資質量。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短缺,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一手抓供應、一手抓質量,為20餘家轉產企業開通審批綠色通道,陪著企業跑手續,安排專人駐車間,全程幫扶、嚴格監管,全市口罩日產能從20萬迅速提升到1900萬。三是穩市場秩序。在疫情防控最嚴峻、市場維穩最緊迫的時期,迅速出手,集中處罰曝光一批哄抬物價和假冒偽劣案件,開出230萬元的全省最大「罰單」,起到明顯震懾作用。

二、抓安全,保民生。堅持零容忍、出重拳,全年查處違法案件3902起,同比增長18%;罰沒款8247萬元,同比增長67%,主要抓好「四個安全」。一是食品安全。深化「食安青島」建設,在所有農貿市場建立食品快檢室,全部學校和幼兒園食堂實現「明廚亮灶」,1612家校園周邊食品店得到整治規範,47家農貿市場通過星級評定,2萬餘家網上餐飲店納入在線監管,食品定性定量檢測完成7.6萬批次,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9%。二是藥品安全。聚焦小連鎖、小診所、單體藥店、連鎖加盟店「四個整治重點」,整治非法渠道購藥、銷售回收藥品、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三個突出問題」,藥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100%。三是特種設備安全。對電梯、鍋爐、大型遊樂設備等事關群眾安全的特種設備進行監督檢查,連續四年實現零事故。四是產品質量安全。針對兒童玩具、學生文具等97種日用消費品和工業產品,組織開展1601批次的質量抽檢,青島本地企業的產品合格率達到97.6%。一年來,認真辦理群眾訴求,出臺投訴舉報快處快結「5項措施」,重要緊急訴求全部24小時辦結,全年共處理投訴舉報35.5萬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000餘萬元。在全國100個大中城市消費環境排名中,青島從第12位躍升至第3位,位列全省第一。

三、抓服務,促發展。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出臺支持復產復工16條措施,想方設法為企業做好服務,主要辦好三件事。一是減負擔。開展口岸收費專項整治,為企業減免港口收費5.27億元。治理轉供電加價行為,責成轉供電企業退費1887萬元。出臺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2.0版,對市場主體免除罰款2200萬元。二是助融資。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首創專利權質押平臺,幫助企業融資11.5億元;打造動產抵押平臺,幫助企業融資115.7億元。三是提質量。集合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智慧財產權等多種工具,提升「青島製造」的競爭實力和發展後勁。目前,我市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國家級標準化示範項目、國際專利申請、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總量全部位居全省第一、同類城市前列。青島高速動車組製造項目獲批國家標準化試點。經過一年努力,全市市場主體新增33.2萬戶,總量達到177.9萬戶,保持全省第一。

