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

2020-12-10 華龍網

長安汽車兩江基地乘用車工廠焊接車間整車線 記者 張錦輝 攝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鄭三波

近日市經信委介紹,重慶經過五年不懈的發展,2020年,預計(下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由5558億元增至730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0%左右。全市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5%,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工業經濟實現了規模、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工業和信息化綜合實力躍上了一個大臺階。

預計今年智能產業銷售7530億元

重慶市經信委介紹,重慶智能化發展戰略成效顯著,智能產業加速崛起,「芯屏器核網」補鏈成群,集成電路已形成以功率半導體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新型顯示實現全產業鏈布局,智能終端建成全球重要的產業基地,2020年預計智能產業銷售收入7530億元,同比增長13%。智能製造縱深推進,累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563個,認定智能工廠67個、數位化車間359個,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到58.6,居全國第7位。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國家頂級節點建成投運,全國域名F根鏡像節點、國家「星火·鏈網」區塊鏈超級節點相繼落戶,頂級節點功能日臻完善,接入二級節點16個,累計解析量3700餘萬次。宗申忽米網、航天雲網工業大數據等10大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加速發展,帶動集聚工業網際網路相關企業350家,服務企業「上雲」5.5萬餘戶。高質量舉辦三屆智博會,在國內外唱響了「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的主題,智能化已成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新坐標,「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穩健起勢。

全市規模工業研發投入達360億元

全市企業研發投入規模持續增長,研發準備金獎勵制度帶動作用凸顯,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企業2345家,年均增長33.4%。

市經信委介紹,全市規模工業研發投入達360億元,是2015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6%;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預計為1.5%,較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連續保持西部第一。

記者獲悉,除了研發投入規模持續增長外,全市企業研發體系不斷完善,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機構建成投用,獨立法人新型企業研發機構數量達到59家,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4家。擁有研發機構的規模工業企業995家,是2015年的1.4倍,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4家,長安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居行業第一。創新成果加速湧現,全市進入技術創新指導性目錄的新技術新產品數量達到2000個,其中重大新產品402個,矽基光電子成套工藝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全球最小間距Micro-LED顯示技術引領未來方向。

近5年新培育中小微企業67.3萬戶

「十三五」期間市場主體活力加速迸發,市場主體培育呈現井噴態勢,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新培育中小微企業67.3萬戶、累計達到92萬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59戶、累計達2120戶。中小企業對全市GDP增長貢獻率從2015年的42.3%提高到48.2%,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94.5萬人,期末從業人員達到830.5萬人,年均增長3.5%,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市穩增長、穩就業的主力軍。

同時,大企業帶動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級的企業20家,較2015年增加4家。全市100戶重點和100戶成長型工業企業穩產增效,完成工業產值1.1萬億元,增長8.2%,佔全市工業的50%,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80%。

相關焦點

  • ...高質量增長轉變預計2020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
    重慶經過五年不懈的發展,2020年,預計(下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2%。工業增加值由5558億元增至730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0%左右。規模工業利潤率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市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5%,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
  • 浙江預計202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近2.3萬億元
    黃慧 攝中新網杭州1月6日電 (記者 黃慧)1月6日,2021年浙江全省經信工作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回首極不平凡的2020年,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旭在會上表示,一年來,浙江全省經信系統連續打好「抗疫」「化危」「促穩」「做強」四場大仗,浙江工業經濟實現「V型回升」,預計202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近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 近2.3萬億元 浙江工業交出2020年亮眼成績單
    「全省工業經濟躍上新臺階,預計202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近2.3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6.6%。」1月6日召開的2021年浙江省經信工作會議上,浙江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旭在報告中回顧了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同時,確定了2021年浙江工業經濟的主要預期目標。
  • 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
    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來源:速途網 • 2019-06-06 10:20:55
  • 中國工業城市排名
    中國工業城市第一方陣2017年,上海、蘇州和深圳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均超過了3萬億,三座城市構成中國工業城市第一方陣。排序來看,上海為33989.36億元,蘇州為31956.21億元,深圳為30702.7億元,深圳為首次突破3萬億。短短2年之後,深圳後來居上,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3.68萬億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 統計局:2020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4%
    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4.23萬億元,同比下降1.5%;發生營業成本62.53萬億元,下降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8%,同比降低0.06個百分點。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23.68萬億元,同比增長6.7%;負債合計70.11萬億元,增長6.6%;所有者權益合計53.57萬億元,增長6.8%;資產負債率為56.7%,同比持平。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同比下降0.6%;發生營業成本70.52萬億元,下降0.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98%,同比提高0.08個百分點。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24.96萬億元,同比增長6.9%;負債合計70.72萬億元,增長6.8%;所有者權益合計54.24萬億元,增長7.0%;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持平。
  • 銅陵前七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逾990億元
    2013年08月16日 10:3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銅陵新聞網報導,記者日前從市統計局獲悉,1至7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990.1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工業增加值
  •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
    摘要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7.9億元,同比下降2.0%,7月份為同比增長2.6%。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3.5億元,同比下降1.7%。
  • 2020年中國建築安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五年市場規模...
    全國各地一批又一批規模宏大、技術複雜的基礎設施、大型公用工程和住宅、石油化工、核電站等相繼建成。建築安裝業作為建築業的細分行業,其發展與建築業的存在很大程度的關聯。目前我國建築業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速度,2019年總產值達到24.84萬億元,同比增長5.7%。
  • 小零食做成了大生意 2020年產業規模預計接近3萬億元
    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業規模預計接近3萬億元小零食做成了大生意5月8日,「有友食品」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為2019年重慶首家上市公司。20年前,重慶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泡椒風味創業做酒樓,後轉型專攻鳳爪技術,曾經是一家虧損500萬元、瀕臨倒閉的小企業。
  • 濟南縣域規模以上工業營收已佔全市半壁江山
    此前,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2019年,濟南縣域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已佔全市半壁江山。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長清、章丘、濟陽、萊蕪、鋼城等新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成為工業強市主要承載地;平陰、商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農業主要指標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的縣域達到3個以上,不少於3個區縣進入全國百強行列。
  • 2019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9%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5.66萬億元,同比增長4.2%;發生營業成本72.19萬億元,增長4.5%;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5%,同比降低0.44個百分點。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17.49萬億元,同比增長5.8%;負債合計66.74萬億元,增長4.9%;所有者權益合計50.75萬億元,增長7.0%;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
  • 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 同比下降0.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
  • 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發布,5年後市場規模達1.7萬億
    日前,汽車行業發布了《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該報告從汽車後市場發展現狀、消費者線上購買行為觀察、行業數位化發展模式三大篇章進行解讀,以多維度、全方位的視角引發全行業的關注,為行業從業者解析汽車後市場正在進行中的行業變革洞察及未來趨勢,提供了有力樣本。
  • 鍾南山回應板藍根藥效:斷章取義 2020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企業數量達到7581家,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4%。
  • 北京: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GDP將超3.6萬億元
    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長6.6%,從2015年的2.5萬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3.5萬億元、增加了1萬億元。「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林恩全說。
  • 龍裡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
    2019年,龍裡經濟開發區緊扣全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重點以發展大健康與醫藥、特色輕工產業為主,以新型建材、裝備製造為輔。開發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大關,在全省97個工業園區綜合發展評價測評中名列第五,在全省66個省級及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發展評價測評中名列第六,創歷史新高。
  • 規上先進位造業總產值5年過萬億 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藍圖繪就
    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位造業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形成6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屆時,將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以及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目標。