相關焦點

  • 「三民」報告|「破題」發展,青島民營市場主體超170萬戶
    截至10月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佔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08%,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6%,民間投資佔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6%。「2020年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我市共有12家上榜,較去年新增4家。5家民營企業上榜「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二是建立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截至目前有642家企業申報入庫。舉辦海創匯第四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暨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發布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和50強榜單。
  • 2019年蘇州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
    2019年蘇州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 發布日期:2020-01-10 12:48 來源:蘇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019年全年蘇州市新增市場主體43.83萬戶,累計達189.06萬戶,數量全省第一,蘇州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 四川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
    1月15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市場主體發展報告。截至1月8日,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0萬戶,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000057戶。其中,企業179.81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25.69%。數據顯示,2020年,四川全省市場主體年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五,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位居全國第六。
  • 聚焦「三民」活動|青島住建局:建設公租房2005套 新增泊位9100餘個
    依託全市開放發展大勢,堅持開門洽談、敲門招商,頂格推進「雙招雙引」,促成一批「中字頭」行業領軍企業落戶青島,累計籤約項目總投資額500多億元。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全市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經過努力,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建築業產值1910.2億元,同比增長5.1%。1—11月全市一、二手住房成交額2357億元,同比增長15.7%。
  • 青島亮出「十三五」民營經濟成績單:民營市場主體增長86.15%
    營商環境顯著優化,民營企業家信心持續增強,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主要指標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已成為全市增創經濟發展新優勢的「生力軍」。01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一是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較2015年增長86.15%。
  • 9月新設市場主體253.1萬戶
    【摘要】 本報北京11月11日電(林麗鸝、唐志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召開例行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楊紅燦介紹,從登記數據上看,疫情以來...
  • 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3.2%
    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3.2%企業新增數翻一番本報海口12月23日訊(記者 蘇慶明 通訊員夏方禹娃)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推進讓各界在海南投資興業熱情持續高漲。今年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28萬餘戶,較去年同期增長23.2%,其中企業新增數實現翻一番。11月當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3.21萬多戶,較去年同期增長8.92%;其中,新增企業1.24萬多戶,較去年同期增長37.25%。9月至11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連續3個月超過3萬戶。
  • 西安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43.34萬戶
    近日,記者從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全市市場主體累計達到243.34萬戶(含西鹹新區及省局登記住所在西安的市場主體),在2019年基礎上逆勢增長12.02%。其中,國際港務區、經開區、灞橋區、滻灞區、碑林區、雁塔區先後完成全年累計增長12%的目標。
  • 2018市場主體發展報告出爐 北京日均新登記企業790戶
    本報訊(記者楊濱)本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改善營商環境以來,市場準入門檻大幅減低,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至5天,登記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增長。今天上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北京企業數量增速領先,戶均資本規模居全國首位。2018年,全市新登記企業18.33萬戶,日均新登記790.26戶。
  • ...直達市場主體2020年青島完成稅費收入1991億元,為918戶納稅人...
    2020年「青島帳本」的稅收數據最新出爐,來自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統計顯示,2020年青島完成各項稅費收入(不含海關代徵)1991億元,全年新增減稅降費340億元左右,為918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87.7億元。
  • 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公布逾半年 新增市場主體達19.1萬戶
    數據顯示,6月1日至11月30日,海南新增市場主體19.1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5.9萬戶,其中新設企業同比增長169.5%;引進人才超過10.3萬人,相當於過去兩年引進人才的總和;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3.9億元,同比增長18.3%。
  • 全省新開企業和新增註冊市場主體情況新聞發布會
    全省新開企業和新增註冊市場主體情況新聞發布會(2018年11月28日)截至目前,全省市場主體突破74萬戶,其中,企業26.2萬戶,佔總量35%,私營企業佔企業總量的80.4%;個體工商戶48.6萬戶,佔市場主體總量的65%;每千人擁有企業28.3戶,超過全國平均數的18.4%。  4.13以來,市場主體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增長。
  • 市場主體數量創新高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1845萬戶!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到11月末,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中國每千人擁有企業數由2019年底的27.6戶增長到30戶,又上新臺階。保住市場主體,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源頭活水。
  • 宿遷市市場監管局:以現代監管理念精塑市場「四個環境」
    「十三五」時期,市市場監管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樹立現代市場監管理念,改革市場監管體制,創新市場監管機制,強化市場綜合監管,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市場創新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太倉市場主體破12萬戶
    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通訊員 王碩)來自太倉市市場監管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太倉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總數突破12萬,達12.1萬戶。市場主體總數在一年內連續跨越11萬、12萬數量大關。
  • 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我市「十三五」市場主體發展綜述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市場監管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來抓,深入落實「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最多跑一次」「集群註冊」等各項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為市場主體發展降門檻、減負擔、增活力,全市企業開辦實現了「零成本」「小時辦」。
  • 成都構建市場主體信用積分評價新模式
    本報訊 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日前牽頭建設市場主體信用積分管理平臺,在全國率先建立「信用信息+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的信用評價體系,構築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基礎樁,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
  • 整車企業工業總產值逆勢增長12.8% 青島市亮出「三民」成績單
    1-10月,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到7.8萬輛,年內有望突破12萬輛,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比達62%,居山東省首位;民間投資增長11.6%;截至10月末,青島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佔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08%,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6%……12月19日-20日,中國工業報從青島市舉行的2020年青島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
  • 「三民」報告|今年新增就業人超44萬!青島確保就業形勢穩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今年以來,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穩定全市就業形勢,截至11月底,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城鎮登記失業率3.02%;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吸引雙一流高校畢業生3316名,預計全年引進聚集各類人才25萬人;為2.5萬名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3.2億元,12333
  • 青島以後要變成這樣…
    把藍圖變為現實,需要全市各級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擔當盡責、恪盡職守,與全市廣大人民一起勠力同心、拼搏奉獻,奮力交出改革發展的合格答卷。趙豪志表示,廣大市民通過「三民」活動等平臺,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城市治理與發展,從而匯聚起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